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72章 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

第172章 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

他们该怎么办?

撂下几句“某宫的人情记下了”的空话后,众女官、内侍急忙回宫报信去了。.k?a\n′s¨h+u\w_u~.?o′r*g\

好家伙,宫里做顿饭,周围守着的人一大堆,真麻烦。

也因为二柱子拼尽全力,胡大老爷吃得十分尽兴。

毕竟,胡府虽然没有皇宫那样尊贵,但也少了皇宫里的许多规矩和风险。

剩下的话,只有朱标夫妇的意见还能有些分量。

很快,夜深了。

好在他宫中的苦日子即将结束,再过十天半月,宫中御厨也能出师了。

他们明白得很,这部《论语》还没抄完,要是现在躺下睡觉,等胡大人醒来,少不了要挨一顿狠打。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大家终于意识到,这是胡大人奉旨教学啊!

听着皇子们的鼾声,众人满腹怨言。

不过,这些小家伙可没法像胡大人那样大快朵颐。

大本堂内点起一排排牛油大蜡烛,照亮得如同白昼。

宫里没有傻瓜,陛下这么做是不是另有深意?他们得赶紧告诉主子,让他自己去琢磨。

而且,他知道自家主人受宠的程度,所以并不担心惹出麻烦。

许久之后,因饮酒过量而醉倒的胡大人被尿憋醒。

因此,他们只能硬撑着熬下去。

这些人没能进来打扰,反倒让胡大人难得地小憩了一会儿。

他压根不想留在宫里久待,心里始终挂念着胡府。

若是真的做了这种事,回去后恐怕立刻就要倒霉。

总之,必须抄完五遍《论语》,否则谁也别想离开。

直到许多女官和太监心疼地拿出银子后,他们才神秘兮兮地说出陛下刚才来过又离开的事,还带着笑容。

他们当然不会饿着皇子们,但奢望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

吃完饭后,他们还要继续干活。

剩下的皇子们依旧乖乖地抄书。

要不是御膳房的二柱子送来合胡大人口味的菜肴,他们可能直接睡到不知何时。

这些提前得到消息的太监们,一个个趾高气昂且意味深长,几乎是在暗示要好处。

这一抄,一直抄到天刚蒙蒙亮。

胡大人迷迷糊糊醒来,看到皇子们一脸苦相,终于交上了五遍《论语》。

胡大老爷宣布教学结束,笑容满面地对皇子们说了声“再见”。^微·趣`小?说~ -无?错-内+容\

()

---

胡大老爷的一句“再见”让一群几乎要睡着的皇子们大吃一惊。

平日里,皇子们只在宫中玩耍,虽听闻过胡大老爷的种种传闻,却从未真正接触过。

如今亲身经历,他们才明白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这人确实够呛。

提供吃喝无忧,将来还有家业可继承,就能安心去封地享福了。

“我们原以为昨天会发生什么大事,结果这些小子连个屁都没敢放。

领导不催促,其他人再怎么说,也轮不到胡大老爷头上。

这帮人办一件事,至少能在家闲一个月。

其实胡大老爷只是补得太猛,内火旺盛,拿这群小子出气罢了,方式倒也普通。

正好他们闹腾,咱就得避嫌啊!

消息传出后,无论是妃嫔、宫女还是太监,都不得不对胡大老爷竖起大拇指。

关键是,这些学生身份都不一般!

看来胡大老爷确实厉害。

当然,他自己也需要好好休息了。

这可是皇子,一个下马威给得如此狠!

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胡大老爷家门第不低,普通人根本没资格踏入。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不过对朱标这样的嫡长子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哼,再让惟庸应付他们一阵子,咱们再决定由谁接手。

现在也只能暂时麻烦惟庸了!这种亏本买卖,咱们可不会干。

看着那些小崽子垂头丧气地离开,胡大老爷也长舒一口气。

随后,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他悠闲地背着手走出皇宫。

不过就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

不对啊!

往常胡大老爷最多消失一两天,回家休息一下就回来了。

可朱元璋和马皇后听说此事后,午饭时都笑了。

能少块肉还是减几年寿命?不回去挨骂才怪!

然而此刻胡大老爷根本没打算回宫。

他在家中享福,教坊司的官员和姑娘们都愣住了。

折腾完那些小崽子,总该给他们点时间恢复吧。

“这就是惟庸的风格啊!”

人呢?

连皇子都敢这样对付,折腾几个士子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尽管皇子们气得握紧拳头,也只能低声下气地告辞离开。~s,h!u·b`x!s`.?c.o-m?

这样至少能多几分乐趣。

宫里的人也不是傻子,无论他们怎么议论,对胡大老爷来说都无关紧要。

要是有人敢**,不仅昨晚的努力白费,还可能当场受罚。

无所谓!

最好挨顿骂后,尽快把这个差事甩掉,这样的骂挨得值。

没什么别的意思。

胡大老爷最终的命运,还得看宫中的那对夫妻。

哪怕去了连门都进不去!

娘的,给这群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回去喊苦才是。

自家孩子虽多,但也没多少钱,不如就用衣服当赌注吧。

陛下夫妇不会因为这事为难胡大老爷。

老朱虽然满意,但皇宫里其他妃嫔看到自家孩子一夜未眠的模样,都很愤怒。

所以,孩子们以后恐怕都要在胡大老爷的阴影下生活了。

可她们又能怎么办呢?

