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红砖听着就靠谱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红砖听着就靠谱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红砖听着就靠谱

“林大人,这……这就成了?”

老张头瞪着木模里那根被混凝土包裹的钢筋,脸上的表情既好奇又疑惑,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萝′拉%t小§(e说?±@ \已§发:ˉ布?`/最|$+新÷¨°章!?节_

他搓了搓满是老茧的手,凑近了瞧,鼻子里还嗅了嗅那股淡淡的石灰味儿,仿佛要从这黏稠的灰浆里看出个究竟。

刘福贵站在一旁,圆滚滚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嘴里嘀咕:“林兄,这混凝土看着跟泥巴似的,可真能盖房子?还百年不倒?这……这也太玄乎了吧?”

林凡哈哈一笑,拍了拍木模,语气里透着满满的自信:“老张头,刘兄,别急!这混凝土现在看着稀,可等它干透了,比石头还硬!加上这钢筋撑着,盖个三五层楼,那是轻轻松松!不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光有钢筋和混凝土还不够,咱们的房子要想盖得又快又好,还得加个新宝贝——红砖!”

“红砖?”

老张头和刘福贵异口同声,满脸懵懂。

刘福贵挠了挠后脑勺,疑惑道:“林兄,这红砖是啥?是砖头抹了红漆?还是啥稀罕玩意儿?”

林凡被他这天真的猜想逗得捧腹,摆手道:“哈哈,刘兄,你这脑洞可真不小!红砖可不是抹红漆的砖头,它是用黏土烧出来的,硬度高、成本低,砌墙又快又整齐!有了它,咱们的客栈盖起来,保管又美观又结实,比现在的土坯墙强百倍!”

老张头一听,眼睛亮了,咧嘴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林大人,你是说,这红砖能让房子盖得更快?那这玩意儿咋烧?跟烧陶罐似的?”

“差不多,但更讲究!”

林凡点点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烧红砖得选上好的黏土,掺点沙子,揉成砖坯,再放进窑里高火烧几天,烧出来的砖头又红又硬,敲上去铛铛响!咱们马头县要是有了红砖厂,盖房子就不用再靠土坯和木头,省时省力,还能盖得更高!”

刘福贵一拍大腿,震得地上的雪花簌簌落下:“林兄,你这脑子,简直比我家祖传的菜谱还神!这红砖听着就靠谱!盖五层楼?哼,我看十层都行!说吧,这红砖厂咋弄?我福满楼投钱!”

“哈哈,刘兄,痛快!”

林凡大笑,伸出手跟刘福贵重重一击掌,“红砖厂的事儿,咱们得从头开始。{?^0÷?0·?小]%说ˉ?网? μ无±¨?错\}£内_?{容?选址、建窑、找黏土、招工人,一样都不能马虎!走,咱现在就去城外瞧瞧,看哪块地适合建厂!”

老张头在一旁插嘴:“林大人,铁厂这边我盯着,钢筋的事儿你放心!这红砖厂要是有啥需要铁匠帮忙的,你吱一声,俺老张头随叫随到!”

“好!老张头,有你这话,我这县令干得更有劲了!”

林凡拍拍老张头的肩膀,转身招呼刘福贵,“刘兄,走!咱去城外转转,找块风水宝地,把红砖厂的根基打下来!”

两人说笑着,出了铁厂,沿着城东的小路直奔城外而去。′5-4¨k`a_n^s\h,u,.\c¨o/m·

冬日的马头县,寒风凛冽,路边的枯草上挂着薄薄的霜花,但街上行人依旧川流不息,吆喝声、车轮声此起彼伏,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

林凡边走边跟刘福贵说着红砖的妙用:“刘兄,这红砖可不光是砌墙好使,盖房子的时候,墙体用红砖,外面再抹层水泥,防水又耐用!咱们的五层大楼,底层做商铺,卖奶茶、火锅,上面做客栈,房间宽敞明亮,装上自来水、马桶,保管让京州的富商都眼馋!”

刘福贵听得心动,眼睛里冒着金光:“林兄,你说的这大楼,我咋越听越觉得像仙宫?五层高?啧啧,那得比县衙还气派!到时候,我福满楼在底层开个火锅铺子,香味飘十里,客人都得挤破门!”

“哈哈,火锅铺子肯定少不了!不过,这大楼可不是光为了气派。”

林凡正色道,“马头县要想成大梁朝的明珠,建筑是根基!有了红砖、钢筋、混凝土,咱们不仅能盖客栈,还能修集市、建驿站,甚至把县城的街道都翻新一遍!到时候,夜市灯火通明,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我想要的马头县!”

刘福贵连连点头,肥硕的身子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林兄,你这胸襟,简直比我见过的任何官老爷都大!这红砖厂,我刘福贵砸锅卖铁也要建起来!说吧,第一步干啥?”

林凡笑了笑,指着远处城外的一片平坦荒地:“第一步,选址!这地方得离河近,方便运水和黏土;还得有空地,够建窑和堆砖坯。咱们先去瞧瞧那片地,合适的话,明天就动工!”

两人加快脚步,来到城外那片荒地旁。

寒风呼啸,地上覆着薄薄的雪,远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河边有几棵光秃秃的柳树,枝条在风中摇曳。

林凡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满意地点点头:“这土质不错,黏性够,适合做砖坯。刘兄,这地方咋样?”

刘福贵环顾四周,搓着手道:“林兄,这地儿瞧着敞亮,离河近,运货也方便!就是有点荒,建厂得花点功夫。不过,咱福满楼有的是银子,荒地算啥?说干就干!”

“好!刘兄这魄力,我喜欢!”

林凡拍手,眼中闪着光芒,“那这地就定了!明天我让县衙派人来丈量,划好地界。刘兄,你回去准备银子和人手,招些壮劳力,专门负责挖黏土和搬运。建窑的事儿,我来找人设计!”

刘福贵拍着胸脯:“林兄,银子和人手包在我身上!壮劳力好说,马头县的庄稼汉多的是,给点工钱,保管干得欢!不过,这建窑咋弄?跟烧陶窑一样?”

“差不多,但规模得大!”

林凡比划着,“烧红砖的窑得够长够宽,能一次烧几千块砖。火候也得控制好,太低了砖不硬,太高了容易裂。回头我画个图纸,找几个老窑工来帮忙,保准把窑建得妥妥的!”

两人站在荒地上,寒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可他们眼中却燃着火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座红砖厂拔地而起,吐出一块块火红的砖头,为马头县的未来铺路。

次日清晨,马头县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县衙后院已是热闹非凡。

林凡一身青布短打,袖子高高挽起,手里拿着一卷草图,正跟几个老窑工和县衙的书吏交代建窑的细节。

“诸位,这红砖厂的窑得建成长条形,内壁用耐火砖砌,顶上留排烟口,底下设火道,保证火力均匀!”

林凡指着草图,侃侃而谈,“窑身长二十丈,宽五丈,够烧五千块砖!火道得挖得深,炭火烧起来,热量得直冲砖坯!”

几个老窑工围着草图,频频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