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军器试验所,炉火熊熊。~天\禧?暁^税+王^ ?追¢醉¨鑫?彰*劫?
宋应星满脸烟灰,双眼通红,却掩不住兴奋之色。
"再加温!鼓风机全力运转!"他高声命令。
工匠们汗流浃背,拼命摇动巨大的鼓风机。高炉内的火焰愈发猛烈,温度节节攀升。
"矿石配比如何?"宋应星问一旁的助手。
"按陛下指点,铁矿石七成,石灰石两成,木炭一成。"
宋应星点头。"很好。保持这个温度,再炼一个时辰。"
他走到窗边,望向远方。这是第九十七次试验了。前九十六次,要么温度不够,要么配比不当,要么冷却过程出错...
"这次一定要成功。"他喃喃自语。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宋大人,陛下驾到!"
宋应星一惊。"陛下?!"
他顾不得整理仪容,连忙迎出门外。
崇祯身着便服,在几名腾骧卫护卫下走来。
"臣宋应星叩见陛下!"
崇祯摆手。"免礼。朕听说你们又在试验新炉法,特来看看。"
宋应星激动道:"正是!这次臣按陛下指点,改进了炉温和配比,希望能有突破。"
崇祯点头。"带朕去看看。"
两人走入炼铁车间。热浪扑面而来,崇祯不禁后退半步。
"好热!"
宋应星歉意道:"臣该提醒陛下的。这高炉温度极高,需保持距离。"
崇祯摇头。"无妨。继续你的工作,朕在旁观看。"
宋应星回到高炉前,指挥工匠们操作。
"温度够了!准备放铁水!"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炉底的放料口。,2?0¢2!3!t*x·t,.+c/o?m¢刹那间,炽热的铁水如岩浆般奔涌而出,流入预先准备好的沙模中。
火星四溅,热浪滚滚,场面壮观至极。
崇祯看得入迷。"这就是冶炼过程?"
宋应星点头。"是的,陛下。这次我们采用了您指点的新方法,温度比传统高炉高出许多。"
"效果如何?"
"还需等铁水冷却后才知道。"宋应星道。"若成功,这批铁水冷却后应该比传统生铁纯度更高,杂质更少。"
崇祯点头。"那就等等看。"
两个时辰后,铁水冷却成型。
宋应星小心取出一块铁锭,仔细检查。
"颜色...质地...好像不太一样。"他喃喃道。
崇祯凑近。"有何不同?"
"传统生铁色泽灰暗,质地疏松。"宋应星指着铁锭。"但这块...色泽更亮,质地更致密。"
他拿起一把锤子,轻轻敲击。
"声音也不同,更清脆。"
宋应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陛下,我想...我们可能成功了!"
"真的?"崇祯也激动起来。
"还需进一步测试。"宋应星拿起铁锭。"请随臣来。"
他们来到试验场。宋应星命人取来一块传统生铁和一块普通熟铁,与新铁锭并排放置。
"陛下请看。"他指着三块金属。"左边是传统生铁,中间是普通熟铁,右边是我们刚冶炼出的新铁。"
崇祯仔细观察。"新铁确实不同,色泽更亮,表面更光滑。"
宋应星点头。"现在测试硬度。"
他拿起三把相同的小刀,分别用三种金属打造。?看*书¢君~ *庚¢辛/醉_筷\
"请看。"
他用生铁刀砍向一块木头,刀刃立刻崩裂。
用熟铁刀砍,刀刃变形但未断。
最后,他用新铁刀砍,刀刃纹丝不动,木头被整齐切开。
"太神奇了!"崇祯惊叹。
宋应星又取来三根金属条,用力弯曲。
生铁条立刻断裂。
熟铁条弯曲变形。
新铁条弯曲后,松手竟能自动恢复原状!
"韧性极佳!"宋应星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这...这是真正的钢!我们成功了!"
崇祯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接过那块闪烁着暗蓝色光泽的钢锭,仔细端详。
"质地均匀,坚韧无比..."他喃喃道。"这将改变大明的命运。"
宋应星跪下。"全赖陛下指点!若非陛下提供理论指导,臣等绝无可能如此快速突破!"