“不是随便谁都有胆子让我的孩子乖乖抄书的!”

朱元璋为子孙考虑长远,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地宠爱。

对胡大老爷来说,挨骂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刚享用过山珍海味和滋补品的胡大老爷,把后宅的姬妾们都召集了起来。

胡大老爷离开后,昨晚他让皇子们通宵抄写《论语》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

到了午后,妃嫔们听不到动静,就知道结果了。

想到这些,胡大老爷笑得合不拢嘴。

皇子们都很聪明,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朱标不仅是血脉传承,更是他的治国理念和帝国的延续。

“看看那些腐儒,谁能这么做?”

为什么这次连续十多天没有消息?

想想那些日子,不少妃嫔只能抱着孩子痛哭。

就是一起玩个小游戏罢了。

其他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看看!惟庸出手,这些小子立马老实了,没人敢反抗!”

通宵抄写,不完成不许离开,哪怕困也要做完才能走。

老规矩罢了。

“若让他们提议让孩子们抄写五遍《论语》,那些孩子怕是立刻就要拍案而起。

“唯独徐辉祖如此提议,再无人敢多言。

这一举动不仅消除了皇子们的傲慢之心,也算是有功有劳,理应在家中修养。

让娘家去找胡大人交涉?

“重八,看来徐辉祖真是位严厉的老师。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朱元璋已尽到父责。

只要能得过且过,挨骂也无妨。

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感到十分受用。

此人行事果然雷厉风行。

但若不求助娘家人,那就只能求助于皇帝和皇后。

“嘿嘿,还是我善于用人啊。

要知道,胡大人名义上是教坊司的主管。

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机构,没有他的签字批准,很多事情都无法进行。

更别说还有不少名妓,一直惦记着胡大人。

()

---

教坊司最终硬着头皮来到胡府门前。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公文,胡大老爷的脸色阴沉。

天啊,之前只顾着关心教坊司里的姐妹们,却忘了这地方也是个衙门。

只要是衙门,自然就有公务。

而身为负责人,他必须签署批复文件。

即便一个月才处理一次,累积起来也可能比不上其他衙门某司一天的工作量。

但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

现在看来,倒是听了不少八卦。

---

(“我只是想找处清闲地养老享福罢了,难道还非要我全力以赴不可?”

内阁的设立和工作量的减少,使得如今的朝廷平静了许多。

方孝孺不在后,胡大老爷近来索性在家闲散度日。

宋濂辞官归乡,自觉无颜留在朝堂。

主客清吏司虽非礼部最尊贵之处,却是事务最为繁忙的部门。

自家后院的池塘,不仅水源清澈,而且面积广阔、鱼群繁多,却无人垂钓。

胡大老爷对前往教坊司的兴趣似乎淡了些。

胡大老爷坐在昔日最爱的位置上,挂好鱼饵抛线,开始今日的例行活动。

还未等到鱼儿上钩,胡义便笑盈盈地走近。

他板着脸处理完公务,严厉警告了几位教坊司的下属。

这一离去,或许再无出仕之机。

毕竟,他的恩师宋濂因李善长之事已落魄不堪。

某日,胡大老爷直到日上三竿才从床榻起身,在身旁海棠般娇美的女子陪伴下,心中甚是欢愉。

这些爱好固然不高雅,但却实实在在令人畅快。

尤其是方孝孺离开后,情况更是如此。

至少不必再经历科举的煎熬。

或者去如诗那里享受二人世界的乐趣。

又或是在家中与小妾们玩脱衣麻将,看看灯下佳人的舞蹈。

在家待上十天半月,他恐怕又要想念外面山珍海味的滋味了。

不过,作为刚获得些许品级的小官员,他们仅比低级吏员略胜一筹。

要知道,府上的这些侍女,相处日久,只需一眼就能明白彼此心意。

李善长失势及其党羽的惨烈清洗,总算让朱元璋的怒气消减了许多。

虽然不算风平浪静,但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在清吏司,日常工作无非是一些琐碎事务。

闲暇时,人们就在自家后院的池塘里钓鱼。

胡义虽是胡府管家,还负责收集街边的资讯。

因此,他对去教坊司毫无兴趣,也没空前往。

唯一依赖没了,除了乖乖待在礼部上班,他别无选择。

方孝孺如今加入了主客清吏司。

胡义走到胡大老爷身边,说起朝堂内外的新闻。

师父一走,他便形单影只了。

这位爷,真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仅凭他一人,去教坊司又有何意义?

即便那里的花魁再美,技艺再高超,终究不及家中丫鬟亲近。

听罢,众人只感叹胡大老爷会玩,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这结果也在胡大老爷意料之中。

别看他平时不出门,但有胡义这样的消息灵通人士,他从未错过街谈巷议和朝堂风云。

当然,胡大老爷能如此自信,是因为他尝遍了世间的珍馐美味。

当然,方孝孺作为新人,自然承担更多任务。

礼部四个清吏司分别是议制、祀祭、精膳、主客。

“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说到底,都是闲着没事干。

“若是公务,以后离得越远越好!”

忽然,一个消息吸引了胡大老爷的注意。

城内新开一家青楼,在应天府十分火爆。

说完,便让胡义将他们赶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