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县,
晨光熹微,
天色已然大亮。!x^d+d/s_h.u¨.`c+o~m,
小侯爷麾下的四大校尉,
以及随王铭一同前来的程家主,
带着程雅和她的师兄弟们,已然依照昨晚王铭的部署,
有条不紊地忙碌开来,对各项事务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王铭用过早餐后,
便邀小侯爷一同骑马出城。
出了城门,小侯爷不禁发问:
“王兄,今日出城所为何事?”
王铭解释道:
“小侯爷,咱们昨日在县城里转了一圈,
可城外的状况我还一无所知呢,
所以得去瞧瞧实际情况。”
小侯爷一脸诧异:
“啊?城外有啥好看的呀?
现在这鬼天气,热得要死,
土地干得都裂了,放眼望去一片荒芜。
地里没庄稼,河里没水,
就连树都只剩干枯的枝干,没啥可看的呀。”
王铭哈哈一笑:
“小侯爷,话可不能这么说。
咱们既然肩负着安定民生、发展并恢复紫山县的重任,
就得深入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做出周密的安排。
反正今儿也没啥别的事儿,你就陪我走一趟呗。”
“好,既然王兄都这么说了,那我就陪你走一遭。”
两人带着一众护卫,
首先来到县城东面不远处的一条河边。
这条河,当地人称其为石河。
只见曾经宽阔的河面如今已然干涸,
河床完全裸露出来,底部堆积着厚厚的黑色淤泥。
王铭来到河边,翻身下马,
紧接着拔出佩剑,用力朝着河床挖去。
这一挖,竟发现河床的淤泥深达两尺,
那两尺长的佩剑一下子就被淤泥埋没了。
王铭见状,暗自点头。
可他身后的小侯爷却满脸茫然,
实在不明白王铭为啥对这干涸河床如此感兴趣,
还拿着佩剑在淤泥里不停地戳来戳去。
小侯爷忍不住问道:
“王兄,你这到底在干啥呢?”
王铭神秘一笑:
“哈哈,小侯爷,你先别急,
容我卖个关子,回头再跟你细细解释。”
两人沿着石河又走了好长一段路,
王铭一会儿蹲下身子,
仔仔细细地观察河床的走向以及土质状况,
一会儿又抬起头,四处眺望周边的地形地貌。
小侯爷跟在旁边,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处高地。
从这里居高临下望去,大片干裂的农田尽收眼底,
远处还有几座荒废的村落,一片衰败之象。
王铭眉头紧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过了好一会儿,他转身对小侯爷说道:
“小侯爷,咱们眼前看到的这些荒芜景象,
既是巨大的挑战,可换个角度看,也是难得的机遇。
这么大片的土地,如果能够重新开垦,
再合理规划村落的布局,紫山县未来的发展潜力那可大了去了。
但当下最关键的,还是得赶紧解决耕种问题,
同时也要先让百姓有个谋生的法子,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小侯爷用力地点点头:
“王兄说得太对了,
你要是有啥想法,尽管开口,我绝对全力支持你。”
王铭望着远方,目光在旁边的那片山林停留了很久。
“小侯爷,咱们去那边山林看看吧。”
“啊?!好~”
紧接着,王铭招呼小侯爷,
二人快马奔赴旁边的山林。
待至山林,但见漫山遍野一片死寂,
树木皆已枯萎凋零,只剩下干枯的躯干直愣愣地立在那儿,
从山顶到山脚,目之所及,尽是这般凄凉景象。
王铭翻身下马,缓缓踏入这片山林。
他抬手轻轻抚摸着树干,
看着那被灾民啃噬得千疮百孔的树皮,内心一阵揪痛,
既有对灾民悲惨遭遇的深切悲悯,
又暗自庆幸这些枯木好歹还在。
长时间的干旱肆虐,多数树木已无力回天,
树叶一部分被灾民在饥饿驱使下吃进肚里,
一部分则因缺水干旱,无奈飘落于地。
而树皮,也大多成了灾民在饿到极致时用以果腹的“救命粮”。
毕竟,人在饥不择食的绝境中,
只要能勉强填饱肚子,管它能不能吃,都会往嘴里塞,
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饥饿如影随形的日子,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辛酸苦楚。
望着这片只剩光秃秃枝干的山林,王铭心中闪过一丝庆幸:
还好这些枯树虽生机不再,
但用来打造工具倒也还能派上用场。/w?o!s!h!u·c*h_e?n~g,.·c!o*m¨
其实此次前来救灾,
他的马车上可不光装着救命的粮食,还有不少装载着各类工具。
一同跟随而来的,还有之前在林园与他一同做事,
精通打造农用器械和各种物件的五六十位工匠师傅。
这可是他提前谋划好的“秘密武器”。
王铭心里清楚,
单纯给灾民发放粮食,只能解一时之急,
