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皇榜
为的是什么?
武治帝略微想想就能够知道。(?;求′,′书|?帮?′ =))最£1)新¨#章?>¢节3更?|新;快?_|
从老十三立下军令状开始,再到选举祢正平为杨家军的将官,再到魏国公开口举荐,而后又是科举考试,又轮到林贵妃吹枕边风。
这一切看似寻常,没有什么关联,可仔细一想,未免也太过蹊跷了些。
毫无疑问,从一开始,老十三就已经设下圈套。
为的就是想要当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如此一来,他就能够在暗中徇私舞弊,轻而易举的让祢正平成为状元。
甚至他还可以在暗中安排其他才子,一一考取功名。
这是武治帝绝不允许的事情。
本以为老十三是个忠君爱国的皇子,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之人。
只是他更加聪明一些。
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偏偏将这种小手段,耍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j.i_n?w-a!n`c~h/i+j/i?.^c?o!m!
真当他这个天子,是昏君不成,可随意欺骗拿捏。
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武治帝怒火中烧,再也没了半点心情。
让他最为失望的,还是林贵妃。
因为以前林贵妃从不干政,这在整个后宫都算是一股清流,这也是他极其疼爱林贵妃的原因之一。
可事到如今,竟连林贵妃也变得势力起来。
果然,人都是会变得。
“陛下,臣妾万万不敢啊。”
林贵妃见武治帝动怒,惊的立马跪在了地上,颤抖着声音喊道。
“臣妾只是觉得,此次科举考试,陛下完全可以自己当主考官。
陛下不是常说,朝中奸臣众多,如若陛下让其他大臣担任主考官,难免遇人不淑。
科举考试,向来是国之重事,如此重要的事情,唯有陛下亲自审核,才能够把心放在肚子里,天下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考取功名吗。±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如此一来,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公平,才能够让天下才子信服。
陛下不是忧愁,该如何大显身手,展示文治吗,如若陛下亲自出题,这不仅是个完美的契机,还能够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才华,臣妾所言,皆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武治帝闻言,心中感动的不行。
“爱妃,是朕多想了,你说的没错,如若由朕亲自担任主考官,天下才子才能够信服,朕也能够让天下人看看朕的才华,你真是朕的智囊啊。”
“为了陛下,臣妾受点委屈没什么。”
林贵妃眼眸微红,擦了擦眼角泪水。
这顿时给武治帝心疼的不行,当下也不再议论此事。
第二日一大早。
一则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皇城。
“快去看啊,陛下广招天下才子,要再开一场科举考试!”
“不会吧,去年才考完,今年又考,你从哪儿来的小道消息,也太不靠谱了。”
“我骗你做什么,那是官府亲自贴出来的皇榜,乃是由陛下亲自发布的!”
“什么!”
“走,我们也去看看!”
当下,不知多少人望风而去。
纵然城中四处都贴有皇榜,可前来围观的人实在太多,将大街小巷围得水泄不通。
这其中最高兴的,当属读书人。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就是因为古代文盲太多,才子太少。
而大夏立国百年,根基早已稳定下来,所需要的就是治世能臣。
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因此不少人都想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这就导致大夏才子有很多,可问题是每五年科举考试才举办一次。
能够鱼跃龙门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
可谓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这就导致许多人只差丝毫,最终却名落孙山,数十年努力付之东流。
而今武治帝再举办一场科举考试,虽说入朝为官的名额依旧只有几十个,但却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振奋。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不知多少人高呼陛下圣明。
朝中贪官污吏众多,武治帝却孤木难支,难以将之铲除,导致百姓的生活质量,越发贫苦。
许多人都对武治帝的治国之策,嗤之以鼻。
可重开科举考试的皇榜一经发布,武治帝在民间的名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也有一些读书人十分不屑,这其中就包括春月楼中的狂生。
“说的好听,再开一场科举考试,这又有什么用?”
“就是,反正主考官都是那群贪官污吏,凭咱们这些草民出身之人,就算有再好的才华,结局一样是名落孙山。”
“没错,当初正平不就是遭奸人坑害吗。”
“这科举考试你们要去就去吧,反正我是不去。”
不少狂生当众怒骂道。
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武治帝做做样子罢了。
看把那些蠢货高兴的就跟过年一样。
你要是没钱贿赂那些考官,就算考一百次,那也高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