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唐:从李世民远亲到肉身成圣 > 第68章 李世民

第68章 李世民

京兆尹在人群外看得分明,听得真切。

他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面鄙夷元氏百年士族竟行此下作之事。

一面恼怒他们竟敢欺到李氏头上,更有一份隐秘的期待。

在这用人之际,若这少年真是李氏血脉。。。。

当李明那句饱含委屈的质问响起时,他再难抑制,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

“王法在此!”

他,就是王法。

今天要为李家的孩子做主!

这一声中气十足,气贯长虹!

简简单单西个字,却让喧闹的街市瞬间凝固。

一句“王法在此”,带着安抚人心的莫名力量!

随着他龙行虎步般的前行,围观的百姓不由自主地退向两旁,仿佛他周围环绕着一股无形的威严。

阳光在他紫袍官服的金线纹饰上流转,他的每一步都好似踏在众人心弦。

李明抬头望去,不禁怔住。

此人年岁并不大,最多也就二十出头,身形高大挺拔,魁梧雄伟。

白面无须,眉如利剑,目似星辰,端得是俊朗潇洒,卓尔不凡。

不得不说,有一些人,他们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仿佛被命运赋予了特殊的使命。

好似星辰降世,其光芒犹如烈日般璀璨耀眼。

无疑,来人就是此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堪称人中龙凤,万里挑一。

那人缓步走进场中,开口问道:“娃娃,你可姓李?是哪脉分支?”

李明拄着染血的长刀,梗着脖子反问道:“你是何人?姓不姓李的,关你屁事!”

那人身后的亲兵怒斥道:“孺口小儿,如此无礼!

此乃唐王二子,封秦国公,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兼京兆府府尹!”

李明被这一长串的官衔名头绕晕了,不过那句唐王二子倒是听得清清楚楚。

唐王,李渊啊,他二子……

突然脑中"嗡"的一声。

我去,这不是李世民么?

我靠,来人竟然是李世民!

未来的唐太宗,天可汗,千古一帝李世民!

我朝思暮想的大腿啊!竟然自己走到面前了!

李明曾经无数次幻想过,与李世民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幻想过在金碧辉煌的太极宫大殿上,被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热的拉着手,一脸自豪的介绍此乃我李家麒麟儿。

或者是在两军阵前,战事不利,自己单骑冲阵,临危救主……

或者凭借一首剽窃的好诗……

或者凭着后世的“发明创造”……

反正就是没想到会在这样一种狼狈的情形下。

“呵呵”李世民温和的笑着,继续问道:“孩子,你叫什么?”

李明眨眨眼睛,回过神来,开口说道:“那不重要,话说,您先给找个大夫呗!”

—————————

李世民来了,满天乌云就散了。

元氏兄弟看到他,仿佛老鼠见了猫,战战兢兢的凑了过来,一脸惶恐。

李世民对着他们淡淡的扫了一眼,说了句:“元氏,好大的威风!”

一句话,登时将二人吓得噤若寒蝉。

李世民轻声发问“武侯卫,是元氏的?”

话己至此,点到为止。

“噗通!”二人腿一软,再也站立不住,跌坐在地,心中悲凉至极,如坠冰窟。

今日得罪了李家,元氏将彻底滑落深渊。

倒不是因为仗势欺人,强取豪夺。

这在门阀世家之中又算得了什么?

主要是元盛大言不惭的放狠话,一张名帖调动武侯卫这个事情被李世民听到了。

乱世,最看重的是什么?军权!

武侯卫职责是什么?是负责保卫长安安全的。

你元盛无功无爵,单凭一张帖子就能调动城卫安全的武侯卫。你想做什么?

看这意思,武侯卫帮你做事,肯定不止一次两次了。

他们今日帮你当街杀人,明日会不会随你造反?

无论哪个当权者,都不希望负责保卫都城安全的军队能被人随意调动,这是必须遵守的底线!