想要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还得让他们掌握自食其力的本事。
回顾过往历史,
许多赈灾行动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
就是没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他想到了“以工代赈”这个妙招。
如今山林里有了这些枯木,再加上工匠师傅们带头,
领着灾民一起砍伐树木制作工具,
像曲辕犁这样实用的农具打造出来,就能翻耕土地了。
哪怕眼下土地干旱得厉害,也得先把地整好,
他坚信老天爷不会一直这么绝情,
干旱之后,大概率会迎来洪水,
所以防洪工作必须提前安排妥当,比如深挖河床,加固河道。
而挖出来的淤泥,经过这段时间的暴晒,已经干透了,
到时将其打碎,那可是纯天然的优质肥料,
撒到地里,为日后的耕种提供充足的养分。
这一系列计划,环环相扣,
就像精心搭建的一座桥梁,每一环都不可或缺,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王铭暗自思忖,
这些工程以往都得靠征调劳役来完成,
可现在情况特殊,他必须充分发动难民、灾民和百姓,
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共渡难关,
一起为重建紫山县努力拼搏。
“小侯爷,咱们再去苍云镇那边瞧瞧。”
王铭扭头看向小侯爷,开口询问道。
小侯爷虽然一时猜不透王铭这一连串举动的用意,
但他心里明白,王铭做事向来深思熟虑,这么做必定自有道理。
于是,他二话不说,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
“好,走!”
说罢,二人快马加鞭,
从县城外的山林处径直出发,
连县城都没回,便朝着苍云镇疾驰而去。
几个时辰后,
他们终于赶到了苍云镇。
一路上,
王铭留意到官道两旁尽是大片荒芜、干涸的农田,
一块块农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毫无规则地分布着。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景象,那就是田中没有一株庄稼,
偶尔只能看到几丛干枯的杂草在风中瑟瑟发抖。
王铭心中暗自估算,这般荒芜的田地,至少得有上百万亩。
他不禁在心里叹息,这么广袤的土地就这样闲置着,
没有种上粮食,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天灾作祟,
很大程度上还与鞑子的屠城暴行脱不了干系。
许多老百姓要么惨遭鞑子杀害,
要么为了保命四处逃亡,致使农田无人耕种。
要是能把水源引过来,这些土地还是可以重新种上庄稼的。
而要引水,就得扩宽河道,制造水车,
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来做,
而现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大量无所事事的灾民。
一行人抵达苍云镇后,
眼前的情景与紫山县如出一辙。
镇门口摆放着好几口大锅,正煮着粥,
许多人在镇外排着长队,
各自拿着碗、陶盆之类的容器,等待领取热气腾腾的粥。
王铭和小侯爷并未过多停留,
径直从镇子旁边穿过,来到不远处黄岭山口的一处小山丘。
王铭一眼望去,只见山丘上巨石林立,
心中不禁暗自欢喜,
这些石头可都是上好的石灰岩!
真是难得的好东西,
它们能够用来煅烧石灰!
石灰这东西,用途可太广泛了,
既能用来盖房子、修筑城墙,还能和泥铺路。
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用途,在这个世界鲜为人知
——生石灰具有杀毒杀菌的功效。
如今夏日炎炎,天气酷热难耐,
尸体腐烂速度极快,由此滋生的细菌必须及时灭杀,
否则一旦引发瘟疫,那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煅烧后的石灰,
对于如今的苍云镇乃至紫山县来说,都是修复房屋和城墙的急需之物。
毕竟,经过这场劫难,
这两个地方几乎没有几座完好无损的房子,
城墙也破损严重,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而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工具和材料更是必不可少。
王铭望着这些零零散散却又堆积在一起的石灰岩,
内心满是喜悦,忍不住暗自大笑:
“哈哈,建筑材料这下有着落了,
简直是天助我也!”
