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 第14章 怪才

第14章 怪才

朱标会心一笑,善解人意道:“父亲可是要同徐将军说这北元之事?”

朱元璋冷哼一声。+l!u′o·q!i-u/y!d!.*c^o+m+

“朝会上当着胡惟庸的面,拂了他的面子,总归要找补回来。咱苛待谁,也不能苛待这些跟着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奉天殿上,朱元璋一袭龙袍,沉思凝目,显得那张脸愈加威严。

而朱标静立在侧,温润清雅,眉眼之间像极了马皇后,正是仁君之风。

而堂下徐达络腮胡,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端了杯凉茶一饮而尽。

“我说皇上,您喊我过来也有些时候了,臣这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到底啥事啊?”

徐达到底是追随朱元璋的旧部,感情不一样,若是在朝堂上倒也罢了,此刻四下无人,就他们三个,徐达的语气便随意了许多。

“火烧屁股了?”朱元璋瞪了一眼:“着个屁的急。”

“咕咕咕……”

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徐达十分难为情地揉了揉肚子。

朱元璋无奈招呼道:“来人,给魏国公上点点心吃。”

“皇上,不行!”徐达快速说:“你是知道咱的,乡下汉子,无肉不欢,我可不吃什么点心,但上次您赏我的烧鹅…可以来点…”

朱标哑然失笑。.d.n\s+g/o^m~.~n*e?t~

朱元璋眼睛瞪着浑圆:“你他娘的以为这是酒楼呢,还点上菜了?”

徐达嘿笑两声。

听到徐达说烧鹅,朱元璋这才后知后觉,自己也有些饿了。

于是他招呼朱标,“咱们也吃点,边吃边谈,反正都是自家人,不妨事。”

朱标点了点头。

就这样,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说起了正题。

朱元璋敲了一颗鸡蛋,放在碗里。

此次朱元璋召徐达过来,无非就是朝堂上那些没有说完的事。

朱元璋算是看明白了,要放在朝堂上,文官武将各有立场,各怀鬼胎,到明年也没个行之有效的主意出来。

所以干脆,他单独召见了徐达。

至于胡惟庸嘛,朱元璋也有自己的一套考虑。

毕竟不是心腹,又是他处处提防的文官,且这胡惟庸近来做事,十分不合他的胃口。

最重要的,还是藏在朱元璋案几边上的那一大堆奏折。

别看折子那么多,字也多的跟蚂蚁似的,但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弹劾胡惟庸!

朱元璋从今年过年开始,便已经陆续阅览,只是从不声张而已。¨零^点·看^书¨ +追^最\新/章!节~

相比较起来,徐达虽然鲁莽戆直,到底是可以信赖的人。

朱元璋冷峻防备的目光稍稍平和了几分。

“早朝之时,咱驳了你的面子,你心里可有怨言?”

徐达闻言,神色微微一怔。

早朝时文臣武将对北元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朱元璋却只是从中和了稀泥,没说不打,可也没说打。

搞得自己和一众武将在胡惟庸那些人面前活脱脱像个跳梁小丑,要说心里没有怒气是不可能的。

可这怒,只是针对胡惟庸为首的那帮淮西文臣,哪敢针对朱元璋?

“皇上运筹帷幄,圣意在心,微臣不明,但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怨言。只是被胡惟庸那些人在朝堂上怼得下不来台面,终究是有些烦闷,只是和皇上无关。”

朱元璋听出老伙计话里还是有些许不满,当即微微笑道:

“知道你有怨言,咱才特意找你过来。”

“近来有人给咱家出了个好主意,可以解决成年皇子的藩属封地的问题,而且正好可以解决北元。”

“分封藩王的事,皇上您不是已经决定了吗?”徐达嘴边叼着一块金黄的鹅肉,不解地问。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一个月之前,朱元璋一意孤行,定好了各位皇子的封地和封号,让他们戍边!

怎么这会又有变动?

而且,这藩王封地,又怎么和北元扯上关系?分封诸王,本来不就是为了让藩王抵御外敌吗?

徐达咽下最后一口肉,好奇地抬头。

听到这,朱标将嘴里的食物咽下,道:“徐叔叔有所不知道,这两日,父亲碰到一位……额,怪才,至于分封的问题,他有宝计献上。”

朱标向来会说话,本来想说贤才,可想到朱元璋回来之前还在被骂,还是把贤才两字改成了怪才,绝口不提陈平是如何骂骂咧咧的。

也不提他是如何把朱元璋贬的一文不值的。

朱元璋听了,冷笑了一声:“标儿不必替咱家遮掩,说白了,这位怪才的意思是,咱的主意不够好!”

“至少在对待藩王这件事情上,咱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其他的暂且不提!”

这话听得徐达一愣一愣的,他没想到朱元璋这么自傲的一个人,也有主动承认不足的时候?

“嘿!”徐达笑了笑:“这事倒也新鲜。”

“那位怪才主张,将各位藩王的封地定在高丽、北元等地。”朱标微微一笑,解释道:“也就是说,他想让藩王自己出去打江山。”

徐达眉头紧皱,面露意外:“这就更新鲜了,好像从未听过这种办法?封地直接封在大明之外,岂不是相当于封国?”

朱标温声说:“徐叔且听,大才的意思是让藩王打下外面的江山之后,直接将封地设在大明之外,教化当地蛮夷,让他们在百年之后,彻底成为我大明子民。”

“北元之事,重在教化,而非剿灭。”

“若说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徐达思索着点头。

“叫你来呢,就是告诉你,无论是北元还是高丽,咱们迟早要打,迟早要有一战的!”朱元璋深深地望了一眼徐达:“就怕届时,没有良将,没有良臣!”

“你可准备着,其实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朱元璋道。

徐达的脑子这会儿才听到点子上。

方才他听什么奇才,什么谋略,其实都是云里雾里,此刻朱元璋开门见山,说到打仗的事了,他一下就通了。

一听有仗可打,他当然惊喜起来,连忙用袖子捋了捋嘴巴,喜道:“皇上,你没有骗我吧?”

“骗你?君无戏言!”朱元璋斥骂道:“你这个大老粗懂不懂?”

徐达被骂了,嘿笑两声,“其他的我不懂,只要有仗打我老徐就高兴。”

“陛下先前不是还说要缓兵之计吗?”徐达好奇地问:“那位怪才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良策也就罢了,偏偏还能说服皇上你这臭脾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