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精彩!太精彩了!”李明看着演武场内把铁槊舞成一团狂风的薛仁杲,使劲的拍着巴掌喝彩。
“太子殿下,神乎其技!您这身功夫当真是天下无敌。
世间武将,但凡能接下您几招不败的,都足以自夸了。”李明脸上故意做出一副崇拜和仰慕的表情,不要钱的马屁即时送上。
“就凭您这功夫,这神力,这气势。啧啧,比庙里的护法金刚还要威猛。怕是楚霸王再世也不过如此!”
“那什么李世民小儿,卑鄙下作,只会无耻偷袭。真要当面对上,俺看他连您一根手指头都招架不来。”
薛仁杲倨傲的昂着头,满脸掩饰不住的得意。
似这样的对话,这样的马屁,每日里都会不断重复在太子府演武场上演。
踩李世民,捧薛仁杲。
拍他马屁,也成了李明每日的功课。
对于薛仁杲这种极度自傲自负的性格,败给李世民的那一战,是他扎在心里的一根刺,视为奇耻大辱。
而没有什么能够比在这种人面前,痛骂李世民更能取悦他,并快速与他拉近关系的了。
所以,为了取得薛仁杲的信任,李明只好对不起李世民了。
当然,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薛仁杲现在看李明是越来越顺眼,虽说心腹还谈不上,但是起码对他是完全放下了戒备。
薛仁杲在李明一声接一声的马屁中,志得意满,飘飘欲仙。
接过李明递过的汗巾,擦擦头上的汗,随手把汗巾丢给李明,问道:“晚膳准备得了?今日吃什么?”
李明嘿嘿笑道:“今日俺炖了两只肘子,小火慢炖了一个下午,又香又烂,肥而不腻,保准您爱吃!”
薛仁杲点点头,迈步回去准备用膳。
—————————
说起为何轮到李明给薛仁杲做饭,其中还有些缘由。
自从李明来到太子府卧底后,起初并不得信任,每日里只能窝在内厨老老实实的煲药。
不过对他来说,没有机会,那就要创造机会。
专门负责给薛仁杲烹煮食物的是内厨的胖管事,也是跟着他们父子很多年的心腹了。
薛仁杲这种猛将,为了维持充沛的体力,每日食量是极为惊人的。
一顿饭,要吃半只羊,饼一筐,酒一斗。
若是在战时,饭量消耗还会更大。
其实也不奇怪,古代能征善战的猛将,为了保持体力和耐力,多半都食量惊人。
所以看古代流传下来的猛将武士的画像和壁画,从项羽,尉迟恭,薛仁贵,常遇春,到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虎背熊腰,壮硕无比,一个个都有非常显眼的“将军肚”。
当然人家那种,可跟现代的胖子不一样,人家可不是虚胖,而是肌肉凝实,膀大腰圆。
没办法,那个年代主要补充营养的方式就是吃。
冷兵器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身壮力不亏,谁力气大,谁打仗就是把好手。
一身的脂肪,除了能维持长久的消耗之外,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毕竟胖子脂肪厚,抗打击能力还是比较强。
所以,古代武将,不约而同的选择出肉装!
那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指的就是战国西大名将之一的廉颇。
《史记》记载,廉颇一顿饭米一斗,肉十斤。
还有樊哙,生啖彘肩(猪腿),饮酒一斗。
在古人看来,能吃,就往往代表能打,身体健康,体力充沛。
所以史书上提到某猛将,都会提一句饭量如何。
饭量,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体力,耐力,吃的越多,能够保持充沛体力的时间也就越多。
名将岳飞在跟赵构谈论自己的战马时候,也亲口说过:“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苛取……”
翻译过来就是,岳飞的两匹马,能吃能喝。骑它起跑,开始不是很快,百里后才开始加速,可以从中午一首跑到黄昏,卸下鞍甲,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因为肚量大却不贪食。
其实这一点上,人跟马都是一样的。
话题扯远了,故事继续。
本来给薛仁杲做饭这事,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李明的,每餐都由内厨管事亲自动手,从不假手于人。
于是,李明在内厨管事的饭菜中,偷偷放入了一勺烂韭菜汁。
烂韭菜这东西的威力,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
尤其是李明还特意把韭菜放烂后,碾成了汁。
把他折腾的是跑肚拉稀,连着三天都起不来床。
他一病,内厨自然乱了套。
可为了满足薛仁杲这个大胃王,只好连伙计带帮厨,有一个算一个,大伙一起上。
李明就趁这个时候,终于捞到了下厨给薛仁杲做饭的机会。
他只做了一道简单的粉蒸肉。
用六成精米,西成糯米加上一点八角,桂皮,花椒等材料,煸炒到米色金黄,碾成粉末。
五花肉片,用胡椒粉,酱油,黄酒和葱姜水浸泡腌制,为的是去腥。
然后用浸泡好的肉片裹上米粉,抓拌均匀,上锅蒸半个时辰。
本来在这个时代,猪肉,属于下贱之物。
因为古人还没掌握普及肉猪阉割的技术,猪肉吃起来总有一股腥臊味,所以一般贵人是不屑去吃的。
不过不好吃,不屑吃,并不代表一口都不会吃,唐代烧尾宴里面就有用猪肉做的菜。
当然,对于太子府的下人来说,有肉吃就不错了,哪还管骚不骚的,所以猪肉并不难弄到。
在这个时期,想要除去猪肉的骚味,除非用大量的香料去掩盖。
但是香料这东西,价比黄金,少了没用,多了贵人们也觉肉疼。
好在李明有秘方,说起这个秘方,就要感谢大诗人大吃货苏东坡了。
苏东坡当初官职被一贬再贬,穷困潦倒,吃不起羊肉,只能吃“贱如土”的猪肉。
无意中发现了黄酒可以去除猪肉的腥臊之气,于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肉被他捣鼓出来了。
李明知道,若是在不能炒菜的前提下,要想通过烹制羊肉鹿肉,鸡鸭鱼等物,和那些做了一辈子的厨子竞争,实在是以短击长。
所以,他另辟蹊径,选用了猪肉。
能把腥臊的猪肉做成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才更显厨艺高明。
李明用混合了香料的米粉,黄酒掩盖住了猪肉的腥臊。
没了骚味的猪肉,自然闻起来肉香扑鼻。
所以这道吃起来软糯入味,肥而不腻的粉蒸肉,立刻征服了薛仁杲的胃。
令他吃的满口流油,赞不绝口。
亲自点名,升李明为内厨管事之一,往后每餐饭食都由李明亲自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