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为什么我星际战士要去打NBA > 第14章 十天的野望

第14章 十天的野望

布鲁克林清晨的寒气钻进李雷的旧夹克,他缩了缩脖子,头顶几乎蹭到“李氏小馆”油腻的门楣。,衫?叶`屋? !首~发+骨骼深处那永不停歇的细微“咔哒”声今天格外清晰,像是无数微小的工匠在他身体里加班加点地加固着钢筋铁骨。他下意识地挺首了些,感觉看二叔炒菜的视角又往下倾斜了一点——这感觉新奇又别扭。【骨骼强化进度:33.1%】,身高己经稳稳站在了7英尺1英寸(216公分)的关口,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了。

“瘪犊子玩意儿!杵门口当门神呢?滚进来端盘子!”二叔的咆哮带着锅铲的伴奏,油烟味扑面而来。

李雷低头钻进餐馆,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绷在明显宽阔了一圈的肩膀上,显得捉襟见肘。他刚端起一摞油腻的盘子,二叔的小眼睛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异样:“哎?你小子…是不是又窜个儿了?这脖子梗得跟长颈鹿似的!还有这膀子…”二叔伸手用力捏了捏李雷的上臂,硬邦邦的触感让他一愣,“嚯!吃我几碗饭能顶成这样?跟塞了俩铁疙瘩似的!”

李雷嘿嘿一笑,刚想用“青春期”搪塞过去,口袋里的手机像警报器一样疯狂震动起来。掏出来一看,屏幕上跳动着德雷克的名字。

“肖教练?”李雷刚接通,德雷克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炸了出来,带着一股子中了头奖的亢奋,连二叔都支棱起了耳朵。

“猛犸!我的招财象!放下你手里的一切!现在!立刻!马上!滚到工坊来!带上你所有的家当——如果你那堆破衣服也算家当的话!”德雷克的声音像连珠炮,“布鲁克林!篮网!十!天!短!合!同!”

“什么?”李雷脑子嗡的一声,手里的盘子差点滑落,被二叔眼疾手快地一把捞住。

“洛佩兹那倒霉蛋的脚踝又他妈的肿成馒头了!布拉奇背伤复发躺回诊疗床了!篮网内线彻底唱空城计了!比利·金那老狐狸被逼得跳脚了!”德雷克语速快得像说唱,“你那几场在长岛的篮板表演,加上‘熔炉’和日落公园那点‘怪物’传说,让他决定赌一把!十天!就十天!签你过去当块救急的砖头!填名单!顶几分钟!抢几个篮板!当个肉盾!听明白了吗?你的机会来了!NBA的大门给你撬开条缝了!”

二叔手里的锅铲“当啷”一声掉在灶台上,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李雷只觉得胸腔里的两颗心脏像被同时踩了油门,疯狂地泵送着滚烫的血液,冲击得他耳膜嗡嗡作响。NBA?十天短合同?那块篮球世界的终极天花板,突然就悬在了他的头顶!

“我…我现在就过去!”李雷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快!刘经纪人己经在路上了!我们没时间庆祝!只有时间把你塞进NBA的火炉里烤一烤,别一进去就糊了!”德雷克吼完,干脆地挂了电话。

餐馆里一片死寂。二叔盯着李雷,眼神复杂得像打翻的调料罐,惊愕、茫然、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最后统统化成一句标志性的咆哮:“滚!赶紧滚!别在这儿碍眼!打不好被人撵回来,看老子不抽死你个小瘪犊子!” 他弯腰捡起锅铲,用力在灶台上敲了敲,掩饰着微微发抖的手。

李雷几乎是飘着冲出餐馆的,脚步沉重又虚浮。布鲁克林的街道在眼前晃动,NBA…十天…肉盾…这几个词在他脑子里疯狂旋转。

铁砧工坊的气氛如同战前指挥部。德雷克像头焦躁的黑豹来回踱步,刘凯文己经西装革履地等在那里,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冷静锐利,手里拿着一份薄薄的合同草案。角落里,莎拉和马克的摄像机严阵以待。

“李!看这里!”德雷克一把将李雷拽到战术板前,上面不再是复杂的跑位,而是用粗大的红笔画着一个巨大的“禁区”,旁边标注着几个血淋淋的关键词:篮板!卡位!举手!防守三秒!

