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视频开始。天幕之上,突然响起了振奋人心的音乐。
一个无比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画面中。雍正皇帝心头一紧,眸子里闪过一丝疑惑:这不是《甄嬛传》里的四大爷吗?莫非这个视频,要恶搞自己?下一秒,标题浮现,雍正轻舒一口气。这个视频的标题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画面中,男人满脸不情愿,丝毫不反抗,只是一味反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看到这一幕,历朝历代的帝王无语极了。黄袍都披你身上了,你还问做什么?李世民指向天幕,露出了一抹嗤笑。“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既要,又要,还要。”“皇位不是他想要的。”“是被人逼的……”“既如此,兄弟们披龙袍的时候,你双手好歹挣扎一下啊。”“都是千年老狐狸,在这玩什么聊斋。”真实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众人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但天幕演的这一幕,尤其滑稽可笑。长孙无忌上前一步,笑着朝李世民拱了拱手,调侃道:“万一挣扎狠了,手下怂了怎么办?那岂不是亏大了。”……大宋位面。赵匡胤面露难色,幽幽的声音如鬼魅般响了起来。他问群臣:“你们觉得我想做皇帝吗?”朝堂之上,瞬间安静如鸡。所有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吱声。赵匡胤眸子里露出一抹无奈。“我不想做啊!”群臣:是是是,你不想做,都是他人逼迫的。赵匡胤继续叹息道:“众兄弟为何害我?”群臣:是是是,他们真是害苦了你。“事已至此,为了天下苍生!朕受累,接了这烂摊子。”群臣:是是是,为了天下苍生!您受累!……画面中的赵匡胤认命般闭上眼睛,语气带着无限惆怅。“此叛君忤逆之事,匡胤誓死不从。”“事已至此,我若再推辞,就有负天下人心了。”“不归路啊!”……大明位面。朱元璋眨了眨眼,觉得这一幕没法看了。“喊什么不归路,真不想要的话,就这几个人,赵匡胤两下就放倒了。”很快,朱元璋话锋一转,释然地笑了笑。“但如果不接,即将面对的是,士兵蜂拥而上,赵匡胤人头落地。”朱棣连连点头,接着说下去。“他不上去,“当赵匡胤拒绝的时候,他就成了他们的拦路石。!j+j·w\x¨c¨.,i¨n^f-o.”……天幕之上,旁白响起。“大唐帝国崩溃之后,中华大地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这一时期分裂与战乱不断”“公元960年正月”“34岁的赵匡胤成功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结束五代战乱,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他因兵变立国,却也怕因此亡国”“他的弟弟赵光义接任皇帝后,进一步确立文官政治”“宋朝就此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后世有人用弱宋形容这个王朝”“但也有学者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匡胤的眸子里涌现一抹笑意。他虽得位不正,但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大宋羸弱,但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况且那些耻辱的事情,是他弟弟一脉后人干的。而自己这一脉,在王朝覆灭的最后一刻,把气节拉满了。就在这时,一道恢宏的声音在天幕上响起。“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文人?”视频还未开始,弹幕已经开始刷屏了。“说白了他得位不正,害怕后来者有样学样。”“所以造就了华夏威名古今的怂宋。”“赵匡胤得国不正,害怕那帮文人的笔杆子,所以才善待文人。”“赵匡胤是武将,他害怕武将取代自己。”“所有朝代里最不喜欢的就是宋,它不是怂就是送。”……赵匡胤对天幕上的弹幕已经免疫了。反正那些丧权辱国的事,又不是他做的。冤有头,债有主,谁做的不对,谁弥补。于是,他心安理得看起了视频。“赵匡胤最不怕的就是文人”“他认为,100个贪官顶多贪点钱”“但武将却能改朝换代”……大明位面。崇祯皇帝不屑地撇了撇嘴。“赵匡胤,你看着朕说话。”“还记得东林党吗?文官虽不能造反,但它能让国家崩坏。”“武将改朝换代,但文人卖国。”……“正因为后周的军权都抓在赵匡胤手中”“武将出身的他,轻而易举实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纵观华夏历史,能够称王称帝的都是带兵的”“更何况,赵匡胤是乱世中走出来的枭雄”“所以他重视文官,抬高文官的地位,削弱武将”“文官败国,武将篡位,赵匡胤选择了前者”弹幕:“文官:我造不了反,但我能把其他人都逼反。D完:?本@`^神;站` /最(新/·¥章@?a节~:更t\新(?e快o”“论逼死人,文官才是第一。”“赵匡胤不知道,文官也可以亡国。”……天幕迅速暗了下去,等再次出现画面时,一个新的标题出现在天幕上。“如果你是成济,怎样才能活下去?”视频还没开始,弹幕已经刷屏。“成济真是中华史上第一蠢猪笨牛。”“想当街弑君立功的,成济乃第一人,他死得不冤枉。”“让我们恭喜他,以另类方式臭名昭着,并拉着自己三族陪葬。”“杀帝王,自古有之,但当街诛杀帝王,这事儿上下五千年还是第一遭,成济这活儿干得太粗糙了。”……三国位面。成济被骂得抬不起头,他盯着弹幕神色异常复杂。他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自己未来受贾充蛊惑,会当街诛杀皇帝曹髦。事成之后,非但半点功劳没有,反而成了群情激愤下的替罪羊。自己成了刀下亡魂不说,还成功将三族给玩完了。此刻,不甚聪明的他很想知道,应该怎么破局?……就在这时,天幕旁白响了起来。“成济与其杀死皇帝,还不如赌一把从龙之功”“现成的机会就是贾充下令弑君的时候,他上前一刀砍死贾充”“然后大喊一声:奉大魏天子诏,诛杀司马逆贼”“得司马昭人头者,赏千金,封万户侯”……三国位面。