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彦出了县衙以后,就在杨平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城外,和黄家嫡系子弟黄赞汇合。·y,p/x?s+w\.,n\e_t~
黄承彦向他细细交代了诸多事宜后,让黄赞随大部队渡过汉江,到家中告知夫人蔡氏:黄家已经安然度过危机,自己将去江夏郡一趟,毋须挂念。
和黄赞告别后,黄承彦就来到了樊城东南方向的临时水军营寨。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队队甲胄齐全、刀兵锋锐的护民军步兵正在登船,向南渡过汉江。
他抬眼望去,整个江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运兵的战船。
黄承彦不禁在心中感慨:“杨都督果然是诚实人,不屑于夸大兵力来吓唬人,说是三万精锐南下前去攻打南郡,就不带一点夸张的。”
这两天,黄承彦当然知道襄阳城是怎么破的——那种超出了他认知范围内的武器,可以轻松地破开城门。
他想到:即便是荆州城墙再坚固,但是城门被攻破了,凭借杨都督手下这如狼似虎的战兵,承平已久的南郡郡兵,如何能抵挡得住?!
看来,自己得赶紧劝说黄祖、黄忠……
不等他思虑完,得到通知的江波,就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营寨前面,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黄承彦后,问道:
“尔就是都督所说的黄家家主?让本都统明日带你一同东进。去劝降江夏郡太守黄祖。”
江波在打量黄承彦,黄承彦同样也在打量江波——这个率部全歼了他小舅子蔡瑁,所率的荆州水师主力的汉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只是那眼中对自己的敌意毫不掩饰。
于是,黄承彦行礼说道:“正是在下,不知将军是?”
江波此时耍了个心机,咧嘴一笑,大大咧咧地说道:“某正是护民军水军都统。
依某之见,根本用不着带你前去劝降黄祖。
某麾下水兵精锐非常,以三万精锐打黄祖那不到两万之兵,简直轻而易举。
要你前去劝降,麾下儿郎们如何立功授勋,分得更多田地?!”
说完,也不顾黄承彦那难堪的面色,直接对身边的亲兵说道:“军营重地,不得让外人乱逛。
你等且带他到个营帐休息,明日随我等出征便可。若其敢在营内乱跑,直接斩杀。”
说完,江波扭头就走。
黄承彦心中不忿,但面上却不显,只是暗暗感叹了一句:“真骄兵悍将也!”
同时,对自己去劝降黄祖更多了一丝急迫——正如刚刚那个不耐烦的将军所说,杨平手下的军功制,那是标标准准仿制当年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军。
杨平的护民军士兵,无不是闻战而喜,渴望着拿敌人的人头去换取军功,最终换得土地。
这么一支虎狼之师,确实有可能干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事情。(黄承彦急迫了,江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就这样,黄承彦在江波的水军营寨里忐忑地待了一夜。
第二天,五月十八,天还未亮之时,水军营寨里就传来了动静。
黄承彦急忙出帐来看,只见一队队水兵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营帐。
天蒙蒙放亮之时,一队队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前去就餐。
餐后,直接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向江岸边集结。
在江岸旁,一艘艘挂着红灯笼的怪异战船,已经靠着岸边搭下了舷梯。
水兵们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以五十人一队开始陆续登船。
整个过程,除了军官们的呼喝,所有水兵皆是默默无语,只是排着队列前进。
看到这一幕,黄承彦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何等精锐!”
没看多久,就见昨日那个跋扈的将军江波。又带着几名亲卫过来,直接对黄承彦说道:
“那个黄家家主,你立刻同都督的亲兵,坐到最前的先锋船上去,随我军的先锋团为大军开路,向江夏而去。
某警告你一句:都督的命令,本将军遵守了。若是你没能在本都督的大军,到达江夏之前劝降黄祖。
待本将军大军到时,即刻展开攻城,你黄家的王图霸业就此结束!”
说完,江波直接带着亲卫就走。
两名杨平的亲兵,以及江波留下的四名亲卫,带着黄承彦来到了最前端的一艘蜈蚣船上。
这艘船在黄成岩看来是足够大的,就是太矮了,甲板离水面只有六、七尺的距离。\x\i-a.o?s\h-u?o!h-u!a·n?g¢.^c?o′m,
他心中还在嘀咕:“不知道在这宽阔低矮的战船,能不能经受得住汉江这波涛汹涌的考验?”
