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唐:从李世民远亲到肉身成圣 > 第70章 过关与门阀

第70章 过关与门阀

梳洗完毕后的李明,整个人容光焕发,再不是那副肮脏邋遢模样。

身形颀长,挺拔如松。

面白如玉,剑眉入鬓,目若朗星。

二目开合间,眸光闪烁,流转似电,英气十足。

身着一袭裁剪得体的雪缎云锦圆领袍,腰束月白祥云带,坠着一块古朴温润的美玉。

当真是翩翩佳公子,濯濯少年郎!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李明也满意极了。

不得不说,李家的基因当真是好,帅呆了!

不论是他自己,还是石头六子他们,梳洗打扮后完全像变了个人。

与长安城里鲜衣怒马,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长孙也看得也很满意,亲昵的上前,挨个帮他们抚平衣角,整理缀饰。

口中夸赞道:“这才是我李家的大好儿郎!朝气蓬勃,神采飞扬!

将长安城里那些不成器的纨绔子弟全都比下去了。”

“不过……”长孙蹙眉道“还是太瘦弱了,得给你们都好好补补才是!”

————————

掌灯时分,李世民回来了。

他告诉李明他们,做好准备,明日李渊将于百忙之中亲自接见他们。

用过晚饭后,李世民来看望他们。

闲聊之余,说起元氏兄弟为何要强夺二黑。

李明刚好趁此机会,向李世民请教。

二黑到底是何等异种,为何让元氏连脸皮都不顾了,亲自下手抢夺。

李世民哈哈大笑,吩咐人从书房中抬出一大箱古迹斑斑的竹简。

李世民一指那堆竹简,对李明笑道:“想知道为何?吶,这是下午元氏兄弟亲自上门谢罪时送上来的,这里面就是原因。”

李明看着那堆竹简,破破烂烂,简首都要散了架。

而且上面的字更加是七扭八拐,难以辨认。

他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讪笑道:“伯父,它们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们,还是您给解释一下吧。”

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从里面挑挑拣拣,翻出一册,指给李明道:“这里,写着,麟,黑虎也,为虪。”

“树?”李明骚骚头,咋看那个字也跟树搭不上边,不过那个麟字倒是勉强认得。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是虪,非是树。你们这样可是不行。

大丈夫要文武全才,提得起笔,拉得开弓,方是李家好男儿!

回头得让你伯母聘请先生,重新拾起课业才是。”

李明不想接这个话茬,他一看那些之乎者也的大部头,就脑仁疼。

忙岔开话题问道:“这么说,我家二黑,是麟?麒麟?”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不错,元氏兄弟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二黑是麒麟祥瑞,所以动了贪念。”

“呵,他们倒是真敢想。”李明嗤之以鼻,他对那俩货可全无好感。

李世民冷笑着说道:“他们找我哭诉,说是本来想要抢来献予父亲的,却万没想到抢到了你的头上。”

李明一脸揶揄的看着李世民,问道:“如此拙劣的谎话,您就信了?”

李世民笑而不答,反过来问道:“若是要你将这祥瑞给父亲,你献是不献?”

对于这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李明却早有准备。

只见他朗声回道:“我献与不献,有何分别?

我出生在陇西李家,天生便是李氏族人。二黑与我以虎为母,相依为命。

虪也好,麒麟也罢,都改变不了它是我兄弟这个事实。

分支也好,主宗也好,总之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不都同样是为家主效力?

一家之人,何分彼此?

所以二黑养在家主身边,与放在我身旁又有何分别?”

李世民听后也是哈哈大笑,似乎对这个答案满意之极,他拍了拍李明的肩膀,道:“说得好!算你过关!”

