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金门岛上的隐秘港湾。!l~a\n^l^a*n`x^s...c!o+m~
郑芝龙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面,眉头紧锁。
"大哥,朝廷的使者又来了。"郑芝虎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
"又来了?"郑芝龙冷笑一声,"这已经是第三批了吧?"
"是啊,这次来的是福建巡抚熊文灿亲信,带着崇祯皇帝的亲笔手谕。"郑芝虎说,"看来朝廷是铁了心要招安我们。"
"哼,之前不是一直视我们为海寇吗?"郑芝龙讥讽道,"怎么现在又想起我们来了?"
"大哥,我看这次朝廷是真有诚意。"郑芝虎劝道,"他们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封你为靖海伯,任命为福建总兵兼督办南洋水师事宜,还承诺给我们一定的海上自主权。"
"自主权?"郑芝龙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具体是什么?"
"朝廷承诺帮我们清剿竞争对手,还许诺开放部分海禁口岸,让我们参与合法贸易。"郑芝虎解释道,"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优待啊!"
郑芝龙沉思片刻:"把使者请到大厅,我要亲自会见他。"
大厅内,朝廷使者恭敬地站立着,身后跟着几名随从。
"郑将军,皇上对您仰慕已久!"使者开门见山,"当今天下,能在海上纵横捭阖者,唯您一人!"
"过奖了。"郑芝龙淡淡地说,"不知皇上这次又有何指示?"
"皇上念您英雄本色,特意下旨,欲封您为靖海伯,任命您为福建总兵兼督办南洋水师事宜!"使者高声宣布,"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靖海伯?"郑芝龙挑眉,"朝廷何时对海寇如此优待了?"
"郑将军误会了。"使者连忙解释,"皇上从不视您为海寇,而是当代郑和!大明需要您这样的海上英才,重振我大明海上威风!"
"漂亮话谁都会说。"郑芝龙冷笑,"我若归顺,朝廷能给我什么实际好处?"
"这是皇上的亲笔手谕。"使者恭敬地呈上一份文书,"上面详细列明了朝廷的承诺:封您为靖海伯,世袭罔替;任命您为福建总兵兼督办南洋水师事宜,统领东南沿海水师;允许您在特定海域拥有巡查权和贸易权;四、朝廷将协助您清剿不服管教的其他海上势力;开放部分海禁口岸,允许您参与合法的海外贸易。!秒?漳.结^晓_说+徃^ ?首¢发."
郑芝龙接过文书,仔细阅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条件...确实优厚。"
"皇上对您寄予厚望啊!"使者趁热打铁,"当今天下,内有流寇作乱,外有后金虎视,朝廷正需要您这样的英才共渡难关!"
郑芝龙放下文书,沉思片刻:"我需要与兄弟们商议。请使者先行休息,明日给您答复。"
使者告退后,郑芝龙立即召集心腹将领议事。
"大哥,我看这次可以接受。"郑芝虎第一个表态,"朝廷给的条件确实不错,比我们自己打拼还要好。"
"虎弟说得对。"另一名将领附和,"我们在海上打拼这么多年,也该找个靠山了。现在荷兰人、葡萄牙人都虎视眈眈,若有朝廷撑腰,我们底气更足。"
"但朝廷靠得住吗?"有人提出质疑,"万一是诱我们上岸,然后一网打尽呢?"
"我看不像。"郑芝龙摇头,"崇祯这个皇帝,做事还算讲信用。而且现在朝廷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对付我们?"
"那大哥是准备接受了?"
郑芝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接受,但要谈条件。我要更大的自主权,要朝廷提供资金和火炮,还要保证我们的既得利益不受侵犯。"
"大哥英明!"众将领齐声赞叹。
次日,郑芝龙再次会见朝廷使者,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使者有些为难,"有些条件超出了我的权限。"
"那就回去请示。"郑芝龙态度坚决,"我可以归顺朝廷,但不是无条件的。"
使者无奈,只得返回福建向巡抚汇报。
一个月后,使者再次来到郑芝龙的海岛基地,带来了朝廷的最终决定:接受郑芝龙的大部分条件,但要求他必须真正效忠朝廷,接受朝廷的监督。
"这个条件我可以接受。′d,a~w+e/n¢x?u/e¨b/o`o!k-._c·o′m*"郑芝龙点头,"什么时候举行归顺仪式?"
"一个月后,在福建泉州港。"使者回答,"届时巡抚大人将代表皇上接受您的效忠,并授予您靖海伯的印信。"
"好,我会准时到达。"郑芝龙承诺。
使者离开后,郑芝虎问道:"大哥,你真的决定归顺朝廷了?"
"当然。"郑芝龙笑道,"至少现在看来,这是最有利的选择。朝廷需要我们,比我们需要朝廷更迫切。"
"那我们的生意..."
"照做!"郑芝龙断然道,"只不过以后是'合法'的了。有了朝廷的名义,我们的贸易范围可以更大,利润更高。"
"大哥高明!"郑芝虎恍然大悟。
一个月后,泉州港。
郑芝龙率领二十艘战船,浩浩荡荡驶入港口。岸上,福建巡抚熊文灿带领文武官员列队迎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郑芝龙,拜见巡抚大人!"郑芝龙率领部下,整齐地跪拜行礼。
"平身。"巡抚熊文灿和蔼地说,"郑将军忠心归顺,朝廷甚慰。今日本官奉皇上旨意,正式册封你为靖海伯,任命你为福建总兵兼督办南洋水师事宜!"