元氏这句话,犯了忌讳。

所以李世民才会当众有此一问。

以他的身份,只要当众表明恶了元氏的态度就可以了。

自然会有无数人替他冲锋陷阵,打压元氏。

两句话,十西个字,字字诛心!

有唐一朝,元氏将永无出头之日!

—————————

不过李世民现在没心情搭理他们,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先救人要紧。

一边把李明他们带回府邸,一边吩咐人快马加鞭去请御医。

足足请了七个!

七个御医背着药箱,一路紧赶慢赶,被马颠的上气不接下气。

不来不行啊,谁不知道现在长安城里最有权势的,不是皇宫里的木偶皇帝,而是面前的李家父子!

这是他们能得罪得起的么,所以干脆全都来了。

七个胡子花白的御医围着铃铛,又是号脉,又是针灸,又是按摩,使尽了浑身解数。

那架势比给皇帝看病都用心,就连熬药都没敢假手于人。

好一通忙活,才终于使铃铛脱离了险情。

李世民全程就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知道这个女娃不脱离危险,这些孩子也没心情搭理他。

看着平稳安睡的铃铛,李世民笑着问:“现在可以说说了吧,你们到底是什么来历?”

李明清了清喉咙,朗声说道:“我叫李明,这是石头,哦,大名叫李岩。这是六子……

我们都是陇西来的,成纪县,李家村。”

李世民听了,也是一惊,追问:“卧虎岗李家村?”

李明点头。

一般人都将那里称作白虎岭,只有李家人自己才叫做卧虎岗。

因为先祖李虎就是因此得名,李家因李虎而辉煌。

所以李虎认为那里是李家的风水宝地,安排兄弟的后代看守。

李世民这才释疑,如此那就对上了。

陇西老家,李家村,是太叔公李彪一脉,向来负责看守祖地。

对着外面吩咐道:“快,去把三通请来!”

外面伺候的亲兵大声应诺,一路小跑着照办。

接着李世民又对李明问道:“既然是陇西老家的族人,为何如此落魄?又怎会只有你们一群孩子孤身来长安?”

这话勾起了大伙的伤心处,女娃们都低头暗自垂泪,男娃们也红了眼圈。

李世民也看出来他们过的不易,静静的等待他们平复心绪。

这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和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人还未到,牢骚就先到了。“我说,这么急,把我拉过来干啥!

我灶上可还炖着鸡汤呢,别一会煲干了,那可是夫人要用的!哎,我说你慢点走!”

李世民微笑着对外喊道:“三通啊!是我没说清楚。快进来,老家来人了!”

“哎!来了!”那人答应一声,迈步走进屋中。

来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形胖乎乎,面团团一张脸,笑容倒是和善。

他一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屋中的孩子们,不由得愣了,口中疑惑道:“明哥儿?六子?大丫?你们……你们怎么都来了?我阿爷呢?”

“三通叔……”见到了亲人,大丫委屈的喊了一句,泣不成声。

见到这一幕,李世民心中这才再无怀疑。

之前只是根据刀法推测有八九分把握,现在自然肯定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李氏旁支。

不然仅凭借着一套李家刀法,无凭无据的总是惹人怀疑。

来人李三通,乃是七叔公第三子。

他亲眼见到两个兄长死在辽东,尸骨无存。

不想也把命扔在那荒凉之地,便在朝廷再次强征之前逃了出来。

可面对朝廷的追捕,又无处容身。

只好一咬牙,首接去投靠了李家主宗。

李明抬头看向来人,虽然几年未见,可那张胖脸是如此熟悉,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不过这身打扮……

胖乎乎的腰间系着一条围裙,肉嘟嘟的手上油腻腻的,身上还带着一股烟熏火燎的油烟味……

不是说是管事么?可这打扮怎么看都是个厨子啊。

李明开口叫道:“三叔……您这是……”

李三通把油腻的手随意在围裙上抹了抹,一脸骄傲道:“某乃秦国公内宅,伙房大管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