王铭本来就寻思着,
这么一大片山地,怎么可能没有这些宝贝呢?
这不,如今找到了!
在普通人眼里,这些或许不过是寻常石头罢了,
可在他眼里,它们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在王铭穿越前的地球上,
这些可都是绝佳的资源,甚至还能烧制水泥呢。×小,;说§C??M±S- (#免¤?μ费|阅?读¥
只是以他如今的技术和能力,暂时还烧不出水泥,
不过烧制白石灰还是轻而易举的。
王铭在山丘下又仔细转了一圈,
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一脸茫然、满头雾水的小侯爷准备返回苍云镇。
就在他走到山丘脚下时,
一片略显高起、起伏的小丘陵映入眼帘,
那片丘陵呈现出淡紫色中透着淡红的色泽,宛如粉色的土丘。
王铭瞬间一愣,随即快步上前,
抽出佩剑开始挖掘,挖起一些土放在手中反复搓捻。
“我的老天爷啊,老天待我当真不薄呀!”
王铭忍不住在心里暗自嘀咕。
原来,这竟是上好的粘土,
是用来烧制红砖再好不过的材料。
想到这儿,王铭情不自禁地大笑出声:
“哈哈哈...…...”
小侯爷见状,赶忙焦急地凑上前去,
关切地问道:
“王兄,王兄,你这是怎么啦?
为何突然发笑?
难道这土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看着不就是普通的土嘛。”
王铭嘿嘿一笑,朗声解释道:
“小侯爷,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土,而是粘土,
烧制砖瓦的绝佳材料啊!
咱们要想安顿好百姓,不仅要让他们吃饱饭,还得让他们住得安稳。
你想想,
老百姓若想在此长久定居下来,是不是得有房子?
有了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
可房子该怎么盖呢?
要是单纯用泥土和泥砌墙,那盖出来的房子质量肯定不过关。
要是去山里开采石头,又得耗费多大的功夫啊!
从山里把石头运出来,还得凿成规整的方块,
再一块块垒起来盖房子,这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啊?
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小侯爷疑惑地插嘴道:
“可是,他们可以用木头呀,
山里不是有那么多树木吗?”
王铭点点头,接着说道:
“山上的树木确实不少,但那些木头也另有他用。
而且,如果全都用木头盖房子,
一来太过浪费资源,树木生长本就不易,
过度砍伐之后,日后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等一下,王兄,什么是水土流失?”
“呃……这个嘛,回头再给你解释,你现在不用深究。”
王铭一愣,摆了摆手接着道:
“接着说啊!
二来,木头不仅不防腐,使用年限短,而且极易引发火灾。
要是不小心着火了,一旦火势蔓延开来,
一整片房屋都会被烧毁,到时候根本没法灭火,
那老百姓可就又无家可归了。”
“啊?哦,也是,还是王兄考虑得周全。”
小侯爷恍然大悟。
“哎,这没什么周到不周到的。
不过有了这些粘土,咱们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用它们来烧制砖瓦,给老百姓盖房子,修筑城墙,都不成问题。
而且你要知道,现在虽说天气炎热,
可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寒冬了。
寒冬可是会冻死人的!
如果没有房子,这些灾民、难民可就无处躲避严寒了。
所以咱们必须得趁着寒冬到来前的这几个月时间,
把老百姓的房子好好修建一番,这样一来,
不管是灾民还是难民,都能在严寒中生存下来,保证不冻死一个人。”
“哦,哎呀,还是王兄考虑得长远。
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之前只想着眼前如何救灾,让老百姓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没想到王兄竟能想到几个月后的寒冬。
是啊,就像你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王兄大才!”
“嘿嘿嘿,小侯爷过奖过奖。
现在我心里大致有个完整的计划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
“嗯,等我回去之后,
把计划详细制定出来,咱们再具体商讨。”
“好,王兄,一切全听你的。
那咱现在去哪儿?”
