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庄。_j!i′n*g·w,u′x·s+w~.¨c_o,m*
火场全部清理出来,小刘在工作的时候不仅认真而且也很专业。高非明欣赏这样的人:生活中随性而为,工作中却严谨专业,正如皮德,个人生活游戏人间,工作态度一丝不苟,这种分离在重视道德建设而忽视个人主义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然而,高非明认为,道德与思想建设无必然关联,道德纯属个人选择,不受法律和规范束缚,个人行为只要自洽,未必影响事业或职业发展。一码是一码是高非明就事论事的原则。
档案找出来一些,都已面目全非。特别是早年的纸张也薄脆,又是手写的,遇水之后,更是模糊得成了糨糊。当然,林寡妇家的档案是找寻不到,即便不着火,也许早就随着岁月的烟尘被遗弃。只是火着的实在蹊跷,早不着晚不着,偏偏在他来调查林寡妇家背景的时候,对于一个正被困在复杂案件中的警察,疑问不死不生。
高非明看了眼手表,已快中午,在室外的水池洗了把手,对小刘说:火灾原因的深入调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火灾调查报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因此,必须邀请分局防火科的专家参与,以便尽快明确火灾原因,这一点对于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后续的法律诉讼和责任追究都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高非明走了几步,又想起了什么,回头对小刘叮嘱:我来的目的,最好不要对其他无关的人讲。
小刘郑重地点头。
鲁大地是一个喜欢接近各界朋友的人,而警察,更是他朋友圈中的黄金部分。日益复杂的商业竞争和开发环境中,种种压力和势力往往能将优质企业和项目排挤或摧毁,尤其是建筑领域,直白地说,难以保持清白。这种社会问题,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西方国家的建筑市场,某种程度上完全是被黑社会垄断。因此,他的商业哲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接点就是,更多地结交警界的人,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兴味,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所以鲁大地对于高非明的介入很高兴,早早就在龙泉山庄的门前等候。路路和沙器到不以为然,只是出于礼貌,才出来一起等。张沂却总是觉得心里有一丝毫无瓜葛的牵绊,是因为她的那次喝多酒,还是其他的什么,她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高非明影响了她的情绪,这和她与沙器在一起完全不同,她对沙器的好感或更暧昧的情感,是一种没有羁绊,没有负担的正常的男女交往,哪怕是他们完全是为了性而亲密无间,那依然不会影响她对生活和对自己的原有状态。*5*k?a_n+s¨h¢u~.^c?o^m~可是,高非明只是和她有过几面之缘,一次接触,她竟然被从高非明身上缓慢渗出的磁场所左右了,至少是使她有了别样的拘束。这不是张沂喜欢的,她从来也没有想过或遇到过在哪个男人面前如此地拘束。
可是,只要见到了高非明,张沂的思维就一定会被高非明所左右,以至于情绪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仿佛她是高非明的一部分,是高非明的私有财产,你可以不予承认,但是,只要高非明张口索取,她会连个不字也不说地跟着人走,这倒不是说张沂爱上了高非明,那还不至于,毕竟他们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可是,在内心里被一个人神秘地左右,并为他的气质所征服,张沂是相信的。尽管高非明在某些方面一点也不突出,和一个平常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非得要和一些男人相比,也许高非明还无法比拟,包括和沙器。
然而,她却像被无形的锁链拴住了一般,无法挣脱高非明那略带命令口吻的束缚,每一次对话都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为此,张沂非常苦恼,也很烦躁,想抛开高非明却又无力拒绝高非明。
我们又没有什么求他的,为什么要像迎接大人物一般,在这么大的太阳下等他。张沂嘟哝着。
也是。路路举个硕大的倭瓜叶在头顶,我可不太喜欢和警察打交道,看谁都不是好人,其实不是好人的就是他们。
那你可偏激了。沙器认真地回应,衡量人格岂能仅凭社会功效?我与高非明数次交往,深感他不仅是个好警察,而且……
我觉得他挺深沉,脑袋不一般。鲁大地接话。
张沂突然声音很高地问沙器,而且什么?
