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可惜没见过
奇怪的是,偏殿的窗户大开,明明快要立冬,天气已经转凉。^s^a?n?g_b/o\o+k!.`c?o·m?这些丫鬟怎能如此放肆,故意要冻死里面的产妇?
黎昭正想去关上窗户,却被李德福拦住,“殿下,这儿都有奴才瞧着呢,您先去陛下那儿吧。”
见她仍有不放心,李德福低声劝道:“奴才与那位主子同为奴婢,都是一样的出身,不会为难的。”
也就看在自己与他们都曾是同样的身份,否则李德福是万万不敢说这话的。
黎昭一步三回头,终于在亲眼看到他关上窗户后才走进正殿。
所有人都在为这名新生的婴孩感到欢喜,除了安静如鸡的宫人们,就连女官也是面色凝重。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她跪在早已铺好的软垫上,恭敬行礼。
沈绥一脸慈爱,逗弄着还不会睁眼的孩子,笑道:“你来了啊,快些起来吧。莺儿,去给公主上一把椅子来。”
兴许是被天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永元帝竟然会问起她的意见:“小昭啊,你说这孩子应该叫什么好?”
现在还有她说话的份?黎昭指了指自己,不明所以地看向守在门外的谢昀。μD\萝£eo拉¢_小^*£说?3: ¤??无.?错-|内3容*?
得到一个摇头后,她说:“儿臣才疏学浅怕是想不出好名字,这么重要的事还是让父皇来吧。”
“这一辈是云字,不如叫他云霄,陛下以为如何?”
宽大的正殿里,沈绥的声音冷不丁响起。黎昭顿时警觉起来,这个名字不就是梦里杀了自己的小屁孩。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永元帝喃喃说着,夸奖道:“好名字!李德福,你现在就去,把二皇子的名字写在玉碟上。”
被吩咐的李德福犹犹豫豫,迟迟未动,引得永元帝不满:“怎么,还要朕催你吗?”
“陛下,实在不是奴才有意。依着规矩,这时候还不是序齿……”话音未落,便被永元帝冷冷打断:“规矩?陈年老套的东西,你连这个都信?”
凤仪宫的气氛顿时压抑起来,所有丫鬟、太监都跪了一地,黎昭环顾四周,就连叶贵妃和褚瑶都跪下,就自己一个人坐得安安稳稳。
“……”她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也跟着一起跪下,小声劝着:“父皇,李公公说的也有道理。以前儿臣在乡下的时候,也听过贱名好养活的俗话,说是这样就不会让阎王爷注意到,祈求孩子平平安安。~g,g.d!b`o`o`k\.¢n*e_t^”
沈绥也跟着帮腔,道:“是了,这是徐州那边的说法。臣妾当年不也是给小昭取过小兕的外号?可惜最后没用上就是。”
犀牛啊?
那她是活得挺好的。
黎昭暗暗咋舌,抬起头,正好接收到李德福一个感激的眼神。
温言软语劝了一阵子,永元帝这才顺下心来,当然,他是不可能低头,但并不意味着不会有人替他做这件事。
“李公公这话说得巧。莺儿,去给李公公拿些金瓜子来。”沈绥故意不说“好”,为得就是不打永元帝的脸。
得了金瓜子,底下人也都纷纷站起来。福气没落到自己手里没关系,别把祸水引过来就行。
叶贵妃一脸冷淡,没过多长时间便借口自己身体不舒服,早早回了钟粹宫。
“叶娘娘怎么了?”她靠在褚瑶身边,低声问。
褚瑶摇头,说:“这几天母妃一直这样,应该是心情不大好吧。”
不过半刻,就听外面小夏子说叶贵妃回到宫里,反而命人送了两只箱子来,一个来了正殿,另一只则去了偏殿。
“叶贵妃宅心仁厚,既如此,朕不如成全她这一份慈悲。李德福,即刻拟旨,封偏殿那位答应而嫔,封号祥。”
于是,那位寂寂无名,直到最后也没能留下名字的祥嫔娘娘,在刚生产完的第二天就搬出凤仪宫,住进一处略微偏远的翠微宫。
褚云霄的名字最后还是写在玉碟上,不过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沈绥对这个孩子十分爱重,甚至都不许黎昭碰他。
“母后连我也防着?”她问。
沈绥笑着说:“防着你?你又没带过孩子,万一磕着碰着怎么办?”
好嘛,一开始就扣上这么一个大高帽子,这让她怎么辩驳,只能安静受着呗。
那日永元帝赏了许多银子,落到每个丫鬟手里足足够一两之巨,而凤仪宫的则有十两银子。
于是,几乎没有人去议论翠微宫的祥嫔,也不再会有人去刻意提起。
若不是女官提了一嘴,兴许黎昭也不会想起这号人。
“娘娘,翠微宫的那位又来了。”女官低着头,神色一如往常的凝重。
沈绥摆摆手,说:“祥嫔身子不好,还不给人送回去。”
又一次轻巧地把人打发出去。黎昭安静如鸡,一句话也不敢说。
“怎么,吓着你了?”她抬眼,看着静默如雕塑一般的女儿,“往后这种事情不会少的,或许你也会经历一些。妾室嘛,能打发就打发。”
在外人看来高高在上的后宫娘娘,在真正的掌权者眼里,竟和再普通不过的妾室也并无什么区别。
“儿臣一时半会儿……应该还碰不上吧。”她磕磕巴巴说着,心里却有一点没底。
沈绥一眼看出她所想,说:“哦,母后说的是你的驸马。做正室的得大度才行,小家子气的算什么。”
说的不是她啊,黎昭松了口气。
“不过你那后院……算了,总归还是要你自己去处理的。小昭你只需要记得,你才是公主府的主人,其他人都是过眼云烟。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才是。”语毕,沈绥面色一怔,道:“来人,给二皇子换上新的尿布。”
她从里面解脱了,可是苦了一群带孩子的丫鬟与太监。
凤仪宫都是些十来岁的小姑娘,连嬷嬷也只有五个,完全带不过一个脾气大的男孩。
“你小时候,应该不会烦人。”沈绥被哭声烦得,像一个人出去躲清静,她絮絮说着:“可惜没见过那个时候的你。”
黎昭哑口无言,一时间忘了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