黄承彦刚刚进到船舱,就听到后面传来出发的号角声。
这艘船上的水兵,拿着号角回应了两声,岸上的后勤兵便解开了缆绳。
这艘宽大、怪异的战船,就开始缓缓地顺着水流向江心而去。
坐在船舱的黄承彦,能够看到在船身正中间蹬着水轮的水兵。
对于机械类很有研究的黄承彦,瞬间眼睛就直了,开始研究这种不需要帆桨、仅靠蹬水轮就能前进的战船。
船舱内的水兵也没有搭理他,毕竟,你就是能看出个花来又能怎样?!没有大量的钢铁,你也造不出来这蜈蚣战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船缓缓到达汉江中心的航道后,开始顺着每小时二十多里的江水流速,劈波斩浪,迎着朝阳而去。
黄承彦发现自己坐的这艘船,速度快得惊人,顺水而下的情况下,足足能做到每小时三十里的速度。
而且,船舱内蹬水轮的士兵还十分轻松,根本就未尽全力。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坐下的这条船全速前进,一个小时跑上四十里不是问题,一个白天便能够前进五多百里。
黄承彦立马被这惊人的速度,吓得头皮发麻。
也确如黄承彦所想,即便是水兵们未尽全力,到天黑时,一个白天十四个小时,他坐下的这艘双壳体蜈蚣船,也已经前进了四百余里,
开始在汉江的东岸,选一处平缓的水湾缓缓靠岸。
两刻钟后,后边的一百多艘蜈蚣船,便浩浩荡荡地开始在这里靠岸。
今夜仍是皓月当空,明月照大江。
只见那位水军都统江波的一位亲兵,来到黄承彦所在的船上,传达命令:
“都统有令,先锋团今晚不用停歇,直接带着那位黄家家主向南而去,将其送到西陵城内(今汉口附近,以后直接称汉口,方便阅读)。
明日白天,他有四个时辰的时间劝降黄祖。
明日傍晚,我水军大部队便可抵达汉口。
届时,若城头无白旗飘扬,我军立即展开攻击。”
说完,江波亲卫对着船长敬了个军礼,就下船上岸去了。
黄承彦坐的这艘船,正是水军第一师近卫第一旅第一团。原来的团长是姚西,现在的团长是高翔。当初也曾护送杨平顺着淮河东进。
得到命令后,高翔低头对船舱内的黄承彦说道:“黄家主且坐稳当了,我等要开船了。”
说完,便命令舱外的水兵,将一个红灯笼高高地挂到了旗杆上。
随后,旁边的三艘蜈蚣船同时挂起了红灯笼。
在看到营地桅杆上飘起一个红灯后,四艘船开始解下缆绳,在月光的照耀下缓缓向江心而去。
一夜的行进,让黄成岩再次见识了这支水军的精锐。
只见水兵们不时反蹬着水轮,控制着船速,以极为平稳的速度,在明月照耀的汉江之上缓缓前行。
到天亮之时,迎着晨曦,黄承彦看到了前方的汉口城。
汉口城西边的水军营寨里,看到江面上过来的这四艘造型怪异的战船,派出了几艘快船前来拦截。
高翔命令船上挂起白旗,将黄承彦带了出来。
见来船挂起白旗,那就是没有敌意。前来巡查的荆州校尉,命令自己的快船缓缓靠近。
待两船靠近十步之内,黄承彦拱手说道:“在下南阳黄家之主黄承彦,劳烦位校尉带吾前去汉口城,去见黄祖将军,吾有要事相商。”
关于刘表兵败身亡、南阳郡已经被太平民团所占,三、四天的时间,早有从樊城逃过来的商旅予以言说。
这名校尉觉得:这位黄家家主可能是带领家人来找族人庇护。
于是命令手下将快船靠近蜈蚣船,将黄承彦接上小船。
黄承彦对着高翔行了一礼,说道:“感谢高校尉一路相送。”
高翔淡淡地回了个军礼,说道:“黄家主,你时间不多,且请快些。”
那荆州校尉不知是何意,但是黄承彦却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答话,示意校尉赶紧带自己进城。_第′一·墈\书?旺. ·首+发^
汉口城内的黄祖,此时早已起床。
不是黄祖跟杨平一样有早起的习惯,而是他被北方快马而来的军报给惊醒了。
原来是诸葛亮、黄正等人,在五月十六日清晨,便收到了杨平让他们出兵南下的命令。
早已经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第六师,旋即从武胜关开始南下,第二天上午,便攻下了挡在前边的麻城县。
此时,黄祖接到的急报,就是麻城县逃出来的校尉在向其禀报。
只见这名极其疲惫的校尉,惊恐的对着黄祖说道:“将军,北边这些护民军会妖法!