崇祯扶起他。"这是你们的功劳。朕宣布,这种新式钢材,命名为'崇祯钢'!"
"崇祯钢..."宋应星念道。"好名字!"
崇祯环视四周的工匠们。"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朕重重有赏!"
工匠们欢呼起来,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崇祯转向宋应星。"接下来,你知道该做什么吗?"
宋应星坚定道:"扩大生产,改进工艺,尽快将崇祯钢应用于武器制造!"
"没错!"崇祯拍案。"朕要看到用崇祯钢打造的刀剑、火枪、火炮!"
宋应星犹豫道:"只是...产量还很有限。"
"朕会调拨更多资源。"崇祯斩钉截铁。"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尽快扩大生产!"
"臣遵旨!"
回宫路上,崇祯心情激荡。
"方正化,你可知今日朕看到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正化摇头。
"朕看到了大明的希望。"崇祯眼中闪烁着光芒。"有了崇祯钢,我们能打造更精良的武器,建造更坚固的城防,制造更先进的机械..."
他望向远方。"这是科技的曙光,照亮了大明的未来。"
方正化从未见过皇帝如此激动。"陛下真是圣明!"
崇祯摇头。"不是圣明,是责任。朕必须让大明强大起来,才能保护我们的子民。"
他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闪过一串奇怪的符号和数字。
"陛下!"方正化惊呼。
崇祯摆手。"无妨。"
他闭上眼,深呼吸几次。脑海中,一系列关于冶金、机械、化学的基础知识如泉涌般涌现。
"奇怪..."他喃喃道。"朕似乎...懂得更多了。"
方正化不解。"陛下?"
崇祯睁开眼,目光如炬。"回宫!朕要立刻召见宋应星,有更多想法要告诉他!"
三日后,宋应星再次入宫,带来了用崇祯钢打造的第一批成品:一把长刀、一把短剑和一支箭头。
"陛下请看。"他献上长刀。"这是用崇祯钢打造的刀,锋利无比。"
崇祯接过长刀,只见刀身修长,刀锋寒光闪闪。他轻轻一挥,刀锋划破空气,发出嗡嗡声。
"好刀!"
宋应星又献上短剑。"这剑虽小,却能刺穿铁甲。"
崇祯试了试剑锋,锋利异常。
"箭头呢?"
宋应星道:"这箭头用崇祯钢打造,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
崇祯满意点头。"都很好。但朕更关心的是火器。"
宋应星面露难色。"火器改进较为复杂,还需时日。"
崇祯不急。"朕明白。慢工出细活,务必做好。"
他沉思片刻。"宋爱卿,朕有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陛下请讲。"
"传统火绳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宋应星思索道:"点火不便,遇雨失效,装填缓慢,精度不高..."
"没错。"崇祯点头。"朕想到一种新的击发方式。"
他拿起桌上的燧石。"你可知这燧石击打铁器会产生火花?"
宋应星点头。"这是常识。"
"那么,"崇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用机械装置,让燧石自动击打铁片,产生火花点燃火药,岂不比火绳方便得多?"
宋应星眼前一亮。"陛下此言,如醍醐灌顶!"
他激动地站起身。"若能实现,火枪将不惧风雨,随时可用!"
崇祯又道:"还有一点。朕观传统火枪枪管光滑,弹丸在飞行时容易偏离。若在枪管内壁刻上螺旋形的沟槽,使弹丸旋转飞行,岂不能提高精度?"
宋应星惊得目瞪口呆。"陛下...这...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崇祯微微一笑。"不过是些粗浅想法。具体如何实现,还需你们专家研究。"
宋应星激动得语无伦次。"臣...臣一定竭尽全力!有陛下指点,臣如虎添翼!"
崇祯满意点头。"去吧,朕期待你的好消息。"
送走宋应星后,崇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科技的力量,将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他喃喃自语。"朕要让大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