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郑锦考虑良久,接下来四镇水师的重担,郑成功颇为满意的点点头。_3\3*k~s¢w·.\c¢o¨m_
经过思考,就表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慌张之中的决定。
郑成功一拍双手,道:“很好,既然你能够承担起四镇水师,那五行兵镇和四义兵镇的军饷你承担起来想来也不是问题。”
郑锦有些目瞪口呆,这就是古代培养世子的方式吗?这么不断的加压的吗?
郑锦哭着脸道:“父王,给个喘息的时间吧。一下子负责两万人的军费,就是把世子府卖了也支不起这么大的摊子啊。”
郑成功思考了一下,道:“确实如此,世子府暂时没有经济来源,不利于你的成长。这样,为父将金仁两个商行交由你来打理,商行所得,用于军费的支出。”
历史上,郑成功为了筹集军费,建立了一个复杂的财政系统,用于筹措军费。
关于这十路商行的记载,通洋裕国是郑成功提出的治国策略的基础,也是郑成功经济政策的基础。
永历四年(1650年),郑成功夺取厦门、金门后,控制住了中国海外贸易通道,以厦门为中外物资的中转站,并在厦门、泉州开设仁、义、礼、智、信五大商行,称水路五商;在杭州等地开设金、木、水、火、土五大商行,称山路五商,以不披露身份的秘密形式,专门从事各地名产的组织贸易,“凡中国各货,海外人皆仰资郑氏,于是通洋之利,唯郑氏独操之,财用益饶”。.k!a~n`s\h`u+g,u?a?n′._c!o?m¨
十大商行分工明确,山路五商负责在领到公款之后,收购各地的特产,并送往厦门,将货物交给海五商后,再去领购货款。海五商负责将山五商运到厦门的货物销往海外。每一行都拥有大海船12艘,通常航行到日本、吕宋、交趾等地,以获取大量白银。
这十大商行就是郑家军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海贸所赚取的利润每年大概有二百万两白银,大部分都投入到军费之中。
随着浙江、福建等地陷落,清廷实施严厉的禁海政策,山路五商的货物来源不断减少,利润逐年降低。
这十大商行自成立以来,都由郑泰一系掌控,是郑泰的自留地,当初常寿宁案的起因,就是郑成功怀疑账目有问题,派遣察言司常寿宁去调查,结果引起郑泰一系的强烈反击,导致常寿宁被幽置台湾,察言司权威大减,基本上跟废弃差不多。
虽然这十大商行已经日落西山,一年不如一年了。\x~x`s-c~m¢s/.?c·o¨m?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十大商行之所以衰落只是没有了货物的来源,其人脉、渠道还在运转当中,只要能够有较好的货物,那重新焕发生计,也就是转眼之事。
郑锦真的有点害怕了,这给的也太多了,金、仁两个商行的大权都给了。
有兵、有钱、有权、有名,这几项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效果,可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几何倍的增长啊。
这权利有点烫手啊。差不多就是从刚入职的乡镇一科员,直接火箭式的提拔到县委书记。这权利真的是没边了。
自己的能力能否把握住这么大的权利呢?
权利很好,但掌握不住,那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沉浸乡镇二十余年的郑锦对权利有着自己的看法。
出师有名,只要有着名头,逐步收回权利那真的减少太多麻烦了。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只要你敢给,我就敢要。
怕什么?逆天改运的机会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半了,若是因为手中权势太小而导致改运失败,自己会羞愧到自我了断吧。
为了今后不会心有愧疚。也为了看看能否激发工匠、农民之中的力量,这担子不接还真不行。
郑锦使劲点了点头,应道:“没有问题,父王,金、仁两行我接了。我会让您看到重新焕发生计的金、仁两行的。”
郑成功一脸严肃的道:“无论你有没有信心,这都是你必须要完成的。
孤予你如此大的权利,你也要尽快将成绩反馈给孤。
孤也不欺你,一个月后,孤要在火器镇中看到各式大炮三百门,各式鸟铳三千杆;一年后,孤要看到三千门大炮和两万杆鸟铳。剩下的七千门大炮、两万七千杆鸟铳,你在三年内完成即可。”
一个月铸造三百门大炮和三千杆鸟铳,这工作量真的不算小了。若不能有新式的铸炮铸铳法,肯定是完不成任务的,这真的逼迫自己寻找新的铸炮方法啊。还好早有计划啊,不然真的鸡飞蛋打了。
郑锦心中迅速计算一下,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父王,孩儿定能够如期完成铸炮任务。”
“军中无戏言。”郑成功郑重的道。“若如期不能完成,休怪孤废掉你世子之位。”
郑锦一惊,看着面无表情,又满眼期待的郑成功,咬牙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如不能按期完成,也不用父王下令,孩儿自辞世子之位。”
郑成功满意的点点头,道:“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审时度势的手段。以后有事多问问复甫,他会是你最好的幕僚的。
好了,时间不短了,为父这就不留你了。赶快回去,你要尽快在三个月内组建好四义兵镇。为父还有大用途。”
郑锦听到郑成功这就开始撵人了,心中低咕道:“这么晚了,连顿饭都不管”,不顾心中腹蜚,面上却有点舔着脸笑道:“父王,您看,我这又是铸炮、又是组建四义军镇的,人手实在是不足,能否支援我百十个读书人呢?”
郑成功眉头一挑,道:“想要人才,自己去找。为父这里是什么都没有。”
“那就五十个吧!”郑锦伸出手掌,数了一下。
郑成功眉头跳动,道:“不要跟我谈价还价。为父再将世子府中的官职举荐之权给你。有官就有人。去吧。”
郑锦一看连人事权都下放了,想要人肯定是没戏了,见郑成功没有留人的意思,只得喜忧参半的离开了中军大帐。
看着郑锦离开的身影,郑成功叹了一口气,有些疲惫的坐在帅椅上。自己这个长子真的是成长了,也有更多的勇气来承担起责任,虽然不知道能够做多少,但只要向众人展现他的责任和担当,就会有无数人拥戴他。
希望郑锦能够尽快成长起来,能够尽快担起郑家军这个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