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站在御书房内,亲自执笔,写下了一道勤王诏书。?顽*夲¨榊\栈? ¨首^发+
"天下臣民听旨:后金犯我边境,意图颠覆我大明社稷。国难当头,朕以皇帝之名,号召天下忠臣义士,率兵入京勤王,共御国难!凡响应勤王者,朕必重赏;有功者,加官进爵,世代荣华;临阵退缩者,朕必重惩,诛连九族!"
写完最后一个字,崇祯放下朱笔,对一旁的内阁大学士徐光祚道:徐卿,你看如何?"
徐光祚恭敬地接过诏书,仔细阅读后,赞叹道:"陛下文采斐然,此诏慷慨激昂,必能激励天下忠臣义士共赴国难!"
崇祯摇摇头:"朕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实实在在的兵马。"
他转向王洽:"立刻派出最精锐的骑兵,将勤王诏书送往各省。尤其是山东、河南、山西这些离京师较近的省份,务必确保他们第一时间收到!"
"遵旨!"王洽拱手应道,"臣已经挑选了百名精骑,随时可以出发。,墈\书_屋¢小_税/枉· .嶵?歆?彰.结¨哽`鑫?筷?"
崇祯点点头:"好!让他们即刻启程!"
山东济南,总兵府。
"勤王诏到!"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冲进总兵府,高声喊道。
总兵孔有德正在和几名部将商议军务,闻言立刻起身迎接:"快请进来!"
骑兵双手呈上诏书:"皇上口谕:后金大举入侵,京师告急,望总兵大人火速率兵入京勤王!"
孔有德接过诏书,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他转向部将们:"诸位,京师告急,皇上下了勤王诏,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名部将犹豫道:"大人,我们山东兵力本就不足,若全部北上,恐怕本地防务难保..."
另一名部将却激动地说:"国难当头,岂能袖手旁观?我等食朝廷俸禄,理应为国效力!"
孔有德沉思片刻,突然一拍桌子:"传我军令,全军即刻整顿,三日内出发入京勤王!"
"大人英明!"众将士齐声应和。*y_d¢d,x~s^w?./c_o?www.
孔有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啊!"
河南开封,巡抚衙门。
巡抚李乾德看完勤王诏书,眉头紧锁。
"大人,皇上要我们火速入京勤王,该如何应对?"幕僚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乾德叹了口气:"河南刚经历流寇之乱,兵力空虚,粮饷不足,如何能够勤王?"
"那...要不要如实奏报?"
李乾德摇摇头:"如实奏报?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他沉思片刻,突然计上心来,"这样,你去拟一道奏折,就说我河南积极响应勤王诏书,已经调集五千精兵,即将北上。但因为需要筹措粮饷,可能要晚些时日..."
"大人高明!"幕僚恍然大悟,"这样既不得罪朝廷,又能拖延时间。"
李乾德冷笑一声:"朝廷现在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来查我们?等风头过了,再说不迟。"
山西太原,总督府。
总督乔一琦在收到勤王诏书后,立刻召集了所有将领。
"诸位,京师告急,皇上下了勤王诏。我山西与京师一衣带水,理应第一个响应!"乔一琦掷地有声地说道。
"大人说得对!"一名年轻将领激动地站起来,"末将愿率本部兵马,即刻入京勤王!"
乔一琦欣慰地点点头:"好!就由你率领前锋部队,先行一步。其余各部,三日内必须整装待发!"
"遵命!"众将士齐声应和。
乔一琦环视众人:"诸位,此次勤王,不仅是为国尽忠,也是我山西军民向皇上展示忠心的大好机会!皇上若知我山西第一个响应勤王诏,必会龙颜大悦!"
"大人英明!"众人齐声称赞。
京师,文华殿。
崇祯正在听取各地对勤王诏的回应情况。
"陛下,山东总兵孔有德奏报,已调集五千精兵,即将入京勤王。"王承胤禀报道。
"山西总督乔一琦也奏报,已派出前锋部队,其余各部三日内出发。"
"河南巡抚李乾德奏报,正在积极筹措粮饷,准备北上..."
崇祯听完,冷笑一声:"朕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真正愿意勤王的没几个,大多数不过是敷衍了事!"
王承胤犹豫道:"陛下,或许他们确实有难处..."
崇祯摆摆手:"朕心里有数。这些地方官员,平日里要钱要粮时,一个个比谁都积极;现在国难当头,却推三阻四。"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不过,朕也不指望他们。朕真正的倚仗,还是孙传庭的大军!"
"陛下英明!"王承胤恭敬地说道,"孙督师忠心耿耿,必定会火速回援!"
崇祯点点头:"传朕旨意,再派一队精骑,日夜兼程送诏给孙传庭,务必确保他第一时间收到!"
"遵旨!"
崇祯的目光变得坚定:"同时,密令锦衣卫,暗中监视那些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员。等平定后金之后,朕要一一清算!"
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