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6章 徽钦二帝北狩 宗泽三呼过河

第16章 徽钦二帝北狩 宗泽三呼过河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徽钦二帝及被俘的妃子宫女和王公大臣被金兵用绳子串成糖葫芦,押出宣德门时,徽宗回头望了眼巍峨的宫殿,冠冕上的珍珠掉在泥水里,被马蹄踩得粉碎。_d.i.n/g.d`i-a_n/s¢h!u.k¨u\.?c.o/m?金兵小头目完颜宗望(斡离不)骑着高头大马,用马鞭指着他们笑:\"两位陛下,这就开始'北狩'啦!\"

\"北狩\"是中原王朝对皇帝被俘的委婉说法,意思是\"到北方打猎\",但实际是\"北囚\"。这支奇特的队伍有三千多人:徽宗、钦宗及其后妃、皇子、公主,还有大臣、工匠、乐师,像一串被串起来的蚂蚱。金兵怕他们跑路,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拴着绳子,走慢了就是一鞭子。

徽宗的郑皇后最惨,金枝玉叶出身,现在穿着破烂的粗布衣服,脚磨出了血泡,还要自己背行李。有次她实在走不动,被金兵一脚踹倒在泥坑里,徽宗想扶她,被金兵用长矛戳破了袖子:\"老东西,不想活了?\"钦宗的朱皇后年轻貌美,金兵时常对她吹口哨,有个金兵喝醉了想动手动脚,朱皇后咬着牙说:\"我是堂堂大宋皇后,岂容你等玷污!\"那金兵嘿嘿一笑:\"现在你是我们的俘虏,装什么贞洁烈女?\"

北行的路上,徽钦二帝体验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以前吃饭,徽宗要摆一百道菜,现在每天只有两顿麦麸粥,里面还掺着沙子。

更难受的是晚上住宿。以前住的是雕梁画栋的宫殿,现在只能睡在破庙里,甚至露天过夜。北方的春天依然寒冷,徽宗把郑皇后冻得发紫的手揣在怀里,叹气说:\"当年在艮岳,我们赏着梅花喝暖酒,谁能想到有今天?\"郑皇后眼泪掉在徽宗的破衣服上:\"陛下,要是当初听李纲的话,何至如此?\"

走到真定(今河北正定)时,金兵举行\"献俘仪式\"。-k/u`n.l,u^n.o*i*l,s\.¨c·o+m·徽宗、钦宗被强迫换上女真服装,跪在金太祖庙里行\"牵羊礼\"——赤裸上身,披着羊皮,脖子上系着绳子,像羊一样被牵着走。朱皇后受不了这奇耻大辱,当晚就悬梁自尽了。钦宗抱着她的尸体痛哭,金兵却在旁边拍手大笑:\"哭什么?死了干净!\"

经过九个月的跋涉,队伍终于到达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所谓\"城\",其实是几个土围子。徽宗和钦宗被关在一个低矮的土屋里,四面透风,地上铺着干草。金兵给他们的\"豪华套餐\"是:每天三碗稗子饭,一盆洗澡水——其实是用来喝和做饭的。徽宗看着发黑的水,想起汴京金明池的碧波,忍不住干呕起来。

在五国城的屈辱岁月里,徽宗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写诗作画。他用树枝在地上写瘦金体,笔画依然挺拔,却透着一股凄凉。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写着写着,眼泪就把字迹冲花了。

有次,徽宗听说赵构在江南称帝(高宗),激动得睡不着觉,以为很快就能回去了。他给赵构写了封信,用瘦金体写在一块破布上,让一个老太监偷偷带出:\"儿啊,爹在北边挺好的,就是想家。你要是能北伐,爹就是死也瞑目了。\"可惜这封信根本没送到赵构手里,就被金兵截获了。完颜宗翰(粘罕)看了冷笑道:\"还想回去?做梦!\"

徽宗还尝试过\"艺术救国\"。他听说金太宗喜欢字画,就画了一幅《池塘秋晚图》让人送去,希望能换点好待遇。金太宗看了画,点点头说:\"画得不错,赏他十匹粗布。\"徽宗收到粗布,苦笑着对钦宗说:\"没想到我的画,只值十匹布。\"

钦宗比徽宗更能\"苟\"。有次金太宗召见他们,让他们穿着女真服装跳舞,徽宗气得浑身发抖,钦宗却拉着他的袖子低声说:\"爹,忍忍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说着就扭扭捏捏地跳了起来,金兵们笑得前仰后合。

更奇葩的是\"马球求生\"。金国举行马球比赛,让钦宗参加。钦宗从来没打过马球,金兵就给他一匹瘸腿马,还在旁边故意用球杆撞他。钦宗摔了好几次,膝盖磕得鲜血淋漓,金兵却喊:\"看啊,大宋皇帝成了'足球小将'!\"有人劝钦宗别打了,钦宗喘着气说:\"我要是不打,他们会杀了我的。\"

最屈辱的是\"韦后浣衣院\"事件。韦后是高宗赵构的母亲,被金兵掳到\"浣衣院\"——名义上是洗衣房,实则军妓院。有个金兵头目看上了韦后,强迫她陪酒,韦后不肯,被打得遍体鳞伤。消息传到五国城,钦宗吓得赶紧给金太宗写信:\"我婶子不懂事,您多担待,我替她给您赔罪了。\"

