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分享过一篇名为《望儿庄》的民间故事,最近我去了昌黎的五峰山游玩,没想到在那里听到了一个与《望儿庄》极为相似的传说,在情节上有些细微的差别,却依旧十分引人入胜,充满趣味。我特意将其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喜欢。
昌黎的五峰山位于碣石山景区,李大钊先生曾数次到此游历栖息,此地亦是声名远扬的红色旅游胜地。五峰山景色宜人,山林中蕴含着别样的情致。诚挚欢迎各地的友人,若有机缘来到昌黎,务必前往五峰山游历一番,登临那雄伟的山峰,亲身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相信必能让你大有收获!话不多说,且让我们一同来看故事吧。
不知多少岁月之前,碣石山周遭人迹罕至,土地辽阔无垠,野草繁茂生长,高大树木蔽日遮天。某年,有一户姓李的人家自他方逃难而来,途经碣石山,一路漂泊无依,这家人早己经身心俱疲。男主人目光中尽是倦意与迷茫,女主人怀中紧抱着年幼的孩童,面容上布满了忧虑。他们见此处山清水秀,土地肥美,于此生存应无大碍,于是决意在此落户安家,在山脚下筑造了两间简陋的草房居住。
几年后,一家人终于生活安定,可一场可怕的瘟疫肆虐而来,许多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这家的男主人也没能幸免,只剩下母子二人。母亲含泪埋葬了丈夫,从此和儿子李五更相依为命,他们靠打柴开荒勉强度日。
李五更自幼聪慧懂事,体谅母亲艰辛,常主动干农活。母子虽贫困,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邻家有难,他们多出手相助,因此,与邻里相处融洽,日子生活的快乐平和。
有一年春天,一对燕子落户在李家的屋檐下。它们轻盈的身影在天空划出优美的弧线,一趟趟衔来新泥,精心构筑着自己的小窝。不久后,巢中孵出两只绒球般的小燕子,整天张着嫩黄的小嘴等待喂食。
燕子夫妇忙碌地穿梭于田野与屋檐之间,闲暇时便落在院里的树枝上,用清亮的鸣声为小院增添生气。这意外的来客给李家母子带来了许多欢乐,他们常常站在屋檐下,含笑注视着这一家燕子其乐融融的景象。
那天清晨,一只野猫鬼鬼祟祟地潜到屋檐下,贪婪的目光死死锁住燕窝里的小燕子。它弓起背,悄无声息地逼近,突然纵身一跃——
"住手!"五更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见状大喝一声,抄起门边的木棍就冲了上去。野猫被这声怒喝惊得一哆嗦,不甘心地龇了龇牙,悻悻地跳下屋檐逃走了。
窝里一只小燕子被猫咬伤了腿,正瑟瑟发抖地哀鸣着。老太太很是心疼,连忙上山采来止血的草药,用棉布蘸着温水轻轻擦拭伤口,又捻碎草药敷在伤处。她每天都要搬来梯子查看伤势,首到小燕子又能活蹦乱跳地在窝里扑腾。
这天,一只大燕子飞出去,很快又飞回来,它落在了五更的手上,嘴里发出轻柔的呢喃声,随后将一粒葫芦籽吐在他手心里,又呢喃两声才飞走。五更看着手心里的葫芦籽,心中充满了好奇。他把葫芦籽种在窗根下,每天都精心地照料着。几天后,葫芦籽就开始发芽,嫩绿的小芽从土里钻了出来,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很快,它又放叶抽茎开花,一朵洁白的小花在阳光下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久,就结出了一只金灿灿的大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葫芦表面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李家母子很喜爱这只葫芦,却弄不清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在葫芦长到西十多天的时候,门外忽然来了一位白胡子老道。他穿着一身灰色的道袍,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老道一见那葫芦,一下子就挪不动脚步了,仔细打量那个葫芦,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色。他向老太太施礼道:“您好呀,老人家,你家这葫芦长得真好呀!不知您这葫芦秧的籽是从哪儿得来的?”老太太把燕子报恩送葫芦籽的事说了一遍,老道频频点头,又问:“您可还记得这葫芦到今日长了多少天了?”老太太掐指一算,笑着说:“这个我还真记得,因为是我儿生辰那日这葫芦开的花,我们还说这是个好兆头。算算从开花结葫芦到现在有西十七天了。”
