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行动结束后的第三天,苏州城内,一片肃杀之气。′w¨o!d^e?b~o-o!k/s_._c_o/m*
城中最大的盐商沈家大院门前,十几名官兵持刀而立,院内则是一片忙碌景象——大批官差正在清点从地窖中搬出的账簿和财物。
"大人,这是我们在沈家地窖找到的账簿,记录了他与各地官员的贿赂往来。"一名官差恭敬地向监督行动的钦差大臣呈上几本厚厚的账册。
钦差翻阅几页,冷笑道:"好一个忠良之家!竟然贿赂了大半个江南的官员。这些账簿立刻封存,送往京城。"
"是!"
院子中央,沈家的管事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问道:"大人,我家老爷已经被押解京城,这盐场...这盐场以后该如何..."
"沈家盐场即日起收归国有,由朝廷派员接管。"钦差断然道,"你若老实配合交接,或可免罪;若有半点阻挠,立斩不赦!"
"小的明白,小的一定配合!"管事连连磕头。
就在此时,一队官兵押着几名衣着华贵的人走进院子。
"大人,这几位是与沈家有密切往来的商贾,我们按名单将他们一并带来了。"
那几名商人面如土色,跪倒在地:"大人饶命!我等只是与沈家有些生意往来,并不知道他们谋反啊!"
钦差冷冷地看着他们:"谁说要治你们的罪了?朝廷此次行动,只针对那些首恶分子。你们若能痛改前非,配合朝廷的新政,不仅既往不咎,还可获得新的商机。"
商人们闻言,惊疑不定地抬起头:"这...这是真的?"
"当然。"钦差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皇上的旨意:对江南商贾,除首恶必办外,其余一律宽大处理。·看?书*屋-晓¨说_王! ^蕞`芯,蟑/踕\更,芯/哙?今后盐铁茶丝等专卖,将采取公开招标方式,你们若有意参与,可向新设的专卖总局提出申请。"
商人们面面相觑,眼中渐渐露出喜色。
"多谢皇恩浩荡!"他们齐声叩首。
钦差满意地点点头:"记住,朝廷的目的不是要断你们的财路,而是要建立一个更公平、更有序的市场。你们若能顺应时势,配合新政,依然可以获得丰厚利润。"
杭州城,皇家票号江南总号正式开业的日子。
门前张灯结彩,一队仪仗队列队两旁,气势非凡。
"听说了吗?这皇家票号可是朝廷直属的钱庄,存的钱比那些私人钱庄更安全呢!"一位老者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
"真的假的?我听说他们还发行什么'崇祯宝钞',那不就是纸钱吗?谁会用啊?"年轻人半信半疑。
"你懂什么!"老者摇头道,"这可是朝廷背书的,全国通用!听说在京城,已经有不少商家开始接受这种纸币了。"
"可是...纸能当钱用?万一朝廷不认账了怎么办?"
"傻小子,你没看到前几天那些与朝廷作对的大户都什么下场了吗?皇上现在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既然敢发行这种纸币,自然有他的道理。再说了,携带这种纸币,总比带着一大堆铜钱方便吧?"
就在他们交谈间,一位穿着华丽的商人从票号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崭新的纸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老板,您这是...?"老者好奇地问道。
"哈哈,刚存了一笔银子,换了些'崇祯宝钞'试试。?h′u?l,i*a?n¢w^x,.\c?o_m+"商人得意地展示着手中的纸币,"你们看,这纸币做工精细,有暗纹防伪,还有皇上的御印,确实不同凡响!"
"真能用吗?"年轻人仍然将信将疑。
"当然能用!"商人笑道,"我刚才特意问过票号的管事,这'崇祯宝钞'不仅可以在全国各地的皇家票号兑换成银两,还可以直接用来缴纳赋税。最重要的是,朝廷规定,官府和皇商必须接受这种纸币支付。你想想,这不就等于强制流通了吗?"
