.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8章 康王南渡 苗刘兵变

第18章 康王南渡 苗刘兵变

要说赵构南渡,得先从他那传奇的“泥马渡康王”传说讲起。?·¢咸,,·鱼[$看?_`书¤ ′ˉ免?费$e阅ˉ}读a:按民间话本的说法,这小子从金营逃出来,被金兵追到黄河边,眼看走投无路,突然冒出一匹泥马载他过河,上岸后马就化成了泥土。这故事编得跟《西游记》似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赵构逃亡时的狼狈。

事实上,赵构的逃亡之路比话本更惊险。靖康元年(1126年),他曾作为人质被送到金营,金人见他能拉开一石五斗的硬弓(宋代一石约120斤),怀疑这不是养尊处优的皇子,就把他送了回去,换了个更“文雅”的王爷。

汴京陷落时,赵构正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在河北募兵。他手下有个叫宗泽的老头,时年六十九岁,胡子都白了还天天吵着要北伐。宗泽劝赵构:“殿下赶紧发兵解汴京之围啊!”赵构嘴上答应,脚底下却往后撤,先跑到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又跑到东平(今山东东平),最后干脆躲到济州(今山东济宁)。直到听说老爹老哥都成了金兵的俘虏,他才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

称帝当天就出了岔子。负责捧玉玺的官员脚下一滑,玉玺“啪嗒”掉在地上,摔缺了一个角。赵构脸都白了,旁边的奸臣汪伯彦赶紧打圆场:“陛下,这叫‘玉碎山河复’,是吉兆啊!”这话哄小孩都嫌假,但赵构只能捏着鼻子信了。他不知道,这一摔,摔碎的何止是玉玺,更是大宋王朝收复失地的雄心。

金朝那边听说宋朝又立了个皇帝,气得鼻子都歪了。金太宗完颜晟(shèng)下令:“抓赵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于是金兵分三路南下,完颜宗翰(粘罕)攻陕西,完颜宗辅攻山东,完颜宗弼(兀术)则专门追赵构。这位金兀术后来成了岳飞的老对手,此刻却像猫捉老鼠一样追着赵构满世界跑。

赵构从应天府跑到扬州,觉得还不安全,又跑到杭州。公元1129年正月,金兵渡过长江,直逼临安(今浙江杭州)。赵构半夜惊醒,听到内侍喊“金兵来了”,裤子都没穿好就往海边跑,先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乘海船逃到温州。.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随行的宫女太监跟不上,被金兵追上,据说光被抢走的珠钗就装了几大车。

这段逃亡史被称为“建炎南渡”,赵构也得了个外号叫“航海家皇帝”。有意思的是,他在海上漂的时候,居然还有心思给臣下下诏书:“朕乘桴(fu)浮于海,卿等宜各守臣节。”翻译过来就是:“我在海上当海盗呢,你们别乱跑啊!”如此皇帝,也算千古奇观。

赵构跑到温州后,金兵因为不习水战,又怕南宋援军断了后路,只好北撤。公元1129年四月,赵构从海上回来,暂时落脚越州(今浙江绍兴),改称“行在”(皇帝临时驻地)。但他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人劝他:“临安(今浙江杭州)背山面海,交通便利,不如定都那里。”

这个建议遭到很多人反对,李纲就说:“祖宗陵寝在汴京,陛下应该回北方主持北伐,怎么能偏安江南呢?”但赵构听不进去,他被金兵吓破了胆,觉得离海近点好跑路。公元1132年,他正式定都临安,美其名曰“临时定都”,其实就是不想走了。

临安城本是江南名城,经赵构这么一折腾,反而成了南宋的政治中心。当时的临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繁华得不像话。赵构让人在凤凰山麓修建皇宫,虽然比汴京的紫禁城小很多,但也极尽奢华。尤其是德寿宫,是他后来当太上皇时住的地方,光御花园就有“小西湖”之称,假山池塘样样俱全。

但赵构心里始终不踏实,他怕金兵随时再来。有一次,金兀术带兵打到长江边,赵构吓得想再次出海,被宰相赵鼎拉住:“陛下再跑,民心就散了!”后来多亏韩世忠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挡住金兵,赵构才算喘了口气。但经此一役,他更坚定了“议和”的念头,觉得只有花钱买平安才是正途。

临安小朝廷的日子过得很矛盾。一方面,北方抗金义军风起云涌,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屡败金兵;另一方面,赵构和秦桧却一门心思要议和。有个叫胡铨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上书请求杀了秦桧,结果被赵构贬到海南岛。这事传开后,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溜:“胡铨骂贼,秦桧求和,陛下航海,群臣享乐。+r?c,y,x*s~w..~c^o*m_”

就在赵构在临安过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日子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差点把他赶下台。这事得从赵构身边的两个宠臣说起——王渊和康履。

王渊是御营司都统制,掌管禁军,但这家伙打仗不行,捞钱很在行。金兵南下时,他负责断后,却把战船用来运送自己的财宝,结果宋军大败。康履是个宦官,仗着赵构宠信,平时作威作福,连武将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他跟着赵构逃到明州,看见士兵们在街边烤火,居然嫌烟火气熏着他,让手下把士兵的火盆踢翻,士兵们敢怒不敢言。

这些事传到苗傅、刘正彦耳朵里,两人顿时火冒三丈。苗傅是延安人,刘正彦是彭城人,都是跟着赵构南渡的武将,手里握着兵权。苗傅常对部下说:“咱们在前线卖命,王渊这种废物却靠溜须拍马升官,还有没有王法?”刘正彦更直接:“等老子抓到康履,非把他切成八块不可!”