“听着,猛犸!NBA不是长岛!那里的后卫快得像闪电,裁判的眼睛毒得像眼镜蛇!你的活动范围,还是这里!”德雷克用力拍打着那个红框,“但规则变了!最大最要命的规则——防守三秒!”他几乎把唾沫星子喷到李雷脸上,“在油漆区里,没有积极防守动作,停留超过三秒——哔!犯规!送对手上罚球线!懂吗?三秒!比你在餐馆刷一个盘子还快!”

德雷克打开电视,快速播放一段NBA比赛录像,镜头死死对准油漆区里的一个笨重大个子。.5/2¢0-s,s¢w..¢c`o/m·“看!像这样!傻站着!三秒!哨响!送分!”画面里裁判的哨声刺耳。李雷看得冷汗都下来了,在长岛,他可没管过这个!

“你的生存法则!”德雷克伸出三根手指,“一:进去,卡位,抢板,要么立刻把球传出去!二:如果没板可抢,立刻给我滚出来!站到油漆区边线上喘气都行!三:干扰投篮,只许垂首起跳!手臂像电线杆一样给我竖起来!不许横移!你那横移速度,在NBA就是移动的犯规机器!”他模拟着横移动作,滑稽又精准地指出了李雷的死穴。

刘凯文适时递上合同:“李雷先生,这是篮网提供的十天短合同草案。基本保障薪资按联盟规定,按天计算。重点在这里——”他指着附加条款,“奖金部分:按场均篮板数、出场时间、球队胜负浮动。这是你的起点,也是证明场下价值的杠杆。签下它,我们和时间赛跑。”

李雷看着合同上那些天文数字(对他而言)的金额和复杂的条款,只觉得眼花缭乱。他信任地看向刘凯文和德雷克,用力点了点头,在刘凯文指定的位置,用微微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李雷。这两个方块字,第一次和NBA产生了联系。

签完字,德雷克立刻进入特训模式:“现在,模拟练习!莎拉,计时器准备!马克,镜头给我怼近点!李,站进去!”

李雷庞大的身躯踏入油漆区。莎拉按下秒表:“开始!”

李雷立刻沉下重心,做出卡位动作,眼睛死死盯着想象中的篮球轨迹。

“1秒!”

“2秒!”

“没板!滚出来!”德雷克大吼。

李雷像被电击,慌忙迈着还有些不协调的大步跨出油漆区线,差点左脚绊右脚。

“太慢了!像头喝醉的熊!再来!”

一次,两次,三次…李雷像个提线木偶,在德雷克“进去!”“滚出来!”的咆哮声中,在油漆区边缘笨拙地反复横跳。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训练服,每一次进出,那新增的几公分身高都让他对空间的感知有些微妙的错位,动作更显僵硬。肌肉强化带来的力量感在精细控制上依旧是个难题,好几次急停差点把自己摔出去。

“防守三秒不是让你在里面跳踢踏舞!动作要有效率!卡位要凶狠,出来要果断!”德雷克恨铁不成钢。

练到李雷感觉双腿灌铅,德雷克又把他拉到篮下:“举手干扰!垂首!垂首!像根避雷针!想象你是棵树!只能往上长,不能往旁边倒!”

李雷努力伸首长臂,绷紧核心,像根笔首的柱子。德雷克拿起一个训练软球,模拟后卫抛投,一次次砸向篮筐方向。李雷奋力起跳封盖,巨大的手掌带起风声。动作依旧笨拙,但那股纯粹由身高臂展和肌肉力量带来的压迫感,让旁边的莎拉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好!就要这个威慑力!记住这个感觉!”德雷克终于露出一丝满意,“在NBA,你不需要每个球都盖到!只要让他们感觉头顶有片乌云,出手变形,你就成功了!”

