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
赵匡胤咬牙切齿,目眦欲裂的看着聊天群的消息,被气得不轻。
不就是有些事没有做好,用不用老是计较,还非要让他做到才行。
大宋也不是一个人的,况且成为皇帝之后那也是矜矜业业,为了让大宋传承下去才会提出那些要求,也不是他一个人提出的,重臣都是这么说的,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为了大宋能传承,朕也没有做错,后代的子孙会这么理解,怪也是怪赵光义,总不能是跟朕有关吧!”
“朕什么都没做过,也什么都没挑拨过,跟朕半点关系都没有!”
“赵光义害人不浅,直到现在还不愿意放过朕,还想要让朕妥协!”
“赵光义啊赵光义,幸好你都死了,否则朕不会放过你的,也不会让你好过!”
赵匡胤眼里闪过寒光,后代子嗣都被赵光义压制,死的死废的废,让赵光义好过,他也做不出那么好的事。
大宋会变成这样,赵光义也功不可没,跟他的关系很一般,也没有出现过特别离谱的政令,要怪还是要去找赵光义,说到底还是赵光义的问题,跟他的关系不大。
.......
汉太祖刘邦:“赵匡胤有句话说的也没错,大汉是很危险,内忧外患,朕的儿子也没上过战场,能不能平息动乱,还是要看朕的!”
汉太祖刘邦:“真羡慕李渊有两个儿子啊,要是李世民是我儿子可就好了,这要是我儿子,那才有的说,让李世民来带兵打仗,朕是不会怀疑的。”
汉太祖刘邦:“大汉内忧外患,外面派出了皇子去抵挡,也仅限于抵挡,其他的也就那样,灭不了匈奴。”
唐高祖李渊:“得了吧,大汉的皇帝权力不大,你的分封制迟早都会留下隐患,不会有谁愿意去大汉收拾留下的烂摊子。”
唐高祖李渊:“你这才是烂摊子,还没见过有皇帝愿意分封的,看看大秦统一的多困难,经历了好几代秦王才能在始皇帝那一代统一,你还给分封了。”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不是不好,是你分封了,也不能给那么多权利。”
明太祖朱元璋:“咱也是有分封的,大明也有分封,在分封之前早早地做过了准备,敢不赞同分封的全都给压下去。”
明太祖朱元璋:“咱也不会像你一样将分封给彻底拉开,顶多分给几个儿子,臣子都是不会分封的。”
王云:“这话倒是实话,在大明当开国功臣要时刻小心才行。”
王云:“大明的开国功臣能活下去的都是少数,大多功臣早早的被清算,要在大明当开国功臣过得也是苦日子,这也不太好说。”
王云:“大汉也没有想的那么弱。”
汉太祖刘邦:“那倒没有,跟他们的军队比起来,大汉的军队是不如。”
汉太祖刘邦:“一战一战打下来,到最后精兵强将也受损,拼命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走到可不简单啊!”
宋太祖赵匡胤:“不用给大汉开脱,大汉就是让匈奴站起来,还让匈奴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大汉做过调整,但是效果不太好。”
宋太祖赵匡胤:“大汉真没好到哪里去,谁都不要说谁不行,大汉也是真不行啊!跟大汉比起来,大宋其实也不差的,看起来还是很行。”
宋太祖赵匡胤:“大宋是后面的皇帝不太好,那是后代的原因,跟我的关系不大。”
.......
大汉。
刘邦也被赵匡胤的不要脸给气到了,还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皇帝。
大宋不行就是大宋不行,还要拉上其他皇帝一起背锅。
这锅......刘邦可不背。
.......
汉太祖刘邦:“我可不背锅,大汉跟大宋就不一样,朕从来都没有怯战过,也从来都没有不敢战!”
汉太祖刘邦:“大汉从来都是敢战,也要战斗到底!也不会出现不敢战斗,怯战!”
汉太祖刘邦:“不要用你来揣摩大汉,大汉可不是大宋,汉朝也不是宋朝!朕还没那么无耻,也做不到就此放弃。”
唐高祖李渊:“@王云,群主来说说呗,更喜欢大宋还是大汉。”
......
见到聊天群里的@,王云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在看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连连摇头。
这问题还用说?
当然是......
.......
王云:“随机去找100人,超过95人都会跟你想好大汉。”
王云:“汉族人占据了超过九成九的,其他种族全都不如汉族的数量多。”
王云:“刘邦在建立大汉时期内忧外患,年纪也不小了,对待外族也不是处处退让,实在是兵力不够了。”
王云:“有心想要退让和故意退让是两回事,这可不能混为一谈。”
汉太祖刘邦:“看到了吗?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种废话就不要在这多说,也不用质疑大汉!”
汉太祖刘邦:“大汉可不是大宋,也做不出大宋处处退让,朕可做不出来!也不可能做出来!”
汉太祖刘邦:“跟你们说实话,朕也早就看赵匡胤不顺眼了,你大宋怂就怂了,还非要拉着我一起,你几个意思啊?”
汉太祖刘邦:“不要把汉朝和大宋混为一谈,我们可不会那么怂!”