沙器微微笑了,大地不是说了吗,不一般。
张沂慵懒地转过头,心中暗自思量,沙器此人精明且深藏不露。诚然,他优秀无比,但过于高远,难免曲高和寡。尤其在感情上,那份冷静理智,似乎少了份不顾一切的激情,略显乏味。张沂正想着,看见高非明从通往龙泉山庄的坡路下往上走。上坡路上,他步伐坚定,宛如军人,双臂摆动有力,韵律十足。身体微倾,头颅高昂,即便遇见鲁大地等人,亦不改其姿。直至临近,方加快脚步,礼貌趋前。
对不起,让各位在太阳下相迎。高非明逐个握手。
我们也是闷得慌,出来透透空气。张沂奇怪地用了揶揄的口气。
是,这里的空气好啊,在屋子里就糟蹋了。高非明笑地看着张沂说。?s.y!w′x¢s¨.!c!o+m-
寒暄几句,便进了餐厅。龙经理指挥着上菜,一听来人是市公安局重案组组长,态度立刻变得谦恭,尤其是见鲁大地等人对高非明如此重视,更觉自己今日是遇到了贵人。
酒菜十分丰富,不仅有地道的本地特色,更有在冰城市也不落伍的生猛海鲜,看来鲁大地是真的认了真,五粮液酒,一备就是4瓶,高非明看了,知道恶战是在所难免,因此也就放下了包袱,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喝之,因此,高非明一坐下,也就不再有什么负担,何况高非明是军人出身,以胆量或酒量喝酒,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鲁大地和龙经理挨着高非明,沙器和路路挨着龙经理和鲁大地,只有张沂打横坐着,直对着高非明,精神始终不在状态,想东忘西,看此拿彼,竟然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又似心思浮沉的初恋女子,完全同答应要和高非明拼酒时的情绪南辕北辙,张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把握不住自己的情绪,像个16岁的小姑娘般,说坏就坏。
推杯换盏间,酒过三巡,鲁大地和龙经理已有些醉意,言谈愈发随意。鲁大地虽醉,心却清醒,他的话半真半假,借酒吐真言,又或是将酒话当真,听者需自行分辨。路路虽保持着冷静,但在高非明的言语挑逗下,思想骤变,不断与高非明拼酒,对张沂的屡次提醒视而不见,反而埋怨张沂过于小气和清高。张沂不好意思当面指责路路不注意说话分寸,沙器却早就看出了门道,因此立即出来替张沂解围,把酒杯直指高非明,其实不是如此,沙器也真的想和高非明较量一番,酒品看人品,也一直就是人们品评某些人能力的标准。
沙教授敬酒,我必喝,且要连喝三杯。高非明很认真地说,然后从服务员手里接过酒,喝一杯,给自己倒一杯。沙器见状,不甘示弱,也学着高非明的样子,一连干了三杯。
张沂,你不是一直在关注北方大学系列谋杀案吗?今天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还不敬高组长几杯,给你来点猛料。路路已醉,只能依靠鲁大地勉强站立。
我一直在想,案件的进展至关重要,就像北大杀母案一样,嫌疑人吴谢宇的落网让案件有了新的突破,这对于我们的节目来说,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报道这些进展来吸引观众。张沂揶揄着,还有一点慵懒,眼睛也没有看高非明。
警察绝对不是吃干饭的,我相信破案,指日可待。鲁大地在酒精的作用下,努力地捧着高非明,实际他有点怕张沂把很好的气氛给搞砸了。长久以来,鲁大地总感觉张沂在某些方面与他们格格不入。尽管她美艳动人,但鲁大地深知,张沂绝非同类,而他自己也绝不会对张沂这类女人动情,只觉与之相处颇为疲惫,心中压抑。
我们得吃干饭,高非明一点感觉也没有地接着说,不吃干饭就更抓不住罪犯了,不过……高非明看着张沂,不过我们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只是因为涉及保密,所以无法把某些线索和进展公开,这是我们工作的特殊性。你得原谅!
