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216章 新罗使者

第216章 新罗使者

第216章 新罗使者

将士们静静站在那里,军纪严明。

就算像李恪这样身经百战的人,这一刻也难免有点激动。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开始吧!”

负责调度大军的,是军神李靖。

本来李二也想出来凑个热闹。

但李恪压根就不考虑,一口回绝了他。

毕竟,半个月前,郑景观的话,还犹记于心。

李二似乎不太老实啊。

敢派人去少府偷炸药……

虽然还没调查出来,但李恪觉得,十有八九是李二搞鬼。

现在李二还想在大军面前露脸当指挥?

想都不要想!

但除了总指挥李靖外。

程咬金、王子虎等人也是此次演武的调度员。

总共动用了数十名大将。

不比一次真正的战役投入的人力要少。

李恪在点将台上,虽然想像后世大阅兵那样,亲切和士兵们说上几句话,可古代终究不同于后世。

李恪身为皇帝,那样和军士们说话,会被大臣们认为没有君主之象。

说不定还会收到魏征的劝谏。

心中一衡量,李恪放弃那想法,安安静静站在高台上看着。

等到李恪仔细看过军容后,给陈柏使了个眼色。

陈柏点头,上前一步。

“好战必危,忘战必亡!”

“陛下有令,让大家在此演武,向中原祖辈的英灵致敬!”

这几句话其实是李恪写的,交给陈柏念。

陈柏虽然觉得写的不怎么样,但因为这是天子命令,也只能硬着头皮念。

将士们齐声喊道:“是。”

简单的对话结束后,军号和鼓声再次响起。

将领们严格管理自己的部队。

陈柏再次开口。

“陛下有令,表现好的,升官。表现差的,斩首!”

这命令一出,将领们都很震惊。

谁不想升官,但如果表现不好就要掉脑袋,未免太严重了吧?

但既然是天子的命令,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而且大唐的爵位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现在除了开国元勋,其他人很少有爵位。

除非娶了皇帝的女儿或妹妹,可能会被封为郡公。

但作为一个男人,靠女人得到爵位,有点说不过去。

再说,现在大唐明显还要继续扩张。

军功的机会多的是,何必委屈自己去做驸马?

传令兵把李恪的命令传遍全军后,士兵们的气势更足。

气氛也变得更紧张。

禁军骑着马,担任观察使,记录各个军阵的情况。

军容是判断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准。

包括队列是否整齐,精神面貌等等。

都代表了一支军队的组织力。

有了组织力才能谈战斗力。

不然,连最基本的纪律都遵守不了,就算有几十万军队,上了战场也只是任人宰割。

所以,这次大唐的演武,如果组织调度不到位,就会变成一个笑话,让周边的藩国看轻大唐。

这次参加演武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队列训练已经刻在他们骨子里。

但也有不少是州郡的郡兵,甚至有些只是剿过几次匪,能记住基本训练就算不错了。

如何让这两种士兵调动时不出现混乱,非常考验指挥官的能力和经验。

这次演武的总指挥是李靖。

换成李恪,他都不觉得自己能干出这么夸张的事情来。

检阅军阵的禁军已经在军阵里待了大半个时辰。

虽然点将台上众人看不清阵里的具体情况。

但是,他们能看到离点将台最近的禁军,到现在还是一动不动。

李恪见状,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他虽然平时忙得要命,但每天都没放松对禁军的训练。

这些成果,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

可这样的场面,对藩镇使者来说,就惊出一身冷汗了。

他们觉得如果自己的军队能保持一刻钟,就谢天谢地了。

看当前的军容军姿,就能知道大唐有多强大。

这些胡人,从小在战场上混,不会像无知的文人一样,觉得军队只是个花架子。

就算是花架子,上了战场,变成精兵的速度也比他们快。

时间缓缓流逝。

各大营的军容情况也被禁军侍卫汇总,交给了李恪。

李恪翻开名单时,台上的将领们心里都很紧张。

排名前面的是要加官进爵的啊!

李恪没让他们等太久,公布了这次演武最出色的人选。

是几个司马。

挑他们是有深意的。

除了他们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外,他们所在的地方也是大唐接下来要重点发展的。

奖励这些人,就是想激发当地士兵的士气,为大唐和周边部落的对抗做准备。

李恪这次来看演武,几乎把所有官员都带来了。

当场就写了圣旨,封那些人为开国县侯。

一听自己被封赏的消息,那些人惊呆了,纷纷跑到点将台前谢恩。

台上的将士们羡慕不已。

旁边的新罗使者脸色也变了。

从李恪的这次封赏,新罗使者猜到,大唐可能要对那些地方动手了。

安东肯定是要对准新罗和百济的。

安西不是对着吐蕃,就是对着林邑……

这么一分析,新罗使者心里急的不行。

虽然以前的新罗也挺牛,那时候的吐谷浑只能算是新罗的小跟班。

然而现在,新罗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只能和百济联手,才能勉强对付吐谷浑。

结果吐谷浑都对大唐臣服了,要是大唐攻打新罗,新罗又能撑多久?

而且,安东那边,张海正在搞改革,吸引了一大堆新罗穷人过去投奔。

新罗和百济虽然抗议,但张海当成不知道,不理他们。

如果他们敢派兵,张海就出兵对抗。

一开始,他们没搞清楚状况,被张海杀了不少人,弄的势力更弱。

现在,那边的行动越来越放肆,有时候甚至直接闯到新罗境内。

新罗当然不满,但面对大唐的军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不断向大唐朝廷派遣使者,试图友好解决边境问题。

这次代表善德女王出使的金信,满心悲观。

他觉得大唐不会让新罗继续存在。

看张海现在的做法,把吐谷浑的大户都迁走了……

作为小国,有时候挺无奈的,面对大国的压迫,只能委曲求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