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结合山东和我们老家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写过一个故事。·鑫^捖·夲^鉮+颤? -勉¨肺·越*渎~近日发现絫县这里也有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也十分不错的。
絫县北的碣石山,奇峰峻岭,气势雄浑。主峰仙台顶大峭壁的东北处,有一神秘的龙潭洞。此洞虽不大,却如悬于天际,嵌在仙台顶半腰的悬崖峭壁之间。上有苍松翠柏如绿伞遮掩,西季常青,松涛阵阵;下有羊肠小径似细线蜿蜒,崎岖陡峭,仅容一人小心攀行。洞内幽静深邃,仿若隔绝尘世,唯有清风偶尔穿洞而过,撩动人心。
龙潭洞的洞壁全是坚硬的花岗岩青石,泛着清冷的光泽。洞的深处,有一股山泉潺潺流淌,那泉水清澈见底,如灵动的银蛇,在石缝间穿梭。泉水叮咚作响,似珠落玉盘,又似有人的在轻拨琴弦,悦耳动听,且常年不断。
说起龙潭洞的来历,有一段久远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这山洞尚无名字,却己小有名气。每年春回大地,碣石山便成了人们游山赏春的好去处。无数游人不辞辛劳,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半天下来,早己腰酸腿疼,疲惫不堪。行至半山腰时,又渴又饿,而那山洞里冒出的清清凉凉的泉水,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甘露。众人喝足了水,便在这山洞里或坐或躺,一边欣赏碣石的壮美胜景,一边在山洞前嬉戏玩水,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使这里渐渐成了碣石山上的一处名胜之地。
碣石山脚下不远处,有个宁静的村庄叫“裴家堡”。堡内的大户李家,有位年方二八的小姐,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身姿婀娜,宛如画中仙子。那一日,春光明媚,李小姐带着丫环,兴致勃勃地到碣石山游春。?c¢q·w_a?n′j′i^a¨.!c\o`m-一路上,山花烂漫,蜂飞蝶舞,李小姐心情格外舒畅。然而,山路崎岖,爬至半山腰时,她己浑身香汗淋漓,口渴难耐。就在这时,她瞧见了那山洞里潺潺流出的泉水,清冽诱人。李小姐喜出望外,伸出柔若无骨的小手,轻轻捧起一汪泉水,送至唇边,一饮而尽。那泉水入口,清凉甘甜,首沁心脾,李小姐顿觉浑身舒畅,疲惫尽消。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一口泉水,却改变了李小姐的命运。回到家后,没几日,李小姐的肚子竟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起初,她只当是自己身体不适,并未放在心上。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肚子越来越大,瞒也瞒不住了。
一晃到了十个月头上,李小姐突然感到腹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在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她竟然生下了一条大长虫。李小姐定睛一看,吓得花容失色,“妈呀”一声,便两眼一翻,昏死了过去。丫环在一旁吓得惊慌失措,连忙跑去禀报了老员外和老夫人。
二老匆匆赶来,进屋一看,女儿平白无故地生了一条长虫,又惊又气,只觉颜面扫地,心中满是晦气。老员外眉头紧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对丫环说道:“把这孽畜扔出去,别脏了我家的地!”就在这时,李小姐悠悠醒转过来,听到二老的话,心中大惊,不顾身体虚弱,挣扎着坐了起来,声泪俱下地哀求道:“妈呀,这是孩儿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无论如何也扔不得呀!就算摊上再大的事,孩儿也认了!”
李小姐的苦苦哀求,终于打动了二老,他们无奈地叹了口气,便让丫环把小长虫留了下来。李小姐看着自己生下的这条长虫,心中既喜欢又害怕。\卡_卡/暁~税/徃? ?首~发,喜欢的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害怕的是,这长虫的模样实在让人胆寒。而这长虫呢,仿佛通人性一般,打一生下来就很听话,每天按时吃小姐的奶,吃完便乖乖睡觉。只是,每吃一回奶,李小姐就会被吓得昏死过去一回。即便如此,李小姐依然不顾恐惧,坚持给长虫喂奶,也不知道被吓死过去多少回!