小侯爷问道。
王铭看了看一整天都跟着自己奔波的小侯爷,
又瞧了瞧身后那些面露疲惫之色的护卫,
指了指前方的苍云镇:
“去镇子里,
现在天色也不早了,
你们跟着我跑了一天,也累坏了。
咱们就先回苍云镇,好好休息一番。
今夜就在苍云镇住下,明日再回紫山县。
到时候我就把具体的救灾方案制定出来。”
“好,听你的。”
小侯爷很干脆地点点头,于是二人一同带着护卫策马赶回苍云镇。
苍云镇这边,
负责主管具体事务的是,小侯爷军中后勤军需处的李校尉。
当小侯爷带着王铭赶到镇守府时,
李校尉那肥壮的身躯早已等候在那里。
见小侯爷和王铭走进镇守府,李校尉赶忙上前问好:
“拜见小侯爷,拜见王大人。”
“行了行了,现在又不是在军营,无需这般客气。”
小侯爷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王铭也冲着李校尉点了点了点头。
随后,
几人一同来到中堂。
小侯爷刚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向李校尉问道:
“现在苍云镇这边情况怎么样?”
“回小侯爷,苍云镇这边一切都安好。
咱们留存在此的粮食还算充足,
每日除了用于赈灾,其余的,末将都安排人手严加看管着。”
“嗯,很好。”
小侯爷满意地点点头,
“做的不错,那灾民的安置情况如何?”
“回小侯爷,
镇子里面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灾民了,
所以部分灾民在镇外搭建了简易帐篷居住。
还有一些从山里和其他地方赶来的灾民,
末将也都一一给他们规划了安置地点。
截至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特殊情况。”
“嗯,好。”
说完,小侯爷转头看向王铭,
“王兄,你看这边还有什么需要安排的吗?”
王铭看了小侯爷一眼,随后对着李校尉说道:
“李校尉,回头你在全镇范围内,把粮食领取的登记工作明确到位。
另外,按照昨日我们在紫山县定下的安排,你这边也要同步跟进。”
“请王大人明示,具体哪些方面需要末将跟进?”
“你看这样,
首先,全镇所有人,按人头和户头,每人分发二十斤粮食。
镇门口的粥棚,只发放三天,
包含今天在内,也就是说,去掉今日还剩两日。
等到第四日,
我会给你送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过来,到时候你依照计划执行就好。”
“啊?
这……王大人,小的不太明白。
如果我们之后不再救助,那些灾民不就没粮食吃了吗?”
“嗨,不是说了嘛,这三天都是免费提供的。
三天之内饿不着他们,
三天之后也不会让他们挨饿,你放心吧。
再说了,每人都发了二十斤粮食,
他们省着点吃,也能撑个十天半个月呢。”
“是,是,那就谨遵大人命令。”
“还有,你要把人员信息详细登记好,
尤其是来领取粮食的人,必须备注清楚他们都会些什么。
比如是工匠、商人、书生还是农人,
有打铁、木匠、瓦工之类的手艺,
只要会的,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别安置。
比如,把会写字的人集中安排在镇北,
工匠、铁匠之类的安排在镇东。
反正你心里要有数,把这些人仔细分辨出来,我有用处。”
“好的,末将明白。”
“嗯,一定要做好,尤其时间比较紧张,
你这边只有两日的时间了,
毕竟今日已经过去,所以必须得抓紧了。”
“是,末将明白,马上就安排下去,
明天一早便按照大人的吩咐去办。”
“好。”
王铭点点头,
“那行,我这边没别的事了,
你去忙你的吧,再送点吃食过来,我们今晚就在这儿休息了。”
“是是是,好的,大人。”
说完,李校尉又看向小侯爷,似乎在等他发话。
小侯爷瞪了他一眼,
“看我干嘛?
