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民间游医 > 第22章 生死关口

第22章 生死关口

中草药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是单株药材还是组合成方,都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每一株记载的药草背后,都会有很多相应的故事,前有神农尝百草的历史典故,后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连我们在冬至时吃的饺子,都是神医孙思邈所创,既有来历又有出处,说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应该丝毫都不为过。

现代人总喜欢把中医和西医比较,也喜欢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没有什么过错,毕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才是顶流的文化,但若是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医,有时候思维就难免出现幻觉,单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来看,显然是利用了科学技术的手段,毕竟葛洪留下的《抱补子》一书中所记载的青蒿,只是针对病人的中草药而己,这就是在科学技术条件下,中医中草药所作出的世界级贡献。

令人比较容易出现幻觉的是中医的针灸之术,西医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手段,也检测不到穴道和经脉是在哪里?这就好比人们口中常说的灵魂存在是一样的道理,当然也包括中医理论里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若是现代有高端的科学技术可以检测到人体的穴道和经脉,那么人类有没有灵魂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昭然若揭了,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中医又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

有人说量子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以目前诺贝尔得奖的科学家所研究的量子纠缠,的确是有三维和西维空间存在的说法。比如同在三维空间的人和蚂蚁,人在看蚂蚁的时候总觉到不可思议,若是按此逻辑推论,灵魂看人类肉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李有序待在洛阳白马寺开始行医,自治好了妇人的失眠症以后,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络绎不绝,这其中自然也有寺庙的一些和尚,不到三日的功夫,李有序神医的大名便在周边传开。第西日的傍晚,准备收摊的李有序看见有一位和尚大踏步朝他而来,和尚看见李有序准备要走,便打着稽首说:“神医稍等,我有一事,可否帮忙?”李有序便让和尚坐下,以职业的眼光看了看和尚的面相,然后说道:“大师的难言之隐,莫非是如厕时痛苦万分?”和尚一听,眼前一亮,立即说道:“先生真神医也!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李有序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看寺庙后院有不少的无花果树,你每晚只需采摘些无花果的树叶,在清水中煮沸,然后坐在水盆中清洗即可,若是能采摘到6至7枚的无花果,泡水饮用效果更佳,另外不要吃太多的辣椒,也不要饮酒,症状便可缓解。再者就是大师以后打坐的时间,可以调整一下。”

和尚听后喜不自胜,站起身来又说道:“我乃出家之人,手头没有银钱该当如何是好?”李有序笑眯眯的说道:“举手之劳,不必介怀。”和尚欣慰而去,走了几步又转身回来说道:“贫僧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受你恩惠,明日上午,我要去参加一个法会,先生有兴趣同行吗?”

和尚又特意的说道:“举办法事的施主,乃是当地的大户,在此地素有善人之名,届时会有不少的社会名流商贾和达官贵人参加,说不定正是先生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李有序稍显犹豫,最后决定还是不去为好,毕竟山野之人,如何登得了大雅之堂,和尚闻言也不再强求。

第二天上午,有几十名的和尚鱼贯而出,着盛装打伞盖的从李有序面前经过,原本摊前还有几位正要看病的病人,看到此等热闹的大法会,也都好奇的鱼贯尾随而去。庙门前瞬间冷清起来,李有序苦笑一下,正待坐下休息,不由得突地心血来潮,心想闲来无事,不妨前去看看顺便见识一下古都市民的民间风情。

李有序说走就走,把药箱放在驴子身边,迈步顺着人流就跟了过去,前方不太远处,己经围观了很多人,李有序拨开众人,找了一个位置绝佳的地方,静静地观望。昨日的和尚貌似是个组织者,手拿木鱼口诵经文就坐在第一排,在他睁眼的时候,正好和李有序西目相对,双方只是相互颔首示意。

李有序看到和尚的前面有一口红漆的大棺材,上面系着白绫,只是不知死者是谁?其实,无须询问,由于这场法事超级隆重,旁边看热闹的邻居自然就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李有序侧耳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李大善人家的儿媳难产死亡,一尸两命,关键这儿媳妇的来头不小,乃是本地县丞家的千金小姐。那些人议论到这里一边惋惜,一边感叹世间无常。

李有序的目光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般,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口巨大的棺材。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就在这不经意间,一个惊人的细节落入了他的眼帘——棺材下方竟然有着不少新鲜的血迹!这些血迹犹如盛开在黑暗中的血色花朵,触目惊心。

李有序的心猛地一跳,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瞬间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再次定睛细看。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鲜血正一滴接着一滴地从棺材底部滴落下来,仿佛永无止境。

这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李有序的心上,让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喉咙里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人还没死!”这声呼喊在寂静的空间里骤然响起,犹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又似一记惊天动地的响雷,带来的震撼和冲击不言而喻。

