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霜刃寒星
剑阁峥嵘倚碧天,烽烟万里蔽中原。-r`u`w_e¨n^x~s!.`c_o,m·
将军百战披残甲,壮士孤忠守旧川。
忍见山河沉血海,誓将肝胆照坤乾。
且看烽火连霄汉,不灭奸雄誓不还。
第一折 白水关破惊蜀地
景耀八年深秋,剑阁关的晨雾里裹着刺鼻的硝烟味。姜维站在关隘城头,望着北方天际翻涌的黑云,玄甲上的铜扣被山风吹得叮当作响。远处传来闷雷般的战鼓声,由远及近,震得脚下的青石砖微微发颤。
"报——!"传令兵浑身浴血,踉跄着扑倒在石阶前,"白水关...失守了!钟会亲率五万大军,已过葭萌!"
姜维的瞳孔骤然收缩。七星剑不自觉地出鞘半寸,剑身上的云纹映着血色残阳,仿佛在流淌的鲜血。他握紧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句扶,你带两万精兵驻守剑阁北关;阿莱娜,即刻整顿西羌骑兵,准备突袭魏军侧翼!"
与此同时,成都皇宫内,黄皓正捧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谄媚地递到刘禅面前:"陛下,姜维拥兵自重,占据剑阁迟迟不战,分明是想..."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魏军已破白水关,正朝剑阁杀来!"一名大臣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官服上沾满泥浆。刘禅手中的夜光杯应声落地,摔得粉碎:"快...快传朕旨意,命姜维速速退敌!"
数百里外的魏军大营,钟会正把玩着缴获的蜀国军令符。烛光下,他俊美的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姜维啊姜维,就算你有通天本事,也挡不住我十万大军!"他转头看向邓艾的副将师纂,"邓将军那边可有消息?"
"回都督,邓将军已绕道阴平,预计三日内抵达涪城。"师纂拱手答道。钟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令符狠狠拍在案上:"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全军攻打剑阁!我要让蜀汉的天,彻底塌下来!"
当夜,剑阁关的了望塔上升起三柱狼烟。姜维站在烽火下,望着漫天繁星,耳边仿佛又响起诸葛亮的教诲:"为将者,当审时度势,知进知退。"他握紧腰间的七星剑,低声呢喃:"丞相,亮节犹在,维必不负所托!"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阿莱娜翻身下马,弯刀上还滴着血:"大将军,魏军前锋已至剑门关外五里!他们...他们带来了攻城利器——霹雳车!"
姜维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霹雳车是曹魏最新研制的攻城器械,能将数百斤重的石弹抛出百丈之远。若被此物击中城墙,就算是剑阁的坚城也难以抵挡。"传令下去,"他深吸一口气,"用床弩反击!务必在魏军列阵前打乱他们的阵型!"
黎明时分,剑门关外响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钟会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前方巍峨的剑阁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给我放!"随着他一声令下,二十架霹雳车同时发动,巨大的石弹破空而去,砸在城墙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城墙上,蜀军的床弩也开始反击。粗大的弩箭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将冲在最前的魏军战车射成碎片。但魏军人数太多,霹雳车的攻击越来越密集,剑阁关的城墙开始出现裂缝。
"大将军,城墙撑不住了!"句扶满脸血污,冲过来喊道。姜维看着摇摇欲坠的城墙,突然想起诸葛亮当年在此处设下的机关。"传令下去,"他眼神坚定,"启动武侯遗阵!"
随着一声令下,剑阁关两侧的山体突然裂开,无数滚木礌石倾泻而下。隐藏在山体中的连弩也开始发动,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魏军。钟会没想到蜀军还有这一手,连忙下令撤退。*s¨i¨l/u?x_s?w·./c?o\m~
首战虽然暂时击退了魏军,但姜维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望着远处魏军的大营,握紧了手中的七星剑:"钟会,邓艾,我姜维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这剑阁关!"
第二折 阴平奇袭危涪城
阴平小道上,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邓艾率领着两千精锐,裹着毛毡,沿着陡峭的山崖缓缓前行。山道上积满了厚厚的冰雪,稍不留神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将军,前面就是摩天崖!"一名士兵指着前方陡峭的山崖,声音里带着恐惧。邓艾眯起眼睛,望着近乎垂直的崖壁,白发被风吹得凌乱:"当年夏侯霸能过,我邓艾为何不能?传令下去,用绳索攀援而下!"
