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 第157章 望眼欲穿的小侯爷

第157章 望眼欲穿的小侯爷

整整一天,

王铭都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安置点之间。°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

直到夜幕降临,

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县衙,正巧碰见黄侍郎带着一众官吏走进来。

“如今情况如何?

安置点那边怎么样了?”

黄侍郎一看到王铭,便径直开口询问。

“回大人,一切安好,所有灾民都已妥善安置。

我已安排人手重新打扫卫生,

还将附近搜寻到的尸体全部就地深挖坑掩埋。

天气酷热,腐烂的尸体极易引发瘟疫,所以必须尽快处理。”

“嗯,很好。

这一点倒是我疏忽了。”

黄侍郎听闻王铭考虑得如此周全,

心中满是赞赏,接着对王铭说道,

“今日着实辛苦你了。

你这就赶紧去洗漱一番,吃点东西,好好休息。

奔波了这么久,想必你已经疲惫不堪。

剩下的事你无需太过操心,我会安排他们去执行。”

“是,大人。”

王铭听了黄侍郎的安排,暗自思忖,

自己的体能确实已经到了极限,要是再不休息,恐怕随时都会累倒。

他也不再过多客气,径直来到县衙后面,

找了一间空房,简单洗漱后,喝了几碗粥,

便和衣躺在床上,瞬间沉沉睡去。

在休息之前,王铭特意嘱咐程家主,

一定要看护好装载粮草的马车,

安排护卫和伙计们分批值守,同时准备好晚上所需的草料。

程家主见王铭如此疲惫,一拍胸脯,

让他无需操心,此事全部交给他负责。

随后,便带着徒弟等人退出县衙,自行搭建帐篷休息去了。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

王铭早早便起身了。

他像往常一样喝了一碗粥,便前去邀请黄侍郎,

今日他们必须启程赶往紫山县,实在耽搁不起了。

黄侍郎也没有再挽留,

亲自挑选了一队十人组成的黑锦卫,

让他们守护在王铭身旁,一路护卫王铭前往紫山县。

“出发!”

随着王铭一声令下,

一千五百多辆马车,缓缓从河山县城西门有序出城,

队伍如一条长龙,绵延近一里之长。

每辆马车旁都站着一到两名护卫,神色警惕。

黄侍郎站在县城城墙上,目光紧随着王铭所带队伍,

直至其渐渐远去,这才缓缓收回视线。

紫山县那边,

天灾更为严重,

还经历了鞑子屠城的人祸,

当真是困难重重。

如今把那边的救灾重任全交予王铭,

他肩上的担子,可比自己这边重上十倍不止。

两人分开,各自主持一县的救灾工作,这也是之前皇帝批准的安排。

黄侍郎暗自思忖,

轻轻摇了摇头,

随后转身回城,毕竟河山县这边的救灾,同样需要他来主持。

......

紫山县城里,

随着小侯爷派出的士兵,

将山里和官道上的难民截流并引导过来,

县城内的难民数量逐渐增多。

目前,人口总数眼看就要超过五千了。

而不远处的苍云镇,

虽只是个小镇子,人数却快达到一万了。

只因苍云镇的粮草储备比紫山县更为充足,

本着就近安置的原则,许多难民便被安置到了那里,

相较之下,紫山县就显得更为荒凉。

这段日子,

小侯爷每日做得最多的事,

除了安排士兵煮粥救灾,

便是站在县城南城门的城楼上,不住地朝远方张望。

他满心期盼着朝廷的军粮能早日运来,

更盼望着好友~王铭收到他的信后,能赶来助他一臂之力。

这一日,

日头西沉,

小侯爷如往常一样,

带着李山等护卫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着远处苍茫的大地。

本还打算再等一炷香的时辰,就回县衙休息去了。

突然,

远处一个小黑影闯入他的视线。

起初,

他并未太过在意。

可转瞬之间,

那黑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逐渐汇集成一条黑色的粗线。

小侯爷见状,

拼命瞪大双眼,死死盯着前方,

试图从中瞧出些端倪。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小侯爷的呼吸愈发急促起来,他激动地喊道:

“来了,来了!

那是车队,是长长的马车队!”

小侯爷不用细想,

便断定那必定是运来救灾粮的车马。

他猛地一拍城墙,紧接着大声下令:

“来人,备马!”