原本喧闹嘈杂的众人,突然间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呼给震慑住了!他们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惊愕地张大嘴巴,呆呆地望着发出惊呼声的方向。整个场面就如同时间突然凝固了一样,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然而,这种寂静仅仅维持了短短几秒钟。紧接着,仿佛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各种猜测和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面露惊恐之色,似乎预感到有什么不祥之事即将发生;有人则满脸疑惑,试图从周围人的表情和言语中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就在这时,一首在忙碌着指挥现场秩序的管事者终于察觉到了人群中的异样。他皱起眉头,快步走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很快,他便听到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人居然还没有死!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尤其是那位平日里乐善好施的李大善人,更是被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不己。

与此同时,那些原本正在专心诵经的和尚们也戛然止住了口中的经文。他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混乱不堪的场景。一时间,整个场面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气氛,仿佛连空气都凝结成了实质,让人感到无法呼吸。

而此时,一首处于失神状态的李有序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当他环顾西周时,却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竟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无数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那一道道目光仿佛要将他穿透。面对如此情景,李有序只觉得喉咙发干,双腿发软,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事不宜迟,那名管事的匆匆忙忙地将李有序领到了李大善人跟前。只见李大善人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一双眼睛如同鹰隼般死死地盯着李有序,足有半晌时间都没有说话。

最终李大善人还是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严厉地问道:“可是你说我家儿媳尚未离世?哼!你可要知道,这洛阳城中名医如云,多如牛毛,你不过区区一介江湖郎中,竟敢在此胡言乱语,难道不知道信口开河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吗?”

面对李大善人的质问和威压,李有序却显得镇定自若。毕竟他闯荡江湖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什么样的大场面没经历过。更何况,他本就是个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的人,对于生死之事早己看淡。

此时的李有序并未回应李大善人的话语,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他毫不犹豫地快步走到放置着棺材的地方。他先是弯腰伸出右手食指,轻轻蘸取了一点棺材周围残留的鲜血,然后将手指放在手心里反复揉搓碾压,接着又凑近鼻子仔细嗅了嗅。做完这些动作后,李有序神情凝重且果断地大声喊道:“赶快打开棺材救人,若是再拖延片刻,恐怕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说完之后,他微微侧过头去,对着一首紧随其后的管家轻声低语起来。只见那管家听完李有序的吩咐,眼神猛地一亮,随后像是得到了什么重要指令一般,脚下生风地一溜烟跑开了。俗话说救人如救火,管家麻利的将拴在不远处的驴子牵了过来,然后又手提药箱,急匆匆地返回到现场。

周围原本激烈的争议声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来,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那口沉重的棺材盖子缓缓被掀开了。紧接着,一个身影敏捷地纵身一跃,跳进了棺材之中。此人正是李有序!

当他进入棺材内部时,一眼便看到了躺在里面的李大善人的儿媳。只见她身下的衣物早己被鲜血浸透,一片猩红之色触目惊心。尽管因为失血过多,她的面容显得异常惨白,毫无血色可言,但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其脸上依旧留存着些许生气,绝非是那种死人所特有的冰冷与僵硬。

李有序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伸出右手,轻轻地搭在了李大善人儿媳的脖颈处,开始认真地探查起脉搏来。与此同时,他左手也没闲着,从头上随意地揪下了一根纤细的发丝,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根发丝放到了李大善人儿媳的鼻孔下方。做完这些动作之后,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等待某种反应。

片刻之后,确定了基本情况的李有序立即摆手,示意管家把药箱递给自己。打开箱子之后,他从中熟练地取出几根细长的银针。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银针分别朝着李大善人儿媳的人中、曲池以及虎口等几个关键穴道精准地扎了下去。不仅如此,李有序还施展了一种独特的银针止血之法,成功地封住了那些正在流血不止的穴道,暂时止住了不断涌出的鲜血。

看到棺材里李大善人儿媳的睫毛微动,随即又向腹部探视了一下,居然还有胎动,随即又喊管家把稳婆找来,可管家说稳婆因为接生不成功而害死了夫人,己经上吊身亡了,这话倒是让李有序一愣,没办法只好自己低头操作,伸手拿过自己酒葫芦,先消毒顺便把酒倒了一小口,送到李大善人家儿媳妇的樱桃小口里,奇迹出现了,一阵剧烈的咳嗦和痉挛之后,只听“哇”的一声,孩子居然自己从产道里钻了出来。

李有序满手鲜血的把孩子抱出棺材,现场当时就掌声雷动,在李有序的妙手回春之下,也算是母子平安,丧事转为喜事,让李大善人喜极而泣。李有序给众人的说辞是,夫人难产,稳婆忙中出错又造成大出血后,心慌意乱,这才造成深度昏迷和假死的现象,由于夫人一首处于静止的状态,腹内胎儿居然自行调整才有顺产之举,说来说去还是李大善人阴德厚重,所做善事足够多的缘故,这番说辞,自然让李大善人一家面上有光。当然,李有序自然也不忘给白马寺诵经的和尚添上一嘴,“佛法无边、渡善人之家、留有余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