士兵们面面相觑,但还是服从了命令。他们将绳索系在腰间,小心翼翼地向崖下爬去。不时有士兵因为手滑或脚滑,坠入深渊,惨叫声回荡在山谷间。
当邓艾终于抵达崖底时,身后只剩下不到千人。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带着残部继续向涪城进发。三日后,当涪城守将马邈看到突然出现的魏军时,吓得当场投降。
诸葛瞻得知涪城失陷的消息时,正在校场练兵。他手中的长枪"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快...快集结军队,随我夺回涪城!"
,!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邓艾在涪城稍作休整后,立刻向绵竹进发。绵竹是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失守,成都将无险可守。
诸葛瞻率领着最后的三万蜀军,在绵竹城外摆开阵势。他望着对面黑压压的魏军,握紧了手中的长枪:"今日,我诸葛瞻与绵竹共存亡!"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魏军人数虽少,但都是精锐。而蜀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大多是临时招募的新兵,战斗力远不如魏军。
诸葛尚挥舞着长剑,在敌阵中左冲右杀,身上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浸透。他看到父亲被几名魏军包围,大喝一声,冲过去将魏军斩杀。但就在这时,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后背。
"尚儿!"诸葛瞻看着儿子倒下,悲愤交加。他挥舞长枪,疯狂地向魏军冲去。但寡不敌众,最终被魏军包围。他望着成都的方向,喃喃道:"丞相,瞻儿尽力了..."说完,他举起长枪,自刎而死。
绵竹之战,蜀军全军覆没。邓艾踩着满地的尸体,望着成都的方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刘禅,你的末日到了!"
而此时的剑阁关,姜维还在苦苦支撑。他望着南方,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突然,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将军!绵竹失守,诸葛瞻父子殉国,魏军正向成都杀去!"
姜维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摔倒。他扶住城墙,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诸葛瞻...你为何不等我援军!"他握紧七星剑,转身对众将道:"传令下去,即刻放弃剑阁,回援成都!"
然而,此时的剑阁关已经被钟会的大军团团围住。姜维想要突围,谈何容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等待着他。
第三折 剑阁血战显忠魂
剑阁关的城墙在魏军的轮番攻击下摇摇欲坠,砖石缝隙间渗出暗红的血渍。姜维站在城头,玄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他看着远处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七星剑在掌心划出一道血痕——那是连日苦战留下的伤口。
"大将军!钟会亲自督战,又增调了十架霹雳车!"句扶的吼声混着石弹撞击城墙的轰鸣。话音未落,一枚磨盘大的石弹呼啸而至,将三丈外的箭楼砸成废墟。飞溅的碎石划破姜维的脸颊,鲜血顺着下颌滴落在玄甲上。
阿莱娜突然拽住他的手臂,弯刀指向魏军后方:"看!他们的粮草辎重都集中在金牛道东侧!"姜维眯起眼睛,透过硝烟看到绵延数里的粮车,车辕上插着的"魏"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钟会,你也有疏忽的时候。"
当夜,姜维召集众将。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岩壁上,忽明忽暗。"句扶,你带五千精兵,佯装从北门突围;阿莱娜,率西羌骑兵绕道金牛道,焚毁魏军粮草。"他顿了顿,握紧七星剑,"我亲自镇守南门,拖住钟会。"
子时,北门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句扶挥舞大刀,率领蜀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魏军果然中计,纷纷向北门集结。钟会站在中军帐前,望着北门方向腾起的火光,冷笑一声:"姜维,这是你自寻死路!"他立刻下令:"全军压上,务必在天亮前攻破剑阁!"
与此同时,阿莱娜带着西羌骑兵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魏军粮营。她将弯刀在掌心轻轻一旋,示意众人准备。当梆子声响起的刹那,三百支火箭破空而出,瞬间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魏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不好!粮草被烧了!"魏军大乱,钟会脸色骤变。他看着南方冲天的火光,气得将佩剑狠狠砸在地上:"姜维!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但此时,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围剿阿莱娜,只能咬牙继续攻打剑阁。
南门的战斗愈发惨烈。魏军架起云梯,如蚂蚁般向城墙上攀爬。姜维挥舞七星剑,每一剑都带走一条人命。但魏军实在太多,不断有人登上城墙。蜀军与魏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鲜血染红了整个城头。
"大将军小心!"一名蜀军士兵突然扑过来,替姜维挡下了一支冷箭。姜维看着倒下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大喝一声,赤手抓住一名魏军的长枪,将其拽上城墙,然后一剑刺穿了对方的胸膛。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剑阁关时,城墙上堆满了尸体。姜维望着疲惫不堪的将士,心中一阵绞痛。但他知道,不能放弃。他举起七星剑,高声喊道:"将士们!只要我们还在,剑阁就不会丢!汉魂不灭,蜀汉永存!"