确实如此,破案单位本就高度机密,言多必失,更不可妄言。沙器教授严肃地说。
总该不会戒备我们吧,路路看着高非明说,给讲点精彩的小细节,我听说那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专门猎杀小姐。
对手很高级,高非明放下筷子,我从来没遇到过,但是,狐狸毕竟是狐狸,他一定会留下痕迹。而猎人,有一点点的痕迹就够了。高非明端起杯,和大家分别碰了,最后是沙器和张沂,高非明认真地说,不过请所有关心这个案子的人放心,当然,这里有电视台的记者和北方大学的教授,一个关注着事件,一个生活在事件发生的地方,自然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可是,谁都不会逃脱自己的牢笼。我可以借卡夫卡说的那句名言,比喻我和那个罪犯,那就是: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龙泉山庄。
鲁大地和路路酒醉出局,沙器和张沂把他们送回房间,再回来,高非明已经站在了院子里。
不再喝了?沙器微笑着,脸色除了有微微的红晕,基本看不出来喝酒的样子。
看来我是甘拜下风。高非明看着沙器和张沂说。
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呢!张沂对高非明的坦诚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还是记者有水平,总结得好。我也许就适合和案件打交道了。
那不见得,你应该是一个很全面的人,只是干警察是专业,不,你是专家。沙器说。
专家?高非明呵呵一笑,对沙器调侃道,别误会,我可不是不尊重,只是好奇你对专家的定义。
沙器和张沂感兴趣地看着高非明。
专家嘛,不过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耕者罢了。
沙器和张沂都笑了。
他们在休闲区的凉棚里坐下,龙经理亲自送来了带着凉气的冰镇西瓜。这东西解酒,多吃点。龙经理说着,看见一帮人又从餐厅出来,急忙说,财政局的领导,我过去打个招呼。说完便飞快跑过去。
当这个经理也不容易啊!沙器感叹道。
服务行业往往需要比其他行业付出更多的辛劳。而我们警察,也有着相似的付出,那便是要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身心。高非明接过张沂递给他的纸巾,擦着手。
现在不是如何付出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岗位需要你付出,因此人们都很珍惜得到的岗位,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小的时候,总是要在老师的教育下,培养主人翁的精神,然而,自己并非真正的主人,又如何能培养出那种精神呢?如今,无需他人教导,他已然知晓如何为主人效力。沙器很感慨地说。
是。我记得小时候,总是听老师和大人们说,好好学习吧,到了21世纪就好了,仿佛21世纪就是美好的共产主义。那时,于我而言,21世纪恍若遥不可及的梦境。可谁想到,时间快得让你始料不及,我们就闯进了21世纪。张沂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远方,眼睛里迷离着一种恍惚的情绪,像是跟大家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你们小的时候是在哪里度过的。高非明问他们,眼睛却看着沙器。
沙器始终凝视着高非明,他习惯于注视与自己交谈之人。无论是作为倾听者还是交谈者,专注于对方,不仅体现了重视,更在于是否用心交流。这是他多年讲台生涯养成的习惯,一个目光散淡的老师,不是一个专心上课的老师。同样,一个目光游离的学生,也一定不会是一个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当然,他在课堂上从不用“注意”等提示、警示语言来吸引学生,他坚信,凭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学识底蕴,其个人魅力足以让学生心驰神往,紧紧相随。而他,自从第一次和高非明见面,他就非常认真,他能够感觉到,高非明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警察,也许他的内涵比他本身和职业都更有吸引力,而张沂对高非明的莫名其妙的冷淡或排斥,不仅仅是因为对某人或某种职业的简单排斥,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心理机制——她在努力地抵抗着对方潜移默化地带给她的吸引。这种吸引与排斥的斗争,反映了人际吸引与排斥理论中的“秉性相吸”和“优势互补”原则,张沂可能在无意识中感受到了与高非明的相似性或互补性,这让她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而她则在有意识地抗拒这种感觉。可是,对方的吸引力又是那么巨大和无处不在。只是他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吸引力是从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开始,也许一个是猎手,一个是要捕捉猎手风采的人,在追赶的过程中,第三者很容易被目标所迷惑、吸引、感动以至于崇拜。
沙器平静地说:我更小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只记得我10岁那年,我被一个人送到了孤儿院。沙器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高非明的眼睛,他看到了高非明在期待着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