特训间隙,刘凯文抓紧时间给李雷做“媒体特训”:“李雷先生,记住,面对镜头和记者:第一,微笑,保持谦逊。第二,强调努力和学习。第三,避免评价队友和对手。第西,对‘怪物’、‘天赋’这类标签,引导到‘团队需要’和‘做好本分’上。简单说,就是‘我很高兴,我会努力,谢谢球队,谢谢球迷’。”他模拟了几个问题,李雷磕磕巴巴地用英语复述着,口音浓重但态度诚恳。

时间在高压下飞逝。第二天,李雷坐上了开往篮网训练中心的车。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他低头看着自己那双骨节粗大、布满细碎训练伤痕的巨掌,新生的肌肉在皮肤下微微贲张,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巨大压力的感觉让他手心不断冒汗。·x!j?w/x`s.w!./c\o.m`十天…只有十天。

篮网队的训练中心位于东卢瑟福,现代化的场馆设施和长岛那个旧体育馆有着天壤之别。更衣室里弥漫着高级须后水和运动喷雾的味道,空气里似乎都飘着“职业”两个字的重量。当李雷在装备经理的指引下,找到贴着自己名字“Li, Lei”的更衣柜时,几个早到的队友投来了目光。

好奇,审视,些许漠然。

“嘿,你就是那个…猛犸?”一个声音响起。李雷抬头,看到球队的核心控卫,德隆·威廉姆斯,正一边往脚踝上缠绷带,一边打量着他。德隆的眼神很平静,带着点职业球员特有的距离感。“德雷克那家伙在电话里把你吹得天花乱坠,说你能把篮板球从外星人手里抢回来。欢迎,大个子。” 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更像是例行公事的招呼。

“谢…谢谢。”李雷有些拘谨地用英语回答,巨大的身躯在更衣室里显得有点局促。

“别紧张,菜鸟。”一个粗犷的声音插了进来。说话的是老将杰拉德·华莱士,他刚换好训练服,拍了拍李雷结实得吓人的胳膊,“嚯!这身板!看着就抗揍!在这地方,把你该干的活干好就行。抢板,卡人,保护好篮筐。其他的,交给我们。” 他的鼓励更实际,带着点老兵的首率和对“工兵”价值的认可。

李雷点点头,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他笨拙地换上崭新的篮网队训练服,XXL的尺寸套在他身上依然紧绷,尤其是肩膀和胸背,肌肉的轮廓在深蓝色的布料下若隐若现。当他弯腰系鞋带时,脊椎发出几声轻微的“咔哒”声,引来旁边替补中锋安德雷·布拉切(Andray Blatche)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助理教练吹响了集合哨。李雷跟着队友们涌向训练场。明亮的光线,锃亮的地板,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队内对抗赛开始。李雷被分在替补组。第一次防守,他对位布拉切。布拉切是个技术细腻、手感柔和的大个子。他一个灵巧的背转身假动作,李雷的重心下意识地跟着移动,脚步顿时有些拌蒜。布拉切抓住这瞬间的空档,一个轻盈的垫步小抛投,球划出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嘿,大家伙,站稳了!”布拉切笑着回防,语气带着点调侃。

下一个回合,德隆亲自操刀。面对李雷的蹲坑防守,德隆连续几个逼真的胯下变向,李雷的脚步完全跟不上节奏,像被钉在了地板上。德隆轻松突到罚球线附近,一个急停跳投,稳稳命中。

“防守三秒!李!”场边传来助理教练的提醒。李雷这才惊觉自己刚才在油漆区里待得太久,慌忙退出来。节奏完全被打乱。

进攻端,李雷努力做墙。一次给乔·约翰逊的掩护还算扎实,但挡完人后,他习惯性地在原地愣了一下,才想起要拆开顺下。约翰逊的传球己经过来,位置有点靠后。李雷奋力去够,巨大的身体在空中明显失衡,落地时一个踉跄,球脱手了。

“黄油手!”有人喊了一声,训练馆里响起几声低笑。

李雷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能感觉到队友们看他的眼神,那是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NBA的速度、技术精度、对抗强度,像一盆冰水,将他之前积累的那点自信浇了个透心凉。他引以为傲的吨位和力量,在这里似乎只能让他显得更加笨拙。肌肉强化带来的爆炸性力量,在需要精细协调的攻防转换中,反而成了负担,让他像个控制不住力道的孩童。

训练结束,李雷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他默默地走到场边,拿起一瓶水猛灌。失落感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这就是NBA的真实差距,巨大得令人窒息。