我这儿也没什么事,就按王县伯说的去办。
还有,给我们弄着净水,
今日跑了一天,浑身是汗,
我和王县伯都要好好洗个澡。”
“是,小侯爷,末将这就去办。”
说着,李校尉便退出了大堂。
没过多久,
饭菜便被送了进来。
此地的情况容不得王铭和小侯爷过多讲究,
饭菜虽普通,但能填饱肚子。
也不知李校尉从哪儿找来一坛酒水,也一并送了过来。
然而王铭并无饮酒之意,
小侯爷见王铭不喝,自己也没动那坛酒。
两人吃饱后,便让人把残羹剩饭和盘子撤了下去。
之后,他们各自回到房间,
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便上床休息了......
第二日清晨,
王铭带着小侯爷以及一众护卫,快马加鞭赶回了紫山县。
一回到县城,
四大校尉和程家主便将城内的具体情况向他们二人做了汇报。
“小侯爷,王大人,
现在城里都依照您二位的吩咐,进行了粮食分发,
灾民登记也按要求做了备案。
目前没出什么岔子,不过大部分灾民没有住处,这事儿该怎么安排?
还请小侯爷和王大人指示。”
待众人汇报完毕,程家主便向他们询问下一步的举措。
“没有房子?
咱们城内不是有不少空房吗?
就用那些房子安置灾民。”
小侯爷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显然他觉得用城里无人居住的房子,分给灾民是理所当然的事。
王铭在一旁也点头表示赞同:
“对,就按小侯爷说的办。
县城里房子不少,你们做好登记,
有人住的就别管,无人居住的就收回来,
简单修缮一下,分给这些灾民住。
不过一定要注意,做好登记工作,最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那些单独的人怎么安置?”
“对于那些独身的人,
就把几个人安排在一户里,最多不要超过四个。
最好男女分开安置。
当然了,如果有愿意重新结为伴侣的,也可以按一户给他们分配住房。”
“是,王大人。”众人齐声应道。
王铭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
“还有,咱们城里的垃圾清运工作,也要开始招人来清理。
之前都是咱们的士兵在做这件事,
从明天开始,逐渐让这些灾民接手,
士兵全部回军营,只负责巡逻和维护城内外治安就行。
关于这些灾民,我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劳工方案。”
“啊?什么方案?”
众人一脸疑惑,纷纷向王铭询问,就连小侯爷也是一头雾水。
虽说昨天一整天都跟着王铭四处查看,但具体要怎么做,他也不太清楚。
王铭解释道:
“是这样的,这几日让你们登记灾民情况,
是要将他们分类,以便各尽其能。我打算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众人疑惑不解。
“没错,之前不是说好了,粥棚只开设三天嘛,大家都记得吧?”
“记得记得,您之前说过。”
众人回应道。
“从第四日开始,粥棚全部撤掉,
所有人都得按照咱们登记好的类别开始分工干活。
每个人该做什么,都提前分类规划好,
到时候,他们要么领银钱,要么领粮食。
具体的数量,回头我再仔细计算。
但不管怎样,不能让这些灾民吃饱了就无所事事,
必须把他们都调动起来。
毕竟紫山县今后还是他们在此居住生活,
咱们不可能一直留在这儿。明白了吗?”
“是,明白!”
“好,大家都听好了啊,回头全部按照王县伯的吩咐去做。”
小侯爷坚定地给王铭撑腰,
不管王铭有怎样安排,他都决定全力支持。
众人又是一阵应和。
“好了,
现在我要去制定详细计划了,这段时间不要打扰我。
另外,那些该及早处理的尸体,
还有粪便垃圾等物,必须清理干净。
等我把计划制定好,
所有人,不光是紫山县,也包括苍云镇的,都要全力配合。
这样咱们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恢复紫山县境内的民生,
让老百姓有饭吃、有房住。
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
估计不到过年,紫山县就无需朝廷继续救灾了。”
“啊!不会吧?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你们就瞧好吧,
按我说的做,要知道,自救者人恒救之,一切还得要看灾民自己。
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希望和方向!”
“这......”
众人的心里只有大大的疑惑,
对于他们来说,像这样的天灾人祸,
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没法恢复过来的,
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的,
不过,这些话又是从王铭嘴里说出来的,
四大校尉不好反驳,
而程家主他们又是知道王铭之前的所做所为,
对此又不能说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