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差点因此丧命
一生征战南北,鲜有停歇。<3+鸿/?*特o>小÷.[说¤网# ;免¨?¢费|>阅°a读,?
大明朝从鼎盛走向衰败,这一历程,陈懋尽收眼底。
陈懋曾立志拯救明朝,却苦于无从下手,眼见局势日益恶化,他不禁感叹:就像目睹苍穹渐沉,凡人又能有何作为?
他尝试了多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有几次甚至差点因此丧命。
渐渐地,他的心境陷入低谷,正如明朝的暮色降临,这位昔日如日中天的名将,也开始黯然失色。
陈懋原以为大局已定,数百年的兴衰更替,王朝的命运岂是人力所能改写?
朱祁镇这位被称作历史上最昏庸皇帝的人出现,更加深了他的这种信念。
明朝这艘巨舰确实在沉没,这一过程无可逆转。
直到最近!
朱祁钰的出现改变了陈懋的想法!
“明朝是可以挽救的!”
“明朝仍有希望!”
“观当今圣上之言行,实乃千古明君!”
“有圣上在,明朝仍有生机,明朝仍有望啊!”
陈懋回想起明朝曾经辉煌的日子。
那时自称天下无敌,确实是真正的天下无敌。
陆地上,大明军队威名远播,北至草原,南至群山,无不俯首称臣。
所到之处,无人敢于侵犯。
海洋上,大明的船坚炮利,纵横四海,远至大西洋彼岸,许多国家都深受大明的影响,以大明制造为荣。
大明的一两中等茶叶,远渡重洋后,竟然能够卖出与同等重量黄金相等的价格!
大明的远洋舰队,无论抵达哪里,都会受到当地权贵的热烈欢迎和无比尊敬!
如今,短短几十年间,大明已经走向衰落。
士兵的刀锋不再锋利。
曾经纵横四海的舰队,也已生锈。
朱祁镇的一次震惊天下的惨败,几乎摧毁了整个大明。
当时陈懋听到这个消息时,当场晕倒,差一点再也醒不来。{小±说??宅* ?@免??费D?<阅?.读#~
幸亏!之后发生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幻,如此完美!
朱祁钰这位千古明君的突然出现,于谦这位堪比诸葛亮的贤臣统领大军。
他们通过一次次胜利,挽回了大明的尊严,恢复了大明的体面,重振了大明的气节,扭转了一切颓势!
真是力挽狂澜!
让大明重新燃起了希望。
陈懋的精神立刻振奋起来,原本浑浊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澈明亮。
一顿能吃三大碗饭,身体倍儿棒,甚至还有余力每天巡查营地,这让他的子孙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你们这些家伙……简直是混账……等我出去后,一定要好好收拾你们……等着瞧吧,你们一定会……”...
怒吼声从远处传来。
消息传出去老远,等到传入耳朵时,已然变得模糊不清。
陈懋听见这声怒吼,嘴角一扬,眉梢下垂,脸上的笑意顿时消散无踪。
这一声暴喝,出自福建布政使宋新之口。
顺着线索一路追踪,陈懋发现福建民乱的背后竟与这位宋新有着莫大的关联,尤其与他的一口铁锅脱不了干系后,立即将其牢牢控制起来。
不仅如此,他还顺藤摸瓜,控制了一大批宋新身边的官员。
什么左使、右使,副官、参将,总共抓了几十号人,个个都是中上层的官僚。
这些人平日里为非作歹,受贿自不用说,欺压百姓更是家常便饭。
就说这布政使宋新吧,患有痰疾,病情愈发严重,换了几任医生,都未能治愈,最后竟听信江湖郎中的偏方。
他专门派人到民间搜罗少女,带到身边,并非作为仆人使用,而是让她充当痰盂!
每回他咳嗽不适,就会将痰吐入少女口中,让她吞咽下去。
据说这样长期下来,可以阴阳调和,驱除邪气,让疾病自愈。
这种邪门歪道的方法,自然毫无效果,宋新试了一段时间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aμ优?÷?品??小·±说^?网D} ?&?追¨最[新??`章?节!&
然而,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放出话来,让青楼从每届花魁中挑出一人,送给他当作玩物,充当痰盂!
每十天半月,就会有人因他而香消玉殒。即便如此,宋新身边跟随的痰盂人数也从未少于三人,最多时竟高达十七人!
由此可见,这人到底吞噬了多少民脂民膏,祸害了多少百姓。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宋新的党羽中,自然是一比一个怪异,一比一个残忍!