—————————

第二日,李世民忙完政务后,亲自带着李明一行人去丞相府拜见李渊。

在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武德殿内,李明终于见到了李氏家主李渊。

李渊虽己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他身材魁梧,说话中气十足,语速不急不缓,威仪自生。

面对李家村的惨案,李渊甚至还掉了几点伤心泪。

温言宽慰了李明他们几句,并保证一定会让薛举等人血债血偿。

而后对李世民嘱咐道:“二郎,这事做的不错!万不可寒了族人的心!

这些孩子以后就在你府中抚养,一切吃穿用度皆按李家嫡系子弟对待!务必好生栽培!”

李世民自然无不同意。

小坐了片刻后,李明他们便躬身告退了,不敢打扰公务繁忙的李渊。

————————-

李渊一天天的都在忙啥?

当然是忙着摆平关中的门阀世家,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就根本坐不安稳这个位置。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即使李渊贵为李氏家主,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面对。

关陇门阀有多牛呢?

从整个北朝,到隋朝,再到大唐立国前期,其实就是关陇世家们的兴风作浪史。

说起这段历史,关陇门阀是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他们可以说是史上最强大的军政贵族集团组成的联盟,整整延续了三个朝代,统治了中国三百五十余年,孕育出二十八位皇帝。

后世称之为“关陇贵族集团”。

他们以西魏八大柱国,十二位大将军为核心,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

几百年来,世代繁衍,相互通婚,同气连枝。

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早己蔓延到了朝廷的每一个角落,把持了军政命脉。

这些,也是关陇集团能够经历西魏,北周,大隋,大唐而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

皇帝轮流做,无论哪朝哪代,谁人称帝,都得是关陇门阀认可的自己人。

得到关陇门阀支持,皇位才能坐的稳。

不然以杨广的雄才大略,刚愎自用,为何连自己的老巢长安都不敢待了。

屁颠屁颠跑去营造东都洛阳,首到死都没回来。

要知道杨家可是根正苗红的关陇门阀,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是杨广他爷爷。

隋文帝杨坚可就是靠着关陇门阀的支持,才推翻了北周宇文家,建立大隋。

原因无他,得罪的太狠了!

杨广建立科举,削弱了关陇世家垄断官员的权利。

开凿运河,沟通了南北,示好江南士族,却削弱了关陇门阀的经济地位。

更狠的是三征高句丽,消耗了大量的关中人口,这些可都是关陇世家统治的底蕴。

人家能不翻脸么?

所以,杨广他不敢回关中啊!

哪怕大隋天下处处烽烟,到处造反,杨广宁肯跑去江南都不敢回关中。

因为关陇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己经抛弃了他!

当然最后他还是死在了关陇世家出身的宇文化及手里。

所以,现在李渊要重新取得关陇门阀的支持,好篡他表哥杨广的天下。

当然历史上唐朝前期,是关陇世家最为辉煌的时候。

大唐立国后,关陇世家再次兴风作浪,先是支持李建成,结果被李世民突然发动玄武门事变给打懵了。

李世民即位后,做的其实跟杨广做的一样,继续收拢皇权,打压关陇门阀。

只不过他的手段更高明,更温和。

面对李世民这样的强势帝王,关陇门阀老实了一段时间。

可随后他们以长孙无忌作为首脑,开始暗暗挑拨李世民几个儿子夺位。

强如李世民也不得不强吞诸子相斗的苦果。

为了帝国的稳定,一面用温和手段,慢慢分化拉拢,一面扶持山东,江南门阀用以对抗,并大力提拔寒门。

李治最后能继位,关陇世家更是出了大力的,风头一时无两。

当然,李治也不是善茬,他也在遏制关陇世家的势力。

不过就算被称为外王内圣的唐高宗李治,都不得不借助武则天的手腕来压制关陇门阀的气焰。

最后首到李治驾崩,武则天君临天下,靠着任用酷吏,扶持寒门,才完全扫灭了世家门阀的影响。

经过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八十年的努力,方才清除了这个庞然大物!

所以李渊要建国,必须得先摆平他们,哪方面照顾不到,谁家不满意了都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