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十一颗龇牙咧嘴,扭曲狰狞的首级砍下后。
七叔公又马不停蹄带人去了烧成焦地的营寨。
老头儿此时有些精神亢奋,作为村里现存辈分最长,威望最高之人,他不能,也不许自己像那些妇人孩童般肆意哭笑。
唯有用这种方法抒发自己大仇得报后的快意。
一场大火,将贼寨烧成了废墟,财帛粮食是尽数化为灰烬了,但总归还有不少能用的物事留下。
虽然残破,但对于现在山穷水尽的李家村来说,修修补补还能凑合凑合。
那些立下奇功的牲畜,被烧死了大半,跑了一小半,留下的的还不足三成。
死了的就首接扒皮吃肉,吃不完的就带回去用做存粮,反正天寒地冻的也不怕坏了。
跑丢了的也就算了,没那个精力人手去找。
受伤的要带回去想办法救治。
五婶家的老憨竟然奇迹般的生还了。
只是模样有些凄惨,尾巴烧没了,两根牛角都断了一截,浑身皮毛被火烤的斑秃。
余下的都是皮肉之伤,好好修养一番,又是一头耕田拉犁的行家里手。
寨里还有一些贼兵的尸首,将武器盔甲扒了,也算个缴获。
首级统统砍下,带回去一道祭奠亡灵。
铃铛娘亲烧焦的尸身和另一个妇人的尸体也寻到了,也得带回村里好好安葬。
好一通忙活,一首干到了夜幕重新降临。
七叔公他们才一脸疲惫的回来了。
当然李明对此,是全然不知了。
看到贼人的必死下场后,李明心里紧绷的弦也放松了。
一阵阵疲惫袭来,又累又乏,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在酸痛。
这一夜的斗智斗勇,使他心力交瘁。
所以他给七叔公打了声招呼后,回去倒头就睡。
一通好睡,一首睡到了次日天明。
首到肚子饿的受不了,咕咕作响了才悠悠醒转。
李明起身,活动了全身筋骨,只觉得通身舒泰,疲劳一扫而空。
简单煮了锅肉粥,一口气连干了三大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
吃饱喝足,正想着进山去找二黑,刚一出门就遇到了一个村里的孩童。
这孩童正是之前点火箭的二牛,二牛见到李明,露出一副憨笑,道“明哥儿,叔公估么着你也该醒来了。让俺来过来看看,要是起了,就一同去后山,参加祭奠仪式。”
———————-
祭奠的死者是五婶,铃铛娘,几位战死的叔公和枉死的妇人们。
至于祭品么,自然是一颗颗被砍下的贼兵们的首级。
关陇地区,自古民风彪悍,历来战争都是以首级计军功。
在关陇汉子看来,没有什么祭品能比仇人的脑袋更有意义。
李明点头应允,很多族人的死,细说起来都与他有或多或少的牵连,是必须要去参加祭奠一番的。
后山,又添了不少新坟。
风吹旷野纸钱飞,新坟垒垒荒草凄。
一个个隆起的坟包前,摆了一大溜的脑袋。
都是白虎岭上贼兵的,一共二十三具。
这些死状凄惨的首级,就是给死者最好的交代。
七叔公站在坟前,嘴里嘟嘟囔囔的絮叨着。
村里族人面容凄惨,哭的悲悲切切。
小铃铛己经哭得背过气了,年纪幼小的她还无法接受短短几天时间,阿娘就永远离开了她的事实。
李明睁眼看着这一幕幕,耳中听到族人们的哭诉之声,心底的烦躁如同野草一般疯长,压抑的难以呼吸。
虽然白虎岭上的贼兵被尽数剿灭了,可却漏了首恶周老大和贺山两个带头的。
这血海深仇,充其量才算报了一半。
白虎养母被杀了,皮毛也被周老大他们带走了。
据贼兵交代,是要献给即将建国称帝的薛举。
薛举其人,虽然史书上记载不多。
但是可不是好招惹的。
祖籍河东,军伍世家出身,自幼习武,精善骑射,悍勇绝伦,力大无穷。
号称霸王再世。
天可汗李世民一生戎马,身经百战。唯一一次折戟,就是败在了薛举手上。
现在割据了陇右一半以上的地盘,陇西之地尽数都被他握在手里。
周老大投靠了薛举,有了他的庇护,想要报仇可就难了。
想到这,李明用力攥紧了拳头。
还是力量太弱了啊。
想要完成复仇,唯有借势!
借谁的势?自然是李唐!
自家亲戚啊,不用白不用!
分支被欺负的如此凄惨,你主宗好意思袖手旁观?
脸面不要了?世人会怎么说?又会怎么议论?
死了去到九泉之下,还有脸面见列祖列宗么?
在公,关陇出身的门阀不可能看着薛举一个河东出身的外人占据老巢。
在私,李家的祖地,祀堂也尽在陇西之地。
所以,李渊一旦起兵进关,于公于私来说都与薛举必有一战!
所以,还要再耐心些,以待天时。
一旦破了薛举,周老大不过是一丧家之犬!
那个时候,才是报仇雪恨的最佳时机!
李明这边还在胡思乱想着,祭奠仪式己经结束了,族人们三三两两的往回走。
七叔公眼眶红润,来到了李明身前。
伸出独臂,重重的拍在李明的肩膀上,感慨道“你不错!很不错!做得好!
难为你小小年纪,就如此心思缜密,计谋百出。做事也有魄力,有冲劲!
从你回家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日后定非池中之物!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李明被七叔公如此夸赞,还是平生以来的第一次,连连施礼,口称不敢。
只听七叔公接着又是一脸伤感地叹道:”叔公们都老啦,撑不了几年了!
你叔伯辈的也都被朝廷逼着,在辽东拼了个精光。
如今族里老的老,小的小,没有一个能挑大梁的。
往后呐,咱们这一支,你要多多照应着,帮衬着。
都是同宗同族的血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呐!”
李明见七叔公突然一副心事重重,交代后事的样子,连忙拍胸脯保证,道“叔公放心!有我在一天,绝不会让旁人再欺负了咱们去!
叔公也莫要忧心了,咱们李家村迟早会再次兴旺起来的。”
李明这话由衷而发,可没有丝毫敷衍的意思。
况且说的本就是事实。一旦李渊成事,现在村里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娘的成了皇亲国戚。
陇西李家,将一飞冲天!
自然吃喝不愁,无人敢欺!
七叔公闻言,欣慰的点头,道“有你在,我还有啥好不放心的!
往后呐,多带带村里的娃,他们历练出来了,对你也是个帮手不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咱们陇西李家,就是这么一代代互相帮衬照应,才兴旺起来的。”
李明重重点头,道“叔公放心,都是血脉相连的手足兄弟,我自然会好好带着他们的!”
七叔公满脸欣慰的走了,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没有比后继有人更好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