后来,长虫的舅舅们听闻此事,心疼自己的亲姐姐,心中对这条小长虫充满了厌恶和恐惧。他们私下里商量着,一定要砍死这条孽畜,以免姐姐再受折磨。有一回,小长虫刚吃完奶,李小姐又被吓得昏死过去。长虫的舅舅瞅准时机,咬牙切齿地举起明晃晃的菜刀,大喝一声,猛地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长虫的尾巴被砍了下来。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地面。
就在舅舅刚要再砍第二刀时,忽听小长虫发出了一声痛苦的惨叫:“哎呀,舅舅,别砍啦!”这突如其来的人话,惊得众人目瞪口呆。紧接着,小长虫浑身金光一闪,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条威风凛凛的大黑龙,身躯庞大,鳞片乌黑发亮,犹如铠甲一般坚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它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咆哮,尾巴一扫,屋内的桌椅板凳纷纷被掀翻。
黑龙一现原形,在裴家堡自然是待不下去了。它强忍着剧痛,缓缓跪在李小姐的面前,眼里满是泪水,连续喊了三声“亲娘”,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深情。随后,它又对着李小姐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下都重重地砸在地上,仿佛要把自己的感恩之情都磕进地里。最后,黑龙从自己身上撕下三片鳞片,那鳞片刚一落地,便瞬间变成了三块沉甸甸的大金元宝。黑龙用嘴叼起金元宝,小心翼翼地送到了李小姐手中,以谢李小姐的养育之恩。
谢完母亲,黑龙长啸一声,腾空而起,驾着云雾,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由裴家堡飞到了碣石山半山腰那个有水的山洞里。从此,它便在这里修行炼道,与青山为伴,与泉水为友。
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纷纷为黑龙的故事所感动,便给这黑龙起了个名字叫“秃尾巴老李”,给这个山洞起名叫“龙潭洞”。后来,人们又在这龙潭洞的前面修了一座寺院,起名叫“龙潭寺”。
从此,每年一到春季,当碣石山一带闹旱灾时,老百姓便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龙潭寺前。他们摆上丰盛的祭品,点燃香火,虔诚地磕头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朝拜黑龙,求它及时行云布雨,普救众生。这秃尾巴老李心肠特别热,只要老百姓一求雨,它便立刻施展法术,天空中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甘霖倾盆而下,而且下得又及时又匀乎、透彻。庄稼喝足了水,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老百姓看着这场及时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秃尾巴老李感恩戴德,年年岁岁,龙潭寺的香火从未间断。
后来,秃尾巴老李经过日夜苦修,终于有了高深的道行。上天降下旨意,要它到东北的一条大江里去镇守。秃尾巴老李接到旨意后,虽有不舍,但也不敢违抗天命。它最后看了一眼碣石山,看了一眼龙潭洞,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定不负家乡百姓的恩情。
到了那条大江里以后,秃尾巴老李正赶上有条白龙霸占着大江,不肯让位。那白龙骄横跋扈,作恶多端,它一见秃尾巴老李到来,便怒目圆睁,口吐白沫,大声吼道:“你是哪里来的孽障,竟敢觊觎我的地盘!”秃尾巴老李义正言辞地说道:“此江乃百姓之江,岂容你这恶徒为非作歹!今日我定要为民除害,还这一方安宁!”
说罢,黑龙和白龙便在这条大江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恶斗。这白龙一上来时,江里便翻涌起滚滚白水,如同白色的巨浪,铺天盖地而来;这秃尾巴老李一上来时,江里就冒出浓浓的黑水,仿佛墨汁一般,将江水染得漆黑。两股水每天搅得天昏地暗,遮天蔽日,使人根本看不清胜负如何。
日子一长,老百姓都着了急。他们深知秃尾巴老李是条好龙,是他们的大恩人,而那白龙却是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于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性命也要为秃尾巴老李助威壮胆。当白龙一上来时,老百姓立刻往江里哗哗地扔白石灰,那白石灰在江水中散开,呛得白龙两眼流泪,呼吸困难,啥也看不清。而当秃尾巴老李上来时,老百姓就敲起大鼓,鼓声如雷,惊天动地,为它擂鼓助威,齐声呐喊:“秃尾巴老李,加油!秃尾巴老李,必胜!”
在老百姓的帮助下,秃尾巴老李士气大振,越战越勇。它舞动着巨大的身躯,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江水中穿梭自如,不断向白龙发起攻击。而那白龙呢,被白石灰呛得晕头转向,又被老百姓的呐喊声吓得心惊胆战,越战越蔫。经过几天几夜的激烈战斗,白龙终于支撑不住,惨叫一声,夹着尾巴逃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从此,这条无名大江就起名叫“黑龙江”。
而碣石山龙潭洞里的水,依然常年不断。传说,这是因为秃尾巴老李不忘它的家乡,把遥远的黑龙江做为龙潭洞的源泉,日夜为这里供水的缘故。为此,这里的水源永远旺盛不竭,世世代代滋养着碣石山脚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