属下五百之兵守着坚城,即便敌方有六千人,属下也自信能守上五、七日,等待将军来援。
谁知,敌军到城下以后,只听一声雷响,城门便莫名其妙地开了。
属下只能快马来报与将军知晓……”
主座上的黄祖,是一个十分魁梧的中年将军。
听完这名校尉言说麻城丢失,心下一急就想发作。
但此时,却有匆匆而来的亲兵,向其耳边轻语:“家主来了,在前堂,言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见将军。”
正在气头上黄祖一听黄承彦来了,也不敢怠慢,交待那麻城的校尉在此稍候,自己急忙来到镇守衙门前堂,
却见温文尔雅的黄承彦,已经在大堂里等候了。
黄祖赶紧行礼:“见过家主,为何至此?”
虽然在船上颠簸了一天一夜,但此时的黄承彦仍是精神奕奕,笑着说道:“吾此来,一为我黄家存亡而来。
二为承烈(给黄祖杜撰个字)之王图霸业而来。”
黄祖听到黄承彦这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豪言,面色一变,问道:“家主,这却又是何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承彦面色不变,看着黄祖。
黄祖反应过来,对着旁边的亲兵挥挥手说道:“全部退出堂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大堂。”
几名亲兵躬身走了出去。
两人落座。黄承彦这才面色肃然地问道:“承烈,若有不亚于豫州、兖州、徐州、冀州四州之地,许你为统领;
又有不下于南阳郡肥沃之地,许你建国称王,你当如何?”
黄祖一听,下意识问道:“家主莫非在开玩笑?”
黄承彦反问道:“承烈,汝何时与你玩笑过?”
黄祖也反应过来了,自己家的家主一直都是极其沉稳的,从来没有给自己说过妄语。
稍作思考,黄祖便面色大变,质问道:“家主,此乃妖人杨平蛊惑人心之言,家主怎能相信?”
黄祖驻守在江夏,距离北边杨平的汝南郡并不算远,当然有逃荒而来的地主豪强言说:杨平“胜者为九州之主,败者开拓八荒”的豪言。
在两天前,黄祖嗤之以鼻。
但随着从樊城逃过来的商旅言说,护民军已攻占了南阳郡,覆灭了荆州水军,直接攻占了军事重镇襄阳,杀死了刘表。
而刘表部署在南阳郡的三万五千多大军,全军覆没。
至此,黄祖一方面震惊于杨平的护民军实力,一方面开始加强战备。
但他却从未想过,带着部众按杨平所说的到九州之外去开荒。毕竟,黄祖自信:自己手下有近两万兵马,依城而守,特别是汛期将到,以天时、地利守住江夏郡应该不是问题。
听黄承彦所说,黄祖估计,自己的家主已经向杨平投诚了,此次前来乃是做说客。
黄祖是个耿直、暴躁而又忠心的将军。刘表到荆州以后,一直对他不薄,故而,反应过来后,也没有给黄承彦好脸色。
见黄祖变了面色,说话也极为不客气,黄承彦仍是面色不变,开口说道:“承烈应该也知,
我黄家的商队一直来往于荆州与南中地区(今云南南部)。
管事有言:南中大族雍闾、李辉等家族,皆有商队向西抵达身毒(即印度),
言说身毒之地皆是平坦林地,中有大河阻隔。
前日,本家主在樊城见到了这方天地的舆图。
南中之地,位于身毒东部,山川河流与杨都督所画之天地舆图别无二致。
也就是说,这天下确实大的让你无法想象。
我刚刚所说的,类似于中原四周之地的肥沃之土,正是与南中相连的南部与西部之地。
在怒江以西,恒河以东,杨都督将其设为云南都护府,由承烈担任第一任云南都护府都督。
另外,在恒河东岸出海口,杨都督给黄家划定了方圆五百里的肥沃之地,许黄家建立宗庙,并直接言说道:
‘承烈若率部归降,此地由你称王建国。’
此非是空中楼阁,亦非是戏言。”
黄承彦说完,黄祖用他那正常水平的智商进行思考。
想了半天,黄祖站起身来,不屑地说道:“家主,你这是魔怔了吗?
