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明:我朱雄英,和老朱密谋谋反 > 第58章 心悦诚服的魏国公

第58章 心悦诚服的魏国公

“两千六百四十七贯。¢卡+卡-小?说·网` _首^发+”

黄子澄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

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自己自从洪武十八年,以探花之材,进翰林侍读之后。

这两千六百四十七贯,便是他全部的俸禄。

不,甚至都不只是俸禄。

这些年黄子澄官运蹉跎。

每逢考试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去资助考生,以求文名。

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

换来的便是黄子澄打着番往上涨的文名。

以及这些考生返还回来的宝钞。

以前的宝钞。完全就是废纸一张。

自己只能忍着恶心,收下这些废纸,然后还要照顾一下那些考生们的自尊心,说一声两清。

虽然黄子澄的名声打着番的往上涨,已经隐隐约约有些文坛领袖的苗头。

但是每次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废纸,看着家族里的钱如流水般的往外花,黄子澄还是相当的心疼。

现在。这一些废纸总算是有了去处了。

黄子澄深深的吸了口气。

努力装作一封八面不惊的样子,淡淡的询问账房:

“那么我这些宝钞能换多少布?”

“您稍等。”

账房噼啪啦的又摆弄了一番算盘。

这才笑着说道:

“您一共两千六百四十七贯,如果是要兑换棉布,则最好的细棉布可以兑换一万四千匹。?1\3?x!s!.~n¨e`t·”

“葛布可兑换八百八十二匹,最好的茧绸和大绒,您只能兑换十九匹。”

黄子澄点点头,在心中稍稍盘算了一下。

这个价格差不多就是市价了。

不过,兑换棉布的时候,账房很明显是往上取整。

或许是为了体恤百姓。

毕竟普通老百姓要兑换的话,也只能兑换棉布。

而昂贵的丝绸和大绒则是向下取整。

也不知道是不是哪个冒牌货的手笔。

想到这,黄子澄心中已有定计。

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分毫,而是冲着帐房先生点了点头。

“烦劳,您全部给我兑换丝绸。”

“您稍后。”

得到确切的回答后。

账房先生又拿出一块红色的木牌,和之前的木牌夹在一起,在上面添了几笔。

黄子澄看到木牌心中了然,想必这就是兑换的凭据。

刚想伸手去接木牌。

眼看到帐房先生,竟是把两块木牌夹在了半空中悬挂的铜丝上。

稍一用力。

木牌便顺着铜丝,哗啦啦的滑到了另一边的柜台里。

而另一边则有人熟练地取下木牌,根据木牌上的信息准备布匹。′如^文_网* *免-费!阅_读*

直到这时,帐房先生才给了黄子澄一片竹片,上面只写了一个序号:

“老先生,您拿这个到对面柜台领取布匹。”

“请慢走,下一位。”

片刻后。

当黄子澄在半懵逼中走完了全流程,站在大街上之时。

他看着脚边被打包好的一匹匹丝绸,恍若梦境。

就这么完了?

黄子澄眨了眨眼。

今天他第一个走进银行,并不仅仅是为了兑换掉自己的宝钞。

更是为了去寻找一些漏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黄子澄也是读过兵法的。

然而,直到带着丝绸出来,黄子澄只觉得一阵如丝绸般行云流水的丝滑。

似乎每一道程序,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设计。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看着脚下堆积如山的丝绸,黄子澄眉头微微一皱。

他抬起头,看着陆陆续续往银行里走的百姓。

心中顿时升起一计。

“来辆车!”

“把这些丝绸送到惠丰巷黄宅。”

“会有人给你付账。”

随便叫来了一辆班车匆匆吩咐几句之后,黄子澄也不回的离开了银行。

而随着黄子澄的离去。

满满一大车的丝绸招摇过市,像是重锤一般砸到了金陵百姓的心中。

之后的几天。

银行门口排着长队。

金陵城里的老百姓,手中紧紧的握着一张或几张宝钞。

仰着头看着银行大门,翘首以盼。

每当有人抱着布匹,欢天喜地的走出来,后面排队的人精神便是一振。

果然,这一次朝廷难的说话算数了一回。

这比手纸还不如的大明宝钞,居然真的能够兑出布来。

随着一个个人拿着宝钞忐忑的走进银行,又抱着布匹兴高采烈的走出来。

整个金陵顿时陷入到了一阵宝钞改革的风貌当中。

事实上,老百姓手里的宝钞并不算多,能有十贯都算是殷实人家。

就算是换布,也最多换上了一匹两匹。

还都是最普通的棉麻布。

但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布匹,带给了老百姓前所未有的信心。

一时间,金陵城闻风而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个叫做银行的地方。

“老王,你的包子铺今天不开了?”

银行外的长队里,几个相熟的街坊正在互相寒暄着。

被称作老王的包子铺老板,笑得满脸菊花开。

一只手里紧紧的攥着两三张小额宝钞。

不断的向着四周拱手。

“各位街坊,见谅,见谅。”

“这几天包子铺歇业,咱先把手里的这几张纸换了再说。”

“哈哈,老王,你个卖包子的也收宝钞?”

老王苦着一张脸:“好我的老李哥,您就别打趣我了。”

“这些宝钞都是洪武十年的事了,那个时候哪知道……”

话说一半,老王及时的收住了嘴。

“不管怎么说,咱还是把这些宝钞落袋为安的好。”

“正好明年闺女出嫁,也兑几匹布,给闺女压嫁妆。”

“老啊,你那闺女可是嫁给刘屠户的儿子了,以后给我们买的包子里可得放好肉。”

“得了吧,老王的包子里什么时候有肉?放块油都是对得起你小子。”

“哈哈哈……”

听着外面的笑声。

银行二楼,朱雄英坐在躺椅上,悠哉悠哉的品着茶水。

而在他的身边。

徐允恭正皱着眉头,不安的看着外面的队伍。

“朱先生,就任凭他们怎么兑换下去?”

“不然呢?”

“我记得,仓库里的布还有不少吧。”

“这两天才兑换出去多少?”

徐允恭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良久之后,朱雄英才听到他讪讪开口。

“朱先生,你还是做些准备的好。”

“最迟明天,金陵的各路勋贵,就要来兑换宝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