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黑在前头引路,李明在后面跟着。
沿着山泉往上游而行,一路向东。
翻过这座山头,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一处高达百丈的崖壁之旁。
崖壁高耸陡峭,怪石嶙峋,老藤缠绕攀附。
李明对二黑苦笑一声,道:“就是这么?这岩壁如此陡峭,我可攀不上去!”
二黑头尾一摆,朝着山壁底下一丛互相纠结缠绕的枯藤中钻去!
李明眼睛一亮,赞道:“原来入口藏在枯藤后面么?倒是当真隐蔽!”
拨开古藤,跟着二黑钻入其中,里面是个不大的天然山缝,狭窄低矮,也就勉强容一人蹲行通过。
里面蜿蜒曲折,幽暗深邃。
继续深入了二十来丈,洞口一宽,豁然开朗!
里面内有乾坤,竟然是一处深藏山腹之中的天然溶洞!
空间并不大,几十丈方圆。
看山壁走势,呈葫芦形,前大后小。李明他们正是从葫芦嘴进来的。
溶洞之内光彩斑斓,别有洞天!
钟乳石倒悬而立,如犬牙交错,形状各异,千奇百怪。
洞壁上还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不知名晶体,在静谧的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荧光,如同夜晚的繁星般闪烁。
地上一丛丛天然水晶如利剑一般斜插向上,在洞壁晶体的映照下,闪耀着梦幻般的光泽。
光影交错,熠熠生辉。
如梦似幻,好似水晶宫一般。
再往里行走几步,又见一方小小的天然泉眼。
泉眼似乎存在己久,泪泪而流,永不干涸。
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汇成一方小小的池塘。
池水清澈见底,光滑如镜,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池塘中还有几尾不知名的发光小鱼,悠然游动。
李明被这眼前的瑰丽景色震撼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他叹为观止。
嘴巴张得老大,半晌才感叹一句:“好一个洞天福地,神仙妙境!”
二黑主人一般的带着李明逐步参观他的新家。
李明看的啧啧称奇,饶是他两世为人,这等纯天然的玄奇景色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参观了半晌,李明好奇的问道“二黑,这等深藏山腹内的风水宝地,你又是怎的发现的?
莫非真是山神有灵?此乃山神洞府?”
二黑歪着脑袋思考,大眼睛里闪烁着疑惑的光彩。
它虽然通人性,可是这个问题对它来说理解起来实在过于复杂。
李明也知道以二黑的能力,理解山神神灵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于是轻咳一声,换了个问题道:“这等绝妙隐蔽的山洞,怕是有主的罢?”
这个问题二黑听懂了,眨巴了下眼睛,忽然跳了起来。
对着虚空又扑又抓,上蹿下跳,低吼连连。
李明点头表示懂了。
二黑这是苦于不会表达,所以在用行动演示,它是从上一任主人手里抢来的洞府。
“那原先的主人呢?”李明问道。
二黑虎口虚咬,做了个锁喉的动作,然后吧嗒着嘴唇,不断的用舌头舔着鼻头。
“哦,给你吃了!”李明秒懂。
“既然能给你吃掉,那估计也不是山神!是个什么动物?狼?狐狸?”李明又问。
二黑思索了片刻,拽着李明往后洞走。
看到后洞山壁上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的整齐爪印,李明这才恍然大悟。
看抓痕,应当是獾子,鲮鲤之类善于挖穴打洞的动物。
方才没看仔细,还以为是纯天然形成的葫芦洞穴,原来后面小洞是某种善于挖掘的动物后天加工而成。
不过爪痕大小高矮不一,痕迹有新有旧,想来是洞穴的上任主人,一大家子合力挖掘。
也不知在这里繁衍生存了多久,一代代不停挖掘才形成如此规模的。
李明对二黑挑起大指,赞道“好你个二黑,当真把我比下去了!
连你都住上了如此妙境的神仙洞府,我却连房都没有,还要在山神庙里借住栖身。”
二黑听他夸赞,立刻昂首挺胸,尾巴翘的老高,一副神气无比的模样。
“看来我若是再不努力,还有何颜面做你大哥!”李明有些苦笑“我。。。。”
说到这,再也说不下去了。
是啊,连二黑这等野兽,尚知道要为了更大的地盘,更好的洞府,奋勇争抢,厮杀搏斗,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更好的生活。
而我,天生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一个拥有着两千多年见识的后世灵魂的人类,竟然会对未来如何而感到迷茫?
连个野兽都不如!
我穿越回一千西百多年以前为的什么?
当然是为了过得更好啊!
不仅我自己要过的好,我的亲人,族人,乃至整个华夏大地上的所有人,都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拥有领先世上一千多年的见识,知道未来大事走向的我,为何不能好好利用起来?
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洗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并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无比的文明。
他们聪明,勤劳,坚韧,饱受苦难却从未屈服,永远昂首向前。
用自己的双手一次又一次的打败异族,在废墟上建立起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人这个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和挑战。
从西周的犬戎入侵,到晋末的五胡乱华,再到宋末的蒙元入侵,明末的后金入关,首至近代的八国联军,倭寇入侵。
每隔上两三百年,这个民族就要经受一次异族的摧残!
彷佛连天都嫉妒这片土地的富饶和繁华,诅咒它陷入了一个不断轮回的魔咒。
既然上天让我来到了这一千西百年以前,生在建立了煌煌大唐的陇西李家,为何不尽我所能的消弭这一切呢?
大唐,一个辉煌而又强盛的时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历史的长河。
这个时代,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
文有唐诗璀璨,千秋华章。
武有雄浑版图,万里拓疆。
大唐,思想开放,兼容并蓄。
开放包容的胸怀,若浩瀚沧海,纳百川而不拒细流。
融汇中外,万邦来朝。
大唐,武风浓郁,锐意进取。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从李白的“仗剑去国游”,到贾岛的“十年磨一剑”
再到李贺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各种边塞诗篇,千古绝句,剑客游侠的传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唐人的尚武精神。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可惜,这辉煌华美的一切,都随着大唐的落幕戛然而止。
宋以来,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从思想根本上生生阉割了血性。
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由攻转守。
武人乱国,好,那就以文治武,却矫枉过正。
从上到下,文恬武嬉,整个朝堂风气如此,纵有一二忠臣良将也无济于事。
堂堂大国,被周边异族打的哭哭唧唧。
檀渊之盟,靖康之耻,首到偏安一隅的南宋被蒙古铁骑轰然踏破。
然后长达百年的异族奴役,汉人被列为最下等之民,卑微到连名字的权利都不配拥有。
首到洪武大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可惜好景不长,二百余年大明轰然倒塌。
强盛起来的异族又一次抢占了中原的花花江山,开始长达三百年的闭关锁国。
近代的屈辱更不用提,列强一次又一次的叩开国门。。。。
甚至连仰仗了中华鼻息,做了上千年属国的倭国,都敢悍然入侵,犯下累累罪行。
我要打破这个魔咒!
我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切!要改变历史的走向!
要将大唐的辉煌延续,让汉人的荣耀永存!让异族永无抬头之日!让我中华屹立千年不倒!
想通了这些,李明心中豁然开朗,念头通达无比!
一切就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