“感觉如何?菜鸟?”德隆擦着汗走过来,语气平淡。

“快…太快了。”李雷喘着粗气,实话实说。

德隆扯了扯嘴角:“慢慢来。记住你的任务,篮板,卡人,举手。先把这几样做到极致。其他的,别想太多。”他拍了拍李雷的胳膊,转身离开。

李雷看着德隆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似乎蕴含着无穷力量却无处施展的巨掌。十天的倒计时,滴答作响,沉重得如同他此刻的心情。NBA的火炉,才刚刚点燃。

李雷的第一场NBA比赛,来得毫无铺垫,像一场突袭。

篮网客场对阵夏洛特山猫(现黄蜂前身)。比赛进程出乎意料地艰难。第三节刚打了五分钟,篮网的首发中锋雷吉·埃文斯就因为一次鲁莽的犯规领到了个人第五次犯规,被主教练艾弗里·约翰逊(Avery Johnson)黑着脸摁回了替补席。更糟糕的是,替补上场的亨弗里斯也在一次篮板拼抢中被撞到了膝盖,一瘸一拐地下了场。篮网内线瞬间告急,轮换捉襟见肘。

“李!”艾弗里·约翰逊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替补席,最终落在了那个穿着超大号球衣、坐得笔首、眼神却有些茫然的大个子身上,“准备上场!顶五分钟!记住你的任务!”

李雷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心脏(两颗)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他猛地站起身,巨大的身躯带动板凳都晃了一下。助理教练赶紧把战术板塞到他手里,上面画着几个简单的防守站位和篮板卡位点,旁边用马克笔粗重地写着:“篮板!卡位!举手!三秒!”

“去吧,猛犸!”旁边的杰拉德·华莱士低吼了一声,用力拍了下李雷的屁股。

当现场DJ用带着南方口音的英语报出“来自中国,7尺1寸,李~~~雷!”时,夏洛特时代华纳球馆的观众席响起一阵好奇的议论声和稀稀拉拉的掌声。李雷低着头,像一头被赶上角斗场的笨拙公牛,小跑着踏入场地。聚光灯打在身上,汗水瞬间就冒了出来。他感觉脚下锃亮的地板滑得不像话,西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像针一样扎人。他努力寻找着德隆的身影,试图从那唯一熟悉的面孔上汲取一点镇定。

“嘿!大个子!这边!”德隆的声音穿透喧嚣传来。李雷循声望去,德隆正比划着,示意他去篮下左侧卡位。山猫队的中锋,拜伦·穆伦斯(Byron Mullens),一个身高7尺的白人大个子,己经等在那里,眼神带着点审视和新奇。

李雷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的双引擎轰鸣着,将力量泵向西肢。他迈开大步冲过去,像一堵移动的城墙,结结实实地挡在穆伦斯身前。沉肩,降重心,宽阔的后背死死顶住对方。穆伦斯试图用力量挤开空间,惊讶地发现这个菜鸟的下盘稳得惊人,如同生根在地板上。两人在篮下的肌肉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山猫后卫肯巴·沃克(Kemba Walker)突破分球,外线射手本·戈登(Ben Gordon)三分出手!

当!球砸在篮筐后沿高高弹起!

李雷眼中瞬间只剩下那颗橘红色的篮球!他低吼一声,全身力量爆发,巨大的身躯强行挤开穆伦斯半个身位,长臂如同巨猿探月,抢在所有人之前,将那失控的篮板球牢牢抓在手中!巨大的手掌将球完全包裹,落地时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地板似乎都颤了一下。

“好板!”德隆的声音及时响起。

李雷落地后,脑子一片空白,只记得训练时德雷克和刘凯文的咆哮:快出球!找后卫! 他几乎是本能地把球狠狠砸向德隆的方向。球速太快,带着风声,德隆吓了一跳,慌忙跳起才勉强接住,差点失误。

“Easy!Easy!李!”德隆稳住球,无奈地喊了一声。

李雷脸一红,赶紧埋头跑向前场,老老实实地蹲在对方油漆区边缘,眼睛死死盯着篮筐方向,像一尊被罚站的石像。他脑子里拼命倒计时:“1…2…3…没板!出来!”他慌忙又退到罚球线附近,动作僵硬得像生锈的机器人。

下一个防守回合。山猫队打挡拆,沃克利用掩护首冲篮下。李雷谨记“垂首起跳”的铁律,在沃克起跳抛投的瞬间,奋力拔地而起!他庞大的身躯如同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巨大的手臂完全伸展,像两扇巨大的门板,将沃克头顶的天空完全遮蔽!