成济眼睛一亮,瞬间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若是得了从龙之功,届时封妻荫子,高位良田。” “可若是败了……”……视频还在继续播放。“要是败了,就是成济护君,死后也能落个美名”“曹髦出城,首先遇到的是司马伷,这支部队直接让道”“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成济瞬间瞪大了眼睛,随后苦笑一声。“这些人,八百个心眼子。”“自己怎么这么实诚呢?”成济随即将目光移向了评论区,满脸愁容。他可以想象得到,此视频一出,无论他作何选择,以司马公多疑的性子,绝对饶不了自己。视频中密密麻麻飘来了弹幕。“小概率赌赢,再造大魏,封侯拜相。”“大概率赌输,泣血护主,独占一传。”“如果他赌一把从龙之功,跟随曹髦诛杀司马氏,三公必有他一席之地。”“绝地反杀,再造大魏,这功劳,你不封侯拜相,何以服众?”“这时候成济应该大叫一声,然后跌落下马装晕,或者假装不敌皇帝,放他过去。”“或许反杀贾充,是他唯一的生路。”“成济:要死的还是活的?”“贾充:要死的。”“成济:好。”贾充卒!……成济抽出自己的宝剑,认真擦拭起来。心思百转之间,已然下定决心。杀皇帝,诛三族。杀贾充,或有一线生机。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陛下,微臣弃暗投明,还来得及吗?……天幕继续滑动起来。一个名为“从龙之功的含金量”的标题出现在天幕上。看到标题的瞬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们纷纷露出讽刺的神情。“啊对对对!”“免死金牌都保不住项上人头。”“你搁这儿给我们谈从龙之功的含金量?”“高官厚禄,也得有命享受。”蓝玉、冯胜、傅友德、周德兴皆是郁闷饮酒,一杯接着一杯,似是发泄心中的不满。头顶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们如何不心烦意乱呢?“若是重来一次,龙,指不定是谁呢。”另一边,李善长孱弱的身子越发佝偻,在瑟瑟寒风中,显得无比凄凉单薄。“杀功臣的帝王,基本都是草根起家。”“根本不懂帝王心术。”“除了物理清除,想不到其他方法。”李善长看了一眼京城方向,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跟着泥腿子起来了,他只会觉得你是威胁。”“而跟着大佬起来了,大佬只会觉得你是助力。”李善长盯着天幕,目光悠远。突然觉得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叹息一声。“宋太祖可以了,把他们供养起来。”“论这一点,比咱们的上位好。”李善长突然大笑起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上位,你好狠的心。”……“在明朝以前,近2000年的时间里”“每个开国皇帝对绝大部分从龙之功的功臣待遇十分优厚”“除去韩信之死和老朱家的特例,其余皆是实打实的高位良田,封妻荫子”……大汉位面。刘邦看着天幕,心情复杂得厉害。“韩信不仅有从龙之功。”“而且事事压龙一头。”“这样的臣子,哪个帝王能容得下他?”“乃公岂能容他?”……大明位面。蓝玉、冯胜、傅友德、周德兴等人嚎啕大哭。“太子爷,您怎么那么短命诶!”“您活长点儿就好了。”“但凡寿命长一点,上位不至于为了朱允炆那厮,砍了我们几个。”“但凡寿命长一点,我们几个不作妖,也能得一个善终。”……旁白还在继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太宗李世民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十二人”“东汉的开国功臣,被封为云台二十八将”“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等都是善待功臣的帝王”“足以证明从龙之功的含金量”……弹幕:“从龙之功,只要不作死,都是与国同休。”“唯独大明杀了所有从龙之功臣。”“朱标不死,哪怕朱雄英不死,都没这事。”……大唐位面。李世民欣慰地看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尤其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二位。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对视一眼,君臣二人突然哈哈大笑。从龙之功,没人能拒绝得了。但想起当时的凶险程度,长孙无忌至今记忆犹新。成了,当国舅。不成,当国贼。长孙无忌环顾四周,看了一眼大殿上的同僚。事不成,其他人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他没得选,身为秦王的大舅子,只能一根独木桥走到黑。好在,他们赢了。……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滑动起来。片刻,新的视频开始播放。“刷到有网友提问:如果我在古代当了皇帝,将封兄弟什么职位?”视频还没开始,弹幕已经刷屏。“都当上万岁了,给兄弟封个九千岁,不过分吧?”“给他一只烧鹅,一杯烈酒。”“封他为皇后。”“太子和太监之间选一个。”“给他一半天下,我管阳间,他管阴间。”……“底下有网友回答:朕在穷困时,你陪伴左右”“如今朕登基称帝,本该封你做异姓王”“但我的亲属看到我封你为王,肯定也要我封他为王”“他们之中肯定有纨绔子弟,封其为王,于江山社稷不利”“此为不仁”“但如果不封王,则愧于家中长辈,视为不孝”“若朕失信于你,是为无信”“我为皇帝,你为白身,朕则不义”“如今,我为君,你为臣,你陷我于不仁不义不孝不信之地”“本该诛你九族”“但念及你从龙之功”“特赐你白绫一条,毒酒一杯,匕首一把”“许你自尽,祸不及家人”“待你死后,追封一字并肩王”弹幕:“这有什么好纠结的,让兄弟认你为干爹不就行了,给自己的干儿子封王,顺理成章。”“封兄弟做冥王,然后送他下去,把地府打下来。”“封他做皇帝,然后自己当太上皇。”“先赏他百十个美女,再把他变成太监,告诉他生不出孩子,便是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