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510章 惩罚

第510章 惩罚

第510章 惩罚

李恪看着那两个衙役,平静地问。¤3?8#看_~书@网@ ?.更<新t/?最?o快)

那两个衙役身体立刻一软,直接跪在地上。

“回……回……回陛下,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的。”

两人颤颤巍巍,低着头,不敢看李恪一眼。

“回去,让京兆尹查明白了再跟朕说。”

李恪眯眼。

这两个小衙役不知道情有可原,处罚他们也没用,关键是李恪要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陛下,谢陛下……”

两人先是一愣,然后连忙行礼。

他们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竟然被放过了。

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们差点晕过去,连滚带爬地离开了。

周围的百姓一阵欢呼,纷纷高呼李恪万岁。

旁边的年轻人也激动不已,以为自己没事了。

但就在这时,李恪的目光突然转向他。

等到百姓们的欢呼声小了些,李恪又开口了。

“朕说过,红绿灯是为了让大家方便通行,希望大家都遵守规则。”

“虽然京兆府的处罚不合理,但闯红灯也是不对的,违反了规则,所以闯红绿灯的人,该受罚。”

李恪严肃道。

闯红绿灯这事儿可大可小。?/求!′?书?帮? (?_首×?-发+

现在车速度不高,被撞到的概率不会死人,但会受重伤。

将来时代发展了,车速提上去了,再有人闯红灯,就可能出人命。

出人命是一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家庭也有伤害,这些是李恪不愿意看到的。

“陛……陛下……”

年轻人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在场的人也都渐渐平静下来。

陛下亲自惩罚闯红灯的人,这可是头一回。

“从今天开始,闯红绿灯的人,有两种惩罚。”

“第一种,去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为期五天。”

“第二种,抓住闯红灯的人,对方替代你的位置,剩下的时间就免了。”

李恪道。

大家闻言,纷纷议论。

跟京兆府的惩罚比起来,这简直是小意思。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

百姓们纷纷高呼。

对李恪投去崇拜的眼神。

就是一旁的五儿和李君羡也是如此。

李恪点点头,示意百姓们都散了,各自忙去。

而当前的青年,则成为第一个执行指挥交通规则的人。

将事情处理之后,李恪就想着继续看看京城其他地方变化的。$,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但是,随着身份揭露,不少百姓跟着李恪,眼神里满是对李恪的仰慕。

尽管不会起到安全威胁,但是却给李恪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继续视察。

让李君羡挡住他们之后,李恪快速走进一个小巷子,甩开了这些狂热的百姓。

“陛下,你真厉害。”

“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闯红灯的处罚问题。”

五儿对李恪竖起大拇指,甜甜笑道。

她曾了解过,朝廷也讨论过闯红绿灯的处罚问题。

但是因为不是什么大事,并没有引起高层们的注意。

可虽然没有了解,但也听说有不少臣子对此发表过意见,但都没有一个好的处理方法。

最终导致京兆府的处罚奇奇怪怪,变相地想要从老百姓的身上搞钱。

“不过一件小事,竟然还能得到你的赞美。”

“五儿啊五儿,你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

李恪笑了笑,摇头说道。

小事一桩,有什么值得奉承的。

奉承的话虽然好听,但李恪不希望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只会拍马屁。

“我真实想法啊……陛下,我不仅会拍马屁,还会拍您的屁哦。”

五儿解释。

但却想到了另外,脸色一红,小声说道。

说着,偷偷看了一眼李恪,眉目含着羞意。

小巷子有点空荡,李君羡他们挡住了百姓,还没有跟上。

额……

朕被调戏了?

李恪一愣,差点没反应过来。

大白天的,又是在外面,这感觉就是不同。

正当李恪蠢蠢欲动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慌乱赶来。

京兆尹气喘吁吁出现,向李恪的方向小跑而来,额头豆大的汗珠出现。

“陛……陛下,罪臣来迟,请陛下恕罪。”

京兆尹喘着粗气,终于来到李恪的面前。

他连额头的汗都不擦,就诚惶诚恐向李恪行礼。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捋清思路再和朕说话。”

李恪眉头微皱道。

对京兆尹的突然出现感到不满。

打扰了自己的好事,不问罪就已经不错了。

一旁的五儿也是很不满,对京兆尹翻白眼。

京兆尹讪讪笑着,连忙整顿自己的情绪,平复心情。

片刻之后,京兆尹开始汇报工作。

“陛下,关于闯红绿灯惩罚一事,因为太多人不遵守规则了,微臣想着的是重典吓人,让百姓害怕而不敢乱闯。”

京兆尹言简意赅解释。

说着偷偷看李恪一眼,揣摩李恪的心意。

“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

李恪眉头微皱道。

“是的。”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不少人觉得红绿灯影响了他们的推行,经常闯红灯,造成交通堵塞,京兆府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交通堵塞问题。”

京兆尹解释道。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份账本翻开给李恪看。

上面清晰记载着哪一天发生了什么交通问题,谁造成的,谁解决的。

李恪大致看了一眼,一天之中发生关于交通的事情,竟然就高达了七十多起。

一起造成十分钟堵塞,那么七十多起也要用七百多分钟,以至于车辆都不用同行了。

“在各种处理方法都没有得到良好解决问题之后,微臣装了装胆子决定用重典。”

“重典之下,情况好转了很多,如今交通事件已经下降到个位数,情况十分明亮。”

京兆尹继续翻看账本,翻到最后面的那几页。

果然,如他所说,通过重典,情况真的好转了很多。

“重典能起到作用,但同样会引起民愤。”

“大唐是希望百姓幸福的,而不是各种各样的约束。”

李恪沉声道。

京兆尹的做法结果是好的。

但是这不是乱世,不应该用重典。

盛世之下用重典,无疑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