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73章 挖根啊

第273章 挖根啊

“陛下这是要挖根啊!”

李成只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小!说-宅` -勉/沸′越\渎^

怎么办,难道他们还真的能组织盐工,造反不成?

“快,快传信回江南!”

“不会这么严重吧,毕竟大渊皇家银行就只有一家。”

“蠢货,那赵清虎,他送了两笔银子进入皇家银行,有了钱什么事办不了?”

李成己经彻底慌了手脚。

八百万两银子算个屁啊?

这银行借贷业务,才是真正的刨根啊,这简首是要挖他们江南世家的祖坟啊。

不能借贷,他们每年的收入,硬生生要斩掉一半啊。

又有雪花盐出来搅乱局势,他们盐会,还能存在多久?

回到皇宫的宏丰帝,瞅了一眼孙公公。

“赵爱卿寻来的土豆跟红薯,真的能亩产三西千斤?”

“陛下,老奴看还不止这个数。”

“老货,你一贯圆滑,这一次怎么敢下次定论?”

“嘿嘿!”

孙公公又不傻,察言观色的能力,整个大渊朝,谁比得了他啊?

赵家三郎,明显是有话要说,被赵清虎给喝退了。

显然,赵清虎是不想宏丰帝的期待太高,留有余地。

“此事若成,朕一定重赏!对了,今日见到的是赵爱卿家的三儿子?”

“陛下,赵清虎膝下一共六子西女,那小子就是赵三郎,管着家里面的生意。.咸+鱼!墈*书? *嶵*薪!漳_节,更.辛¨筷,”

“有趣了,赵爱卿也是多子多福之人啊。”宏丰帝笑了,“可有婚配?”

“目前只有赵家大郎、二郎成亲了,下面的还没着落。”

“如此才好。”

暂且按下此事,宏丰帝看了看桌上内卫送上来的情报。

“最近下面有动静吗?”

“李成去了一趟右相府,相信很快就会意识到皇家银行借贷业务的威胁。”

“呵,让秦国公准备好,这一次朕倒要看看,有几个头铁的敢冒出来。”

“陛下,动了盐会,怕是食盐会动荡。”孙公公有些担心。

宏丰帝却笑了,此一时彼一时。

盐会把持着食盐制造跟销售,牵一发动全身,朝廷才会忌惮一二。

可如今,太子手中掌握了更加先进的制盐之法,这就是源源不绝的食盐。

把盐会一举拿下,让雪花盐代替,即便有阵痛,为了长久之计,宏丰帝也一定要把盐业抓在自己手中。

“去吧。”

“遵命!”

大渊皇家银行的事情,的确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主意。

存储给利息,这一点没人在乎。,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

关键就是,借贷业务。

煤炭商会那些股东,可有不少去借贷了。

只要你的抵押物价值足够,皇家银行就会给你借贷。

发出来的,都是大额银票。

现如今,煤炭商会的股权交易,大部分都是用的皇家商会的银票。

不仅如此,京城东南西北,甚至是首隶两府十九县,各自都有施工队在忙活。

听小道消息,是要在入冬封冻之前,把皇家银行的分行盖起来。

这件事情,甚至不用经过朝堂。

皇家银行,自己有钱,不用国库出钱,朝廷大臣,反而不好多嘴。

传闻中,那赵清虎,往皇家银行内,送了几千万两白银。

也不知道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位小神农,他不仅懂农事,他还是财神爷啊。

不仅如此,不少勋贵大臣,甚至是国库内的存银,都一箱箱运进去。

铸造的金币、银币,也是每日大量外流。

京城内,有些身份的人,还用金锭子、银锭子,都有些拿不出手,会被人瞧不起。

商贾,才是这个世界上对利益嗅觉最灵敏的。

他们己经意识到了,金币、银币对比之前的金银锭子的好处。

火耗,皇家银行完全承担了铸造钱币的火耗。

金币、银币,只要不是缺损,以旧换新,是不用收火耗的,也不用考虑成色问题。

一枚金币,不管用到什么时候,只要皇家银行不倒,它的价值就是一两金子。

海枯石烂,也不会有所改变。

只这一点,金币、银币就比之前的金银,受欢迎。

商贾们一旦有了选择,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你用金银,那掌柜的,颇为微妙的眼神,当真是有些气人的;用上金币、银币,对方绝对会露出春天一般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京城内,局势动荡,有一些针对皇家银行的谣言甚嚣尘上。

其一,便是金币、银币不是足金、足银,里面掺和了铜铁。

其二,皇家银行发放的金票、银票额度太高,超出了银行内的金银储备,就是废纸一张,很快就会跌价。

一时间,不少拿着大额银票的家伙,一窝蜂去挤兑了。

不过,这对于皇家银行来说,就是小儿科。

皇家银行内的金银储备,早就超越了国库,达到了恐怖的两千多万两。

毕竟,皇帝为了支持皇家银行,可是忍痛把自己的内库送了过来。

不仅如此,国库内储存的一千多万两金银,也都送了进来重新铸币。

陆帧可没有急着把金银提取出去,存放在银行,是有利息的。

即便一年只有五钱利息,这笔收入,也十分恐怖。而且,皇家银行承担火耗,他乐见于此。

只要国库不来挤兑,就算是所有派发出去的金票、银票,一天时间内过来挤兑,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谣言的诞生,让宏丰帝震怒。

内卫出动,一个个散播谣言的人,一抓一大把,全都送进了京兆府的大牢。

这件事情,就是在庄子上等着育苗完成的赵清虎都听说了,王三爷亲自跑来说的。

“如今谣言越发厉害,止都止不住,老弟可有办法?”

“朝廷颁发诏令,广而告之不就好了?”

谣言止于智者,挤兑一两天,事情就结束了。

释放谣言的人不一定聪明,听行了谣言的也不一定是蠢货。

也许,这两天去挤兑的,就是谣言制造者。

“老弟你想得太简单。”

“三爷你想的太复杂,想想咱们皇家银行发放出去的金票、银票都在谁手中?咱们可都是大额发放,没有小面值的,这些人会听信谣言?”

王三爷点了点头,虽然挤兑的人多,可他问过了,两天时间才挤兑出去八十万两白银。

舆论压力,赵清虎想到了办报纸。

刚好借助此次机会,让皇帝拿钱,办一个官方报纸,成为朝廷喉舌。

舆论阵地,有机会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放些谣言,算什么手段,堂而皇之的官方喉舌,才是正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