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 第186章 天谴的"宏观风险"化初显

第186章 天谴的"宏观风险"化初显

深夜,皇宫御书房。+小~说^宅! +首`发!

崇祯正在灯下批阅一份财政报表,眉头越皱越紧。突然,系统界面上弹出一个红色警告框:

【警告:税源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特定产业,长期风险较高】

崇祯一愣,仔细查看系统分析:

【当前财政收入:

1. 盐税占比37%

2. 商税占比25%

3. 田赋占比18%

4. 矿税占比12%

5. 其他占比8%

风险评估:盐税与商税占比过高,若遇自然灾害或战争导致商路中断,财政收入将大幅下降。建议调整税源结构,增加田赋比重,发展多元产业。】

崇祯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这倒是个问题。自改革以来,商税确实增长迅速,但农业税收却相对减少了。\"

他召来户部尚书魏藻德:\"魏卿,你看看这份财政报表,有何看法?\"

魏藻德接过报表,仔细查看后道:\"陛下,这几年商业繁荣,盐税、商税大增,本是好事。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大明毕竟是农业立国,若商税占比过高,一旦商路不通,国库收入必大幅减少。\"魏藻德忧心忡忡地说,\"尤其是辽东战事正酣,军费开支巨大,若财源不稳,后果不堪设想。??÷鸿!_特#小?`说{2网?-| {1首>|发?,\"

崇祯点头:\"你说得对。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调整?\"

\"臣以为,可适当减轻农业税负,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同时,对手工业和矿业给予支持,形成多元税源。\"魏藻德建议道。

\"好主意。\"崇祯沉思片刻,\"拟一道诏书,减免三年农业税,鼓励开垦荒地。另外,拨款支持各地兴办手工作坊和开采矿产。\"

\"臣遵旨!\"魏藻德领命而去。

崇祯站起身,踱步至窗前。系统界面上又弹出一条提示:

【提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初显,底层百姓上升通道受阻,长期或致社会动荡】

崇祯眉头紧锁:\"这又是什么情况?\"

他点开详细分析:

【当前社会结构:

1. 新兴商人阶层财富快速增长,但缺乏相应政治地位

2. 传统士绅阶层通过科举垄断仕途

3. 底层百姓虽生活有所改善,但上升通道狭窄

4. 新贵族阶层开始形成,有垄断资源趋势

风险评估:若社会阶层固化,底层民众难以通过正当途径改变命运,将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积累,长期或致动荡。建议拓宽社会上升通道,防止新贵族形成。-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崇祯若有所思:\"这倒是个隐患。科举制虽好,但确实门槛太高,寒门子弟难以通过。而那些新兴商人,虽有钱财,却难以获得相应地位,久而久之,必生怨望。\"

次日早朝,崇祯提出了这个问题。

\"诸位爱卿,朕近日思考一个问题:我大明科举取士,本为选拔人才之良法。但如今学而优则仕的路子太窄,民间英才难以脱颖而出,这对国家非福。\"

礼部尚书张瑞图拱手道:\"陛下所虑极是。如今科举名额有限,且多为世家子弟所得,寒门难以逾越。\"

\"那依卿等之见,该如何改革?\"崇祯环视群臣。

兵部尚书张凤翔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在科举之外,增设实用人才选拔之路。如军中可选拔勇武之士,工部可选拔精通机械水利之人,户部可选拔善于理财之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好!\"崇祯拍案赞同,\"就依张卿所言,各部门可自行选拔专才,不必拘泥于科举出身。另外,扩大讲武堂、格物院等新式学堂规模,为寒门子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众臣纷纷称是。只有几位老臣面露忧色,但也不敢多言。

散朝后,崇祯又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讨另一个问题。

\"诸位,朕近日发现一个隐患:随着改革深入,一些新的权贵阶层正在形成。他们或把持商路,或垄断盐铁,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若任其发展,恐怕会重蹈前朝覆辙。\"

户部尚书魏藻德点头:\"陛下明见。如今江南几大盐商,已有联合垄断之势;北方矿商也开始结党营私,排挤竞争对手。\"

\"那该如何防范?\"崇祯问道。

工部尚书宋应星思索片刻:\"臣以为,可效仿西洋商会制度,允许商人自组行会,但须接受朝廷监管。同时,制定严格法规,禁止垄断经营,违者重罚。\"

\"此计甚好。\"崇祯赞同,\"另外,对那些已经形成垄断的行业,可由朝廷出面,组织官商合办,既保证国家利益,又防止私人垄断。\"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

当晚,崇祯又收到系统新的警告:

【警告:思想控制过严,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文明停滞风险增加】

崇祯皱眉查看详情:

【当前状况:

1. 言论管控日趋严格

2. 异见人士遭受打压

3. 学术争鸣氛围不足

4. 新思想传播受阻

风险评估:思想僵化将导致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科技进步放缓,文明竞争力减弱。建议适度放宽思想管控,鼓励学术争鸣,培养创新氛围。】

崇祯长叹一声:\"为了稳定,确实管得太严了些。但若完全放开,又恐生乱......\"

他思索良久,决定先从学术领域入手,逐步放宽管制。

次日,他召见了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

\"朕意在京师设立'百家讲坛',邀各家学派学者定期讲学辩论,不拘一格,只求真知。\"崇祯缓缓道,\"另外,格物院可定期出版《格物志》,刊载各种新发现、新理论,供天下学者参详。\"

礼部尚书张瑞图有些迟疑:\"陛下,若完全放开言论,恐有人借机妄议朝政...\"

\"张卿多虑了。\"崇祯微笑道,\"朕所言乃学术之争,非政治之辩。对于确有才学之士,即便言论偏激些,也可包容;若有人借机煽动,自有法度处置。\"

国子监祭酒孙承宗拱手道:\"陛下圣明!适度开放学术争鸣,正是培养人才、促进创新之道。臣愿全力配合,筹办此事。\"

\"好!就这么定了。\"崇祯点头,\"另外,各地书院也可适当放宽管制,允许讨论新学,但须有度,不可过激。\"

两位大臣领命而去。崇祯望着窗外的夜空,喃喃自语:\"治国如行船,太紧则人心难安,太松则难以掌控。要在严与宽之间找到平衡,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系统界面上,【天谴值】缓缓下降,但【国运指数】却出现了轻微波动,似乎在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