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想钓黄唇鱼
戚继光在福建抗倭收尾阶段的战斗,就是在同安王仓平和漳浦蔡丕岭打的。(?;求′,′书|?帮?′ =))最£1)新¨#章?>¢节3更?|新;快?_|再次来到此地,旧地重游,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就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的士兵这里流过血。
漳浦是漳州下辖的一个县。过去漳州再往南,就进入了广东地界。继光派人给俞大猷送去公函,他在公函上问俞大猷,我奉圣旨驰援广东,咱俩在哪儿会面?什么时间会面?广东的倭寇主要在哪里?你把战场设在哪儿?
俞大猷是广东总兵,戚继光奉旨驰援,到了广东就是客军。客随主便,他总不能喧宾夺主,不和俞大猷打招呼自己就去找倭寇开干吧?
再说,倭寇在广东的分布情况,他肯定没有俞大猷了解的多。俩人见个面,了解一下倭寇的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戚家军在漳浦停了下来,戚继光在这里等待俞大猷的回信。同时,他给水军指挥使的傅应嘉写信,命令傅应嘉率舰队赶往金门,从水路策应。
吃晚饭的时候,朱珏带来个新闻。三天前,旧镇港有渔民钓上来一条八十斤重的黄唇鱼!
黄唇鱼是珍贵鱼类,极难捕获。(`[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肉质鲜美,兼有大补肝肾、延年益寿的功效。价格一向昂贵,个头越大,越稀少、越值钱。大鱼上岸的时候,整个港口都被轰动了,无数人前去围观。
有外地客商现场以三千五百两白银的巨款,买走了那条鱼。这两天,去港口钓鱼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碰一碰运气、或者说沾沾福气,看能不能也有意外收获。
戚继光自幼居住在海边,对这一类新闻也听说过不少。他一直都很向往,却一直未能如愿。如今他虽身居高位,做到了一品大将军,却依旧没尝过黄唇鱼的滋味。
今天忽然听到这个消息,儿时的念想忽然就冒出了头。
在没接到俞大猷回信之前,戚家军是不会进入广东的。现在反正没事,不如去钓钓鱼,放松一下心情。说不定,他也能掉出一条黄唇鱼?这念头一起,立刻就不可遏制了。
当然,离开军队去钓鱼这件事,是绝对不能告诉太多人的。我就是出去玩儿个小半天,何必闹得满天下人都知道呢?戚继光让朱珏悄悄准备鱼竿、鱼钩、鱼线、鱼饵,陪他去旧镇港钓鱼。′?*小&%说¢÷£C>|Mˉ#S?? ¤已×发μ=布o最~>?新?′章′??节)??
这件事得瞒着徐文长,也不能让王娟知道。满营众将他一个都没告诉,就打算带着朱珏和俩护卫,悄悄跑到海边去玩儿半天。
朱珏准备好了钓鱼用具,几个人正准备出发,对面来了两个人。继光一看,原来是杨玉书和李淑贤,这两员女将。
“玉书,你怎么来了?”这时候遇见杨玉书,戚继光有一种偷吃被逮住现行的感觉。
“听说部队停在漳浦,暂时不走了。这两天都没见到大帅,今天我专门请示了夫人,来前面看看大帅要不要人帮忙?”
杨玉书嫁给戚继光时间最短,从婚礼到现在还不满两个月。俩人在一起的日子掰着手指算一算,加一块儿不超过十天。可以说,二人正处在热恋期。一日不见都如隔三秋。
连着两天没见着戚继光,杨玉书实在难忍心中思念,这才厚着脸皮找王娟申请,来看望心心念念的新婚丈夫。
带着李淑贤来,则是为了掩人耳目,免得别人说她一刻也离不开男人。杨玉书一看见戚继光,那眼神便如沾上一般,一秒钟也舍不得离开了。
戚继光现在只想立刻跑到港口去钓黄唇鱼。至于杨玉书的痴情,他当然察觉到了。眼珠一转,有了主意。“玉书,我有事要去一趟旧镇港。你若没别的事情,不如跟我一起?”
“好哇。”杨玉书立刻就答应了,脸上满是欢喜。
于是,钓鱼队伍中就多出了两员女将。李淑贤倒无所谓,主要是杨玉书,这女子武艺超群,一支杨家枪鲜有敌手。戚继光带着她,就相当于带了一名忠诚度满格的超级保镖在身边。
六个人骑马离开军营,去旧镇港。出营门的时候,遇见了从外面回来的陈子銮。俩人打招呼,陈子銮问戚继光出营去干什么?继光说出营遛马。陈子銮看一眼杨玉书,就会心的笑了。
不用问,陈子銮肯定以为戚继光是带着新纳的小妾,出营野游去了。
几个人骑着马一路飞奔,真有些出营遛马的感觉。没用多久,就来到了旧镇港。
旧镇港,本是个中小型港口。物流吨位并不高,平常人也不多。但是,今天码头上人却出奇的多。戚继光在上一回漳浦战役结束之后,曾经来过一次旧镇港。那次港口就没几个人。
哪像现在,人群熙熙攘攘,像个大市场。码头上停的船,大大小小得有几百艘。
这么多人,在岸边肯定没法钓鱼。再加上黄唇鱼也不是岸边的鱼。想钓到这种鱼,得租条渔船,出海去玩儿海钓。
继光信马由缰一般,从码头这头往那头走,眼睛挨着看船,他要看哪艘船合适。哎,发现了一艘船。不大也不小,桅杆、船帮看上去都是新的。应该是一条下水时间不久的新船。就是它了!
一拽缰绳,脚后跟一碰马腹,大黄驮着他来到了目标船前。
“喂,掌柜的,你这条船出海吗?我想要雇你的船,出海钓鱼。走吗?”
从船舱里走出一个古铜色皮肤的精瘦男人,这人连连摆手,“这船不出海,你另外再选别的船吧。”
得,人家不出海。那没办法,只好再换一艘船。继光遗憾的一笑,“那可太不巧了,我们再去找找吧。”说完沿着码头继续往前走。
刚走出去不到五十步,并辔而行的杨玉书突然用马鞭敲了敲他的缰绳,“老爷,刚才那人把船租给别人了!”
戚继光回头一看,就见刚才拒绝他的黑瘦船老大,正和码头上的另外两个人在一块儿说话。“玉书,那是船老大遇见熟人了。不是租船给人家。你看,他俩说话的时候,船老大笑得多开心。”
话刚说到这里,其中一人扔出个巴掌大的小小布袋。船老大双手接过,脸上笑开了花。这种小布袋,一般都是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