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明:我朱雄英,和老朱密谋谋反 > 第30章 使我有江南逍遥身

第30章 使我有江南逍遥身

“什么?”

朱元璋的脑袋差点宕机。-m¢a-n′k?a.n?s?h-u^.`c/o,m′

什么叫发钱?

朱雄英再次靠到椅子上,慢悠悠的跟朱元璋解释道:

“朱老先生,你有多久没有深入过民间了?”

朱元璋下意识的反驳:

“这叫什么话?咱每个月都必然要到市井里面走一走……”

然而话还没说完,便看到朱雄英摇头笑道:

“你们啊,明明造反前是民间最底层的人物,但是一坐到高位上,却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完全不懂得民间疾苦。”

“穿上一身粗布麻衣,脱了那身官服到大街上走一走,吃上一两顿街边的小吃,这就叫微服私访了?”

“或者在吃饭的时候,随便询问几句摊主,问问人家赚了多少钱,这就叫体察了民间疾苦?”

“简直是放屁!”

“人家生活过得怎么样,怎么敢告诉你一个生客,鬼知道你们是不是锦衣卫的探子。”

“就哪怕是街边最普遍的烧饼摊,同样是两个大子的烧饼。”

“你们这些当官的,可能认为天下物价平定,百姓安居乐业?”

“你们可知道碳价如何,面价如何。”

“一张烧饼两个大子是真的能够安居乐业养活一家老小?还是物价上涨只能勉强糊口?”

“亦或是这个小商小贩只是在赔本赚吆喝,只是期待拢住老客。?z¨x?s^w\8_./c_o.m-”

“户部征税的时候是只考虑到了这两个大子,还是真正的考虑到了实际利润?”

朱雄英毫不客气地唾骂着。

丝毫没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黑一片白一片,都快变成了国宝。

这一连串的质问,像一柄柄重锤轰到了朱元璋的心灵之上。

朱元璋自诩,自己是真的在为黎明百姓着想。

他和太子也确确实实,是想卫平民百姓做些实事。

但是此刻朱雄英一说,朱元璋才不知不觉的反应过来。

好像当了二十年皇帝,他和老百姓之间,已经隔绝了一层厚厚的障壁。

“那么……日后你打算怎么办?”

“我还是那句话,发钱。”

朱雄英回答的干脆利落。

“老百姓根本不会在乎谁当皇帝,或者说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便认同谁当皇帝。”

“多发钱,少收税。”

“能做到这六个字,你就能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至于当官的,那就更简单了。”

“只需要稍稍的提高那么一点俸禄,恩威并重。”

“读书人,就会把我吹成千古圣皇。,x.i^a,n¢y¢u?b+o¢o·k+.·c\o?m·”

“如果我到时候再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使得士农工商之间可以自由流转。”

“商人可以考取功名,农户也可以转而经商。”

“工匠也不必拘泥于在哪些工具当中。”

“军户也不用每一代都送一个儿子上战场。”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出路。”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朱雄英的这番说辞,可以说是相当的有诱惑力。

就连朱元璋也不由得沉浸到了这描绘的美好未来当中。

直到片刻之后,细细的品味这个未来的朱元璋,才终于发觉到了不对,开口质疑:

“不对,小子。你还是太年轻。”

“但凡开国皇帝要面对的都是治下户籍混乱,隐户众多。”

“不涉及严厉的户籍制度,怎么能够清理出治下百姓?”

“就连你小子不也是流民出身吗?”

面对着朱元璋的质疑,朱雄英并不动怒,而是淡笑着点了点头:

“这话说的没错,但是你也说了,这只是开国时候的应急之策而已。”

“但凡皇帝要知道,一个政策只是一时之选,就必然要给后世留下改弦易张的口子。”

“然而咱们的洪武皇帝可没这样的觉悟,他甚至掏出来了一本皇明祖训。将后世子孙想要变革的想法,死死的按到了地里。”

“但凡后世子孙想要更改户籍制度,一定会有从这些制度中得利的官僚,拿着皇明祖训,怒斥他违背祖训。”

“更何况就连现在,他的户籍制度也没有落实不是?”

说到这,朱雄英转头,看向了窗外的天空。

天空的远处,隐隐约约的青山,正是自己穿越过来的地方。

他不由的感慨万千:

“若不是洪武皇帝的执政能力一团糟,如果不是在洪武朝当官,既没有保障又没有前途,或许我还不会产生造反的想法。”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有言: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昔日的我也是如此。”

“使我能得江南逍遥身,安有如今凌云志。”

朱元璋心中戚戚。

看向朱雄英的目光满是复杂。

事到如今,朱元璋自己也不知道,他对于朱雄英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说是除之而愈后快的反贼?也不尽然。

虽然一直在说要把朱雄英背后的势力全部挖出来,彻底剿灭。

但是近几次见面,朱元璋从来都没有主动探究过这件事。

说是利用朱雄英的才华能力,或许是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但是遇到朱雄英臧否天下政策得失的时候。

朱元璋倒也不急着向朱雄英问策。

并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把朱雄英的才华榨干的急切。

朱元璋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是因为这小子太像自己的大孙。

无论是从相貌还是到名字,这样惊人的巧合,让朱元璋感到了了久违的孺慕。

但是明明,以朱元璋的性格。

这样的巧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九族尽诛!

朱元璋只觉得脑海当中一团乱麻,看着朱雄英怅然的表情,心中竟是一阵酸涩。

他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甩开了那一股奇怪的情绪,极其突兀的,把话题拉回到了正轨。

“说偏了,说偏了。”

“你小子的出身,还是等到登基之后跟史官去说吧。”

“继续给咱说说,官员俸禄到底该怎么提?咱也想荣休之前能多拿几两银子。”

“太子已经就这件事问过咱好几次了,你至少要让咱下次见太子的时候,有一番说辞吧。”

被朱元璋这么一打岔,朱雄英也从那股怅然的情绪当中抽离。

“给官员涨俸禄,这是必然的。”

“洪武皇帝一个人的意志,改变不了这个结局。”

“不过现在,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

“钱。”

“从哪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