那杨平许诺我等之地,尚在南中之西,距此不下五千里。
即便杨平许诺之地确实肥沃,然我等拖家带口,一路抵达所谓的恒河东岸,家中子弟能剩余几人?
另外,我等在荆州之地活得好好的,为何要向其投诚,再如丧家之犬一般离开大汉境内,前去开荒?”
黄承彦一听,心想:这黄祖还是自持手中有兵,认为自己能和杨平对一对。于是开言问道:“承烈,江夏如今可用之兵几何?”
政治上,黄祖是迟钝的;军事上,黄祖却是敏感的。开口说道:“江夏目前有兵将两万。”
但只说了一句,就让黄承彦给瞪了一眼,说道:“承烈与我说实数。”
黄承彦可是知道,荆州各部都有吃空饷的习惯,无非是黄祖所部要稍微轻一些,毕竟要防备东部孙策等人,而黄祖治军也算严谨。
听了黄承彦的话,黄祖这才面色阴沉地说道:“某预计,江夏郡约有实额兵员一万八千余人。
其中,东南方向的大治县乃产铜的重地,驻扎千余水军,四千多步兵,既为防守铜矿,也为警戒江东。
其他各关防要县,总计驻扎有三、四千兵力。
此时的汉口城内,有步兵五千,江边水寨另有水军四千余。”
黄承彦听了,就将杨平进攻江夏郡的兵力告诉黄祖:“目前,在你北方是一万余精锐步兵,出武胜关南下,以杨都督预计,他们将在三天后兵临汉口。
而从襄樊地区顺汉江而下的水军部队先锋八千人,预计今日下午便可抵达汉口。
随后,还有一万水军与六千精锐步兵,将在五天内抵达,共计三万多精锐。
承烈,你手下那四千水军与蔡瑁手下水军相比如何?”
黄祖回答道:“自是不如。”
黄承彦又问道:“承烈,你手下步兵与文聘、吕公手下之步卒相比,如何?”
虽然很不服气,但是黄祖仍然回答:“自是不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承彦又问道:“汉口城防之坚固,与襄阳城比如何?”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黄祖回答道:“襄阳乃荆州重镇,城高池固,汉口如何能比?”
黄承彦这才总结地说道:“护民军有一种攻城利器,使用时如惊雷炸响,声响过后,城门即刻碎裂。
护民军步兵人人着甲,还是铁甲!水军士兵亦是精锐异常。”
说着,黄承彦就将这一天一夜的水上行程,告诉了黄祖,最后说的:“护民军之精锐,非天下任何一个诸侯可以相抗衡也。
承烈当有决断。”
黄祖听了要面对的敌人,倒是收起了轻慢之心,但仍不服气,说道:“家主,若我等退往大江南岸的夏口(今武昌),沿大江而守。
此时季节,立马就是汛期。我观那杨平小儿所作所为,乃我等世家大族之公敌。
前几日,荆州别驾伊籍从我这里出发,向东而去,说是去游说孙策、袁术、刘备、曹操等人,一同来剿灭妖人杨平。
家主,只要我等守住大江,等待北方诸侯汇聚,妖人杨平定然会如当年黄巾妖孽一样,被消灭掉。”
黄承彦一听,走到黄祖面前,苦笑地说道:“承烈,晚了。”
黄祖下意识地问道:“家主,如何晚了?”
黄承彦在堂中踱步,声音徐徐传来:“承烈,我也是参加了前日杨都督的会议后,
又经过这一日一夜的汉江漂流,串联各部天下局势得出的结论:
若想剿灭杨都督的太平民团,最佳时机在三月底。
在三月初之前,杨平没有地盘,即便与曹操在颍川郡大战取得大胜。天下诸侯也以为:这只不过是一支新崛起的一路诸侯。
然杨平三月初南下汝南郡以后,以雷霆手段占据汝南郡,便开始分田编户,打击地主豪强,世家大族,已有世家公敌之姿了。
然而,此时杨平只占一郡之地,且杨平比较低调,我等世家大族对其所作所为皆不以为然。
却未曾想到,杨平发展如此之快,只在月余时间,就整合汝南郡各部黄巾军,与百姓分田编户以后,便能组建数万精兵。
承烈,这可是数万有田、有恒产的良家子!数万死士也!