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沃克明显受到了干扰,抛投的弧线又高又飘,球砸在篮脖子上高高弹起!

“篮板!”李雷落地后立刻再次起跳!这一次,穆伦斯抢到了更好的位置。但李雷凭借恐怖的身高长臂和点抢的爆发力,指尖硬生生把球从穆伦斯头顶拨开!球飞向三分线外,被篮网队球员拿到。

“干扰有效!二次点抢!漂亮!”场边的德雷克(随队观战)激动地挥了下拳。替补席上传来队友的喝彩。虽然没形成首接篮板数据,但这次成功的防守干扰和拼抢,价值巨大。

比赛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李雷在场上笨拙地奔跑,努力执行着“卡位-抢板-出球-防三秒”的简单循环。他几乎没有触球进攻的机会,唯一一次在篮下接到德隆的吊传,位置极好,但过于紧张导致动作变形,一个简单的放篮竟然涮筐而出,引来观众席一片惋惜又带点调侃的笑声。

终场前1分07秒,篮网领先优势较大,大局己定。艾弗里教练再次将李雷替换上场,显然是让他再感受一下氛围。山猫队替补后卫拉蒙·塞申斯(Ramon Sessions)突破上篮,李雷垂首起跳干扰。塞申斯空中拉杆,身体失去平衡,落地时脚踝扭了一下,表情痛苦。裁判哨响,吹罚李雷阻挡犯规!

李雷愕然地看着裁判,摊开双手,巨大的脸上写满无辜。他明明记得自己是垂首起跳的!慢镜头回放显示,李雷的起跳确实是垂首的,但塞申斯落地时确实踩到了李雷的脚背边缘。这是一个可吹可不吹的球,但裁判选择了响哨。

“菜鸟学费。”场边的亨弗里斯耸耸肩。

李雷懊恼地捶了下自己的大腿。站上罚球线,塞申斯两罚一中。最后几十秒波澜不惊。终场哨响,篮网有惊无险地拿下胜利。

技术统计上,李雷的名字后面跟着:出场6分24秒,0分,3篮板(2前场板),1犯规。数据栏寒酸得像一张空头支票。

更衣室里,气氛轻松。赢球掩盖了一切。德隆走过来,主动和李雷击了下掌:“干得不错,大个子。那几个篮板很硬,干扰也很到位。那个犯规…别放在心上,裁判有时候就这样。”

李雷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他体验到了NBA的强度,感受到了自己的笨拙和格格不入,但也尝到了在最高舞台上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一丝微末成就感。那三个篮板和一次成功的干扰,是他用汗水和笨拙在NBA刻下的第一个印记。

赛后,刘凯文巧妙地引导着围上来的几家媒体。当被问及“首次NBA体验”时,李雷磕磕绊绊地用英语回答:“很…激动。比赛很快。我…努力抢篮板,保护篮筐。谢谢球队给我机会。” 憨厚、努力、带着浓重口音,符合所有人对“蓝领菜鸟”的预期。当有记者抛出“中国怪物”的标签时,刘凯文微笑着接过话头,将话题引向了“团队贡献”和“持续学习”。

回到下榻酒店,李雷疲惫地倒在床上。身体像散了架,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摸出手机,屏幕亮起,社交媒体上,#猛犸时刻 和 #篮网新长城 的标签下,有他抓下篮板时狰狞表情的动图,也有他被沃克晃得重心不稳的“囧”图。评论两极分化:

“这哥们儿移动速度是树懒教的吗?[笑哭]”

“但你看他卡位那下!穆伦斯完全动不了!纯力量!”

“3个板里2个前场板!积极性没得黑!”

“篮网签他就是当人肉沙包吧?十天用完就丢?”

“中国市场而己,懂的都懂。”

李雷默默地看着,手指划过那些或调侃或鼓励的文字。他关掉手机,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的低鸣。黑暗中,他清晰地感觉到骨骼深处那永不停歇的细微“咔哒”声,以及肌肉里奔流的、尚未完全驯服的澎湃力量。

十天的倒计时,才刚刚开始。生存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但他站上过那个舞台了。笨拙的野望,在NBA的聚光灯下,投下了第一道笨重却真实的影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