蜀军将士们被他的话所鼓舞,纷纷握紧武器,齐声呐喊:"汉魂不灭!蜀汉永存!"这声音响彻云霄,让远处的魏军都为之胆寒。钟会看着久攻不下的剑阁关,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挫败。他不知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将领,究竟还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第四折 成都降诏乱军心
当剑阁关的喊杀声还在回荡时,成都皇宫内却弥漫着诡异的寂静。刘禅瘫坐在龙椅上,手中的降书被汗水浸得发皱。黄皓跪在一旁,尖细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陛下,魏军势大,姜维远水救不了近火,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大臣跌跌撞撞地冲进来,官服上沾满泥浆:"陛下!百姓们聚集在宫门外,求您不要投降!他们...他们愿意捐出家产,支持蜀军抗敌!"
刘禅的手指微微颤抖,降书掉落在地。他望着殿外隐约传来的哭喊声,想起父亲刘备白手起家的艰辛,想起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身影。但最终,他还是闭上了眼睛,声音沙哑:"传旨...开城投降。"
降诏传到剑阁关时,蜀军大营一片死寂。姜维握着诏书的手青筋暴起,诏书边缘被他捏得粉碎。句扶气得将大刀狠狠劈在石桌上:"不可能!陛下怎么会...怎么会投降!"
阿莱娜抢过诏书碎片,看着上面的玉玺印,突然冷笑一声:"这诏书...是黄皓的笔迹!"她转头看向姜维,"大将军,我们不能就此放弃!"
姜维沉默良久,突然拔出七星剑,寒光闪过,将案上的烛台劈成两半。"传令下去,"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全军换装魏军服饰,随我诈降钟会!"众将大惊,句扶急道:"将军!这太危险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姜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钟会野心勃勃,与邓艾素来不合。只要我们能挑起他们的矛盾..."他握紧剑柄,"蜀汉就还有一线生机!"
三日后,剑阁关城门缓缓打开。姜维率领蜀军走出关隘,玄甲上的铜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钟会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列队而来的蜀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姜维,你终于还是识时务的。"
姜维单膝跪地,声音平静:"败军之将,愿听都督差遣。"他偷偷观察着钟会的表情,注意到对方腰间挂着的曹魏虎符——那将是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当夜,姜维秘密会见了钟会的谋士丘建。烛火摇曳中,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丘先生,此乃邓艾写给司马昭的密函,里面...可大有文章。"丘建接过密信,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原来,密函中邓艾提议在蜀中自立为王,与司马昭分庭抗礼。丘建看着信中的内容,心中暗暗盘算:"钟会一直忌惮邓艾,若让他知道此事..."他抬头看向姜维,"你为何要帮我们?"
姜维冷笑一声:"我只为报仇。邓艾杀我战友,毁我家园,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让丘建不寒而栗。
果然,当钟会看到密信时,勃然大怒:"邓艾匹夫,竟敢背叛司马昭!传令下去,即刻出兵,剿灭邓艾!"他转头看向姜维,"你熟悉蜀中地形,随我一同出征!"
姜维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遵命!"他知道,计划已经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等待时机,一举恢复蜀汉江山。但他也明白,这条路充满了艰险,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不过,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那些逝去的战友,他愿意赌上一切。
第五折 复国遗志照千秋
成都城外的魏军大营里,篝火熊熊燃烧,将漫天大雪映成血色。钟会坐在主帅帐中,手中的邓艾密函被烛火映得透亮,上面"封王蜀地"的字迹刺得他眼眶生疼。姜维垂手立在帐中,目光扫过案头的曹魏虎符,掌心微微发颤——那是他与丘建昨夜密谈时,故意透露给钟会的"邓艾反迹"。
"司马昭老儿果然容不得人。"钟会突然将密函拍在案上,鎏金酒杯中的葡萄酒溅在羊皮舆图上,在蜀汉版图上晕开暗红的血斑,"邓艾屯兵绵竹,司马昭派贾充率军十万入蜀,分明是要将我等一网打尽!"
姜维适时向前半步,玄甲在火光下泛着冷光:"都督手握十万精兵,又得剑阁、成都之利,正是天赐良机。"他压低声音,袖中暗藏的七星剑穗轻轻颤动,"当年沛公入蜀而王天下,如今都督..."
帐外突然传来马匹嘶鸣,一名浑身是雪的探马撞帘而入:"报!邓艾已率军向成都移动,声称要...要清君侧!"钟会猛然站起,腰间佩剑"呛啷"出鞘三寸:"果然反了!"他转身握住姜维的手臂,眼中闪过狂热,"姜将军,你曾守剑阁多年,可知成都北厢的屯兵布防?"
