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西个字的时候,李牧神色巨变。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debooks.com
毕竟身为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对于这本书的名字,他只从演义里看到过。
所谓的《太平天道》,也叫《太平要术》、《太平清领书》,是来自道家的一本奇书。
因为能够以人力操控天道,故而又被称为天书三卷。
昔年太平道的首领张角获得此书,研习书中秘术,故而才发动了名动天下的黄巾之乱。随着后来张角的兵败病逝,这本奇书也就此下落不明。
即便到了后世,也只是在历史中留有简单的记述而己。
如今,这本奇书在诸葛亮的托梦之下重现人间,关键还是落入了自己的手中。
以致李牧捧着书简的手,都有些情绪激动的瑟瑟发抖起来。
书分三卷,以三才之力的天、地、人彼此划分。
如今李牧所获,是天卷中的残本。随着部分的重现,《太平天道》剩下的副本,也在之后的荒冢被胡汉等人挖掘寻得。
尽管整部奇书,目前仍旧不全。
然而李牧心中却很清楚,随着这本埋葬奇书的问世。得到它的自己,注定在未来拥有了逆天改命的能力。
之后一行人再度回返城关,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李牧都在研究着这本在后世只有简单的名字记述,内容却没有传于世间的悍世奇书。
不知是冥冥中的指引,还是武侯显圣,自己资质不错的关系。
这部在寻常人看来,或许在内容上看都看不懂的古书。李牧居然通过自我细致入微的研习,就能达到无师自通的境地。
尽管短时间内,他的确无法对这部古书中记述的天人合一予以掌控,但以人力驾驭天道的道理和要领,却可以被他做到简单的领悟。
道家的要领,本来讲究得就是万法自然,人定胜天。
书中观点,在于人的本身生于天地,便是天地组成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被后世人熟知的天、地、人三才之力,三者本为一体一样,只要能做到人与天地的共鸣相融,操控天道便不在话下。
只是道理言简意赅,但想要做到,试问又谈何容易。
李牧纵然能够领悟要领,但短时间内要以自我意识达到书中所谓天人合一的地步,很显然他根本办不到。
毕竟按照书中的记述,这和成功修仙,基本没什么区别。
莫说此前自己对这不古书根本毫无所知,便是知道了又能怎样。
怎么说摆脱肉身,成功修仙,也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如同昔年得到此书传承的张角,哪怕历经多年习练,终究无法突破书中所描绘的大成境地。
倘真大成,实现人与天地的融合。
非但人可掌握天道,亦可令肉身之躯与天地相合,进而达到与天地同寿的不死不灭。真如那般,莫说太平道能够彻底改写历史,后世三国时代根本不会出现。
只怕当年号令百万信徒教众的太平道魁首张角,也不会以遗憾病故的结局收场落幕了。
思绪至此,李牧一声苦叹。
不过通过自己对于书中秘法长达两个多月的研习与领悟,他还是了解了一些方法的。
此刻,他目光回转,望向那张随同古书一并出土的黄纸道符。
曾经道符上描绘出根本看不懂的文字,此时自己倒是彻底看懂了。
没错,这是祈天的法咒。
简单来讲,就是张角昔日无法突破大成,进而利用自身与天地达成短暂共鸣所使用的祭器。有了这样祭器的加持,他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其焚化,进而短暂实现执掌天道的所在。
“怪不得那时候的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呼风唤雨,原来是通过道家祭器的加持啊。”
望着手中出土而来的道符,李牧蹙眉深思。
良久,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自己的心底油然而生。
没错,既然祭器能够帮助张角在曾经引领太平道在对弈汉军的关键时刻呼风唤雨。
那么同样的事情,自己为什么就不能选择尝试呢。
只不过,想法虽然如此。可如今的自己,毕竟和昔日张角在古书的习练和执掌天道的法门上存在天壤之别的巨大差异。尤其是祭器虽好,并且可以短暂执掌天道一次。
可这祭器的绘制,毕竟出自曾经太平道魁首的张角之手。
一旦自己尝试失败,届时天道不至。非但身处绝境中的自己性命难保,只怕跟随自己的全军,也会注定万劫不复。
“所以,真的要选择这样做么?”
李牧蹙眉,苦叹扶额。
就在他内心不断纠结之际,胡汉再度快步到来。
“大司马,大事不好。”
“何事?”
闻言,李牧睁开微闭的双眸,思绪回转。
再看走进堂内的胡汉,明显神色十分慌乱。面对李牧,他当即抱拳拱手。
“探马传报,太行山以东由燕国驻守的紫荆关、鸿上关,在张春华的命令下选择了坚壁清野。目前两处关城方圆数十里,皆被燕军清扫一空。两关城防加固,己成定局。”
“这样啊……”
闻言,李牧的眼眸划过一抹肉眼可见的惊茫。
首觉告诉他,张春华如此部署,显然是为了提防自己绕路奇袭。
至此,汉军唯一绕过飞狐岭,取道冀州的战略等同于破灭。为今之计,要么自己选择驻守平型关与燕国彼此对峙。要么便唯有想办法突破飞狐岭,进而打通大军通往幽州的大门。
除此两条,再无其他可寻。
“所以说,这就是既定下的天命么?”
李牧喃喃自语,不觉苦笑。
他长长松了口气,突然理解了书中所言天道使然这西个字所带来的含义。经过简单的思量过后,他微眯的眼眸掠过一抹决然。随即当着胡汉的面,双手扶着帅椅陡然起身。
“传我将令,大军集结,克日奔赴飞狐岭。”
“什么?!?”
闻言,胡汉满脸震惊。
倒是李牧,气定神闲般的岿然一笑。
此刻,他深邃的眼眸跳过胡汉,望向帅府厅堂外的浩瀚苍穹。
回想自己戎马十余年,才有今日的大汉复兴。感慨之余,心中也莫名般多了一抹释然。
“大司马,还请深思。毕竟燕国在飞狐岭的部署,实在是……”
“大哥!”
李牧猛地一声呼唤,赫然打断了胡汉。
胡汉愣在当场,只见原本神色张力的李牧,突然凝望着自己的目光透出从未有过的复杂。
“你跟随我一路走来,所有大战,都有亲身经历。平心而论,我们并肩冒过的险,难道还少么?区区飞狐岭,不差它这么一处。”
简单的一席话,令胡汉语塞。
此刻,他无言以对。原本闪动惊茫的眼眸,也在良久与李牧的对视中逐渐变得平静。
随着一口浊气的最终呼出,胡汉表情肃穆般的点了点头。
“明白了……”
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无比坚定。
面对李牧,他抱拳拱手。一甩披在肩上的战袍,应命转身而去。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李牧神色坚毅。
“天道……”
“何为天道?”
“没错,人定胜天,这就是属于我的天道。”
“我的天道,从无既定。都是靠着历血岁月,不断杀出来的。”
此刻,李牧脸上的表情,透出些许寻常人难以理解的微妙。
他深知,倘若天道当真既定,大汉早己覆灭。莫说无法逆转,自己也根本没有走到今天的可能。
“唯一的解释,为今只有一个。”
“天地人,本为一体。既大成者需要相融,今吾便逆转,又有何妨?莫说天道是否为我所用,尚未可知。便是不能,吾届时当以一己之力强破重围而去,又有谁人敢拦?”
思绪至此,李牧决心己下。
眼瞳中的煞气,即便戎马十余载,亦从未似如今日这般。
“不错,吾大汉杀神,当不复传世十年之盛名。”
“吾命不系天,当与天齐。今欲挡吾天道者,神挡……杀神,佛挡……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