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振聋发聩般的八个大字,赫然的出现在宛如镜面一般的系统面板上。)我,的!+*书±£城?§1 ?首_发a
萧临月呼吸一滞。
双眼当中浮现出的并不是愤怒,而是一股疑惑和不理解之色。
造反。
这种事在大魏朝并不少见。
立国二百多年以来,造反的次数平均算一下的话,约莫一年半就得爆发一次造反。
要是遇上了灾荒年景,各州县造反起义的更是不可胜数。
所以萧临月并不感到惊讶。
只是她想不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明明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在和契丹与突厥的战争中大魏取胜了,燕云十六州也即将夺回来了。
这明明预兆着大魏即将中兴。
可为什么,这帮人要在这种时候造反?
萧临月眼中满是浓浓的疑惑,黛眉微蹙,继续紧盯着系统画面,看向了下一段字迹。
【昌明五年,二月。】
【幽州及其附属各县,被反贼大军尽数占据,河北三司官员向你求援,你火速下旨,让河北都指挥使司调集河北卫所兵马,迅速镇压叛乱!】
看到这里。
萧临月稍微松了口气。
大魏在地方实行省—州—县三级行政体系,各省设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这三司衙门,负责一省之地的行政、司法和军事。,?优[?品?小?说×?.网3+, ?首?_*发$
“小小反贼,还敢直接称王建制?”
“我大魏天兵一到,尔等捣鼓出来的什么大楚,立刻就要给朕覆灭!”
萧临月冷哼一声。
【河北卫所迅速响应。】
【在集合五万大军过后,便朝着盘踞于幽州等地的反贼扑去,然而三日后,两军相遇,五万河北卫所兵马被叛军一举击溃,并追杀百里,几乎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
摄人心魄的四个大字,摆在了萧临月的面前!
堂堂河北五万卫所兵马,竟然不是一合之敌,不过一战便尽数覆灭了……!
萧临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登基以来,虽然她也察觉到了地方卫所兵马的不堪大用,但也不至于败坏到连一伙反贼都平定不了的地步吧?
“河北都指挥使无能,丧权辱国,简直罪该万死!”
萧临月被气得脸色发青。
双手紧紧的攥起来,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神色。
但萧临月并不是非常慌乱。
毕竟卫所兵马战力不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大魏真正意义上的强兵,乃是北境与南境加起来的十三大边镇的边军。
边军长时间与契丹和突厥等异族厮杀,战斗力极强,萧临月很自信,只要边军加入战场,那么叛乱一定会迅速平定!
【昌明五年,四月。+1¢5/9.t_x?t\.*c-o·m*】
【眼见河北都司无法平定叛乱,你将临阵脱逃的河北都指挥使抓回汴梁当众斩首,随后大手一挥,调集辽东镇、宣府镇等地边军南下,准备平叛。】
【昌明五年,五月,边军南下开始平叛,半个月内就将大败叛军三次,一时间朝野内外士气高涨,边军将领还夸下海口,声称三个月内彻底平定叛乱。】
看到这里。
萧临月悬着的心终于算是放下了。
“果然。”
“叛军说到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各地卫所两百多年下来已经彻底烂透了,所以打不过叛军,但边军却并非如此…哼,朕倒是要看看,那自封为楚王的叛军首领,会不会伏地祈降!”
萧临月眉头渐渐舒展开。
眼神玩味,似乎很想看见反贼头子跪在自己面前,恳请自己饶他一命的景象。
然而……
【昌明五年,五月末,就当边军准备彻底围剿叛军时,河北幽州有人起兵响应,为首之人聚众数万后,自号为:“天公将军”!】
【幽州叛军的出现,打乱了之前的作战部署。】
【辽东等镇边军一时间陷入腹背受敌之态,你察觉到不妥,于是连忙下令让边军后撤,同时还急调大同、太原二镇边军驰援。】
【可你的命令,终究慢了一步。】
【昌明五年,六月,两股叛军南北夹击,斩断了边军的后勤补给线,将边军围困于冀州,并决堤放水,引水倒灌冀州,城内瞬间大乱。】
水灾!
又是水灾!
萧临月刚刚舒缓的心情顿时又被提了起来。
看着在洪水倒灌下,城墙出现倒塌的冀州城,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昌明五年,七月。】
【经过半个月的鏖战,辽东与河北的边军,终于等到了河东边军的支援。】
【两支边军内外配合,迅速打开了冀州的包围圈,并在冀州大地上与叛军准备一决雌雄。】
看到此处。
萧临月不知不觉间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希望这一次,不要再出纰漏了……”
萧临月低声喃喃。
可天意难测,不过数日之后,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昌明五年,八月。】
【河东边军调去平叛后,河东朔州府有人聚众造反,攻城掠地,袭扰河东边军后方因其威震为人忠义,被尊称为“高王”!】
三路叛军!
萧临月脸色难看至极。
从昌明四年年末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现了整整三波不一样的叛军了,而且新一路叛军出现的时机,往往都是千钧一发之际!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三路叛军,实际上早就暗中有所串联了!
【河东后方不稳,河东边军闻讯之后,军心瞬间大溃,叛军趁机发动总攻,大战持续了一天一夜,河东边军被打残,残部西逃,而河北、辽东边军,则几乎全军覆没,残部就地投降。】
投降!
萧临月万万没想到。
最后伏地投降的,压根就不是什么反贼头子,而是自己委以重任的边军!
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事情是打到现在,大魏的河东、河北、辽东边军几乎都被打残打废了,可三路反贼的势力却越来越大!
【昌明五年,秋冬。】
【三路叛军于河北幽州会师,并占据了辽东、河北、河东三地大部分领土,大魏王朝隐隐之中,已然出现亡国之兆。】
【昌明六年,正月。】
【你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火速抽调泸州镇、襄樊镇与汉中镇三地边军北上,除此之外,你还调集和陕西、河西的各地边军,试图集结南北边军合兵一处,尽全力扑灭各路反贼。】
【计划很完美,只可惜第一步就出问题了。】
【昌明六年,三月,陕西爆发起义,造反的百姓冲入各地县衙与富户家中,活活打死一众官绅地主,为首之人登高一呼,自号“闯王”,响应者一时间不下十万之中!】
【时有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