当徽钦二帝在北方吃稗子饭时,东京(汴京)城里有个老头正在厉兵秣马。他就是东京留守宗泽,当时已经六十九岁,须发皆白,却腰板挺直,说话像打雷:\"金兵掳走二帝,是我大宋的奇耻大辱,咱们要是不把他们救回来,还有什么脸见祖宗?\"

宗泽是婺(wu)州义乌人,元佑六年(1091年)进士,当过地方官,以刚正不阿闻名。靖康之变后,他主动请缨守东京,高宗赵构任命他为东京留守。他一到任就干了三件事:修城防、招义军、练新兵。

修城防时,有人说:\"宗留守,金兵那么厉害,修城有啥用?\"宗泽眼睛一瞪:\"没用?当年李纲守汴京,不就是靠城防打退了金兵?再敢说丧气话,我砍了你的脑袋!\"招义军时,他不计出身,只要愿意抗金就收。有个叫王善的土匪,手下有七万人,宗泽单枪匹马去见他:\"王将军,现在国难当头,你要是跟着我抗金,就是民族英雄,要是继续当土匪,就是千古罪人。你自己选!\"王善被他的气势感动,当场跪下磕头:\"愿听宗留守差遣!\"

宗泽守东京一年,先后上了二十四道《乞回銮疏》,劝高宗赵构回东京,主持北伐。疏里说:\"陛下,汴京是祖宗基业,不能丢啊!臣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您一声令下,臣立刻率军北伐,收复失地,迎回二帝!\"

高宗赵构却躲在扬州享乐,对宗泽的上疏置之不理。有次宗泽的上疏送到扬州,赵构正在看歌舞表演,看了一眼就扔在地上:\"这老头怎么又来唠叨?拿下去,别打扰朕听歌。\"旁边的黄潜善说:\"陛下,宗泽在东京拥兵自重,恐怕不是好事。\"赵构点点头:\"嗯,找个机会把他调走。\"

宗泽等不到赵构的命令,决定自己干。他制定了详细的北伐计划:以东京为基地,分三路进军——东路攻山东,中路攻河北,西路攻山西,最后在燕京(今北京)会师。他还联系了河北的义军\"八字军\",首领王彦在脸上刺\"赤心报国\",战斗力极强。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病重,诸将入府探望。他躺在床上,呼吸困难,却还在念叨:\"北伐...北伐...\"部将岳飞跪在床边:\"元帅,您放心,末将一定继承您的遗志,收复失地!\"宗泽抓住岳飞的手:\"鹏举(岳飞字),你...你要记住...渡河...渡河...\"

第二天,宗泽病情恶化,手下人问他有什么遗言,他不说话,只是睁大眼睛望着北方。部将们明白他的心意,齐声喊:\"元帅,我们一定渡河!\"宗泽这才闭上眼,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宗泽三呼过河\"。

宗泽去世的消息传到东京,百姓痛哭流涕,自发为他送葬。岳飞扶着灵柩,想起宗泽的教诲,忍不住泪流满面:\"元帅,您放心,飞此生不收复中原,誓不罢休!\"

宗泽去世后,北伐计划泡汤,徽钦二帝回南方的希望也破灭了。绍兴五年(1135年),徽宗在五国城病逝,享年五十四岁。临死前,他让人把自己埋在北方,但嘱咐钦宗:\"儿啊,爹不想死在这儿,等将来大宋收复失地,你一定要把爹的尸骨带回汴京。\"钦宗抱着他的尸体大哭,金兵却在旁边催促:\"快点埋了,臭死了!\"

徽宗的尸体被埋在一个乱葬岗,金兵用火烧了半天,然后扔进一个水坑里,说这样可以\"提炼油脂\"。钦宗看着父亲的惨状,哭得晕了过去。后来南宋派人来接徽宗的灵柩,金国人就随便找了个棺材装上,里面其实只有一截木头。

钦宗又活了二十多年,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让他和辽天祚帝比赛马球。辽天祚帝擅长骑射,想趁机逃跑,被金兵射死。钦宗身体不好,又不会骑马,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享年六十一岁。他到死也没等到回南方的那一天。

徽钦二帝的北狩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皇帝受难记。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北宋王朝的腐朽和软弱。从汴京到五国城,两千多里路,不仅是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个王朝从繁荣到灭亡的缩影。

宗泽的\"三呼过河\",则是南宋初期主战派的绝唱。他的死,标志着南宋朝廷彻底放弃了北伐的念头,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偏安局面。赵构不是不想迎回二帝,而是不敢——迎回来,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所以他宁愿偏安江南,也不愿北伐。

宗泽是个英雄,却生不逢时。他有北伐的决心和能力,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最终含恨而终。他的\"三呼过河\",不仅是对北伐的渴望,更是对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控诉。

今天我们看这段历史,除了感叹命运的无常,更要思考其中的历史教训:一个王朝如果不重视国防,不团结民心,即使经济再繁荣,也难逃灭亡的命运。同时,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破则家亡,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