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503章 继续修路

第503章 继续修路

吃药后,等到晚上,等着李恪召她们进宫。~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果然,天黑后,李恪的太监来了,她们被召进宫。

很快,就见到李恪,并且说已经吃了药。

“不错,知道怎么办了。”

李恪点头。

三天后。

高句丽女王和新罗女王离开。

在李恪的盛情款待下,她们红光满面回到自己的国家。

送走两人之后,李恪对西突厥的情况又做了一些决断,加强两国的联系。

怎么加强?

以李恪看法,自然是驻扎军事基地和经济贸易。

军事基地可以保证这个国家时刻能够被大唐掌控着。

经济贸易,则是能够保证这个国家的钱源源不断流入大唐。

自然,他们有大唐的新产品发过去,他们也会得到享受的体会。

“陛下,臣以为,在吐谷浑建了条路,应该在西突厥和薛延陀也建一条的。”

程咬金提议道。

这一次大战太爽了。

不用爬山涉水,不用担心战马受不了,也不担心战士们承受不住。

总而言之,就是爽快了很多,给士兵们足够的精力去攻伐一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唐的武器太过厉害,让他看着也头皮发麻。

有这样的武器,大唐还有哪个地方是拿不下的?

如果不是李恪觉得灭掉他们处理起来太麻烦,现在已经灭掉他们了。*d?u/a.n_q¢i/n-g-s_i_.¨n`e¨t.

“诸位觉得如何?”

李恪想了想,没有立即开口。

修建公路自然是好,但是也有不好。

那就是前期是拿自己的钱去帮助他们修建公路。

要到公路收费之后才能够慢慢回本,而且问题在于这两国估计用公路比较少。

因为他们更多的是用战马,用单车和三轮车以及其他车的时候估计是不会用到公路的。

“我觉得,如果这两个国家愿意出钱修路,那咱们可以考虑一下。”

陈柏道。

“让两国自己掏钱修路?”

李恪皱了皱眉头。

这个想法不错,但未免太天真了点。

这两个国家能让大唐在他们国土上修路已经算是让步了。

再让他们掏钱,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搞不好会引发冲突。

其他人也都是一头雾水,纷纷看着陈柏。

“没错!”

“咱们可以用舆论和战争压力来逼他们!”

陈柏语气坚决。

“具体说说。”

李恪还没完全想明白。

“舆论,咱们可以利用现在吐谷浑的情况,大肆宣传两国百姓对唐浑公路的喜爱,说他们渴望和大唐正常交流。”

“战争压力,如果他们不同意,咱们就发动战争,让他们见识一下吐谷浑的下场。¨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

陈柏慢慢解释。

大臣们有的听明白了,有的还是云里雾里。

他们没说话,只是看着李恪,等他拿主意。

“试试看吧。”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李恪有些惊讶地看着陈柏。

这方法听起来怎么有点像后世大国的作风呢?

“臣遵命!”

陈柏恭敬回应。

他已经有了主意,就等着实施。

会议结束后,陈柏开始行动。

这个计划需要时间。

他让两国商人帮忙宣传,还找到了吐谷浑的一些百姓。

到处宣扬公路的好处,加强两国关系。

底层百姓容易被煽动,他们也知道大唐的强大。

强大的国家推广的东西,他们自然也想要。

陈柏布局完毕后,让人通知两国的国王,夷男和阿史那俄罗。

“想在咱们的土地上修公路?”

“还说是为了我们的百姓?”

“我看大唐是疯了吧!”

两国君王反应几乎一致。

他们清楚,吐谷浑之所以败得快,公路是个大因素。

公路让大唐的军队迅速到达,还有补给优势,让大唐士兵无所畏惧。

现在要在他们土地上修公路,这不是给大唐机会,随时攻打他们吗?

“可汗,如果拒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有大臣建议。

他们了解吐谷浑的遭遇,也清楚大唐的武器有多可怕。

现在得罪大唐,后果真的很难预测,可能会遭遇和吐谷浑一样的命运。

这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可汗,我们其实可以答应。”

“有水泥路,对我们也有好处。”

“比如北迁时,可以利用水泥路运输水源。”

有大臣提出不同的看法。

他们听说过水泥路的好处,也知道它很实用。

如果有了公路,配上三轮车,那就太方便了。

“那不如直接自己修路?”

夷男睁眼道。

修建公路,就是大唐的机会。

这相当于在他的悬梁上挂上长剑。

“可汗,我们不会修啊。”

大臣们尴尬道。

“而且,如果不修,会不会……”

大臣们讪讪道。

尽管他们也觉得憋屈。

但更多还是担心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担心吐谷浑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唉……”

“问问西突厥吧,他同意我们也同意。”

夷男最终叹息。

太憋屈了,大唐让他们感到无力。

好在,不单止是他的国家,还有西突厥一起陪同。

没多久,两国交流,最终同意了大唐的条件。

也就是说,两国原因出钱修路,但是要按照他们的线路去修。

消息传回京城,陈柏就高兴地带着消息去见李恪。

得知两国的条件,李恪笑了笑没有拒绝。

估计是想要绕路,使得降低大唐对他们的了解吧。

但路通知后,慢慢会有部落在两边定居的,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

对此,李恪没有意见,让陈柏下去处理。

于是,大唐又建了两条公路。

听说这个消息的新罗和高句丽立刻向大唐上书。

她们也想修条路,从大唐一直通到她们俩的国家。

最好是从京城出发,直接通到她们的王城。

路线还会经过她们国家几个重要的城市,她们表示愿意出钱支持。

这可不是她们两个女王一个人的决定,是跟朝里的大臣们商量过的。

现在两国放低姿态,完全把大唐当成了老大。

他们觉得,跟大唐关系好,就不会有问题。

毕竟,两国的女王跟大唐皇帝似乎还有点亲戚关系。

大唐这边一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乐意答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