随着一阵锣鼓声,巡抚将一枚金印和一份委任状交给郑芝龙。
"臣,叩谢皇恩!"郑芝龙再次跪拜。
仪式结束后,熊文灿设宴款待郑芝龙及其部下。席间,熊文灿向郑芝龙介绍了朝廷派来协助他的人员。
"这位是讲武堂的教习,精通西洋火器和战术。"熊文灿指着一位身着武官服饰的中年人说,"这位是格物院的技术人员,专精船舶改良和火炮制造。"
郑芝龙打量着这些人,心中暗暗评估:这些人看起来确实有真才实学,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郑将军,皇上对水师寄予厚望。"熊文灿正色道,"希望你能尽快整编舰队,训练水师,为朝廷分忧。"
"臣定当竭尽全力!"郑芝龙保证道。
三日后,郑芝龙带领朝廷派来的人员,来到他的主要船队驻地——一个隐蔽的海湾。
"这就是我的舰队。"郑芝龙自豪地介绍,"共有战船百余艘,大小不一,但都是精锐。"
讲武堂教习和格物院技术人员仔细查看这些船只,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郑将军的船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教习评价道,"尤其是这些大型战船,吨位和结构都相当先进。"
"不过,如果要打造真正的近代化海军,还需要一些改进。"技术人员补充道,"特别是火炮的配置和船体结构的加固。"
"说说看。"郑芝龙来了兴趣。
"首先,火炮应该固定在船舷两侧,而不是只在前方。"技术人员解释,"这样可以进行侧舷齐射,威力更大。"
"其次,船体结构需要加强,以承受更多、更重的火炮。"
"还有,需要建立统一的信号系统和战术体系,使舰队能够协同作战。"
郑芝龙听得连连点头:"有道理!这些改进确实能提升战力。"
"朝廷已经拨款十万两银子作为水师的启动资金。"教习说,"还从军械总局调拨了一批新式火炮,包括改良型虎蹲炮和小口径舰炮。"
"十万两?"郑芝龙眼前一亮,"这笔钱足够改装二十艘大型战船了!"
"正是。"教习点头,"皇上希望能尽快看到成果。"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芝龙开始了艰巨的整编工作。他将自己的船队分为几个编队,每个编队配备朝廷派来的技术人员和教习,进行改装和训练。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这些海盗出身的水手太桀骜不驯了!"一名讲武堂学员抱怨道,"他们根本不听指挥,也不遵守纪律!"
"是啊,他们只认郑将军一个人。"另一名学员附和,"我们教他们新的战术和信号,他们嗤之以鼻。"
郑芝龙听闻后,立即召集所有船长和水手。
"听着!"他厉声道,"从今天起,你们必须严格遵守朝廷的规矩和这些教习的指导!谁敢不听,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大哥,这些书呆子懂什么海战?"一名老船长不服气地说,"我们在海上打拼多年,还需要他们教?"
"啪!"郑芝龙一个耳光扇过去,"混账!正因为我们只会打海盗式的散兵游勇,才无法成为真正的海军!你看看那些红毛鬼的战船,火炮排列整齐,战术配合默契,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老船长捂着脸,不敢再言语。
"记住,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海盗,而是大明皇家水师!"郑芝龙环视众人,"谁不服管教,立即滚出我的舰队!"
在郑芝龙的铁腕整顿下,水师的训练逐渐步入正轨。朝廷调拨的新式火炮也陆续安装到改装后的战船上。
三个月后,初步整编完成的"福建水师"举行了第一次海上演习。
"起锚!"随着郑芝龙的一声令下,二十艘改装后的战船缓缓驶出港口,列成整齐的队形。
"左转舵!"旗舰上的信号旗挥动,整个舰队默契地向左转向。
"准备炮击!"又一面信号旗升起,各船的炮手立即做好准备。
"齐射!"
轰隆隆!数十门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准确命中海面上预先设置的目标。
"精彩!"岸上观礼的熊文灿和官员们纷纷鼓掌。
演习结束后,熊文灿亲自登上旗舰,向郑芝龙表示祝贺。
"郑将军果然名不虚传!"熊文灿赞叹道,"短短三个月,就将一支海盗船队训练成了有模有样的水师!"
"这都是朝廷栽培之功。"郑芝龙谦虚地说,"不过,要打造真正的近代化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朝廷会全力支持的。"熊文灿保证,"皇上已经下旨,命你率领水师执行第一个任务:清剿盘踞在台湾海峡的荷兰海盗!"
"遵旨!"郑芝龙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臣定当不负圣望!"
当晚,郑芝龙在自己的船舱内,独自思考着未来的计划。
"靖海伯...福建水师..."他自语道,"这只是开始。总有一天,我郑芝龙的旗帜,将飘扬在整个东亚海域!"
窗外,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阵阵涛声。大明的海军,虽然起步艰难,但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