话音未落,便转身朝着城门楼下飞奔而去。

李山等护卫也瞧见了,前方荒凉官道上那条正在移动的黑线,

他们心里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瞬间兴奋得嗷嗷直叫,

紧跟在小侯爷身后,快步冲下城门楼。

他们从底下护卫手中接过马匹,一跃而上。

在小侯爷的带领下,众人策马扬鞭,

朝着县城城门方向,往前方疾驰而去。,w′u+x?i¢a+n+g′l`i-.,c¢o!m`

马速极快,

没过多久,仅仅半盏茶的工夫,

小侯爷便已赶到那支黑色队伍前方。

看着前方五百步外,骑在马上的年轻男子,

小侯爷忍不住张嘴放声大笑。

“哈哈哈......”

还不等那男子靠近,他便一边用力拍打马屁股,

一边纵马冲上前去,口中高呼:

“王兄,王兄,你终于来了!”

而被称作“王兄”的,

正是王铭。

王铭看到飞奔而来的小侯爷,瞬间精神一振。

这一路日夜兼程、紧赶慢赶,

终于在日暮即将降临之时,赶到了紫山县。

小侯爷既是他的贵人,又是他的好友,

如今在他乡遇见故知,复杂的情绪顿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也赶忙催马快步迎上前去,笑着说道:

“哈哈哈,小侯爷,你可安好?”

两人靠近,

还不等小侯爷回应,王铭便先打起了招呼。

“好,好,好啊!

王兄,见到你我更是好上加好!”

小侯爷满脸笑意,难掩激动之情。

“你不知道呀,王兄。

我这些日子,真是盼星星盼月亮,

天天巴望着你能来。

今天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要是你再晚些时日,这边的百姓可就真要弹尽粮绝了。”

自从小侯爷给王铭送出信的那天起,到如今已过去十多天。

这漫长的等待,让小侯爷心急如焚。

他根本不清楚剩下的粮食还能支撑几日,

那种煎熬的滋味,实在是难以忍受。

这些天,他每日除了忙着安排救灾事宜,

就常常站在城楼上,从天亮一直等到太阳落山。

今天,

原本他已不抱任何希望,毕竟夕阳西下,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

然而此刻,

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他终于等到了心心念念的好友~王铭。

他定睛朝王铭身后看去,

只见是一眼望不到头、延绵近一里长的马车队伍。

马车上高高堆着的,全都是粮草。

很明显,王铭亲自带着赈灾粮来了。

看着这一辆辆满载粮食的马车,小侯爷顿时感到安心无比。

从王铭到来的这一刻起,他觉得救灾再也不是什么难题了。

“哈哈,走走走,快随我进城。”

说着,小侯爷赶忙上前,

一把拉住王铭的胳膊,调转马头,一起往县城走去。

王铭任由小侯爷拉着自己的胳膊,没有丝毫挣扎,

脸上带着笑意,跟着小侯爷一同前行。

他身后的黑锦卫,

以及程家主、程雅等人,

在小侯爷转身的那一刻,便恭敬地向小侯爷行礼问好。

小侯爷也不在意,随意摆摆手,

示意他们平身,然后大家一同朝着紫山县赶去。

在小侯爷眼中,此刻仿佛只剩下王铭一人,

不知情的人,还真会以为他们俩是亲兄弟,

或是多年未见的生死之交。

可对于小侯爷来说,

在他心中,

王铭确实如同生死兄弟一般重要,

而且他坚信王铭是天下间最有才华的人。

只要有王铭在,

他相信紫山县的难民有救了,紫山县的未来也有了希望。

随着马蹄声和马车“吱嘎吱嘎”的声响,

全紫山县的百姓和兵卒都被吸引了过来。

但众人并没有堵在路中间,

而是自觉让出了中间的大道。

终于,他们看到好多好多的马车,

跟在小侯爷和一位年轻帅气的书生身后缓缓而来。

只见那些马车一辆接一辆缓缓驶进城里,

紫山县的所有人都激动得难以自已。

“朝廷救灾的粮食来啦!”

这个消息如同一阵猛烈的龙卷风,

瞬间席卷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奔走相告,难民们相拥而泣,

喜极而泣者有之,

跪地磕头、放声嚎叫者亦有之。

王铭此次没有去查看粥棚之类的安置情况,

他深信以小侯爷的为人和能力,这些都已妥善安置。

他放心地跟着小侯爷走进紫山县县衙。

而他身后的那些马车,

则由小侯爷的护卫李山校尉引领着程家父女,还有其他师兄弟们,

一同将粮食一一搬进新建的粮仓。

由于原来的粮仓无法容纳这么多粮食,

他们便把旁边的仓库、兵器房等全部腾出来用来存放粮食,

到最后,甚至连县衙里面的一些房间也堆满了粮草。

小侯爷快步领着王铭来到县衙后,激动地亲自给王铭倒了一杯茶。

王铭也不客气,二话不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一路奔波,他确实口渴难耐,

连喝了三杯后,才感觉舒畅了许多。

“小侯爷,紫山县目前究竟是什么情况?

