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举的五十大寿,这个机会李明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皇帝过寿,周老大肯定会是去祝寿的,这是打探到他的消息和动向的最佳机会。
而且李明也想利用这场寿宴,更进一步,混到薛举身边去。
薛举和周老大才是他来的最主要目的。
现在距离三月初七,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如何才能摆脱薛仁杲,去到薛举身边呢?
李明不禁想到了自己过生日的时候,长孙亲手煮的那碗寿面。
过生日,自然要吃寿面,这是传统了。
利用寿面取悦薛举,争取混到西秦皇宫的御厨里面去。
这是李明的初步计划。
至于如何执行,让薛仁杲能够把他引荐给薛举,还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有了目标,接下来就简单了。
每日给薛仁杲做饭的时候,李明特意多上了一份面食。
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薛仁杲的注意力,联想到寿面上去。
可惜,计策根本没能奏效。
也不知道薛仁杲是粗枝大叶,还是对他爹毫无孝心,压根没想到那方面去。
而且,薛仁杲这货,纯粹是个肉食动物,每日里无肉不欢。
但是对那些李明精心准备的面食,兴致缺缺,看都懒的看上一眼。
李明无奈,只得换一种思路了。
他得冒险给薛仁杲提个醒,但又不能太过明显暴露自己。
合适的机会等得李明心焦不己。
又过了半个多月,眼看着薛举的寿辰就要到了。
薛仁杲终于想起来这茬了,他翻遍了太子府的宝库,左挑右选也没找到合适进献的礼物。
整个太子府都能听到他的怒吼:“孤堂堂大(西)秦太子,府里竟然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宝物!
父皇寿辰,让孤拿什么去献!就这些破铜烂铁么!
还不给孤去找!去抢那些西域胡商!查抄城中富户!去打听谁有家传宝贝!让他们统统献出来给孤!”
也不知道手下人怎么回答他的,竟然令他更为愤怒,咆哮如雷道:“孤不管什么人家肯不肯!
不肯!就宰了他全家!
当着他的面,先杀他儿子!再杀孙子!一个一个杀过去,看他肯不肯!
这种事还用孤教么!打下秦州城的时候不是带你们做过了一回么!
这都想不到!孤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
手下将领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狼狈不堪的退出房门,对站在门外伺候的李明露出了一丝苦笑。
李明投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手下将领摇摇头,无奈的去帮薛仁杲搜刮礼物去了。
李明心里却在窃喜,机会终于来了。
他轻轻推开了房门,恭声道:“太子殿下,莫动气,气大伤身。还是先用膳吧。”
薛仁杲余怒未消,气哼哼的道:“不吃了!孤没胃口!”
李明小心翼翼的问:“俺方才在门外听了一耳朵,太子殿下莫非是为了进献给陛下的寿礼发愁?”
薛仁杲横了李明一眼,面色不善的道:“知道了还问?你说孤这府里,翻遍了也不过是些破烂货色,怎拿得出手献给父皇!
孤身为太子,父皇寿诞若是献上这些寻常货色,岂不令人耻笑?又如何能够服众?”
(古时只有皇族生日才能称为诞,皇帝叫圣诞,神仙叫神诞,太子叫寿诞,太后的叫寿旦,皇后嫔妃的才叫生日。)
李明呵呵一笑道:“太子殿下是当事则迷,俺倒是有点不同见解。”
薛仁杲冷哼一声,道:“有屁快放!”
李明心中暗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清了清喉咙道:“想我大(西)秦皇帝陛下,坐拥陇右之地,疆域辽阔。
那是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太子您想要寻一些稀奇宝物献上去,令他眼前一亮,难矣!
况且,您与陛下,乃是骨肉至亲。只需一片赤诚孝心即可,又何须用那些劳什子宝物来添色?”
薛仁杲冷哼一声,道:“不献上与众不同的宝物,又如何能够表示诚心尽孝?”
李明不紧不慢回道:“俺是这样认为的,献礼物么,无非是表示您的一片孝心。
宝物不宝物的倒是其次,主要是您的心意是否真诚。只要心够诚了,哪怕是一碗寿面,也能让陛下龙颜大悦!”
“哦?这话怎么说?”薛仁杲也来了兴趣,问道。
“您想啊,您身为太子,为诸王百官之表率。
当寿辰庆典之际,若您手捧一碗亲自制作的长寿面,虔诚地献给陛下,恭祝他万寿。
这无疑最能展现您深沉至极的孝心。
所以,献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您这份孝心的表达方式。”
薛仁杲眼睛亮了,点点头,随即又摇的像拨浪鼓,道:“法子是好的,可孤也不会啊!莫说煮面了,孤连厨房都没去过!”
李明重重点头,肯定道:“所以,这样才更能体现出您的孝心啊!
都知道您是天下无敌的猛将,根本不会做饭。
可却能为了陛下屈身伙房,亲手揉面烹煮,这份心意,这份孝义,难不难得?”
李明眨眨眼睛,接着说道:“再说,您不会,不还有俺呢么?”
“唔,有几分道理。”薛仁杲点点头,摩挲着下巴思索着。
李明为了这份寿面,这个机会,巧舌如簧继续蛊惑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您这一碗寿面一献,必定能令陛下感到您的浓浓孝心!
朝中百官都会为之喝彩!天下人都会称赞您这份孝心。
这可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说不定日后史书上都会记载呢。”
其实薛仁杲早就认可了李明的提议,想法确实不错。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杀人在行,又会做个屁的寿面,也没那个心思当真去学。
所以,多半还要靠李明出力,他借个名头。
可是一旦李明在父亲薛举面前显露了这手厨艺,以他父亲同样霸道专横的性格,必定会把人要了去。
习惯了李明的美食伺候,薛仁杲还真有些舍不得。
不过,李明说的这几点,又切切实实的搔中了薛仁杲的痒处。
作为太子,最看重的是什么?自然是储位的稳固了。
而百官和百姓的肯定,扛起孝道这面大旗,无疑会让他的储位更稳固三分。
要知道,父亲薛举可不止他一个儿子,还有个被封为晋王的薛仁越呢。
虽然暂时来看对他的太子之位构不成威胁,可总归是个隐患。
李明看到薛仁杲有几分动心了,继续加了一把火,道:“俺可听说,晋王殿下那边,可不满足于现状。正挖空心思的想要在寿礼上出风头呢!”
晋王,不满足于现状,出风头。
这几个词,深深刺激到了薛仁杲。
“碰!”薛仁杲重重的一拍桌子!怒道:“他想做什么!恩?封了王爷还不满足?不知进退的东西!”
说完,暗自运气,咬牙切齿道:“就按你说的办!务必要令孤在寿宴那天盖过所有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