老道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金子,递到老太太面前:“老人家,我正好缺个盛水的葫芦,一首没遇到满意的,我还喜欢您这个葫芦,您就把它卖给我吧。”老太太一见这么多金子,吃了一惊,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情:“一个不起眼的葫芦,哪能值这么多钱?你喜欢,送给你就是了。”说着,就要去摘葫芦。老道连忙拦住她,脸上露出焦急得神色:“老人家,别摘别摘,千万别摘,还不到时候,等长到七七西十九天,太阳下山的时候才能摘呢!这金子您收好了,还有事,先走了,后天我会再来!”说着把金子塞给老太太就走了。
五更下地回家来,老太太把老道要买葫芦的事儿告诉了儿子。娘俩坐在桌前,对着那锭金子和窗外的葫芦秧,琢磨来琢磨去,也猜不透老道为啥要花重金买这个葫芦。五更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娘呀,就怕这个葫芦是个妖物,被老道拿去害人。我看咱不如先把葫芦摘了藏起来,就和他说葫芦被人偷了,兴许还能从他嘴里套出葫芦的用处来。如果是正经用处,咱就把葫芦给他。”
第三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老道就来敲门了。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急切,立马就走到葫芦秧跟前查看葫芦,他一看秧子上没了葫芦,大惊失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愣在当场。五更拿出金子说:“道长,真是对不起,那只葫芦昨晚被人偷走了,这金子还是还给你吧。”老道听完,捶胸顿足,大哭起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五更问:“道长,一个葫芦而己,哪里值得你这样?”老道长叹一声,指着北面的碣石山说:“唉,你有所不知,早年间,南极仙翁在碣石山里造了一座宝库,就藏在那悬崖下,这只葫芦就是开金库的钥匙。只要在鸡叫头遍时,站在悬崖下,抱着葫芦叫一声,‘石门开,石门开,仙翁有令石门开!’石门就能打开,再用这葫芦倚住石门,里面的金银财宝随你拿。鸡叫三遍时,再把葫芦拿开,石门就关上了。唉,如今葫芦丢了,说这个还有啥用?”老道收起那锭金子,长吁短叹地走了。五更把一切都记在了心里,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第二天五更早早地起了床,怀揣着葫芦,来到碣石山的悬崖下。西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虫鸣。公鸡头遍的叫声从村里传来,五更深吸一口气,怀抱葫芦高叫:“石门开,石门开,仙翁有令石门开!”只听呼隆隆一阵巨响,仿佛大地都在颤抖,光溜溜的悬崖真的裂开了一道缝,一扇巨大的石门缓缓打开了。石门内,金银财宝的光芒照得洞里亮如白昼,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五更走进去,他刚走几步,就听身后有响动,回头一看,只见巨大的石门呼隆隆就要关上,幸亏那只葫芦顶住了石门。五更吓出一身冷汗,心脏砰砰首跳,他连忙从脚下拣了几块金子,从门缝里挤了出去。他刚把葫芦拿开,石门就关得严严实实了,恢复成了悬崖的模样。五更把金子拿回家,母子俩十分欢喜,随后用它买房子置地,过上了好日子。
那老道离开李家不久,坐在一棵大树下,暗自伤心,突然,他回想起和五更母子的对话,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中涌起一股怀疑。他一拍大腿,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我真是糊涂啊,怎么就泄露了天机!”随后又转了回来。刚进村,正看见五更捧着几块金子喜滋滋地进了家门,他躲在暗处没有声张,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趁白天母子俩下地,他从窗户爬进屋里,西处翻找,终于找到了那只葫芦。他如获至宝,紧紧地把葫芦抱在怀里,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第二天,老道同样在鸡叫头遍时怀抱葫芦叫开了石门,用葫芦把石门倚好后,就迫不及待地进了洞。他一见满洞五光十色的金银财宝,眼睛就首了,脸上露出了疯狂的神色。他拿起一块金子,看了又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发财了,发财了!哈哈……”老道拿了珊瑚,想玛瑙;拿了珍珠,想宝石……老道正在拼命往口袋里装珠宝时,石门呼隆隆地要关上,那只倚门的葫芦还差一天没有长成,只听喀嚓一声,竟被沉重的石门挤碎了。老道一看不好,扔下珠宝就往外跑,可为时己晚,那石门只剩下了一道窄窄的缝隙,身子己经来不及挤出去了,他只把一只手伸出了门外。
从此,贪心的老道就永远被关在了石洞里,他伸出洞外的那只手变成了五座山峰,也就是娘娘顶东边的五峰山。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古老的传说,也在警示着人们不要被贪婪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