"那我也去换一些试试!"老者说着,拉着年轻人走进了票号。
票号内,早已人头攒动。柜台前排着长队,有人存钱,有人取钱,有人兑换纸币,秩序井然。
"没想到这么多人!"年轻人惊讶地说。
"那是自然。"一位正在排队的读书人插话道,"皇家票号不仅可以存取钱财,还提供低息贷款给那些有实业的商人和农户。我听说,只要有合理的经营计划,就可以申请贷款呢!"
"真的?那岂不是比那些高利贷好多了?"
"当然!而且听说朝廷还会通过票号发放救灾款项和农业补贴,直接惠及百姓。"
随着交谈的深入,年轻人的疑虑渐渐消散,眼中流露出期待之色。
南京郊外,一片广袤的田野上,数十名官员和衙役正在进行土地丈量工作。
"这块地按册籍记载是三十亩,但实际测量有四十五亩。"一名丈量官对身旁的书吏说道,"记下来,多出的十五亩全部补税!"
不远处,一位穿着体面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赶来,向为首的官员拱手行礼:"大人,这地是先父留下的,一直都是三十亩啊!"
,!
官员冷笑一声:"赵员外,你这话骗得了谁?我们用的是朝廷新发的量具,精确无误。你这地至少有四十五亩,却只报了三十亩,这十五亩地的赋税,你欠了朝廷多少年了?"
"这...这..."赵员外额头冒汗,"大人明鉴,这可能是测量有误..."
"测量有误?"官员厉声道,"你是在质疑朝廷的政令吗?你可知道那些江南首恶是什么下场?"
赵员外闻言,脸色煞白:"小人不敢!小人这就补缴所有欠税,还请大人宽恕!"
官员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光补缴欠税还不够,你还得将这十五亩地正式登记入册,今后按实际亩数缴纳赋税。"
"是,是,小人一定照办!"赵员外连连点头。
官员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其他衙役说道:"继续丈量!记住,朝廷此次行动,就是要把那些隐匿的田亩全部查出来,重新纳入赋税范围。这是'摊丁入亩'改革的第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
京城,崇祯皇帝正在听取江南善后工作的汇报。
"陛下,'靖南'行动后的各项经济新政已经全面铺开。"毕自严汇报道,"皇家票号在江南各主要城市已设立分号,'崇祯宝钞'的试点流通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百姓对纸币的接受程度如何?"崇祯问道。
"起初有些疑虑,但随着官府和皇商的带头使用,加上我们宣传纸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百姓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毕自严回答,"特别是那些大商贾,他们携带大量现银不便,反而对纸币颇为欢迎。"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纸币的推广,不仅能便利商贾往来,更重要的是增强朝廷对货币的控制力。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这一新事物。"
"遵旨。"
"盐铁茶丝专卖改革进展如何?"崇祯又问。
徐光祚接过话题:"陛下,专卖总局已经成立,首批招标工作也已启动。许多商人对新的招标承包机制反应积极,因为相比过去被少数大户垄断的情况,现在他们也有了参与的机会。"
"不过,"徐光祚略显忧虑,"这些改革在短期内确实对江南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一些依附于旧体制的小商贩和手工业者暂时失去了生计。"
崇祯沉思片刻:"这是必然的阵痛。安排专项资金,对那些受影响的小商贩和手工业者提供临时救济和转业培训。同时,加快皇家工坊的建设,吸纳更多人就业。"
"臣遵旨。"
"土地丈量和欠税清理呢?"
方正化回答:"陛下,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初步统计,仅在苏州、杭州两地,就查出隐匿田亩近十万亩,追缴欠税白银数十万两。"
崇祯眼前一亮:"这么多?"
"是的。"方正化解释道,"江南士绅隐匿田产由来已久,此次借'靖南'之威,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全力配合查缴,才有如此成效。"
崇祯点点头:"这些追缴的欠税,三成用于当地救灾和民生改善,七成上缴国库。要让百姓看到,朝廷整顿税收不是为了加重他们的负担,而是为了更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应道。
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南方:"江南,这块富庶之地,经历了这场风暴后,将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大明的复兴大业中。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明都将因这些改革而焕发新的生机!"
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