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教导余战
战场之上,双方兵马通常都是数千到数十万之间,这时候就要讲究兵法,讲究策略。~s′l-x`s~w/.!c-o.m+
正所谓战场之上,局势如风云变幻一般,快而多变,若无经验者,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一旦错失机会,结局就只有大败而归。
现在大夏的情况就是如此。
没有一个好的战将,就无法统兵,无法击溃对手,以至于连区区南蛮都以为大夏成了一只纸老虎,大举入侵。
“也正因如此,我才要收集前人经验,将之笼络到一起,教导给世人,唯有这般,良将才能够人才辈出,生生不息,我大夏日后也无需再担心被外敌侵扰。”
秦乾禹朗声说道。
众人听到这里,才明白了秦乾禹的良苦用心。
“可你不是说要重建杨家军吗,怎么现在又要教导兵法了?”
杨玉懿不解的问道。*9-5+x\i\a`o,s-h-u\o·.¢c-o\m~
“你懂个屁。”
秦乾禹略显粗鄙了骂了一句。
这给杨玉懿气的双拳紧握,恨不得一拳砸在这家伙的脸上。
“重建杨家军是必然的,此前我招募了三千士兵,可这三千人中,上过战场的毕竟是少数,真正有文化的人,也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只知写自己名字的大老粗。”
秦乾禹说到这里,语气凝重了许多。
“想要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那就不能够有短板,必须要每一个人都是精锐,因此我要将他们每个人,都训练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士,有一天即便陷入绝境,也能够绝地翻盘。
而一旦有了一支这样的军队,天下将才,朝中武将,才会见识到杨家军的威名,他们才会虚心前来请教。
如若没有拿得出手的军队,天下人谁会相信我们。
试想一下,日后天下将才,皆前来虚心请教,那是何等盛况。”
杨玉懿闻言,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要是有这一天,她都不敢想是什么场景。$,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这的确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同样的,我要让正平考取状元,也是这个道理,毕竟为人师者,自己首先就要有才华,有能力。”
秦乾禹看向众人,沉声道。
“盛时,你等就是教导四书五经,兵法谋略的夫子,战时,你等就是跟随我南征北战,出谋划策的将官,明白了吗。”
“我等明白了。”
正平等人纷纷应道。
虽说他们都是一群名落孙山的狂生,可他们好歹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自然有自己的傲气。
如若让他们跟那些新招募的匹夫共同训练,众人心中难免还是有些不情愿的。
可要是让他们去教导,这正合他们心意。
一身才华,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现在杨家军只有三千人,由你们这些人教导,人手应该是够了,可日后杨家军一旦扩建,人数多起来了,你们这点人就有些不够看,可我想要招揽天下大才者,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名声以及底蕴。
因此正平你一定要考上状元,让杨家军的威名传出去,天下才子才会蜂拥而来,加入杨家军。”
大夏立国百年,除了没有传授兵法之地的学堂外,至于文人学堂,那遍地都是。
其中不乏许多大儒坐镇的学堂,盛名遍地。
而秦乾禹新建的杨家军,凭的是什么能够跟别人争夺才子。
就是要凭借正平这个状元之名,唯有如此,新建的杨家军的名号,才能够再一次响彻天下。
才能够让天下才子信服。
正平瞬间感到压力山大,他能够感受到十三皇子对他的期盼以及重托。
“我尽量高中状元。”
“不是尽量,而是一定。”
秦乾禹再次重复道。
“十三皇子,此次主考官乃是陛下,我倒不是担心有人会徇私舞弊,而是有些没信心,我上次高中状元,并非是我的水平领先其他读书人一大截,事实上前三甲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我有些担心不能够写出令陛下心满意足的答卷来,从而落榜。”
正平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你无须担心,我会帮你的。”
秦乾禹拍了拍正平的肩膀。
“我必不负十三皇子所托!”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正平也没有了退缩的理由。
“你们二人,随我前来。”
秦乾禹看了看杨玉懿以及正平,随后走进了府中。
不一会儿的功夫,三人来到了一个房间,只见余战此刻正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桌前,桌子上还摆放了一堆诗书。
而一旁魏国公余达则是老神在在的喝着茶。
“正平,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魏国公,这位是余战,从今天开始,你和杨玉懿两人就是他的夫子,我要求不高,只要你们二人能够让他高中进士,就算过关。”
秦乾禹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