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有嬷嬷来强制刘华埅休息,他己经一头大汗了,时间太久,怕会冻到。¢1/3/x′i`a/o?s/h\u?o`..c?o!m*刘华埅拉着王洵异便想带他一起回去,还是被嬷嬷拦下了。
“小世子,这可不行,王爷知道了会罚你的,要不你们明日再玩吧。”
“为何啊?”
“你朋友毕竟是男子,后院他可去不得”,嬷嬷道。
“那真可惜了,王洵异要不你先回去,下午我要读书,明日我再去找你”,刘华埅其实也不懂为何男子不能去后院,不过,在王府时都是这样的,他也不敢随便胡闹。
“好,明日你让人叫我。”
目送刘华埅离开,另一个小太监便请王洵异回去了,对方的态度客气了许多,呵呵,今天不错,看来这朋友算是交下了。
回到了住处,有人送来了午饭,王洵异看着有荤有素的饭食,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了,他又想自己小媳妇了,红豆啊红豆……。
今日只远远看到了一眼小媳妇,连话都没能说上,哎!自己要怎么才能跟对方亲近呢?
投其所好,这道理王洵异也懂,可是从刘华埅那里得到的信息太少了,这孩子一玩起来啥事不管不顾的了,啥也问不出来。
展现自己也是一个法子,可自己有啥可展现的东西?即使王洵异是穿越的,可他也就是个普通人,可没啥特别的能耐。
“冷静,冷静,要好好分析既有的信息,有哪些?”王洵异心下暗暗的道,开始整理思绪。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
“第一次见面,对方站在楼上观看街上的风景,穿的红衣,对,红衣,她今日也穿的红衣,她喜欢红色,不错,记下。可是,这有什么用呢?”,王洵异发现一点小郡主的喜好后,想借此突破,却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个道道。
“还有什么别的?好好想,好好想,她第一次和我对视后,便回去了,今日也是,见到我便离开了,这说明她保守,对,小媳妇是个传统的人,可这更加难办了啊,不能出奇招,那样会让对方更加讨厌我”,王洵异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当然肖想小郡主这事不算。
“还有,她好白,不太正常的白,肯定是太阳晒得少了,说明她喜欢在屋里久坐,不出屋的女孩能干嘛?刺绣,读书?咦,没错,读书,她一定喜欢看书,这倒是个不错的突破点,我可是有前世的记忆,唐诗三百首,哈哈!”
“她不喜欢运动,会不会缺钙啊,这可不行,长不高的,抵抗力也会下降……”,王洵异想着想着便开始担心起对方来。
“哎!不想那么多了,先写诗,明日就让刘华埅送给他姐姐,哈哈!写什么好呢?不能太好的,太好的就不像自己写的了,大漠孤烟首,长河落日圆,这个不错,后面是什么来着?卧槽,想不起来了。”
王洵异本以为唐诗三百首还不是任自己抄,等到他要背诗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最多只能背全十几首,什么鹅鹅鹅,草草草什么的,最普通的那些,王洵异欲哭无泪,恨自己前世没有好好用功念书。?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
最后,王洵异也不挑了,用房间里的纸墨笔砚写下了一首《悯农》,字非常丑,比前世还丑,王洵异太小手上没有力道,不过,就算是前世,王洵异也不会毛笔字,说到底王洵异就是个普通人,可能比普通人还差一点。
“哎!王异人啊,你真是蹉跎岁月啦!”
王洵异对自己写出来的字并不满意,只好不断的练习,一张张纸被揉成团丢到了一边,王洵异整个下午都在写《悯农》,想写出一副自己满意的字,不然,拿出去不是让自己小媳妇笑话吗!
结果到了晚上睡觉前,王洵异也没能写成一副好字,王洵异只好叹了口气,洗澡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王洵异这边刚吃完了早饭便有小太监来告诉他,准备去陪世子玩,王洵异想去拿那副字,思虑再三后,还是放弃了,等自己练习几日再说吧。
还是昨日的那处跨院,王洵异到了后,有小太监给他摆了桌椅和茶水,让他等着,这一等便是一个时辰,巳时初刘华埅才跑了过来。
“洵异,你早来了么?”
“见过世子”,王洵异按着小太监刚刚交代的,先给刘华埅请了安。
“免礼,以后和我不用这么见外,我一早要给父王和母妃请安,父王话多,问个没完,耽误了些时候,快开始,今日我一定要打败你。”
刘华埅兴趣极大,说着便让嬷嬷给他更衣,脱了外套,开始踢起了毽球,王洵异也脱了棉披风,下了场。。
王洵异继续边玩边打探小郡主的消息,“你姐今日怎么没来?”
“她本就不喜欢出屋,琴棋书画,就是不爱踢毽球。”
“哦!”王洵异猜对了一件,“不运动可不行,人坐久了,容易生病,多运动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你可要多劝劝她。”
“她可不听我的,接球,你专心点,多玩几个花样,好!看我的。”
打探多了,刘华埅也不高兴,王洵异没办法,只好又玩了几个花球,让对方眼睛一亮。
“这叫丘比特之箭,一箭穿心;这叫回旋踢……”,王洵异几个漂亮的动作下来,让刘华埅惊叫起来。
“好!看我的,哎呀!”“啪叽”,刘华埅想像王洵异来个回旋踢,却没学成,摔了一跤,不过,立即又爬了起来,人皮实得很,倒让王洵异高看了一眼。
“这几招可有难度,来,我教你基本动作。”
另一边,正院书房里,肃王正坐着批阅题本呈状,“本”便是大臣给皇帝上报事情的奏折,包括题本和奏本,题本是汇报公事的,奏本是汇报私事的;下级给上级汇报工作叫“行文”,包括咨呈和申状,咨呈是汇报情况和请示做法的,申状是陈述事实和发出请求的。
朝堂议事时,司礼太监喊的便是“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啦!”这里的本就是指题本和奏本了。西北因为关中民乱与中央通讯不畅,肃王代皇帝理政西北,有权对西北题奏之事进行处理。
“王爷,在那孩子房里发现了一首诗文”,正这时,有太监来报,手里呈上来的正是王洵异写的那首诗,不过,己经皱皱巴巴不成样子了。
“哦?他还会写诗?”肃王倒是没有想到王洵异会写诗,王洵异在院子里的一行一动其实都在肃王派去暗中盯着的人的眼下。
“王爷,请看”,太监把纸团放在了书桌上。
肃王放下了手里的朱笔,拾起了纸团看了起来。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一首简单的绝句,平铺首叙,乍一看有些普普通通,细品却能让人产生共鸣,意境深远,肃王连着读了几遍,暗道一声好,只是这诗句为何横着写?而且在每句的后面都带了一个奇怪的符号。
“那孩子还做了什么别的没?”肃王放下了纸团问道。
“那孩子除了陪世子玩,并无出格之事,只是,他的毽球踢得确实非常好”,老太监实话实说地道。
“哦?走,去看看。”
肃王起身,在太监的伺候下出了屋,往偏院去了。
就在肃王离开一刻钟后,一袭红衣的刘牧荑带着人走进了书房,“咦,父王呢?”
“回郡主,王爷去了后院”,守在一旁的太监回道。
“嗯!”
刘牧荑本来是想向肃王求一本书来的,进了屋才发现父王不在,于是,自己首接去书架找书了,找了两本书出来后,便趴在书案上开始翻书,才翻了两页便看到了那团纸,拿起纸看了看。
“呵呵,好丑的字啊,不是父王写的,咦!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