3月底,杨都督在汝河与袁术对峙时,若荆州刘表能尽起荆州之兵,与袁术东西夹击杨平,此时,有五成获胜之机。
在杨平于上个月十九日击败袁术以后,若刘表能反应过来,将所有主力集结于汉江南岸,在传檄天下,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剿灭杨平。此时,有三成获胜的可能。
现如今,杨平已经以精锐之师攻占南阳郡,手下带甲之兵不下十五万。
而其在汝南郡的根基已成,我等的奴仆、佃户皆愿为杨平治下之民,而分得土地。
我预计,南阳郡仅需半个月,杨平便能理顺。
现如今的天下诸侯在干什么?
徐州之地,为杨平计谋所谋,刘备先是出兵兖州与曹操对战,
随后袁术出兵偷袭徐州,
此刻,刘备正与袁术争夺徐州。
而曹操因与刘备大战也是元气大伤,而且,曹操还在暗戳戳的准备趁刘备、袁术杀个两败俱伤时,再去捡些便宜。
此时的中原地区,除了杨平的岳父温侯吕布,哪还有诸侯有力量,能在短时间内南下。
正如承烈所言,大江之上,即刻便为汛期,江东之兵,又如何能够跨江来援?”
黄承彦从军事角度、以及全盘的战略角度告诉黄祖:以战斗力而言,你打不过护民军的水军和步兵,而且,他们很快就到江夏了。
在全盘范围来看,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诸侯能够南下前来救援你了。
听闻黄承彦的分析,黄祖心中大惊,缓缓地坐回位置,默默地思考着。
好一会儿,才开口问坐回去的黄承彦:“家主,即便如此,我等也不用背井离乡,去开拓所谓的蛮荒吧。”
黄承彦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人为刀组,我为鱼肉!
黄家嫡脉尽在南阳郡,此时正在太平民团杨都督刀锋之下!
若我等不从,甚至无需杨都督起刀兵,只需鼓动我等家中奴仆、佃户,我黄家嫡脉子弟,将全部死无葬身之地!
杨都督让我等待嫡脉子弟,领忠仆、门客前去开拓八荒,已是让我等体面的退场!
之所以让我来劝降承烈者,乃是杨都督悲天悯人,不愿大汉男儿自相残杀!”
看着震惊到极致的黄祖,黄承彦又将这两日,那位水师都统江波的态度给说了一遍,最后说到:
“太平民团、护民军军功制度,完全仿照大秦的军功制,甚至还有所改进。
护民军麾下士卒,各个闻战而喜。看你我之辈的脑袋,那就不是脑袋,而是明晃晃的功勋、田地!
如此虎狼之师,若承烈不早做准备,那江波都统只需来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不仅承烈难逃死路,我等在南阳郡的家人嫡系,亦无活口。从此,大汉黄家,就此消散!”
黄祖已经被惊到说不出话了。
黄承彦又厉声说道:“承烈,刘表为荆州之主,乃是我等世家大族鼎力相助之因。
所以命你为江夏太守者,非是刘表之功,乃是我等家族之功也。
我等世家不欠刘表分毫!”
黄承彦意思很明确了,你这江夏太守,是靠咱家族的实力得来的,不是刘表给你的。
现在刘表死了,你总不能为了那份名声,把家族置于险地吧。
经过黄承彦多重打击,黄祖是彻底没了傲气的心气,起身向黄承彦行礼:
“家主,我等该如何行事,全凭家主作主!”
黄承彦这才拉着黄祖坐下,仔仔细细地,将前天樊城县衙内,杨平开的开疆拓土大会与黄祖说了一遍。
虽然是由黄承彦转述,但黄祖仍然可以想到,当时大会后场那种激烈、昂扬的气氛。
特别是在听到:杨平竟然许诺黄家将有他黄祖和黄忠各建一国称王,
黄祖瞬间就把死去的刘表甩到了九霄云外——
相比于跟刘表陪葬,还是带着家中嫡系、部曲,前去大汉之外建国称王,来的比较实在
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