你给我详细说说吧。”

王铭开口询问道。

小侯爷此刻心情也终于平复了一些,

见王铭询问,立刻回答道:

“好,我跟你说说,

现在紫山县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屠杀,全城人口不足五千。

这其中,有将近两千人是从周围官道截留下来的逃难难民,

还有一部分是从山里躲避灾祸的灾民被引导过来的。ˉ?′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不然的话,县城里原本的百姓就更少了。

当时收复紫山县的时候,

百姓人口仅有一千余人,这简直就跟屠城没什么两样。”

王铭听着,

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随时都会滴下墨汁来。

关于紫山县受灾的情况,他之前从小侯爷的信中也略有了解,

但亲耳听到如此确切的数字,心中的气愤更是难以抑制。

“可恨的狗鞑子!”

王铭咬牙切齿地骂道。

“是啊,那些狗鞑子太可恨了,

我恨不得生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小侯爷也是满脸怒容。

随着两人的叫骂,

他们对鞑子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

同时又无奈地叹了口气,结果终究无法改变。

“不过好在紫山县终于被我们收复回来了,

而大将军已经领着十万兵马前出边境,

去驱赶在边境盘踞的那些鞑子了。”

小侯爷接着向王铭介绍情况。

“哦,”

王明应了一声,随即问道,

“那现在边境那边的情况究竟怎样?”

“不知道。”

小侯爷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目前还没有收到更详细的军报,

不过以大将军的才能,

我相信边境最后的那些城镇关口,应该很快就能收复回来。

那些在边境的鞑子,估计也不敢在我大华境内过多停留,

他们应该会退到边关之外,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

王铭听后点了点头。

对于十万大军而言,

收复一座小小的县城,以及驱逐达子的小规模战斗,

确实不值得在军报中大肆宣扬。

想必只有当他们与鞑子大军展开真正的大规模对战时,

才会有更详细的军报传来。

王铭随即站起身来,

神情严肃地看向小侯爷,沉声说道:

“小侯爷,这次我来,

带了一千五百多辆马车的粮草。

估计此刻,这些粮草已经在运往仓库的搬运途中了。

这些粮草撑到年底绝对没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咱可不能坐吃山空,得早早谋划。”

小侯爷连忙点头称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之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没有粮草,我什么都施展不开。

如今粮草到位了,我就能放开手脚做事了。

不过具体该如何安排紫山县的发展,

恢复重建、安定民生,

我一个武将,实在没那么多办法,所以才写信请你来帮我。”

“小侯爷,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过在来的时候,我收到陛下钦点,

暂任紫山县县令一职,同时兼任救灾副使。

这些都是我责无旁贷的。”

“哦?竟有此事?

我原本以为你是以私人身份过来帮忙的。

看到你带了一千五百多辆马车的粮草,

我还纳闷你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这规模都快赶上大华首富了。”

“嗨,其中只有一半是我从关州带出来的,

剩下一半,一部分是我在路上用银钱买的粮食,

在安州、京州等地,我一路走一路买。

后来粮草就越来越多了,

还有一部分是各州府百姓捐赠的金钱和粮草。”

“哦,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跟我说说。”

“具体是这样的……”

接着,王铭便把这一路遇到的种种,

包括如何筹集粮草,百姓们如何踊跃捐赠等情况,

详细地向小侯爷讲述了一番。

当王铭讲到他应对信使时说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时,

小侯爷听完,激动得猛地拍案而起,

口中不住地叫绝:

“太好了,太好了!

王兄啊,你真是大才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简直堪比古代圣贤之言呐!

我都没想到你竟如此才华横溢,

哎呀,这还是我原本认识的那个王兄吗?”