也难怪福建民乱屡次被朝廷无效。
有这么一帮人存在,福建还能太平,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陈懋从朝廷接到的命令,是平定福建的民乱,他原本的打算,也是平定福建的民乱。
宁阳侯一生风光,陈懋不希望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留下一道败笔,留下一堆烂摊子,让后人来收拾。
出于这样的考虑,再加上对当今天子的期待,其实早在他上奏请示的同时,陈懋就已经将福建布政使宋新和他的同党,全都关进了军中的禁闭所里。
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等待皇帝的回信,等待皇帝的授权,然后……
让这些比恶鬼还恶、手上血腥比任何一个魔头都要浓稠的畜生,统统下地狱去!
想到这里,陈懋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不知陛下是否会同意老夫的请求。”
“如果陛下误会老夫这是借机揽权,陷害对手,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自古以来,皇帝多疑,陈懋通过言行,大致判断出这位自己未曾谋面的天子,大概是个明君,甚至可能名垂千古。
但即便如此,他也无法确定,皇帝是否真的愿意信任自己,更不敢确定,皇帝是否会因此怀疑他的用心!
在回信到来之前,陈懋的心情难免有些忐忑。
这时,远远地,一个年轻将领骑马飞奔而来。
“来者止步!”陈懋身边的护卫立刻上前,将他护在身后。
另外两名护卫则高举长枪,一枪对准战马,一在地上。
如果战马不停下,在自身的冲力之下,被顶在地上的长枪便会直接将其刺穿。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小将紧急勒马,口中长叹一声,胯下的战马高高抬起前蹄,双腿直立而起,猛地停了下来。
等马蹄落地,小将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陈懋面前,单膝跪地。
“参见将军!”
陈懋看他一身威严盔甲,背后还披着一件亮白色的斗篷,不禁捂住额头。
“你这小子,收敛点,整天弄这些花招,早晚得出事。”
那小将站起身,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随后,他面色严肃地说出了来意。
“将军,这次真不怪我,确实有急事,必须尽快告诉您。”
“就在刚才,有十七个黄衣使者远道而来,全都骑着马。”
“看到他们的装束,我们不敢怠慢,很快就确认了身份,是来自京城的,传达陛下旨意的使者。”
陈懋双眼一亮,立刻兴奋起来。
连忙让小将把使者带进来,心中却越发忐忑。
不知道陛下给的回信,究竟是什么内容。
黄衣使者很快陆续赶到,领头的是成敬手下的一个大太监,姓资名茂材。
见到人,陈懋立刻就要低头行礼,还没等他弯下腰,就被使者用双手搀扶住了。
“宁阳侯不必如此,我们来的时候,陛下特意交代过,宁阳侯年岁已高,身体不便,可以站着接旨,不用多礼。”
陈懋听后,这才将原来的礼节改成了拱手礼,内心的期待顿时又增加了几分。
陛下对他如此关心,就连这种小事都特意交代,这显然是个好兆头啊。
资茂材不敢耽搁,立刻从背上的包袱里拿出皇帝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帝的旨意并不长,总共也就几十个字,全部用的是通俗易懂的白话,读起来顺畅直白,很容易理解。
听完之后,陈懋呼吸急促了起来,双眼更是闪闪发光。
在这份诏书中,皇帝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
“污吏,统统清除,不能给他们留下一丝复燃的机会!”
“乱世当用重典,宁阳侯,你的成绩,朕看在眼里,朕愿意再信你一次,把这份权力交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信任,若敢胡作非为,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军,都是些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他们的苦,朕虽无法感同身受,却也能理解。”
“你的意思,朕大致明白,朕在此授权给你,允许你招安军。”
“不过有一个前提。”
“欠债还钱,偿命,天经地义!”
“不允许招安那些犯过罪,以及其他重大罪行的人。”
“一旦发现这样的罪人,一律从严处置,不得留情。”
“宁阳侯,好自为之,朕期待你的表现。”
这一番话,皇帝说得毫不客气。
但陈懋不仅没有生气,也没有怨恨,反而像夏天喝了一瓶冰水一样,清爽无比。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这真是个好消息,一个大好消息啊!
陛下不仅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甚至回应得比他想象中还要好!
明君!这才是千古明君!
陈懋心里清楚,作为皇帝,能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臣如此放权,需要多么大的魄力!
一个皇帝,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真的赌对了,这不是千古明君,还有谁是?
冷静下来后,陈懋脸上带着笑容,伸手抓住了黄衣使者的手腕。
“陛下的旨意,臣已经收到了,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定会尽快平息福建的民乱。”
“同时,也一定会把这些该死的污吏,一扫而空。”
“这既是回应陛下的期望,也是为百姓们杀出一片清澈的天空!”
陈懋说到最后,眼中杀气毕露。
七十岁的老将,身体瘦弱,但资茂材却被他这个眼神吓得额头冒汗。
陈懋察觉到使者脸色不对,赶紧又露出笑容。
“使者大人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老夫已经准备好了洗尘宴,不如先休息一下?”
活了这么大,陈懋对朝廷的种种潜规则,自然是了如指掌。
他知道该怎么跟太监打交道,心里早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