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 忍气吞声,方成大事
这些年来,由于文官和武将之间,恩怨不断,局势日益激烈,武治帝这才着手培养了阉党。~x!t¨x′x-s′.~c^o,m*
为的就是让阉党异军突起,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了那时,无论皇城局势如何,文官武将谁胜谁负,至少他手中还有可用之才。
可直至今日,当秦天权单枪匹马杀进金銮殿后,武治帝才明白,阉党就是一群没用的饭桶。
外面跪着的大臣的确该死,同样的,阉党也该死。
他培养这么多年,关键时刻一点屁用没有,被一个吴王打的抬不起头来。
这些废物,也就只有在朝堂之上搬弄是非之时,腰杆子才挺得直。
在绝对的权利与武力面前,脆弱不堪。
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十常侍权势滔天,把玩朝政,却被一个姓董的,杀进皇宫后斩杀殆尽,毫无还手之力。
要不是看在赵嵩忠心耿耿,拼死护住的份上,武治帝说不定还真会废了他。
“起来吧,以老四现在的实力,不是你能够抵挡得住的,怪不得你。”
武治帝冷声说道。
“多谢陛下。”
赵嵩连忙爬了起来,脸色难看的道。
“陛下,吴王身为藩王,不仅违背祖训,私自回京,今日还敢威胁陛下禅位,欲谋权篡位,实在大逆不道之举,依奴才看,应该斩立决!
还望陛下下旨,召集城中兵马,讨伐吴王,如若不然,等吴王回去整顿兵马,卷土重来,那可就彻底来不及了。×.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
“父皇,不可啊,对谁都能够用武,唯独对四哥不行。”
秦乾禹连忙站出来反对。
“十三皇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吴王可是当众冒犯陛下,行大逆不道之举,理应当诛,他刚刚可是连你都想要一块儿杀,你为何要替吴王说好话?”
赵嵩满心困惑之色。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十三皇子的手段,有恩不一定报恩,但有仇绝对会报仇。
刚才吴王摆明了就是要杀他们,结果到了现在,十三皇子居然还替吴王求情。
难不成他是真被吴王的威压给吓坏了不成?
“老十三,赵嵩说的没错,老四这个逆子,竟敢以下犯上,妄想造反,朕绝不能再任由他胡作非为,应当即刻将他拿下!”
武治帝也怒火中烧的说道。
他身为一国天子,岂容宵小妄为。
且老四的做法,的确是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现在老四受到杨家府兵牵制,暂时退去,可保不准他什么时候就会再度杀回来。′w^a~n!g`l′i\s.o′n¢g\.+c·o^m·
那时候又该拿什么来抵挡?
“唉!”
秦乾禹重重叹了口气,都说武治帝只会武功,不懂文治。
果真如此啊。
“父皇,你可知四哥为何要孤身一人进宫,倘若他真想造反,弑父篡位,为何又要让江东精锐镇守四大城门,而不是跟随他一同杀进来?”
秦乾禹反问道。
“这……”
一番话下来,武治帝想了半天,依旧没想明白其中缘由。
“朕的确不明白,不过,你不会想说,老四今日之举,只是过失,并非想造反吧?朕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他一定心怀不轨,想要谋反!”
“四哥想要谋反不假,可绝非如父皇看到的这般简单。”
秦乾禹微微颔首,随口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不敢?”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如何不敢?
难道是惧怕杨家府兵?
这怎么可能!
江东精锐的数量,可是杨家府兵的好几倍。
就算打起来,那也绝对是秦天权的江东精锐占据优势。
虽说秦乾禹是招募了三千士兵,可那些人连战场都没上过,训练了也才一个月,一旦双方碰上,那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简单。
“没错,他就是不敢!”
秦乾禹重重的点了点头,他目光深邃,仿佛是猜透了秦天权的想法。
“现在的皇城,没了御林军镇守,防御力量可以说是近乎于无。
但父皇要明白,如若今日四哥当真召集江东精锐,一路杀至皇宫,弑父篡位,登基称帝。
此消息一出,李护国将军必然会派出兵马,回来替父皇报仇雪恨,斩杀乱臣贼子。
且远在边境的大哥以及二哥,他们二人可都是藩王,手握重兵,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四哥登基,他们二人也绝对会回来剿杀叛贼,清君侧。
自古以来,皇位讲究的就是一个合法性,顺天而为,四哥真靠弑父篡位夺得皇位,也必然被天下人所唾骂。
天下百姓,也没有人会承认他是大夏皇帝,所以他不敢。
不敢背负千古骂名,人人得而诛之,更不敢惊动大哥和二哥出兵。”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谁都没有想到,吴王看似孤身一人进宫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多信息。
果然啊。
这吴王不仅武艺高强,为人还极其阴险狡诈。
“那他既然不敢,今日为何又要强行逼宫?”
武治帝不解的问道。
“呵呵,自然是因为他想要逼父皇率先动手,因为吴王清楚的知道,以父皇身为天子的威严,绝不会容忍宵小作乱,更不会容忍有人胆敢挑衅皇权,他就是在赌,赌父皇一定不会咽下这口气,号召天下人剿杀他!”
秦乾禹中气十足的说道。
“一旦父皇下旨,他就可以向天下人告知,父皇年老昏庸,受十三皇子以及赵嵩等宦官蛊惑,污蔑忠良,他此番回来,便是替父皇清除奸臣。
如若父皇最终惨遭毒手,他也完全可以将黑锅丢到我和赵公公身上。
所以他今天才会这么做,如若父皇此刻下旨,那就正中他的下怀,局势对于我们而言,只会更加不利!”
嘶!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断然没有想到,吴王的心思居然这般细腻。
而以武治帝的性格,要不是秦乾禹将吴王的计划看破,只怕还真中了他的阴谋诡计。
果真是好歹毒的心啊。
哪怕是武治帝的背后都惊出阵阵冷汗。
太可怕了!
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老四的城府居然变得如此之深。
幸亏老十三及时看出其中猫腻,否则的话,他真不敢想象,后果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