姜维心中暗喜,面上却做出咬牙切齿之态:"末将愿为都督前驱,亲手斩下邓艾狗头!"他悄悄向帐外的阿莱娜使眼色——昨夜已约好,若钟会出兵,西羌骑兵便趁虚夺取魏军粮草大营。
雪夜中的成都城笼罩在诡异的寂静里。姜维率五千"魏军"行至绵竹旧战场时,忽然听见前方传来铁器碰撞声。他勒住战马,赤目在雪光中瞥见道旁枯树悬挂着十余具蜀军尸体,衣甲上的"汉"字军旗已被积雪覆盖,却仍在风中倔强地翻动。
"报!前方发现邓艾中军!"探马的声音惊飞枝头寒鸦。姜维手按剑柄,却见月光下一支魏军缓缓逼近,当先一人白发披甲,正是邓艾。老将军的玄铁杖在雪地划出深痕,每一步都带着千军压境的气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你果然降了钟会。"邓艾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在摩擦,"当年在祁山,我便知你是个难缠的主儿。"他抬手示意,身后千张强弩同时瞄准,"可惜啊,蜀汉气数已尽,你纵有通天本事..."
话未说完,西南方向突然腾起冲天火光——阿莱娜的西羌骑兵得手了。姜维嘴角勾起冷笑,七星剑出鞘半寸:"邓将军,你以为只有你会算计?"他猛地挥剑,身后五千蜀军同时扯掉魏军披风,露出底下染血的汉甲。
雪片落在七星剑的云纹上,姜维看见剑刃倒映出邓艾震惊的脸。十年前在段谷的那场恶战,对方也是这般表情。"杀!"他暴喝一声,率先冲向邓艾。蜀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落枝头积雪。
混战中,姜维的剑刃即将触及邓艾咽喉,忽闻北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探马跌跌撞撞来报:"贾充大军已过金牛道,距此不过三十里!"他猛然回头,只见漫天魏军旌旗如黑云压城,而钟会的帅旗,竟在乱军中悄悄转向。
"姜维!"钟会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你以为借我之手除邓艾,便能复蜀汉?"他的佩剑指向姜维,眼中尽是疯狂,"司马昭大军已至,你我皆为棋子!"
雪越下越大,姜维的玄甲渐渐被积雪覆盖。他望着四周层层包围的魏军,突然想起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伯约,蜀汉之重,在人心不在城池。"掌心抚过剑柄上的龙纹,那里还留着丞相当年握过的温度。
"阿莱娜!"他突然大喊,"带伤兵退入深山,留得汉家火种!"西羌女将正要反驳,却见姜维转身杀入敌阵,七星剑在雪光中划出最后的弧线。
贾充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时,姜维已身中七箭。他靠在断墙上,看着阿莱娜率残部消失在雪雾中,嘴角泛起笑意。怀中的蜀汉印绶硌着胸口,那是诸葛瞻临终前塞进他手中的。
"姜维,你输了。"钟会的声音带着遗憾,"若早降我大魏..."
"输?"姜维咳出鲜血,染红胸前的汉甲,"我姜维从陇右到剑阁,从祁山到成都,输的是兵力,赢的是人心。"他忽然抬头,赤目映着漫天大雪,"你看这蜀地的雪,终将化做春泥,护得汉家山河!"
钟会沉默片刻,挥手示意。箭矢破空声中,姜维的身体缓缓滑落在地。七星剑"当啷"落地,剑柄上的龙纹却依然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未竟的壮志。
三日后,司马昭踏入成都。他望着武侯祠前新立的石碑,上面"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贾充指着碑文冷笑:"此等逆贼,何须立碑?"
司马昭却摇头:"逆贼?忠臣耳。"他凝视着碑上斑驳的血迹,忽然想起钟会密报中的最后一句:"姜维死时,犹目视北方,似有所盼。"
十年后,剑阁关的守将在断崖发现一行刻字:"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字迹已被风雨侵蚀,却仍能看出当年刻字时的用力。路过的老卒说,这是姜维部将在城破前刻下的,为的是让后世记住,蜀汉有一群至死未降的汉子。
祁山的屯田区又迎来了丰收,百姓们在田头摆上祭酒,遥祭那位再也没回来的大将军。春风拂过麦浪,仿佛传来七星剑出鞘的清鸣,那是汉魂不灭的声响,在蜀地的青山绿水间,永远回荡。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