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大朝会。.幻¨想?姬/ /无~错+内\容_
当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时,赫然发现了,将近半年未曾露面的太子,终于又矗立在了丹陛之上。
“太子!”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身体可大好些了?”
朱标微笑,一一点头回应。
而太子一出现在朝堂之上,大朝会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顿时一松。
所有人都知道。
自从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薨逝之后。
每当朝堂上有臣子和皇帝发生争执,永远都是太子出面化解。
如果没有太子的存在,就皇帝那个当庭射杀文官的性子。
眼前的这些人都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尤其是这段时间太子养病,草堂之上有屡屡有大事发生,这些官员们自是战战兢兢。
如今太子重新出面理政,无疑是给这些官员们上了一道保险。
看着丹陛下的文武百官喜形于色的样子。
朱标摸了摸袖笼当中的奏疏,嘴角微微勾起。
他当然知道这些官员们心中所想,甚至于这种场面,本就是他和朱元璋有意塑造出来的。
等到待会,自己提出要提升百官俸禄的时候,还会有一场大戏。
片刻后,三声鞭响,文武分列。
朱元璋穿着一身衮龙袍,高坐于龙椅之上。_a-i/l+e·x^i?a*o~s_h`u_o~.\c¢o?m′
等到几位尚书轮番奏事之后,眼看朝堂之上,再没别的事情。
朱标终于清咳一声,一脚踏出。
“禀陛下,儿臣有本要奏。”
“奏来。”
朱标抬头,从袖筒当中摸出来的一份奏疏,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
“臣标请奏。”
“为请增诸司臣工俸禄以彰体恤事
臣伏惟陛下膺天明命,肇造洪基,夙夜忧勤,惟以安养万民、整饬吏治为念。圣虑所及,无微不烛。臣忝居储贰,参预国政,每见群僚勤勉王事……
窃闻古之善治者,必厚禄以养贤能……”
朱标清朗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奉天殿中。
当他念出这份奏疏开头的那一刹那,整个奉天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无论历朝历代,涨工资的提案永远是最受人关心的。
但是众人也清楚。
朱元璋已经明确的驳回了几次这个提案。
甚至于上一次提出这个提案的御史,早就被发配到穷乡僻壤吃沙子了。
谁也没有想到,当太子大病初愈之后,首先做的竟然是给他们这些臣工谋取福利。
第一时间,众臣热泪盈眶。但又觉得心惊胆战。
尤其是高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面色阴沉。*x-i,n_x¨s¨c+m,s^.¢c\o′m\
眉宇之间暴虐初显,怒火明显已经压抑到了极致。
然而,朱标却还在自顾自的念着:
“兹事体关朝廷纲维、臣工向心,实为劝廉励节之要务。增俸之举,非徒示恩泽,亦所以固其守正奉公之志,绝其因贫苟取之萌……”
“够了!”
朱元璋一声暴喝,打断了朱标的奏秉。
文武百官齐齐地吓了一个寒战。
有胆大的抬头,只看见朱元璋一只手撑在桌子上,整个人却是早已站起。
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太子呼吸粗重,颇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完了,皇帝发怒了。
文武百官的头越发的低了。
甚至武将当中又曾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心思灵敏之辈,此时早已经悄无声息的挪动脚步。
将自己的大半个身子隐藏在柱子后面。
力求让朱元璋的怒火不要波及到自己。
然而,太子竟然不闪不避,昂着脖子说道:
“父皇!加俸之举,势在必行!”
“非是父皇乾纲独断可以遏制的!”
“放肆!”
朱元璋又是一拍桌子,声音冷的像是冬日寒冰。
“今岁天灾频频,国帑空虚。”
“光是赈灾银两都嫌不足,那还有钱给这些禄虫提升俸禄!”
“你养病多日,此事究竟是何人诓骗于你?是谁!”
朱元璋怒吼一声,目光如刀子般剜过文武群臣的面孔。
文武群臣自然不敢出声,此时此刻,他们躲避朱元璋的怒火犹嫌不及,又怎么可能主动认下这个罪名?
见状,朱标的嘴角微微翘起。
但还是做出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
“父皇,非是有奸臣诓骗儿臣。”
“父皇久居深宫,又怎能得知,如今文武百官手中的大明宝朝已经贬值,沦为废纸。”
“宝钞面额与实际价值竟然相差六倍。”
“一个五品京官每年到手的宝钞,竟然兑换不到十辆银子。”
“父皇,非是儿臣妇人之仁。”
“实在是文武百官,家用无以为继。”
“如果再这样任凭宝钞贬值下去又不增加俸禄,难道要逼得百官卖儿卖女吗?”
主标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奉天殿。犹如说进了群臣的心坎。
一时间,奉天殿里竟然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
太子殿下仁德啊!
知道他们这些穷当官的日子不好过。
现在的大明宝钞,根本就是一张废纸。
别说各个店铺不用,就连拿去户部回收,户部都不承认。
尤其今年黄河决堤,漕运受阻,金陵城里的物价打着翻的往上升。
再这样下去,光凭发的那些陈米,一家老小该怎么活呀?
一时间,文官当中啜泣声此起彼伏。
就连武将群体里,也隐隐有些骚动。
如今因为战争连绵不绝,能站到朝堂上的武将,或多或少家里都有赏赐。
但是是个人都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如今太子殿下愿意出面,为大伙争取俸禄。
实在是仁德至极!
然而……
“哼!”
“不管怎么说,加俸之事再也休提。”
朱元璋大手一摆,蛮横的给今天的争议画下了句号。
不过,看着如一潭死水般的朝堂,朱元璋顿了顿。还是勉为其难的说道:
“太子如果真想给官员加俸,就想想办法解决宝钞的问题。”
“要是能让宝钞恢复到最初的价值,也算是给他们的俸禄翻了六番。”
“至于怎么办,你自己斟酌吧!”
说完朱元璋大手一挥,重新坐回了龙椅之上。
朱标也是一副不服输的样子,赌气般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转头看向群臣。
“有哪位爱卿愿意同我改革宝钞的?”
“有哪位爱卿,有办法解决宝钞之弊的?”
“有哪位爱卿,愿意为臣僚做些实事的?”
朱标扬声三问。
然而——
无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