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先生的赏识和关照,我们不敢居功自傲。>*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高清立刻说道。洛万明也不甘示弱,接着说:“若无先生相助,我们商贾恐怕早已家徒四壁,哪能有今日的光景。”陆羽表面上稳如泰山,内心对面前这些身家千万两白银的豪商们的吹捧还是十分受用的,心里暗自高兴。不过陆羽在大明见过各种世面,很快就克制住了情绪。陆羽迈步向前。径直走进了大明银行,门口的守卫无人敢阻拦。他身后的一众商贾也跟着陆羽走进了银行,也算是沾了他这先生的光。真心不错!……“这便是大明银行,果然名不虚传。”“只是不知先生接下来需我等商贾所做何事,此事同大明银行自是息息相关,但也着实让人心惊肉跳。”“行了,先生是不会加害我等的。”众多商户迈入大明银行,环顾四周,各种言论纷纷扬扬,陆羽充耳不闻。跟在他身后两侧的高清、洛万明二人,也放下了心中的忧虑。众人来到大明银行总督办书房之内,此时户部侍郎李祺与太子朱标早已在等候。“见过太子殿下,见过户部侍郎李大人。”陆羽拱手行礼后,便在一侧端坐下来。身后的商贾们听陆羽这么说,知晓了大明银行如今督办主人的身份。他们齐齐抬头看向那书房之内,稳坐如泰山般的朱标,心中一阵惶恐,赶忙行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商贾地位极低,此刻众人行礼,已是双膝跪地,以头叩地。这浩大的场面,连朱标也不禁为之动容。若是寻常百姓。他自能坦然接受,可眼前这一众商贾,其身家千万白银,连他这位大明太子的身家也多有不及。而这般人物,虽向他这太子殿下叩拜合乎情理,但朱标心中还是有几分感慨。朱标笑容满面,轻声说道:“平身。”一众商贾这才在高清、洛万明两人的带领下,颤颤巍巍地在书房内依次站定。等到朱标再度开口。他们才各自选好座位依次坐下。在栖霞新镇等各个地方。他们如今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大人物,可在太子朱标这大明银行总督办的书房之内。他们的身份就显得上不了台面了。商贾之路,任重而道远,还得一步一步慢慢来。?w_e*n_x^u-e,b~o·o?k′.,c.o¢m¢“大明银行大明国债一事,接下来可就拜托诸位了。”朱标并未起身,但态度平易近人,语气如沐春风。虽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却依旧让这些商贾感受到了朝堂与皇家的威严。“请太子殿下放心。”不过片刻间,晋商之首高清再次起身,朝朱标深深躬身行礼,“草民哪怕倾尽身家,也定会助先生、助我大明银行一臂之力。”“这老贼,此番被他抢了先机。”洛万明暗暗看了高清的背影一眼,随后也不甘示弱,同样开口道,“太子殿下,先生与户部侍郎李大人三人共同主办这大明银行,推行大明国债此等业务,乃是造福天下万民之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草民因大明新政,因殿下与先生之力才侥幸创下些许家业,如今国朝需要之时,又岂敢不尽绵薄之力。”二人表忠心各有千秋,高清占了先机,洛万明则言辞恳切。随后,诚心。刚坐下的人又再次起身。见到这一幕,朱标忍不住从书桌后踱步走到众商贾面前,频频点头,表示认可,“你们有心了,先生与本宫不会让你们吃亏的。”朱标开口说道。一众商贾又与朱标说了几句,随后便齐齐退下,离开书房。自会有偏院的园子给他们安置。在前往园子的路上,高清步伐轻盈,身子都仿佛轻飘飘的,口中一直念叨着:“商贾前程于大明,就在今日,就在今日。”“高兄言之有理,我等众人能助大明银行国债一臂之力,即便得不到什么股份,但我们接下来的设想或许也能有所希望。”二人说到此处,四目相对,双目逐渐明亮起来。他们的设想便是天下大明商会,这商会自然由皇家主持。他们只不过占其中几成股份而已。天下商会之下,会有各个地方商会,地方商会之下又会有各个行业的商会,如布庄商会、铁器商会等等。商会成员只是像他们这样的商户。久而久之,地方商会联合成省份商会,省份商会如同百川归海,最终形成天下商会。商会与朱家紧密相连,由朱家中人一手操控。他们这些商户通过与朱家的联系,就和朝廷、和天下最大的靠山紧紧捆绑在一起。数百年之后会是何等光景。.q!i`s`h′e\n/x·s..!c,o_m·他们不得而知,但如今这数十年乃至近百年来,绝不会有半点衰败之势,对于他们这些商户而言。这已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由钱生权,以此衍生出更多的天下大势,也是他们这些商贾目前心中所期望的。只不过此时在这大明银行。他们可不敢将这心中设想说出来,还是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慢慢来。书房内。随着一众商贾离去,朱标心中快速估算一番,便算出这一众商贾的身家,哪怕他们只捐助十分之一。最后算下来的银两也已达亿万。将这亿万银两放到接下来即将推行的大明国债上面,足以牵动天下世家的心。一旦有世家在这大明国债之上盈利,那便如同滚雪球一般,再也停不下来。大明银行所推行的第一项业务大明国债,便能一炮打响、大红大紫,直接成功,大明银行归户部治下。也就名正言顺地成功了。“原来,这便是他陆羽的能耐。”书房一侧,手中捻着书册的李祺。看着陆羽没费多少周折,却已然办成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未曾有什么大动作,可最后所达到的效果却是足足亿万两白银。这等财富,哪怕是他们韩国公府,哪怕是他的父亲,在朝堂上权势滔天、大肆贪污,恐怕也未必能得到。可陆羽却这般轻易地做到了。 以往李祺虽知陆羽有实学圣贤之名,也知道他推行新政之举,但打从内心还是有几分瞧不起,认为陆羽不过是区区一介书生。