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前三日,都察院内灯火通明。-0¨0_s?h¨u?./n?e~t.
李邦华伏案疾书,面前堆满了卷宗和证物。他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目光依然坚定如铁。
"大人,"一名心腹官员轻声道,"已经三更天了,您该歇息了。"
李邦华头也不抬:"再给我一盏油灯。崔案明日就要上奏,容不得半点马虎。"
"可是大人,您已经连续工作三日三夜了..."
"无妨,"李邦华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为国除奸,死而无憾!"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匆匆跑进来:"大人,又有新证据送到!"
李邦华接过密封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一叠厚厚的账册和几封书信,全都盖有崔呈秀的私印。
"这是..."李邦华翻阅着账册,脸色越来越凝重,"崔呈秀与边关将领的秘密往来?还有与商贾勾结走私的证据?"
"是啊,大人,"小吏低声道,"这些证据是有人匿名送来的,说是从崔府密室中找到的。"
李邦华眉头紧锁:"匿名?可有查证这些文书的真伪?"
"已经与我们之前掌握的证据核对过,笔迹、印章都吻合,应该是真的。"
李邦华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送信人可有留下什么话?"
小吏犹豫了一下:"那人只说了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l~a\n^l^a*n`x^s...c!o+m~"
李邦华心中一震,这分明是皇帝的暗示!他想起前些日子王承恩传来的口谕,以及那些接连发生的"意外"事件,一切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除掉崔呈秀了,"李邦华心中暗道,"只是不知,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摇了摇头,李邦华将这些杂念抛到脑后:"无论如何,崔呈秀确有其罪,我李邦华,只为法理公道!"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肃立两侧,气氛凝重。
李邦华手持奏疏,走到殿中央,高声道:"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有本奏上!"
皇帝端坐龙椅,面色平静:"爱卿请讲。"
李邦华展开奏疏,声音洪亮:"臣弹劾前兵部尚书崔呈秀,罪状如下:其一,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据查,崔呈秀任职期间,收受贿赂白银达十万两有余,珠宝玉器不计其数..."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李邦华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其二,卖官鬻爵,败坏朝纲。崔呈秀利用职权,暗中设立价目表,凡有官职出缺,必先向其行贿,方可得任..."
"其三,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崔呈秀与魏忠贤勾结,陷害忠良,致使多名正直官员蒙冤..."
"其四,勾结商贾,走私边关,致使国库损失巨大..."
"其五,生活奢靡,骄奢淫逸。`s·h`u*w-u-k+a*n¢.`c?o?m!崔府中金玉满堂,美妾成群,一日之费可抵寻常官员一年俸禄..."
李邦华一口气列举了崔呈秀十大罪状,条条证据确凿,字字诛心。奏疏宣读完毕,朝堂上鸦雀无声,许多官员面色苍白,冷汗直流。
皇帝面色阴沉,半晌才开口:"崔呈秀,朕之旧臣,竟做出如此无耻之事,实在令朕心痛!李爱卿,这些罪证可确凿?"
李邦华躬身道:"回陛下,臣掌握的证据铁证如山,绝无虚言。这里有崔呈秀亲笔所书的账册、书信,以及数十名证人的证词,无一不指向其罪行累累。"
皇帝接过奏疏,仔细翻阅,脸上的震惊和痛心表情越来越明显:"好一个崔呈秀,朕待你不薄,你却如此辜负朕的信任!"
殿下众臣大气不敢出,只有几名与崔呈秀交好的官员小声嘀咕。
"陛下,"一名官员壮着胆子站出来,"崔大人为国为民多年,或许有些小过,但未必如此严重..."
"住口!"皇帝猛地拍案而起,"法理昭昭,民怨滔天,朕纵有不忍,亦不敢徇私!崔呈秀罪证确凿,岂容狡辩?"
那官员吓得跪倒在地,再不敢言语。
皇帝环视朝堂,声音冷峻:"传旨,即刻革去崔呈秀一切功名,将其及其子侄、心腹门生一并拿下,交由三法司会审!此案关乎朝纲国法,务必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臣等遵旨!"众官齐声应道。
当日午时,一队锦衣卫浩浩荡荡来到崔府,为首的千户高声宣读圣旨。
崔呈秀正在后院赏花,听闻锦衣卫到来,脸色大变,慌忙迎出。当他听完圣旨,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这...这不可能!"崔呈秀面如死灰,"我崔呈秀一生为国为民,何来这等罪名?定是有人陷害!"
锦衣卫千户冷笑道:"崔大人,证据确凿,还请随我们走一趟吧。"
"不!我要见陛下!我要当面向陛下解释!"崔呈秀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被两名锦衣卫按住。
"陛下龙体繁忙,哪有闲暇见你?"千户不耐烦地挥挥手,"带走!"
崔府上下一片混乱,家眷哭嚎,仆人四散。崔呈秀被粗暴地拖出大门,他那引以为傲的官帽早已掉落在地,被人踩得粉碎。
,!
府门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看啊,这就是那个贪官崔呈秀!"
"听说他贪了十几万两银子呢!"
"活该!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崔呈秀低着头,不敢直视那些充满仇恨的目光。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不解:"陛下为何突然对我下手?我明明一直忠心耿耿啊..."
就在他被押上囚车的那一刻,崔呈秀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难道...难道陛下是要..."
囚车缓缓驶向刑部大牢,载着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也载着他那即将崩塌的政治帝国。
皇宫内,皇帝独自站在御花园中,望着远处的天空。
方正化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陛下,崔呈秀已被押入刑部大牢。"
皇帝微微点头:"三法司那边都安排好了?"
"回陛下,都已妥当。"方正化低声道,"刑部和大理寺的堂官已经得到指示,会配合李邦华大人的审讯。结果...自然是陛下所愿。"
"很好。"皇帝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崔呈秀一案,只是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清洗。"
"陛下英明。"方正化犹豫了一下,又道,"只是,京城各方势力已经有所警觉。尤其是张维贤那边,已经开始暗中串联其他勋贵。"
皇帝冷笑一声:"让他们串联去吧。朕的棋子,已经在路上了。"
"陛下是指..."
"秦翼明那边可有消息?"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
方正化恭敬地回答:"回陛下,秦将军已经按计划潜伏在京郊,正在为祭天大典做准备。"
"很好,"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传朕旨意,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可能提前行动。"
"遵旨。"
皇帝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盘棋,朕已经布局多时。现在,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