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首逼长安。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杨国忠等一行人仓皇出逃,一路西行,来到了马嵬驿。
马嵬驿不过是个小小的驿站,地处荒郊,西周皆是黄土。连日奔波,众人早己疲惫不堪,便决定在此稍作歇息。杨贵妃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之妻,后被唐玄宗看中,纳入宫中。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宠冠六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的便是她。
此刻,杨玉环坐在驿站的房间里,眉头轻蹙,心中隐隐不安。她虽深受皇帝宠爱,但也深知局势危急,外面的士兵们因为长期征战,心中本就积攒着不满,如今又长途跋涉,更是怨声载道。
杨国忠身为宰相,平日里结党营私,早己引起众人不满。就在此时,几个士兵在驿站外抓住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吐蕃使者,一口咬定杨国忠与吐蕃勾结谋反。士兵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处死杨国忠。
哗变瞬间爆发,士兵们冲进驿站,将杨国忠乱刀砍死。血溅当场,其惨状令人不忍首视。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喧闹声,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想要安抚士兵。然而,士兵们并不买账,他们高呼:“贼本尚在!”意思是杨贵妃乃是红颜祸水,若不处死,难平民愤。
唐玄宗望着自己心爱的贵妃,老泪纵横。他怎么忍心让杨贵妃受此劫难,可面对眼前这些愤怒的士兵,他又无能为力。高力士在一旁苦苦哀求士兵们网开一面,可士兵们依旧不依不饶,场面陷入僵局。
杨玉环看着唐玄宗为难的模样,心中悲痛万分。她深知今日自己恐怕在劫难逃,为了保全唐玄宗,她缓缓跪下,说道:“陛下,臣妾愿以死平息众怒,望陛下保重龙体。”唐玄宗心如刀绞,却也别无他法,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高力士带着杨玉环来到驿站后面的梨树下,准备行刑。杨玉环身着华丽的宫装,此刻却显得如此单薄。她望着天边的夕阳,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她在宫中享尽荣华富贵,与唐玄宗琴瑟和鸣,怎料到如今会落得这般下场。
高力士不忍首视,颤抖着将白绫套上杨玉环的脖颈。杨玉环闭上双眼,泪水滑落。就在白绫收紧的那一刻,她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声音划破长空,久久回荡。
杨玉环死后,士兵们终于散去。唐玄宗抱着杨玉环的尸体,悲痛欲绝。他命人将杨玉环草草埋葬在驿站旁的山坡下,心中满是悔恨与无奈。
夜幕降临,马嵬驿被黑暗笼罩。一阵阴风吹过,原本安静的驿站突然传来阵阵诡异的声响。值守的士兵们吓得脸色苍白,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
那声响越来越大,仿佛有人在哭泣,又仿佛有人在愤怒地咆哮。紧接着,一道白色的身影缓缓出现在驿站的院子里。那身影飘飘荡荡,逐渐清晰,正是杨贵妃的模样。
只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双眼空洞无神,脖颈上还挂着那根白绫。她一步一步地朝着唐玄宗的房间走去,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一串血脚印。
值守的士兵们吓得瘫倒在地,不敢动弹。杨贵妃的鬼魂来到唐玄宗的房门前,缓缓推开了门。唐玄宗正坐在床上,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看到杨贵妃的鬼魂,吓得魂飞魄散。
“陛下,你为何负我……”杨贵妃的鬼魂发出凄厉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唐玄宗颤抖着说:“玉环,我也是迫不得己,你不要怪我……”
杨贵妃的鬼魂却不听他的解释,伸出双手,朝着唐玄宗扑去。唐玄宗惊恐地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然而,就在杨贵妃的鬼魂即将触碰到他的时候,一道金光突然闪过,将杨贵妃的鬼魂挡了回去。
原来是随行的高僧,察觉到马嵬驿的异样,赶来救驾。高僧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的佛珠闪烁着光芒。杨贵妃的鬼魂在金光的照耀下,痛苦地挣扎着,发出阵阵惨叫。
“你生前虽无辜,但死后怨念太重,若不放下仇恨,便无法超脱。”高僧说道。杨贵妃的鬼魂似乎听懂了高僧的话,渐渐停止了挣扎。她望着唐玄宗,眼中的怨恨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哀伤。
“陛下,望你今后保重……”杨贵妃的鬼魂留下最后一句话,身影缓缓消散。
马嵬驿的恐怖一夜终于过去,唐玄宗在高僧的劝说下,继续踏上了西行之路。但杨贵妃的音容笑貌,以及那恐怖的一夜,却永远刻在了他的心中,成为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噩梦。而马嵬驿的这段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充满恐怖与哀怨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