王铭赶忙制止小侯爷的夸赞:

“小侯爷莫要如此,莫要如此啊。

我哪敢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

不过是个普通文人罢了。”

小侯爷却坚定地摇头:

“不不不,王兄。

咱们最初相识在龙王节市集上,

那真是一见如故。

后来随着交往渐深,

我对你的人品和才能,那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如今听到你说出这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才发觉我对你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你的才能与天下为公的胸襟,实在令我自惭形秽。”

“哎呀,小侯爷,

你别再这般夸赞我了,

你这样我都不好意思在你面前待着了。”

“不不不,这绝非溢美之词,

这是我发自内心最真诚的感慨,是我心中实实在在的想法。

我相信天下百姓也都会这般认为。

人们常说要‘立言、立行’,

你可谓是真正将二者做到了完美结合。

从你接到我的消息,踏出关州,

一路赶来紫山县的那一刻起,

我想天下再无人能挑出你的不是。

要知道天下百姓千千万万,可真正能做到你这般的,

目前恐怕唯有你一人。

哎,我实在是比不上你啊。”

说着,小侯爷不禁叹了口气。

王铭被弄得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说道:

“小侯爷,小侯爷,千万别这样。

你再这么夸赞我,我可真要走了。”

“哎,别呀!

你来了就得帮我。

你不知道,

自从大将军把我留在紫山县负责安定民生,我心里压力有多大。

打仗冲锋陷阵我从来没怕过,

可如今万千灾民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中,

我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本来我还想着跟着大将军去边境抗击鞑子呢,

可大将军的军令我不敢违抗。

但我有自知之明,

就凭我这点微薄能力,根本没法妥善救助这些灾民。

所以我才厚着脸皮给你写信,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赶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粮食。

你甚至自掏腰包,把所有家产都用在救灾上,

这份心系天下百姓的胸怀,

实在是让天下人,包括我在内,都深感汗颜,

更会让天下人为之赞叹呐。

自此之后,有谁敢说你王县伯半句不是?

你必定会青史留名!”

王铭听后只是摇了摇头,

“说实话,小侯爷,我根本没想那么多。

我只是觉得,

每一条生命都不该草草消逝,

它们都有着同等的价值。

我要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救助哪怕一条生命,

良心上才过得去,

不然的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哎,王兄啊,

我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从今往后,

紫山县这边的事,全由你来定夺,我一定全心全意配合你。

咱俩齐心协力,

把紫山县,还有马上要收复的边境地区都安定下来,

让咱大华的百姓能尽快重建家园。”

“好,小侯爷,你放心。

我既然来了,不把这里安定好,我是绝不会回去的。”

“在此,我可要多谢王兄了。”

小侯爷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冲着王铭深深鞠了一躬。

王铭赶忙起身扶住小侯爷,

急声说道:

“这可使不得呀,小侯爷,

千万别这样,你这般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只不过是来查缺补漏罢了。”

“不不不,咱俩就别再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不管怎样,救助百姓才是咱们的根本任务。”

“对,救助百姓才是头等大事。”

说完,

两人对视着微微一笑,

千言万语尽在这无声胜有声,

仿佛彼此的心意都已通过这一笑,深深印入对方的心房。

“小侯爷,要不你带我在紫山县转转吧。

趁着天还没完全黑,我想亲自走走,

实地了解一下紫山县的具体情况。”

“好,我这就带你去。”

小侯爷说着,便带着王铭来到府院,

两人骑上马,先从城南门出发,

围着县城转了一圈,

各个工坊、居民安置区等地方也都一一走过。

......

当他们逛完一圈回到县衙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衙门两旁高悬着高大的灯笼,

明亮的灯光倾洒而下,将地面照得通亮。

屋内的烛火同样摇曳生辉,把县衙大堂映照得一片通明。

县衙大堂外,

小侯爷手下的校尉们整齐站立,

王铭带来的黑锦卫首领也在门口,

程家主、程雅以及各位师兄弟等人,则站在大堂门口一侧,

安静地等候着小侯爷和王铭归来。

待二人走进大堂,

众校尉、程家主以及黑锦卫首领等也纷纷跟随而入。

王铭和小侯爷分别在左右首位落座,

二人环顾众人,点了点头。

小侯爷摆摆手,示意大家随意找位置坐下,众人连声道谢。

然而,程家主和程雅他们却没敢坐,

他们虽在林园那边有个主管之类的职务,

但根本未入品级,算不上真正的官员,最多只能称作吏。

在小侯爷面前,他们实在不敢有丝毫造次。

王铭却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见小侯爷已示意大家就座,

便对着程家主和程雅点头说道:

“你们都坐吧,咱们这儿不讲究那么多,

一会儿还要商议事情,都找地方坐下。”

程家主、程雅以及黑锦卫首领这才点头称是,

小心翼翼地找了椅子,只敢坐一半。

待所有人都坐好后,小侯爷端起茶杯,

轻抿一口,先是看了王铭一眼,

又将目光扫向其他人,这才放下茶杯,

开口说道:

“从现在开始,紫山县所有事务的安排,

主事之人全部交由王县伯担任。

包括我在内,都要听从他的命令。

他如今是皇帝亲批的紫山县代县令,

同时又是此次救灾队伍的副使。

我们必须服从他的指挥,

任何事情不得反对。

都听明白了吗?”