只因被陛下和太子殿下双双看重,所以才能一步登天。走到眼下这风口浪尖之处。可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够明白陆羽的本事,自己远不如他。也难怪诚意伯之子、如今的工部侍郎刘琏对他也是万般钦佩,此前竟还能说出那般舍命陪君子之言。好似人生快事若能陪着此人,豁出去一回也是值得的。李祺内心暗暗想着,看着陆羽的目光也越发炽热。此刻他才彻底明白。为何父亲非要让他借着驸马都尉的身份去与陆羽交好,哪怕只是沾一点点光,可对于他未来在朝堂上的前途却是大有裨益。谁说驸马就不能成为朝堂重臣的?李祺自信满满。对于先生的才华,朱标早已见怪不怪。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便是如此。“先生……”朱标眉头紧锁,一脸疑惑,寻声问道,“大明国债,究竟是何物,莫非子虚乌有?”朱标百思不得其解。此前在武英殿内,陆羽一番讲解。他知晓大明国债乃是用百姓世家钱财谋利,而在其中谋得的一分利也会返还给百姓世家。可究竟用何种物件牟利。直到此刻,朱标熟悉了大明银行内多项事务之后,依旧不知。所以借这次机会。他便询问出了这个问题。“何为国债?”陆羽的“小课堂”又再度开启。对着面前的朱标和李祺二人,一番详细解释,“国债,又称为国家的公债,放到我大明而言,便是以我大明国朝基础信用为主。按照民间高利贷放贷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百姓、世家以及商贾等所有国朝之人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务关系。只不过这‘高利贷’是由国家发放,所以偿还的利息变得少之又少。不过由于利息减少,返还给百姓、世家的利益也就越少。但也正因以国朝信用为主,只要大明坚挺一天,这利息就会一直在,最是安全不过。”陆羽讲解的这些。朱标之前也能想到一些,但依旧目光灼灼地看向陆羽。陆羽也不辜负他这学生的期望。“而我大明国债,如今实行,乃是实学……”陆羽一语中的地开口,不过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大明国债本该以大明信用发行类似宝钞这般的物件,可如今大明开国,前前后后终究不过数十年罢了。百姓虽是对大明有万般自信,但若是当真拿出真金白银来,内在驱动力还是显得不足。但实学就不一样了。自陆羽开创以来,实学相关的物件,无不是无往而不胜。哪怕有负面影响,在滔滔大势面前,也不过是螳臂当车,不堪一击。所以实学才是如今大明国朝最为锋锐的一件‘利器’。上到大明天子朱老鬼……这个陛下,马皇后母仪天下,还有面前这学生太子朱标,包括那些各个淮西新贵、世家豪族、朝堂重臣,以及商贾、三教九流。全部都对实学趋之若鹜,如飞蛾扑火。所以用它来作为大明国债的支撑,却是当下最符合社会状况的一件事情,同样也不会让多数人感到排斥。不然若当真放出那种以大明信用发行的国债。聪明人很快就能够联想到印子钱前世的弊端,对于印子钱的负面影响,自然而然也就会牵连到大明国债之上。随后所产生的后果,陆羽虽然依旧有信心消除,但过程之中势必会消耗更多的财力物力,实在是大可不必。既然有可取代之物。而且实学本就是国家之物,推行为大明国债,自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国债哪怕再如何平稳,可依旧有着风险。有风险,哪怕再小,也就代表着会有失败一说。原本的史书之上所推行出的第一个国债昭信股票,最后便以失败告终。风险自然是要压得越低越好。在陆羽细致的解释下,朱标理解地点了点头,举一反三,更是将实学推行在大明国债上所能够补充的诸多细节一一写在了面前的书册上。李祺也是目光微亮,频频将方才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最后看着书册上的内容,反复斟酌,仔细沉思。如今他身为户部侍郎,大明国债必定是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若是不通晓,那便是重大的失职、玩忽职守,这么一个罪名绝对是逃不掉的。要是因此折损了大批钱财。他这头上的乌纱帽能说来就来,自然也能说走就走。见两人一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姿态,陆羽身为先生,甚是欣慰。迈步朝书房外走去,也就不打扰这两人兢兢业业的学习状态。来到偏院的园子之内,陆羽又安抚了一众商贾,随后才彻底离开了大明银行。他内心对于国债也颇有心得。所谓国债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强、享受许多免税待遇、收益稳定等诸多特点。发行国债。除了可弥补国家政府朝堂财政赤字以外,还是筹集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可它也有着负面效果,如果发行规模过大,会导致陷入债务危机,同样也会降低政府部门的支出效率。所谓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办成了,好处多多,若是办坏了,自然要承担其反噬的恶果。不过有陆羽总体操控、宏观调度,还是没什么大问题,大事可成。坐上马车。陆羽笑容满面,心头也无什么顾虑可言。实学收敛的钱财,如今国库哪怕不再充盈,但也不会有赤字的风险,更何况还有内库的支撑,毕竟,这是朱家的江山嘛。陆羽也忍不住这样想到。……与此同时,皇宫后亭之处,御花园附近,一道道石径小路铺设得整整齐齐。附近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草木山石,映照出一道别致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