公元1129年三月五日,赵构在临安皇宫举行“行在”朝会,刚坐上龙椅,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苗傅、刘正彦带着几千士兵闯了进来,为首的士兵指着王渊骂道:“你把战船用来运财宝,导致宋军大败,该当何罪?”王渊吓得跪地求饶,苗傅手起刀落,直接把他脑袋砍了下来。

赵构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连忙问:“众卿这是为何?”苗傅上前一步,指着康履说:“陛下偏信宦官,赏罚不明!王渊通敌卖国,康履祸乱朝政,不杀他们不足以谢天下!”赵构没办法,只好把康履交出去,结果被士兵们当场砍成肉泥。

但苗傅、刘正彦还没完,他们跪在地上说:“陛下,您当年在金营能拉开硬弓,何等英武!如今却宠信奸佞,畏惧金兵,丢尽了祖宗的脸!”苗傅越说越激动,“不如退位让贤,让太子即位,由孟太后垂帘听政!”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大惊失色。孟太后是哲宗的皇后,靖康之变时因为住在宫外才幸免于难,此时正住在临安。赵构知道自己惹了众怒,只好答应退位,将皇位传给年仅三岁的太子赵旉(fu),改元明受,史称“明受之变”。

苗刘兵变后,临安城换了人间。苗傅、刘正彦以“诏命”的名义发号施令,把赵构软禁在显宁寺,每天只送点冷菜冷饭。他们还派人到各地“宣谕”,说皇帝已经“禅位”,让各地将领服从新朝廷。

但他们没想到,外面的将领根本不买账。韩世忠当时在盐城(今江苏盐城),接到消息后拍案而起:“苗傅、刘正彦这两个匹夫,竟敢谋反!”他立刻点齐人马,准备进军临安。张俊、刘光世等将领也纷纷响应,组成“勤王军”,浩浩荡荡杀向临安。

苗傅、刘正彦这下慌了神,他们原本只想“清君侧”,没想真要造反,更没想到各地将领反应这么快。有人给他们出主意:“赶紧让赵构复位,这样勤王军就没借口了。”两人一想也对,于是在三月底又把赵构请了出来,重新即位,赵旉仍为太子。

但韩世忠等人不答应,非要严惩苗、刘二人。赵构也恨透了这两个家伙,于是下旨:“苗傅、刘正彦拥兵逼宫,罪大恶极,着即擒杀!”四月初一,韩世忠率军抵达临安城下,苗傅、刘正彦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跑。

韩世忠攻破临安城后,立刻派人追捕。苗傅逃到建阳(今福建建阳),躲在一座寺庙里,被士兵搜出。他居然把头发剃了,装成和尚,士兵们一看就乐了:“你这光头和尚,脖子上怎么有当兵的印记?”原来宋朝士兵为了防止逃跑,会在脖子上刺字,苗傅再怎么装也藏不住。

刘正彦逃到婺州(今浙江金华),被当地百姓抓住,送到韩世忠营中。两人被押回临安,赵构亲自审问。苗傅还挺硬气:“陛下信任宦官,赏罚不明,我等只是替天行道!”赵构气得浑身发抖,下令将二人凌迟处死。据说行刑时,刘正彦还破口大骂:“赵构你个软蛋,有本事跟金兵真刀真枪干啊!”

苗刘兵变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对南宋的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最直接的后果,是赵构对武将的猜忌心越来越重。他觉得苗傅、刘正彦都是武将,手里有兵就敢造反,以后得好好提防。

兵变平息后,赵构表面上对韩世忠、张俊等人加官进爵,暗地里却开始琢磨怎么收兵权。有一次,他对秦桧说:“朕夜里睡觉,枕头边都放着一把匕首,就怕武将学苗傅、刘正彦。”秦桧何等精明,立刻接话:“陛下圣明,武将们都是粗人,哪懂什么忠君爱国?还是文官可靠。”

这就为后来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岳飞北伐时,赵构最怕的不是金兵,而是岳飞“直捣黄龙府”后迎回徽钦二帝,自己没位子坐。更怕的是岳飞手握重兵,万一学苗傅、刘正彦来个“清君侧”,那可不得了。所以他才会在岳飞大胜之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另一个影响是,赵构对议和更加执着。他觉得兵变是因为自己抗金不力,导致武将不满,不如干脆议和,花钱买平安,这样武将就没理由闹事了。于是他重用秦桧,打压主战派,甚至不惜割地赔款,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

苗刘兵变还间接导致了太子赵旉的死亡。这孩子当时才三岁,被折腾了一个月,受了惊吓,后来得了疟疾。宫女伺候时不小心踢翻了火盆,发出巨响,小太子当场吓死。赵构和皇后邢氏哭得死去活来,邢氏因为伤心过度,后来也没能再生育。赵构晚年只好从太祖一脉选了个孩子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

关于“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其实有很多版本。有的说泥马是南京应天府的土地神变的,有的说是崔府君显灵。但剥开神话的外衣,我们能看到更深层的东西——这其实是赵构为了证明自己“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故事。

赵构称帝时,合法性是个大问题。徽钦二帝还活着,只是被俘虏了,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立为帝,在讲究“正统”的古代,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需要神话自己,证明当皇帝是“天意”。于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就出炉了,后来还被写进《宋史》,成了“正史”。

同样的手法在历史上很常见。刘邦说自己是母亲和龙交配生的,朱元璋说自己出生时红光满室,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当皇帝是上天安排。赵构玩这手,只能说套路不深,却很有效。当时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低,就信这套,所以赵构的皇位才算坐稳了。

但话说回来,赵构也确实是命大。从金营逃脱,一路被金兵追杀,好几次都差点送命,最后居然能在江南建立南宋,延续宋朝国祚一百五十多年,不得不说有几分运气。不过他的运气都用在逃跑和保命上了,要是用在抗金上,说不定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