李山以及另外几个校尉立刻大声起立,

抱拳行礼,齐声回应:

“是!明白,末将遵命!”

他们这突如其来的举动,

惊得程家主和程雅等人赶忙也站起身来,

抱拳躬身,不迭答道:

“是是,小的遵命。”

王铭见状,直接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不用站着,都坐下,咱们坐下说......”

小侯爷“啪”地一声,

把令牌拍在桌上,嗓门一亮:

“都听好了!

现在由王县伯发令,谁都不许走神!”

话音刚落,堂下众人齐刷刷抱拳喊道:

“是!”

所有人的眼睛,瞬间朝主位边上的王铭望去。

正端着茶碗准备喝的王铭,

差点被这突如其来的安排呛到。

心里直嘀咕,

这位小侯爷做事也太干脆了,连个铺垫都没有。

他轻咳了两声缓了缓,

把茶碗往梨木桌上一放,

站起身朝众人团团一拱手:

“小侯爷和各位兄弟瞧得起我,这事儿我就不推辞了。

紫山县往后怎么安顿,还得靠大家帮衬!”

说着深深一鞠躬。

众人慌忙起身回礼,

“不敢当”的声音此起彼伏。

王铭坐回椅子,先看向左手边座椅上的程家主。

这位程叔,也是一个镖局的当家人,

别看长得五大三粗,做事却是个细致人。

王铭开口问道:

“程叔,这次运来的粮草、车马都安置妥当了吗?”

程家主“嚯”地站起来,

抱拳回道:

“回县伯大人!

所有粮食都已入库了。

县里粮仓全塞满后,多亏几位校尉帮忙,

把冰窖、武库还有县衙厢房都腾出来当临时粮囤,

最后十车糙米也码得整整齐齐!”

他说话时,

边上几个校尉也跟着拱手,腰间佩刀撞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王铭点点头,

没纠正程家主突然改口的官称。

他心里明白,平日里叔侄间随便叫,

可当着这么多人,老叔这是守规矩呢。

等程家主坐下,王铭又看向下面站着的五名校尉,

目光扫过桌子上面泛着冷光的玄铁令牌:

“明日天一亮,

各城门口就支起粥棚。

几位将军辛苦些,

按户籍册给每家每人发二十斤糙米救急。

剩下的粮食全锁库房,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动。

粥棚先开三天,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逃荒来的,都能来喝口热乎的!”

校尉们齐刷刷按住剑柄行礼,铁甲在烛光下闪着寒光。

王铭接着说道:

“在发放米粮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登记,

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领到应得的份额,

绝不能出现遗漏或者冒领的情况。

各位将军要维持好秩序,不可制造慌乱。

这三日的粥,也要保证质量,

让百姓们能吃得饱、吃得安心。”

几个校尉抱拳齐声回应:

“大人放心,末将等定当全力办妥此事!”

王铭微微颔首,又看向黑锦卫首领,

神色郑重地说道:

“黑锦卫~马首领,

在这赈灾期间,县城的治安至关重要。

你带领手下兄弟,加强巡逻,

若有趁火打劫、扰乱治安的,

不管是谁,一律严惩。

务必保障紫山县的安稳,

让百姓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救助。”

黑锦卫马首领目光坚毅,抱拳行礼道:

“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王铭随后将视线转向程雅和她的师兄们,

温和说道:

“程雅、各位师兄弟们,

你们对人情世故比较熟悉。

接下来,我想让你们去各个安置点走访走访,

听听百姓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把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我。”

程雅等人连忙起身,恭敬回应:

“是,我们明白,定会尽快去办。”

王铭再次环顾大堂内众人,语重心长地说:

“紫山县如今面临诸多困难,

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共克时艰。

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紫山县的百姓,

为了这片土地早日恢复生机。

希望大家都能恪尽职守,为重建紫山县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侯爷在一旁点头赞同,大声说道:

“王县伯说得对!

咱们齐心协力,紫山县必定能浴火重生。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按王县伯的吩咐好好干!”

众人齐声高呼:

“是!”

声音响彻大堂,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仿佛在向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宣告,

他们将全力以赴,开启紫山县新的篇章。

烛光摇曳,

映照在每一位年轻又严肃的脸庞上!

热血,真实,夺目,

堪比日月之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