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有说话。`h/u~l¨i*a!n^b!o′o-k?.^c+o_m-
他此时正陷入到了巨大的震惊当中。
当朱雄英一口说破之后,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忽略了什么。
宝钞,原来竟然是会贬值的!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这倒并不能怪朱元璋。
虽然纸币的雏形,要追溯到元朝的中统元宝交钞。
朱元璋的大明宝抄也是借鉴的此物。
但是从小贫苦过来的朱元璋,哪里真正使用过中统元宝交钞?
他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方便的东西而已,而且缺多少钱就能印多少钱。
他根本没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滥发纸币,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灾难。
直到此时,朱元璋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当年自己首次发放大明宝钞的时候,那时候还活着的刘伯温,便明里暗里的提醒过自己。
只不过当时正在交战之中。
大明宝钞只需要区区几张纸,便能够顶银子使用。
再加上,朱元璋向来不喜欢那个说话云里雾里的刘夫子。
自然也就把这件事情抛掷在了脑后。
而等到刘伯温去世之后。
朱元璋屡兴大狱。
便再也没有人敢提出这样的谏言了。′d′e/n*g¨y′a!n-k,a,n\.*c-o+m·
即使是被朱雄英一语点破。
朱元璋还是云里雾里。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发放的大明宝钞,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现在也容不得朱元璋自己慢慢思量。
很明显,现在一脸真挚的朱雄英,误以为自己是对俸禄待遇不满。
所以才提出了十倍的俸禄,以表示自己的诚心。
如果现在,自己一个应对不好。
恐怕自己在朱雄英那里的地位,将会有着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的朱元璋,早已把朱雄英当做了一味济世良药。
怎么能够容忍朱雄英脱离掌控?
于是朱元璋心念电闪,瞬间下定了决心。
好个朱元璋,不愧是刚愎雄猜的一代雄主。
面对着年龄可以当他孙子的朱雄英,朱元璋竟然呼的站起身来。
脸上肃容端正,整衣理冠。
向着朱雄英郑重拱手:
“公子,还请恕老朽之前无礼。”
“朱老快快请起!”
朱雄英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扶起了朱元璋。
不容易啊。
前前后后近半年的时间。
这位跟着洪武皇帝打天下的老郎中,终于还是认可了自己。?幻~想/姬/ /免^费?阅/读/
能将这样一位老郎中收归麾下,对于朱雄英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都不说这位老郎中所在位置之关键,能够让朱雄英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人安插到关键位置。
也不说到时候真正开战,这位老郎中能起到的情报和内应作用。
单就是这位老郎中本身的履历,便是一张金晃晃的名片。
唐太宗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后要重用魏征?
一是因为魏征确实是个大才,人镜之称,名副其实。
二是因为魏征本身,在隐太子李建成的阵营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重用魏征便是放出信号,李世民不再对隐太子的党羽穷追不舍。
更何况,魏征都投了秦王,剩下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而这位朱老郎中,也有着同样的作用。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班底都转投了自己。
剩下的那些官吏们,还不望风归降?
于是朱雄英脸上堆满了笑意。
伸手扶着老朱坐回到了椅子上,一脸的亲切,毫无上位者的威严。
“朱老先生,何必行此大礼?”
“如今功业未成,不必拘礼。”
“还像以前那样称呼便是。”
朱元璋也乐得如此,故意扭捏了几下:
“那老朽就托大,还请公子莫怪。”
朱元璋又拱了拱手,顺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公子……朱小子。咱还有一事不明。”
“咱家里向来都是咱夫人管钱,自从几年前夫人逝世之后,钱财全由咱儿子代管。”
“咱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宝钞会如此的廉价?”
“明明咱发的这宝钞,上面都是写明了银两的。”
朱雄英笑笑:
“此事说来也好理解,宝钞此物,本质上不过一张草纸而已。”
“之所以宝钞能够抵用银两,其中和银两等价的,并非是这样一张薄薄的纸张,而是大明王朝的信誉。”
“若是这宝钞,随时能够在大明的官方衙门兑换成等额的银两,宝钞自然无比坚挺。”
“一方面老百姓也乐意减轻负担,出门不用随身携带沉重的银两铜钱。”
“朝廷也可以有更加充足的银两流通,本质上是合则两利的政策。”
“然而……”
“然而朝廷并无兑换宝钞的衙门。”
“以至于宝钞无法和银两等同,民间视之如敝履。”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接话。
朱元璋本就是心思灵敏之人,当朱雄英一点破这层窗户纸,朱元璋马上就找到关键所在。
朱雄英点点头:
“朱老说的没错,朝廷此举,实际上便是主动摒弃了自己对宝钞的担保。”
“没有了朝廷作为担保,宝钞自然也就不被民间承认,贬值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又因为官员俸禄七成都是以宝钞发放,官员将宝钞到手的第一件事便是出门换做米粮现银,更是引发了民间对于宝钞的不信任。”
朱元璋默然。
说实话,到了现在,他虽然勉强能听得懂朱雄英所说的逻辑,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也怪不得朱元璋,哪怕到了后世,货币通胀都是极其麻烦的社会金融问题。
更不要说,连资本主义萌芽都没有生长起来的明初。
不过,看着满脸阴沉的朱元璋,朱雄英却是笑着安慰道:
“不过朱老先生不必担心,老先生的家用,我明日便派人送到府上。”
“至于宝钞之事,待到新朝建立,自然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调控。”
听到朱雄英的后半句话,朱元璋眼睛一亮:
“公子,咱有个想法,还请公子斟酌。”
听到朱雄英,竟然对宝钞都有如此深刻的研究。
而且话里话外,似乎。有解决宝钞贬值的办法。
朱元璋心中一动,顺势把自己已经想了好久的主意,说了出来:
“不知公子可否想过进入朝堂,未来行莽操之事。”
“岂不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