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老衲没有想到你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原本以为你也是得道高僧。应该能说出很有见地的话才对。但是没想到你今天一出口却让人大失所望了。“小僧,如果有哪里说的不对?还请少林寺的高僧多多指教。”鸠摩智嘴上讲着礼貌,但是手上的动作确实一刻也不停歇。甚至已经把手放在背后,悄悄的开始凝聚内力。“国师,如果要切磋的话,老衲自然奉陪。但是您说的话,我却实在是没有办法认同了。”“那就请这位大师多多指点了。”鸠摩智扫地僧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小动作,当即心中一惊。他知道这个老和尚绝对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所谓的九世之仇犹可复。这不会是凡夫俗子的说法罢了。阁下作为一国高僧。贵为国师,因当佛法精通。”在这样的时候,却使用俗世的道理来解读这难道很合适吗?“大师,这话说的不对。慕容施主和萧施主都并非佛门中人。又怎么能够用佛法之中的道理压制他呢?”鸠摩智自然知道是自己理亏。但他毕竟是吐蕃国的国师。连少林寺的方丈和各路高僧都不是他的对手。又怎能在这小小的扫地僧面前折了面子呢?“国师此言又错了。正所谓佛法讲究普度众生。这两位老师主身上的业障,可是一点都不少。像你我这样的佛门中人,如果不加以规劝,那怎么行呢?”“老和尚,今天就算你说出1000个理由,我也放不过他。”就在此时,慕容博突然发难。只见他对着萧远山挥出一袖。这一招是他将少林派的无相劫指。融合进了慕容家的点穴功夫之中。只需要拂袖一挥,便能杀人于无形。但那萧远山是何等厉害的高手?只见他侧身一个闪躲。便躲过了这一招。厉害无比的这一指头空戳在了身后的书架子之上。到了最后只是留下了一个很深的洞罢了。 如果细细探究的话,入木已经有个七八分。仅仅是随手一指,便拥有这样的威力。这样精妙绝伦的武功,在全天下也没有几个。但即使是这一招,在偷袭之下也没能伤到他。“这萧远山的功夫,只怕不在我之下。我今天和他作对岂不是自讨没趣。”鸠摩智见萧远山,在被偷袭的情况下依然毫发无损。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钦佩之意。再加上他争强好胜的本性。便要想个办法与这萧远山公平决斗一场。但是他的理智很快战胜了他的感性。乔峰的例子让他非常明白。一旦他这个吐蕃国师有了足够的威胁。毫无疑问,会遭到让整个中原武林群起而攻之。虽然那样会遭到吐蕃与大宋的战争。但是他们很明显会有自己的办法。如今他们在藏经阁。一旦处理不好,就是一个武林公敌的下场。想到这一点,鸠摩智在心中不禁再一次辱骂及宋朝来。要是他像吐蕃一样,自己哪里用得着这么忌惮这些武林人士。在他们那里。武林从来都是一家独大的。因为这一家是吐蕃拨赞普合作,所以会远远强于其他所有宗门。也正因为如此,才能长久地处于一个。江湖接近于统一的状态内部的争斗无疑消耗自身的实力。而吐蕃这样的制度,虽然很难出现顶级高手。却能够拥有大量强大的中下层战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吐蕃明明国力弱小。虽然和其他几个国家相提并论一同存在于这个世上的真正原因了。要知道宋朝虽然是积贫积弱,但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原王朝。按照道理来说,是不应该这样的。毕竟中原王朝在人口数量上。对周边的国家有完完全全的碾压。即使是宋朝这样开国第二代就出现了,离谱败仗的国家。他的等级也不应该和辽国吐蕃是一个段位。上升到国家层面。那倒可能还有其他很多的问题。但是武林层面人口数量和习武之人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一点不同。宋朝的重文轻武那可是出了名的。这一点不仅仅存在于军队和朝堂之上。就算是在江湖之中,也充斥着这一点带来的影响。寻常人家修炼武功。那自然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一旦走上了这条路,便成为了人下人。除非是武林世家走修炼武功的这条路,那才有一些出路。再不然便是投入名门正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