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要去找李渊,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成行的。
首先,根据堂伯年后带回来的最新消息,李渊打败了宋老生后,两路分兵钳制长安。
如今消息闭塞,也不知道李渊到底打下了长安没有?
李明对历史所知不多,也不知道李渊到底哪一年占领的长安。
不过印象中好像李唐没费多少力气就得了长安,占据了关中,然后一路势如破竹,最后统一天下的。
所以,往长安走,准没错。
定下了目的地,可也不能说走就走。
李家村现在还剩余的孩子们,不算李明自己,十个男娃,六个女娃。
年纪最大的石头,刚十一岁。
年纪最小的铃铛,才五岁。
要知道如今可不是太平盛世,这路上兵荒马乱的,光靠李明一个人不仅要保护他们的安全,还要负责照顾他们。
别说把他们一个不少的带去长安了,光是一路上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想想都让人头疼。
从陇西去往长安,大概六七百里的路程。
光靠两只脚底板,以几岁孩童的体力,也不知道一天能不能走上十里路去。
再一个,总不能两手空空的上路吧,路上的吃穿用度这些总得准备吧。
虽然春暖花开,可以捕猎野兽来吃,可是谁敢保证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呢?
万一遇上了个大雨延绵,没有收获,好歹也有干粮能顶一阵子。
条件艰苦,换洗的衣服就不强求了,可是夜间寒冷,总要铺的盖的吧。
在生病感冒都会死人的古代,可不敢让孩子们冻着了。
不然以孩童脆弱的体质,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怕是没等到长安就剩不下几个人了。
零零总总,总之,要操心的琐事一大堆。
好在自从经历了李家村巨变之后,孩童们仿佛一夜间懂事了许多。
从不敢当着李明的面,问族中的亲人如何,村落又如何。
只是夜间躲起来,偷偷的抱团痛哭,互相安慰。
对于李明交代的任务,也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完成,就是再也难见往日的纯真笑脸。
成长,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这一次代价太过沉痛。
李明将孩子们分成两拨,一波女娃们负责采集野果,编织竹篓,炮制兽皮等生活琐事,以及煮制食盐。
煮盐,没错,陇西是产盐的。
赫赫有名的漳盐就出自陇上的盐都。
当然盐矿那都是有主的,早都被各大势力瓜分完了。
不过山里的野兽经常舔食的含盐的石头倒是不少。
就是杂质很多,发苦,叫卤盐,人是不能吃的。
可是人不吃盐,是不成的。
李明将收集来的黑褐色的卤盐捣碎,研磨成粉末,放入水中搅拌煮沸,然后用木炭过滤,再将盐水重新烧开,如此几遍。
最后盐水煮干后,凝结而成的就成了可以食用的晶盐。
呈现出一种奶黄色,基本平日百姓吃的就是这种东西。可以食用,但仍含有少量杂质。
不过李明的目标还不止于此,把晶盐混合草木灰水搅拌后再次熬制,通过草木灰吸附分离出其中的杂质。
最后将分离出的水再次煮沸熬干,就得到了洁白细腻,宛如海沙的精盐。
他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女娃们,让她们煮制足够大伙吃上一年还有富余的盐。
他不知道这一路去长安,需要走上多久,不过多了总比少了好。
而且在古代,以物易物是很正常普遍的,盐可以当作货币来交易,硬通货。
起码按照自己这种方法制作的食盐,品相上看,比往日村里食用的盐,好看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他没敢让女娃们敞开了造,毕竟小儿闹市持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一群孩子带着大量的精盐,那是取死之道。
男娃们则一分为二,一部分去给女娃打下手,帮着砍柴烧火,也负责保护安全。
另一部分在石头的带领下,设置陷阱,捉些兔子山鸡等小型猎物,用作当日的食物。
李明自己则带着二黑,漫山遍野的捕捉尽可能大些的猎物。
一是为了猎物的肉,好晒成肉干,熏肉,用做日后路上储备的干粮。
二是为了大型猎物的皮,可以用土法硝制以后,晾晒干了作为铺盖被褥。
猎物剥下的毛皮,如果不经过鞣制处理,慢慢就会发霉腐烂,根本不耐用。
所以要经过鞣制,才会更加柔软,耐用,耐湿,耐热。
至于现代的皮革制作工艺,那李明自然是一窍不通。
但是他以前曾经和一位鄂伦春族的老猎人学习过如何用土法鞣制皮革。
据说古人为了鞣制皮革,使用了很多黑暗原料,唾液,尿液,脑浆,茶叶,动物的粪便等等。
呃,摩洛哥人曾经用过鸽子粪便来鞣制皮革,传承了有上千年的历史。
不知道效果如何,反正想想就挺。。。
李明学的是山里猎人最常用的方式,用猎物的脑浆。
先把皮革晒干,泡水,然后刮干净上面的油脂,碎肉,筋络。
然后把猎物的脑浆,揉碎泡水,煮沸后沉淀,与空气产生氧化反应后,得到一种脑浆混合液。
用这种脑液反复揉搓皮革,最后在拉伸晾干,就得到了一张柔软舒适的皮毛。
陇山山脉物产丰饶,动植物密布。
其中就生活着一种盘羊,不仅体型壮硕,肉质鲜美,而且皮毛蓬松柔顺,是最好的目标。
这种盘羊,因为长得像牛,叫声像羊,后世人将它称作羚牛。
也就是网上赫赫有名的“秦岭神兽”,和大熊猫,金丝猴并称山林三大珍兽,成为了一级保护动物。
当然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它就是一普通的动物,并不稀奇。
不过这种盘羊性情暴躁凶悍,身形敏捷,主要栖息在悬崖峭壁之上,攀山越岭如履平地,极难捕捉。
这一日,李明和二黑,穿山过林,一路追寻。
又是设陷阱,又是围追堵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捉得了一只半大的盘羊。
将猎物扛在肩头,喜滋滋的往回赶。
路过一片山林,突然听到前方不远,传来狼群兴奋的嚎叫和闷雷一般低沉的牛吼。
牛吼?这倒有些奇怪。
李明自小在山林长大,可从没有见过陇山附近有野牛生存。
深山老林里又哪来的牛吼?
好奇心驱使之下,便跟二黑循声赶去看看。
走近一看,只见六七匹恶狼,团团将一头体型壮硕的牯牛包围,双方你来我往,正斗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